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hisa.edu.cn/newchisa/web/15/2003-09-27/news_10463.asp
王耀华
--------------------------------------------------------------------------------
2003-09-27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导。1986~1987年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奖学金在日本琉球大学留学。
1942年3月7日出生于福建长汀。1980年以来,曾15次赴日本留学、访问、讲学、研究,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87年回国后,曾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副主任、副校长等。1996年,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获得国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成为音乐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多年来的研究、教学中,以“中国音乐与日本冲绳(琉球)音乐之比较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福建传统音乐研究、福建南音研究为特色。目前正在进行《琉球音乐与中国音乐----以旋律的复原考证为中心》的研究工作,试图在音乐考古和中琉音乐比较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
他是中日两国从事中国音乐与日本琉球音乐比较研究的开拓者,其著作《琉球、中国音乐比较论》以翔实的资料,深刻的思考、可靠的结论,填补了中日两国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三弦艺术论》以中国、琉球三弦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音乐对日本冲绳音乐的影响,冲绳在接受中国音乐影响过程中的创造及其变化规律;《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是第一部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整体俯瞰与归纳的著作,已被中央音乐学院等采用为教材,在台湾也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参考书;《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作为第一部全面论述福建民间音乐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省为单位对音乐进行全面论述之作;《福建南音初探》是第一部对福建南音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吸收各种最新研究成果,广泛涉及音乐文献学、古谱学、传统乐学、乐器史等方面;《民族音乐论集》是对蕴藏于福建的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其中广泛涉及福建民歌、福建戏曲音乐、畲族音乐、福建音乐史等领域,并由此进而探寻中国传统音乐的普遍规律。
在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无论是对中国音乐与琉球音乐的比较研究或是对福建南音、福建民歌、戏曲音乐、畲族音乐的研究中,他都善于运用从文化脉络中来研究音乐的方法,将所考察的音乐置于社会文化(包括历史的与现实的)范围之中,客观反映音乐与社会文化其他方面的关系,从而多方面揭示形成该音乐特征的各种因由。并且注意运用综合性思维,既注意国家、民族、地域、乐种之间在音乐学术领域各个方面的多重横向比较,又注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纵深考察,追寻其历史渊源与变迁。创用多重证据法,即从现存的活的音乐(包括乐器、曲调、音阶、调式、演奏法、音律等)与历史文献记载、考古器物、乐谱等方面的证据,互相参照,进行多方论证。
他致力于建立科学的“民族音乐学及其教育”的研究生教育的教学体系。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国与世界相结合,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形成了由《民族音乐学概论》、《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高师音乐教育学》及各民族、各地域、各乐种音乐分论为骨干课程而构成的课程体系,并且运用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完成了这五门课程的教材建设,对音乐学高级研究、教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12部,译著3部。其中《琉球、中国音乐比较论》获第一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三弦艺术论》获1992年中国图书奖、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高师音乐系教学综合改革》和《“民族音乐学及其教育”硕士研究生主干专业课程教材》均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评为“中国音乐名人”,1992年被授予 “福建省首批优秀专家”称号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来源:神州学人 编辑:赵冰
http://www.chisa.edu.cn/newchisa/web/15/2003-09-27/news_10463.a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