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0|回复: 0

客家各姓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1 0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客家各姓氏
[size=1.4]  1.客家姓氏--尹
[size=1.4]  系上古少吴氏的后裔。但分两支:其一,少吴之子殷,官工正,后被封于尹城(山西境内),时称尹殷,后代以其封地为姓。其二,少吴裔孙寿,在尧时位至三公(师尹)之职,子孙遂以祖先官职为姓。
[size=1.4]  《客家风情》:尹氏人闽,始于宋代,留居汀州、宁化、明溪、清流。明清两代,一支回迁江西;一支入闽南、广东。
[size=1.4]  2.客家姓氏--甘
[size=1.4]  渤海郡。《客家源流研究》载渤海堂《甘氏族谱》:甘氏祖宗,原居福建宁化石壁乡葛藤保,后迁居江西赣州府信丰县,并分三大房派衍。我祖甘仙一郎,同母崔老孺人,迁居广东长乐(五华),而后转迁惠州府陆丰县五云洞。
[size=1.4]  3.客家姓氏--卢
[size=1.4]  范阳郡。出自姜姓,为炎帝裔孙姜太公的后代。春秋时期,齐国文公之子(姜氏)名高,其子名僕,食采于卢(山东境)。其后子孙以地为氏。即卢姓之始。
[size=1.4]  梅县《卢氏族谱》:以卢徯为远始祖。作一世。
[size=1.4]  一世:傒,又名望,号谦山。世袭齐侯,开基山东卢县。
[size=1.4]  十九世:荣丰,名绾,汉高祖时为燕王。后避难于长城塞下,再逃人匈奴,被封为东胡王。
[size=1.4]  二十一世:巨儒,继袭职为东胡王,于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年),带兵将(反匈奴)回汉朝,封为五谷侯。
[size=1.4]  三十三世:容城,名毓,仕魏,任安平太守,封容城侯。
[size=1.4]  三十五世:道庵,名志,仕晋。晋惠帝时,任魏郡太守。
[size=1.4]  四十二世:登峰,南北朝时,任国子监祭酒。
[size=1.4]  四十三世:思道,讳博源,北齐时任武阳太守。
[size=1.4]  四十五世:泰和,名恺,仕隋,任吏部侍郎。
[size=1.4]  四十六世:衍安,名承,仕唐,任产部侍郎。
[size=1.4]  五十世:勤斋,名怀慎,唐中宗时登进士。玄宗时拜为首
[size=1.4]  六十一世:宗泰,为范阳世系始祖。称范阳一世。
[size=1.4]  一世:宗泰,讳彻,唐玄宗时任豫章吉州刺史。因反安禄山。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携三子(公明、公达、公显)自幽州避居虔州清音里韶坊。
[size=1.4]  二世:公明,分居啼岭之东杜原;公显,分居啼岭之南下沽。
[size=1.4]  四世:允立,讳卓,字命威,唐宪宗时任兵部尚书。生子九。
[size=1.4]  五世:光稠(允立次子)讳定国,字茂熙。五代时,封为忠惠广利王、平南大将军。
[size=1.4]  九世:世显,宋太宗时进士。生子一。
[size=1.4]  十世:秉元,字念六郎,任礼部尚书。 .
