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九铁路特意拐个弯的将军县兴国,有一道毛泽东钦定的名菜——“四星望月”。毛泽东生活简朴,不尚吃喝,定菜名还有一番掌故呢。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转战赣南闽西。一路上餐风露宿、疲惫不堪达到兴国县时,兴国党的负责人陈奇涵、胡灿等凑钱请他打个牙祭,吃兴国县的蒸笼粉鱼。
北京画家刘继才先生深入赣南体验生活后,创作的油画“四星望月”。中间站立者左为毛泽东,右为陈奇涵。(解放后为最高法院副院长、军事法院院长、军法上将)(图片来源于精英博客)
蒸笼粉鱼是兴国县的客家家常传菜,用竹编圆笼盛鱼,包含“合家团园、吉庆有余”的寓义。做法简单,先将鲜鱼肉切成薄片,拌好油盐料酒,芋片先入锅蒸熟,再铺上鱼片,浇上一层生姜、辣椒、芝麻擂成的糊汁,盖好蒸透,和竹透一起上桌。笼盖一揭,热气腾腾,香、辣、鲜味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毛泽东见桌上摆上个圆竹笼,周围四个碟子小菜,颇为新奇。尝了鱼块后,觉得又辣又鲜,颇对他的湖南口味,不禁频频举箸。吃了一阵,凡事喜欢调查的毛泽东,开口问道:“这菜叫个么子名?”胡灿说:“家常菜,没啥正以名字”陈奇涵接口道:“凡事名正才言顺,这菜委员起个雅名如何?”
毛泽东兴致盎然的指点说;“你们看,一个圆竹笼象月亮,四个碟子象星星。这星星和月亮,就象各地的工、农、商、学群众盼望红军的到来。我看到它‘四星望月’好不好?大家被他奇妙的联想折服,纷纷叫好。
毛泽东不愧为诗人、政治家,一个菜名他都赋予了浪漫的外表和深刻的内涵。他把红军比作月亮,把工农商学等群众比作星星,和他后来选定四颗小星围着一颗大星的国旗图案,有着惊人的相似。
客家四星望月。(资料图) 苏区时毛泽东最爱到兴国,他的菱里有四篇专门反映兴国的文章。四星望月从此也成为兴国人民招待红军的传统菜。建国后,毛泽东历次回江西,都要点四星望月,并把这道菜引进了中南海,1972年12月台票邓小平重返兴国,指名要吃“四星望月”,说是重温历史。四星望月台票虽是名菜,其实用料简单,成本低廉,其标准和四菜一汤类似(朱元章吃的菜)类似,它是以一种代表革命传统的饮食文化享誉全国。19963年9月9日,京九铁路一通车,江泽民同志便到兴国视察,也要求职为他准备四星望月,中国三代领导人都看好这一道菜,其意义恐怕还不止于菜本身。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名肴佳菜何止万千,但像四通八达星望月这样和中国革命历史相连的名菜,四星望月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