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81|回复: 28

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24 03: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仪 陇 方 言 概 况
http://yilong.sc.cninfo.net/folk/canton.htm
仪陇方言复杂。县府驻地金城镇及周围大部分地区通行的仪陇话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从古入声的演变 来看,仪陇话在四川方言中属入声归阳平区;中部以乐兴乡为中心的几个乡通行的“广东话”属于客家方言。县南的新城一带通行的“永州腔”属于湘方言,是湘南“永州 腔”在仪陇境内的陈迹。此外,在磨盘乡还流行一种“安话”,是四川方言中至今仍保留的安徽话的一部分。 据清同治十年版《仪陇县志》载:“仪邑自明季之乱, 几至靡有孑遗,其逃在山谷者,又值饥馑频仍,人相食,继以虎灾, 道无行人, 昼常扃户。 ” 又载“顺治八年(1651年),邑候刘在宸为保聚计,仅得十余户,土著之稀 少已可概见。” 后因人口繁衍和移民增多,到同治十年(1871年),仪陇县人口已达16.3万多人。仪陇方言的形成同县境人口来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以金城镇为代表的仪陇话 (当地客家人称之为“四里话”) ,三百多年前从东面和北面渗入仪陇,加之各地移民的相互影响,使仪陇话在四川方言中独具特色。 县境的客家话:当地人叫“广东话”,集中在中部丘陵地区,包括永乐区的乐兴乡(大部)和武棚乡(大部)、日兴区的凤仪乡(部分) 和大风乡(部分) ,马鞍区的石佛乡 (部分)、周河乡(部分)、马鞍镇乡(部分),人口约5万。 客家人的祖先本是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西晋永嘉之乱以后,由于战乱、瘟疫、灾荒、人口增长等原因, 中原汉人开始向南方迁移。仪陇客家人入川已两百多年,他们的客家话同粤北、粤东的客家话相当一致。 县境的湘方言----永州腔。当地乡人又称“新城话”, 分布在县南复兴区新城乡(大部) 、二道乡(小部),人口1万余。清同治十年版《仪陇县志》记:“邑中湖南兆人最多,江西、广东次之,率皆康熙、雍正间入籍,谓之老户, 盖寥寥无几”。康熙年间,移民来四川者以湘南永州零陵县籍最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4-25 07: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朱德老家仪陇县马鞍镇李家湾,
如果该村是客家村,那么朱德是客家人就没有疑问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4-25 23: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但是我那些四川的同学对四川客家一点也不了解,我想那里的客家宣传是做得远远不够的.

《中国典籍与文化》中的有一篇《四川的客家人和客家方言》里面也记载了朱总同叶帅还可以用自己各自的语言来交谈,毫无阻碍。那里也提到朱总的家乡大部分还使用客家话。
[ 本帖由 hcb8188 于 2003-12-16 17:07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10 19: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朱德家是佃户,讲客家话,而租地的地主是讲四川官话的。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11 2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和叶帅交流的事是亲自目击?如果是文献记载,请附上文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11 2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在大埔的三河埧建有個朱德公園‧朱德是四川客人,我認為大部份人都認同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30 22: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和朱德交流用客家话我在某些讲将帅的书上也看到过,但是游可能夹杂了作者的主观猜想。
我有些怀疑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5 17: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我就是四川客家人朱德老家是我一个乡镇的!!!我们是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5 2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朱德在<我的母亲>一文里,写自己的爷爷是粤北的客家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5 2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45 回忆我的母亲



(2003-01-19 19:52:30)

朱德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选自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祖籍〕祖辈的籍贯。这是对现在的籍贯说的。广东韶关,客籍人〔客籍人〕一般指整村整族迁徙(xǐ)到一个地方定居的人。他们一般保持原籍的方言和一些生活习惯。客籍,对原籍说的。,在“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四川经过长久的战争,人口减少。后来就有湖北、湖南等省的很多居民被迫搬到四川,所以说“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好劳动〕劳动的好手。,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子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铜钱〕从前通用的一种铜铸的钱,圆形,中有方孔。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①〔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最具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特点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朴素的阶级意识〕劳动人民自发的同情本阶级和仇恨剥削阶级的思想感情。,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周济〕给人物质的帮助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吃大户〕在旧社会里,农民遇到灾荒年头,无法生活,有时候成群结队到地主家里抢粮食吃。这是农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地主的一种行动。大户,指地主家。”。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甲辰(1904)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连夜〕这里是“当夜”的意思。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考了科举〕参加了科举的考试。,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顺庆〕顺庆府城,现在四川省南充市。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护国军〕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省组织护国军讨袁。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仪陇县〕这里指仪陇县城。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慈爱的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领导组织的革命团体,当时会员遍布全国各地。。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家过一次,只在民国十年(1921)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进步。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大革命〕指1924年到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支持一家人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七年〕从抗日战争开始起的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八十有五〔八十有五〕就是八十五岁。这里的“有”同“又”。,精神不如昨年〔昨年〕去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年老,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想一想·查一查

一  本文着重写了母亲一生经历中哪几方面的事?为什么要写这些事?