[size=1.4]  十四世:处信,讳堆钦,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举人,自虔州迁居宁化石壁村。生子二:文宝、文新。
[size=1.4]  十五世:文宝,讳荣贵,牛子天禄。
[size=1.4]  文新,生子四:天惠、天祐、天爵、天保。
[size=1.4]  十六世:天禄,生子四:县尹、万新、春四、胜保。
[size=1.4]  天惠,名十万,生子三:长无考、次千二郎、三千盂郎。
[size=1.4]  天祐,宋度宗七年(1271年),由宁化迁居永定陈东乡开基(为当地一世祖)。
[size=1.4]  天爵,生于宋末,迁衍漳州南靖县。
[size=1.4]  天保,生子三:千一郎、千四郎、千五郎。
[size=1.4]  十七世:县尹(天禄长子),宋末进子,曾任泉州同安县令,后改任安溪。择居永定太平里开基。生子六,子裔分衍永定、上杭、漳州、南靖、韶州、翁源、英德、惠州、河源以及江西省境。
[size=1.4]  千二郎(天惠次子),移居赣州安远县,千孟郎(天惠三子),移居广州从化县。
[size=1.4]  千一郎(天保长子),迁衍潮州、大埔、连平等处。
[size=1.4]  千四郎,宋末元初,由宁化石壁迁居广东梅县白渡堡田背村开基。续衍兴宁、潮州、龙川以及江西长宁。
[size=1.4]  另《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亦载:宁化卢姓,传自开封刺史卢孟坚的第四子卢馆延。卢馆延的第七世裔孙三六郎(名处信),自虔化迁居宁化石壁乡,生子文宝。文宝生天禄。天禄之子曰县尹,宋季时仕闽省同安。后裔先迁同安,再衍安溪、永定以及广东、江西。
[size=1.4]  (2)《兴宁县志》:唐玄宗时,卢宗泰任江西虔州(一说吉州)刺史,随任而居其地南宋初,卢宜冈由虔州迁居宁化。南宋末,卢天保由宁化石壁迁广东大埔,其子卢隐乾徙梅县开基,称一世。传五世--崇辅、崇福,移兴宁南厢开基。
[size=1.4]  (3)《永定县志》:本县卢姓,于南宋时期自宁化迁入坎市及抚市之龙潭村定居。今分布岐岭、抚市、坎市、苦竹、凤城、峰市、高陂等乡镇。
[size=1.4]  4.客家姓氏--包
[size=1.4]  出自风姓,为伏羲后代。伏羲(即太昊)制八卦,教民畜牧、捕鱼以充实庖厨,名曰庖牺,亦称包羲。从此遂有包氏。
[size=1.4]  《客家风情》:唐末,包氏南迁安徽合肥一带。宋代入闽,留居宁化、长汀。宋末迁居上杭。明清入广东,分居梅州、兴宁、大埔等处。
[size=1.4]  5.客家姓氏--邓
[size=1.4]  南阳郡。出自子姓,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邓(河南邓川),建立邓国,为侯爵,称邓侯。后裔遂以国为姓,以南阳为郡。  (1)梅县《邓氏族谱》始祖:曼公,字德阳,黄帝轩辕第二十七世传孙。武丁封公于邓国,为邓氏得姓之祖。子孙世袭侯爵。
[size=1.4]  三十六世:文仲,周朝时任河东令,生子二:灏平、澍平。遂家河东,为河东开基祖。
[size=1.4]  三十九世:成,秦始皇时,为沧州牧。生子二:玢、蚧
[size=1.4]  四十一世:敏,汉高祖时,为中宪大夫。生子二:通、达。长子通,佐汉文帝有功,赐铜山铸钱。生子二:奎、光。
[size=1.4]  四十七世:禹,字仲华,生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居南阳新野,后徙湖南长沙府。汉平帝时为御史。光武兴汉室有功,拜大司徒,封高密侯,名列二十八将之首。生子十三,俱受皇封。食天禄。后裔尊称为东汉一世祖。
