|
春牛图
转自:赣州晚报 时间:2004年5月25日10:33
赣南历来是农业区,赣南客家人素来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过去农历过年时,几乎每家都在自家的农具及牛栏、猪圈上贴上红纸,如有文化的即在红纸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字样。还得买上一本《通书》(农历书),此书上有“春牛图”,图旁注有多少龙治水、多少牛耕田。这里的“多少”是指1到10不等。如这些龙治水、牛耕田的“多少”数目能整除12(1年12个月),就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牛耕不费力,否则就预示着来年雨水不匀,牛耕吃力。长者们于各种场合相互交谈商议,如此分析来年的农业生产形势,从而对农业生产作出周密的安排。在春节后二三天内,选定一个吉日,牵牛背犁或扛锄荷铲,点蜡烛,燃放爆竹下田开工。此实是象征性的开工,有的称之“发始”。真正下田、上山干活,那是正月初七以后的事。赣南客家人有俗话说:“吃完七种羹,各人做零星。”或“食开七种羹,赖崽(男孩)女仔(女孩)做零星”。“七种羹”是一种汤名,必须在正月初七做。这与北方人“破五”,时间上迟两天,意思却完全一样。
年成不好的时候,容易发生秋旱。于是,农民成群结队(多是男劳动力)抬或挑着菩萨,张着华盖,敲锣打鼓到本地的名山古刹朝仙求雨。女的则留在家里斋戒求雨。这种活动是一个自然村,或者几个自然村组合的共同活动。这种群体的、远道的、巡回式的求雨北方也有,可说是北方地区晒龙王、盗龙王等求雨形式的演变活动。
赣南客家人农事活动还重视两个“社日”:春社和秋社。它们分别在春分和秋分前后一至两日进行。一个管“种”,一个管“收”。这两个社日都有祭祀活动。一祈年成好,二感谢社公(又称社官)保老少安康。这些与北方人的祭社活动雷同。(周红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