二  从朱德同志的母亲身上,你看到了劳动人民哪些优良品德?你怎样理解“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三  查字典,给下列字词注音、释义。

佃农  妯娌  为富不仁  辍



(《义务教育三、四年制语文自读课本第四册 暗淡蓝点》)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8-5 21:49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6 17: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fenlin21 于 2003-8-5 17:46 写道:
我就是四川客家人朱德老家是我一个乡镇的!!!我们是客家人


既是客家人,是否还使用客家话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9 2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四川仪陇有五万客家人

朱德和叶剑英私下交谈时用客家话的故事,我在四川省的《龙门阵》杂志上时见过,大概是1983-1984年的某一期,文章名为《四川的客家方言岛》。文中也写成都的洛带及川西南的西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6 16: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仪陇客家人

四川仪陇客家人   


    客家人源于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西晋“永嘉之乱”后,客家人世代迁徙,先后迁至江西、福建、台湾、粤东及贫瘠的粤北岭南地区。明末清初的数十年,由于战乱、瘟疫、自然灾害造成四川人口锐减,耕地荒废。清政府实行“招收流民,插占为业,奖励耕织,永不加赋”的政策,客家人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入川。但成都平原的良田沃土已被先期到达的湖广人所占。客家人几经辗转落户于山区丘陵地带。《仪陇县志》记载,在明太祖洪武年间,仪陇人口仅911户,12914人。人少地阔,饱受岭南山地贫瘠之苦的客家人来川如获至宝,踊跃移迁仪陇。据笔者多方调查证实,仪陇客家人都来自广东韶州的乳源、乐昌一带,且相互之间均为亲戚。

    移迁仪陇的客家人有:朱、饶、陈、张、许、潘、丁、吕、林、郑、罗、杨、邓、彭、梁、王、肖、莫、余、缪20个姓氏家族,主要以马鞍、乐兴、丁字桥、周河、石佛、杨桥、武棚、芭蕉、大丰、碧泉为主要定居点。发展到现在,广泛分布于铁山、柳垭、三河、龙桥、日兴、双庆、凤仪、马路、福临、五福、双盘、铜鼓、化马、三蛟、九龙、大寅、文昌、永乐、磨盘等29个乡镇,总人口约11.8万人,占仪陇县全县总人口的10%。

   客家人虽源于古代汉族居民,但历史上的多次迁徙颠沛流离,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思想、语言、文化、风俗。

   爱祖敬宗近乎神圣。客家人每座民房都有堂屋(又叫祖堂),堂屋后墙上修有神龛,上供列祖列宗牌位。每天早、晚都要向天神、地神、灶神、列祖列宗烧香作揖。每逢过年过节,列祖列宗生辰忌日,都要烧香敬神作揖,晚上还要在神龛上点神灯。姓氏都修有祠堂,年年清明,族人要去祠堂祭拜。

   扶老携幼倾心相助。客家人生性爽直,一人有难,族内人人鼎力相助,绝无袖手旁观之理。“天下客家一家亲”世代相传,根深蒂固。

   客家语言“客”味依然。客家人入川以后,聚族而居,极少与四邻族人通婚,加之难在相对闭塞的山区,而且一直遵循“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古训,因此客家话“客”味依然。在语言、词汇、词法上,客家话自成体系,有24个声母,60个韵母,6个声调与普通话大相径庭。如客家话,读“中午”为“昼边”、“下雨”为“落水”、“太阳”为“日头”。

   客家节日颇为讲究,新春佳节,杀猪宰羊,烹鸡煮鸭,喜迎新春;五月端午,和面发酵,蒸送包子,相互慰劳;七月中元封包具帛,奉敬祖先;八月十五中秋节,糍粑团圆,以慰离人。客家人还有一个特色独具的收获节,就是每年新稻谷收获后,家家户户都要煮“干饭”尝新。敬罢天地敬祖先,接着就舀碗白花花的干饭喂狗。客家人一直流传稻谷是狗尾沾几颗谷子从海外带回的。

   客家举丧,意味深长。一遇丧事,客家人的祭台上一般供奉用面食精制而成番黍(玉米)、金瓜(南瓜)、番椒(海椒)、螃蟹、鱼等。原来,客家人入川时引进了一大批传进中国沿海地方如上所述的“洋”作物,这些大大优化了四川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客家人丧葬还有许多规矩,如死者的父母已去世,男死者入殓时盖红寿被,女死者则盖绿寿被,所穿“寿鞋”的鞋底都必须绣成蜘蛛网状式花纹,此乃寓死者有如红日,青山绿水,虽死犹生,永世长存,且像蜘蛛网那样修补,保护自己灵魂的完整,随时通过轮回,重新投胎做人。