[size=1.4]  五十四世:邓艾,字士戴,魏文帝时为安西将军。其子邓忠,佐晋为将军,封都亭侯。
[size=1.4]  六十二世:羌,晋孝武帝时,封镇国大将军。
[size=1.4]  六十八世:禹元,生子三。由湖湘徙居冀州立业。
[size=1.4]  七十四世:景山,字宏通,官至节度使。
[size=1.4]  八十五世:绾,宋神宗时为御史中丞,备知虢州。因被谤,寄迹泉州。
[size=1.4]  八十九世:大猷,宋徽宗时为国子监,于闽汀宁化立业。
[size=1.4]  九十三世:显,字日章,号耀堂,又称望七公。生子三:志圣、志贤、志斋。世居宁化,葬于梅州。
[size=1.4]  九十四:志圣,号天乙。以一为号,字肇斋。生子五,后裔分衍上杭、丰顺、梅县、英德、斗门、惠阳、揭西及江西兴国等地。
[size=1.4]  志贤,号夫乙,以二为号0生子四,后裔支分福建、云南、贵州。
[size=1.4]  志斋,号太乙,榜名文渊,南宋进士。历官广东提举司,升授广东布政司。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由宁化石壁移居广东潮州程乡,为 梅州一世祖。生子九。子孙分衍紫金、南雄、潮阳、大埔、普宁、揭阳、东莞、兴宁、潮州、惠来、惠州、英德、丰顺、五华、镇平、惠阳、龙川、揭西、陆丰、乐昌、蕉岭和香港新界、台湾与武平及江西安远、瑞金和广西郁林等地。
[size=1.4]  (2)湖村邓坊《邓氏族谱》:先祖德郎公,于南宋年间。自沙县移居邓坊。
[size=1.4]  (3)宁化安远(肖坊)《邓氏族谱》:邓氏,至宋代,有忠郎公,自河南涂水县迁入邓家塘,为当地一世祖,生子田郎。传一世,钺公,举进士,官至殿中丞。因世变,迁居肖坊。后裔志信迁居宁都、志陆徙往瑞金。
[size=1.4]  (4)宁化横锁(路头)《邓氏族谱》:光布公之子志龙,于明万历间,自河南人宁化,定居新村里(今安乐乡)。
[size=1.4]  6.客家姓氏--孔
[size=1.4]  出自子姓,系商王成汤的后裔。春秋时,微子启之裔孙孔父嘉,任宋国大司马,因华督作乱被害。其子木金父尚年幼,由家人携逃往鲁国。木金父长大后,以父亲名字为姓,即孔氏之始。
[size=1.4]  《客家风情》:孔姓入闽,始于唐末。宋代,居于汀州的宁化、长汀、上杭、永定。
[size=1.4]  7.客家姓氏--石
[size=1.4]  源出姬姓。春秋时,卫国大夫石蜡,后裔石骀仲,以祖字为姓,世代沿袭为石姓。
[size=1.4]  (1)《客家风情》唐僖宗时,石螽扈兵驻金陵,奉命征黄巢南下,复引兵人闽,后留同安。南宋末,石氏三十七郎,自宁化经长汀、上杭而人广东,留居惠阳。明洪武间,分迁梅州、兴宁、海阳。
[size=1.4]  (2)《兴宁县志》亦载:兴宁石氏,发源于河南、河北一带。唐末,石螽扈,原居金陵,而后人闽,落籍泉州同安,为闽南开基祖。南宋时,三十七郎自宁化石壁出仕广东惠州,后落籍于此。明洪武末,其玄孙石崇山,溯东江而人兴宁,卜居于北厢龙归洞陶古村。
[size=1.4]  8.客家姓氏--叶
[size=1.4]  南阳郡。出自沈姓。春秋时。楚国庄王之曾孙沈尹戍,楚平王时为左司马,生子沈诸梁,字子高,受封于叶(河南省境),建立叶国,世称叶公。后裔遂以封国为姓,称叶氏。
