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6|回复: 1

【转帖】蓝天碧水 重现闽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6 15: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巡礼: 蓝天碧水 重现闽西  
新华网福建频道 2004-04-13 11:18:23  

--------------------------------------------------------------------------------

 
    4月9日,位于闽西上杭县的紫金山工业生态旅游景区主动邀请来了国家旅游局的有关人员,对他们的工业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检查验收。最终,紫金人顺利通过“考试”,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正式宣告诞生;同一天,龙岩市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又一次来到当地水泥企业集中的城郊曹溪、铁山等乡镇,对企业的除尘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同样令人欣慰:被抽查的企业百分之百过关!

    污染,心头之痛

  闽西是我省著名的矿区、林区,城市周边蕴藏着丰富的煤、石灰石等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起,老区人民开始把致富的希望寄托于大自然的慷慨恩赐。据不完全统计,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龙岩先后办起了180多家水泥厂,煤矿、养猪场更是遍地开花,水泥、煤炭、生猪成为当之无愧的“闽西三大宝”,一度撑起了当地经济半边天。

  然而,当龙岩人的腰包渐渐鼓起来后,他们却痛心地发现天变灰了,水变浊了。原本洁净的空气中飘荡着粉尘,根根烟囱刺痛着市民的心,恶臭扑鼻的污水噬食着日夜流淌的龙津河。面对不再美丽的家园,当地老百姓发出了心的呼唤:天何时再变蓝,水何时再变清?

    治污,刻不容缓

  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龙岩人狠下决心一定要整治环境。他们首先拿老百姓反映最为强烈的水泥粉尘污染开刀,于2002年初正式启动了由市长刘赐贵亲自挂帅的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每年投入上千万元对大气污染企业进行整治,并对小堆场、小作坊等“五小”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就关闭小煤矿1349个,取缔关闭小水泥厂61家,以6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为生态环境让路。

  山上,绿树掩映中,6个片区的现代化猪舍、鸡舍里,几乎闻不到一丝臭味,看不到一堆粪便,全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这是记者11日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龙岩市陈陂畜禽林果沼综合开发示范点看到的一幕。山下,几个建在禁养区内的养猪场里空空如也,几名工人正在拆除已经废弃的猪舍。“这里是禁养区,6月30日之前必须搬走,开始我们也想不通,不过现在政府每平方米给100元的补贴,又在山上统一规划了标准化养猪场,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陈陂村一位姓林的养猪场主如是说。

  从2002年起,龙岩市、区两级先期投入3600万元并从当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用于养殖业污染治理和搬迁。今年6月30日前,市里还将完成设立在龙岩中心城市建成区和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养猪场的搬迁。

  蓝天碧水,重现闽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去年龙岩中心城市大气质量指数一、二级天数由上年的37%上升到70%,龙津河以及九龙江流域龙岩段水质明显改善,三类水质平均达标率达88.9%。

     目标,更上层楼

  污染的阵痛,让龙岩人对治污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思路决定行动。龙岩人治污的脚步正在一天天加快:市里明确划定了禁养区,将百万生猪赶上山,大力推广果(林)牧沼生态养殖模式;对于新上水泥企业,除了符合国家的产业标准外,环保必须过关,并且选址必须远离中心城市和居民聚居区,从源头上避免新的污染源……

  与此同时,闽西的决策者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更深的层次:发展生态经济,追求“绿色GDP”。龙岩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旨在拯救华南虎的繁育野化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通过将工业生产、旅游与生态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赢得了额外的“绿色经济效益”。 (记者 吴毓健 张杰 陈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8 09: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现在的投资首先选择的是会不会有污染
或者是有很大的污染,怎样去解决污染问题。
蓝天碧水本来就是我们南方的特色,
不然怎么说南方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8: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