   客家人婚嫁,谨慎繁复。客家儿女订婚,结婚十分讲究,即使男女双方十分熟悉,也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媒不成婚,先由媒人“介绍”,然后“看家”。看家一般由女方“家长”亲自出马对男方及其家庭明查暗访,紧接着“会面”,男女双方约定在自己都认为合适的地方碰头,第一次近距离相互考察,男女双方仅以少量的财物互为“手记”,再就是“看人户”,一般是女方的母亲带领姑娘姐妹,几人、十几人不等,到男方直接查看家底。这期间,男女双方均无异议,且无破败(财产、人员、牲畜等损失)就算正式订婚了。订婚后,一般不立刻成婚,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考察,如男方要求结婚,应主动提“开口鸡”向女方表白。正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设宴,亲朋好友竞相到场,以示祝贺。女子出嫁的头天晚上,要坐歌堂或哭嫁,第二天临行前要烧钱化纸拜别祖先,喝“离娘汤”,再次聆听母亲的教诲,这叫“出亲”,然后由姑娘、叔伯、婶娘、姐妹、弟兄、哥哥、嫂嫂陪同前往男方,这叫“送亲”,出亲要选良辰吉日时。到男方须跪拜高堂,夫妻对拜。结婚时,男方要写“期书”、“家先书”、“满门书”、“亲家书”,女方要写“回门贴”,以“知晓九族”、“列祖列宗”。而且男方须择“吉日”为新娘“开脸”,即用丝线绞断脸上的“苦毛子”,寓新娘婚后苦根断绝,幸福美满。

   客家人崇文重学,经久不衰。客家人历代迁徙,“耕读传家”之风不废。朱德元帅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才还清”。至今在石佛乡继红村肖氏客家人的田野间仍矗立着三座“状元塔”。清道光年间,肖锦忠中了状元,皇帝钦赐“状元及第”匾额挂于肖氏祖祠。为彰显族风,肖氏于乡间立三座“状元塔”(其中一座毁于文革时期),成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历史见证。近年来,仪陇客家人为国家输送了大中专学生1000多人,涌现出了一批客家人精英,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军长许尔杰,新疆天地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郑大清,青海省工程机械运输公司总经理许尔利……

   历经岁月的沧桑,仪陇客家人以其独有的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的客家人精神,战寒冬,斗酷暑,流血流汗,辛勤劳作,将昔日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桃红李白、稻浪起伏的鱼米之乡,但由于定居的地方多是高山峡谷,交通不便,通讯闭塞,无自然资源可开发利用,使客家人成为国家贫困县中的贫困群体。据查,仪陇县农村人均年收入1600元,而客家人人均年收入仅1200元,少25个百分点。教育问题尤为突出。仪陇客家人子弟近3万人。大多数是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的教室里上课,不少学生甚至仍在清朝年间修建的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的祠堂、寺庙里坐着石桌、石凳读书。教室墙壁虚损变形,百孔千疮。冬不能挡寒,夏不能避雨,部分学校四面环水,无桥可渡,学生长年累月都要手牵着手,趟水过河上学,数九寒冬也不例外。近几年,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每学期都有近800左右的学生因家庭贫穷而中途辍学,更有许多适龄儿童至今无法上学……凡此种种,都直接制约着当前或今后仪陇客家人的发展。我们衷心希望各级政府对此特别关注,同时我们也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家兄弟伸出援助之手,和仪陇客家人携手共建,让“天下客家一家亲”赋与“天下客家共同繁荣奔小康”崭新的时代内涵!
http://www.qxyb.meizhou.net/200305/kjlt02.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14 08: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我的老家在马鞍!虽然我现在远离家乡,我时刻时刻关心家乡的客家村!但愿家乡人民将客家村这个牌子打响,让更多人去看看牛总故乡!最后祝家乡人民身体康。尽快富裕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16 14: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罗姓家族要大力发扬客家文化

我是仪陇县马鞍镇石佛乡金龙村人,儿时,听母亲说,罗姓家族是从广东某地迁移到那里的,但母亲没有告诉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移来的。今日看了此文,略知一二。的确像母亲说的那样,罗姓家族是客家人,每次回乡,我偶尔听见上了点年纪的罗姓人在说“广东话”,但我着实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有几个别单词,我还知晓,但我们的民俗文化继承得尚可。作为罗姓客家人,应该把我们的客家文化,发扬光大,俗话说得好“认祖归终”,我希望我的罗姓父辈们,要继续把客家文化进行到底,你们是有责任和义务的呀!你看,附近的苹果村、八一村,饶姓家族和许姓家族就把客家文化发扬得很好,他们中的年轻人至今还在说“广东话”。我认为,要发扬客家文化,首先应把“语言文字”作为一个切入点,其次再是民俗文化了:)。

[ Last edited by 麦子 on 2004-6-16 at 14:45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14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