[size=1.4]  (1)宁化横锁(叶坊)、城郊(李畲)《叶氏族谱):初郎公,字亨尚,号鼎新,世居河南府东门兴福坊,赐进士出身,授江西省临江府粮军厅。生子福成、福谦。长子福成,号升璘,宋末元初。授宁邑县令,随任自河南迁居宁化新村里(今安乐乡)叶坊。生子十,依次名为念一郎至念十郎。念一、念二郎留居叶坊;念三郎居张铁坑;念四郎居同家坑;念五郎仍居叶坊(后传至五二郎,由叶坊迁李畲);念六郎迁会同里(今曹坊乡)石牛胡坑;念七郎居大埔上;念八郎徙归化(明溪);念九郎移福清县;念十郎迁清流县。后裔有衍江西石城。
[size=1.4]  (2)《谱牒学研究》(第二辑):原籍福建宁化有叶氏,经龙川、南雄、潮州、嘉应州、惠州、东莞、海丰迁居深圳、香港新界等地。
[size=1.4]  9.客家姓氏--龙
[size=1.4]  武陵郡。出自己姓,黄帝后裔。黄帝孙颼叔安之子名董义,.性好养龙,人称豢龙氏。其后代以祖职业及名为姓,称龙氏。
[size=1.4]  宁化横锁(龙下窠)《龙氏族谱》:始祖云郎,生子二:八郎、九郎。元太定三年(1326年),八郎、九郎兄弟二人,自浙江迁居闽汀宁化城,住地以姓命名。曰龙家弄。明洪武间,八郎转徙上龙,九郎再迁龙下窠。
[size=1.4]  10. 客家姓氏--丘(邱)
[size=1.4]  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源于姜姓。炎帝神农氏,名魁隗,又名轨,长于陕西姜水(即岐水)。以姜为姓,即姜姓之始。后传十七世为吕尚(即姜太公),字子牙,武王尊为师,佐武王治天下有功,受封于齐,建立齐国,都城营丘(原在山东昌乐县东南,后迁山东临淄县西北)o再传一世(十八世)穆公(太公第三子),其后裔改以地为姓。即姓丘,此为丘姓之始。后来为避孔丘之讳,凡姓丘者均加邑于右,为邱氏。
[size=1.4]  丘姓原先为河南郡,传至七十五世行恭公,于唐贞观年间,膺封天水郡,于是自行恭公开始,便有后裔改属天水郡。
[size=1.4]  (1)宁化、梅县及台湾《丘氏族谱》与《崇正同人系谱》:
[size=1.4]  大始祖:炎帝神农氏,名魁隗,又名轨,长于陕西姜水,以姜为姓。
[size=1.4]  十六世:伯夷,为虞舜的四岳之官,以治水有功,被封于吕。
[size=1.4]  十七世:吕尚(姜太公),字子牙,佐武王有功,受封于齐,建立齐国,都营丘。
[size=1.4]  十八世:穆(太公第三子,有谱作一世祖),居河南卫辉府封丘县。后裔始以地为姓,即丘姓之始。生子二:铼、锣。
[size=1.4]  十九世:镓,字黄中,生子四:元、亨、利、贞。
[size=1.4]  三十五世:和,字信惠,封为吏部天官(亦称天官冢宰)。兄弟五人(袁、廷、洪、其、和),自山东迁居河南开封府林村。
[size=1.4]  四十八世:茂千,字浮基,生于汉元始壬戌(公元2年)。迁居汀州上杭县。
[size=1.4]  六十四世:宏达,字灵汶,生于元康甲寅年(294年)。东晋永和间居四川,五胡乱华时迁江西建昌。
[size=1.4]  七十四世:俊郎,仕陈,由河南光州府固始县迁居江西抚州府藤桥,官镇国将军。生子十五。
[size=1.4]  七十五世:行恭(俊郎长子),洛阳人,生于隋文帝开皇戊午年(598年)口唐贞观年间,膺封天水郡,官拜光禄大夫。
[size=1.4]  七十七世:承,武进士,官江南水陆大将军。迁衍洪州。
[size=1.4]  七十九世:昆清,唐进士,官任光禄大夫,治内阁皇宫太子太师,赐金鱼袋。避乱自洪州隐居武夷山下之建州,为入闽始祖。生子二:十七郎、十八郎。
[size=1.4]  八十世:十七郎,生子六:礼郎、义郎、开郎、员郎、智郎、均郎。
[size=1.4]  八十一世:礼郎,于唐长庆三年(823年),迁居宁化招贤里双溪口石壁咀(今水茜中心坝)。生子四:廿二、廿三、廿七、廿八。
[size=1.4]  义郎,官任光禄大夫,迁居建宁兰溪。
