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侵蚀柳州最大客家古庄园 柳江县政府将引进投资商修缮和开发利用
“九厅十八井”遗址内部,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杂草、灌木。记者 王剑 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王缉宁 王剑 位于柳江县进德镇三千村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区保”文物)——隆盛“九厅十八井”古庄园遗址,是柳州最大的古代客家建筑群。该建筑群建于清代,其规模在全广西范围内亦属罕见。但因长期遭受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年久失修。这一情况引起柳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目前积极协调解决两户居住古庄园内住户的搬迁事宜,下一步将引进投资商,对这个“区保”文物进行有效修缮和开发利用。 网友反映古庄园破败不堪 前段时间,记者在红豆今网(www.hdjwww.com)红豆社区柳州论坛上看到,有网友以图文并茂形式反映,“区保”文物柳江县隆盛“九厅十八井”古庄园遗址的外墙上已经出现了又长又宽的裂缝,其内部建筑也已残败不堪。 网友的帖子引起了不少关注。一些网友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该文物点的保护力度。也有网友认为,隆盛“九厅十八井”是一处很好的人文景点,应当开发利用起来,让它发挥经济效益。 7月初,记者来到柳江县三千村,对隆盛“九厅十八井”古庄园遗址进行实地探访。 古庄园的围墙有七八米高,高大的庄墙已经多处开裂;近年还有人在庄墙上开凿了新的出入口。在庄园北面立了一块标志碑,显示它2000年7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庄园内部,铺砌整齐的石板和青砖还能隐约透出这处宏大建筑群昔日的风光,但庄内的部分建筑已经倒塌,4座高大的炮楼也都成了危房,尤其是西面一座炮楼,屋顶瓦面全塌,墙体上能够看到几处深深的裂痕;部分崩塌建筑的残垣断壁间,杂草、野树疯长,有些已经高过屋顶;庄内残存的房屋,大多采用乌瓦盖顶,但正中的祠堂却盖着崭新的黄色琉璃瓦,里面还有水泥建造的附属建筑。经了解,这是当地村民自行集资修缮,修后的建筑一新一旧,与古庄园风格明显格格不入。经了解,村民自行修缮时没有报当地文物部门批准。 当地政府将采取措施修缮利用 之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柳江县县委书记覃建波,7月8日得到他的回应。 覃建波介绍,隆盛“九厅十八井”(曾家大院)位于进德镇三千村隆盛屯,为柳江县境内最宏大的清代建筑。该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迁居柳江的客家人曾光麟、曾勋兄弟所建。整组建筑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120间房屋组成,建筑坐北朝南,为三井三厅式广式建筑,庄园布局合理,气势雄伟,可容数百人居,其总体布局完整,厅、井、院、墎廊、柱尚存,但大部分房屋已损坏,仅残存10余间危房。由于整个建筑群设有九个大厅、十八个天井,故当地人称之为“九厅十八井”。 “九厅十八井”于1996年列为柳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曾家族人大部分已搬迁,“九厅十八井”年久失修,雕刻及绘制图案脱落,大部分房屋自然坍塌,加上村民违规建房、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破坏了“九厅十八井”的原貌。 覃表示,为修缮这座“区保”文物,2005年,柳江县政府组织文化、规划、国土、文物等部门,建立了文物档案,设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牌,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2010年,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向自治区政府及文化厅申报将“九厅十八井”修缮保护列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同时向自治区政府申请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但终因未能通过审批而造成搁置。 2011年至2012年期间,县政府调整工作思路,以修缮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客家人投资商对“九厅十八井”进行修缮和开发,但因与曾家族人谈判失败而告终。目前,尚有两户(8人)曾家族人居住在“九厅十八井”中,当地政府正在组织县国土、规划、文化以及进德镇政府,协调解决两户人家搬迁建房用地问题,动员住户搬迁,以便尽快引进投资商,实施修缮和开发利用。 消息网络来源: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 ... f3-13144234-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