[size=1.4]  开郎,迁居建宁将屯坑。
[size=1.4]  员郎,迁居建宁山坊。
[size=1.4]  智郎,徙汀州杉木下。
[size=1.4]  均郎,移南丰石含源。
[size=1.4]  兰郎(十八郎次子),居建宁武夷山下。
[size=1.4]  八十二世:廿二郎,迁连城北门外。生子二:四十郎、七十郎。后裔一支又返迁本邑。
[size=1.4]  八十三世:七十郎,生子瑞郎。
[size=1.4]  八十四世:瑞郎,授虔州判事,迁虔州白鹭树下。生子守诚。
[size=1.4]  八十五世:守诚,回居水茜,生子祚郎。
[size=1.4]  八十六世:祚郎,迁居宁化兴善里都寮。生子刘郎。
[size=1.4]  八十七世:刘郎,由都寮迁城内东门外攀桂坊。生子四:平郎、任郎、三郎、源郎。
[size=1.4]  三郎,(有谱作70世),讳法言,宋太平兴国景德年间,由河南迁居宁化石壁村。生子三:三四郎、三五郎、三六郎。
[size=1.4]  八十八世:平郎,任洪州刺史,迁洪州;任郎,解粮往京未回;三郎,居攀桂坊。
[size=1.4]  三四郎,移居西洋。
[size=1.4]  三六郎,迁居溪南、永定。
[size=1.4]  三五郎,讳效锡,居宁化,登进士,诰封直奉大夫。由宁化迁上杭胜运里。生子十:依次名为伯一郎至伯十郎。
[size=1.4]  八十九世:廿一郎,迁泉下丘坊。
[size=1.4]  伯一郎,后衍福建湖洋龙岩等处。
[size=1.4]  伯二郎,登进士,宋朝左相。后衍翁源、河源、长宁等处。
[size=1.4]  伯四郎,诰授通议大夫。后衍上杭、始兴、英德等地。
[size=1.4]  伯九郎,后裔衍英德;伯十郎,后裔衍归善、丰朗等地。
[size=1.4]  伯七郎,诰赠光禄大夫。生子三:继龙、从龙、梦龙。后裔分衍河源、梅县、蕉岭、平远、大埔、陆丰、兴宁、镇平、始兴、英德、饶平、惠阳、增城、龙川、龙岩、上杭、诏安以及深圳、海南和台湾等处。
[size=1.4]  另据宁化沙背《丘氏谱》:礼郎(八十一世)之裔孙三郎,迁连城。至元至正间,丘荣祖移居长汀。
[size=1.4]  (2)石城灵溪、田背等地《丘氏谱》:礼郎第三子尚文,原居永丰层山桥头,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迁居宁化。后于宣和甲辰(1124年),携子迁居琴江柏中里田背村立基建祠。传七世文,徙居灵溪。明代,二十三世孙杰子,迁石城田背。至清康、乾间,裔孙志文公迁屏山长江虎背,荣庆徙石城。
[size=1.4]  (3)《兴宁县志》:丘氏发迹于山东,晋唐时播迁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北宋末年,由江西石城迁宁化石壁。宋高宗南渡后,徙居上杭。明洪武间,丘源发由上杭迁兴宁。
[size=1.4]  (4)《清流县志》:唐时,丘昆清人闽,其子礼郎,居宁化水茜。至元末,丘荣卿迁居清流林阳(林畲)石坪。
[size=1.4]  11.客家姓氏--邢
[size=1.4]  源出姬姓,系周公姬旦的后裔。周公姬旦封其第四子于邢地(河北境),后亡于卫国。子孙即以封地为姓,始有邢氏。
[size=1.4]  《客家风情》:邢氏唐末南迁。宋时人闽,留居宁化石壁。宋末入汀,转徙连城、上杭、永定等地。明代再迁广东,分居梅州、兴宁、平远、长乐。
[size=1.4]  12.客家姓氏--吕
[size=1.4]  台湾、南靖、诏安《吕氏族谱》:闽系吕氏,为南宋吕祖谦第六传孙。谱载:有吕万春、吕大正、吕十二郎三大支,均经宁化石壁传播。其中:吕万春,世居石壁,其子秉仁,移居漳州诏安,有"著存堂"宗祠。吕大正迁上杭,其于良甫,迁居南靖。吕十二郎,徙居上杭,派分广东丰顺。今漳、泉、澎湖、台湾吕氏,均出此三支派。
[size=1.4]  13.客家姓氏--江
[size=1.4]  济阳郡。出自嬴姓,为颛顼孙伯益之后。伯益助禹治水有功,大禹临终时遗命伯益继位,伯益不从而外避。及至周初,武王分封诸侯时,封伯益后裔为江侯,建立江国(河南境)。其后国被楚灭,子孙以原国名命姓为江氏,并奉伯益为始祖。
[size=1.4]  (1)《唐山过台湾的故事》:唐代,五世祖江孟德。自江西饶州人闽,开基宁化石壁乡。后衍丰顺、紫金、深圳。
[size=1.4]  (2)五华、兴宁等地《江氏族谱》:江氏"济阳堂"始祖期之一百零一世孙墒(有作墒),其六传孙哗,生子三:万里、万载、万顷兄弟三人,由江西迁福建。为福建一世祖。
[size=1.4]  一世:万里,讳临,字子远,号古心,谥文忠,咸淳进士,任礼部尚书。生子三:镐、铸、镗。
[size=1.4]  万载,号古山,封武肃侯乙生子二:钥、钰。
[size=1.4]  万顷,字子玉,宋诰封一品。生子錡。
[size=1.4]  二世:镐,迁回江西饶州。 、
[size=1.4]  铸,生子二:肇祖、承祖。
[size=1.4]  镗,居同安。生子叔新。
[size=1.4]  钥,居同安。生子四:尧寿、尧义、尧功、尧勇。
[size=1.4]  钰,迁居河源。
[size=1.4]  錡,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迁居澄海。生子三:濯新、孟德.秀德。 .
[size=1.4]  三世:肇祖,居汀州连城;承祖,居宁化石壁。
[size=1.4]  尧义,生子二,父子迁居和平县。
[size=1.4]  尧勇,生子汝德,迁居潮阳。
[size=1.4]  孟德,初迁澄海,移居潮,再迁长乐o .
[size=1.4]  万里后传十世孙仕荣,生子二:文通、文质。兄弟二人由汀州迁五华开基。续衍河源、梅县、兴宁。文通之七世孙仕聪,为兴宁开基祖。
[size=1.4]  另谱载:万顷之妻钱氏带领一部分家口自同安徙居宁化石壁。后衍永定、上杭、大埔。明清间散居于闽东、闽南、粤东与台湾、四川省境。
[size=1.4]  又据《兴宁江氏谱》载:江氏入闽,最初始于西晋及唐朝中期。另一支进入江西,唐末由江西迁入福建,布居清流、连城、长汀、宁化、上杭、永定等地。(3)《永定县志》本县江氏,先从宁化石壁迁入上杭;继由上杭迁入永定苦竹乡高头村和仙师乡的务田村。高头江氏后裔,又迁往南靖、台湾。留居本县江氏,主要分布在风城、仙师、洪山、下洋、虎岗、大溪、西溪、湖坑、岐岭、高陂、抚市、坎市、苦竹等乡镇。
[size=1.4]  (4)石城屏山《济阳江氏家谱》: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为避"黄巢之乱",一野、二野兄弟二人,假打猎之名,逃往南剑州将乐县归仁里明溪,而后转往汀州路宁邑皇华驿(宋改清流麻仁里、复改仓仁里),再徙清流大路口。十世祖裔孙安郎公,十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入宁化县城。至二十二世发茂、发柳,迁往浦城。清道光年间,二十五世元宝公,随母迁居江西石城屏山。
[size=1.4]  (5)南昌大学副教授万芳珍《唐宋元间宁化的江西移民》一文载:唐时有野一,为战乱所迫迁江右,居于南丰。唐末徙居宁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