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半山客”是客家民系的一个分支。在潮汕地区 ,除澄海、南澳之外,其余各县的山区、半山区都有客家人聚居,人口有一百多万,还有迁徙到省外、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客家人,大约相当于原地人口总数的2倍(据《潮汕半山客》)。这个从中原南迁而来、绝大多数落足于潮汕山区的群体,在长期与“福佬”相处接触中,又受到梅州地区纯客的影响,从两个民系中汲取了不少有益的养分,形成了独特的“半山客文化”,与潮汕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因此,客观、全面地认识半山客文化、发掘和发展半山客文化,对于加强潮、客两个民系的合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潮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半山客文化的主要特点
半山客民系,主要是明清时期从梅州等地迁来潮汕的客家人,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山客群体和文化。其主要特点有:讲半山客方言。明清时期在潮汕半山区定居的客家人,经过几百年的繁衍演变,现在约有140万人仍然讲客家话。半山客方言是不同于梅州客家话的方言,除基本保持一些古汉语、梅州客家话的特点外,又汲取一些畬语,特别是逐步融进一些潮州语词汇,如食粥说为“食糜”;买卖说为“交关”;便宜说成“披”;荔枝说成“奶乖”;讲下流故事说成“讲咸古”等。有的乡村把一些潮州话词汇直接移用过来,如把“亿”说成潮汕音的“溢”,把“斤”说成“跟”,把“还”说成“孩”等。
喜爱唱山歌。客家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间自创自唱的,其特点是即兴、高亢、音韵和谐、吐字清晰,这是因为要使隔山隔水的人能够听得清楚。山歌内容丰富,有自娱自乐的,也有青年男女互吐恋情的,有歌颂好人好事的,也有抨击不良行为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刘三姐》公演后,在客区场场爆满。我少年时就读的灰寨中学还照搬下来,排演山歌剧《刘三姐》,历演不衰。而今,虽然青年人少有人唱了,但是山野乡村间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兄长为出嫁的妹妹“开遮”的婚俗。半山客嫁女叫做“卖妹”,长辈要定制一双红木屐当嫁妆。寓意出嫁后一路顺风,生活红红火火。除此之外,还有新娘的哥哥要为新嫁妹送一把油纸遮(伞)并开遮送别。笔者的家乡在揭西半山区,有三个妹妹,大妹、二妹出嫁时我没能去送行,唯有三妹于上世纪80年代出嫁时,我买了一把油纸伞送嫁,在寨门前为她开伞时,我说了“四句”:“新遮新开张,老妹(妹妹)日月长,居家常念故园情,夫妻恩爱度时光。”说到第4句时,我居然哽咽了,含着泪水说完,把伞郑重地交与妹妹,她朝寨门深深地鞠躬后离去。这一习俗寄托了兄长的期望和恋恋不舍之情。
揭西擂茶
食擂茶的饮食习俗。食擂茶的习俗流行于揭西县半山客区,以河婆最盛。其工艺挺繁琐,先把茶叶、花生、芝麻、金不换、红姜丝叶等放在磨钵里,用一支捍面棍般大的特制木棒在磨钵里面反复转动,把茶叶等磨成粉浆,再把开水冲进钵里。食擂茶时,在擂茶里放上大米饭,再加上花生、虾米、葱、蒜、萝卜干等配料,芳香爽口。擂茶可作正餐,也可做点心,半山客人视为上乘食品,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天,家家必备。还有一种擂茶不泡饭,只泡爆米花和花生米,主要用来敬客。不过,不懂得拒绝手段的客人常常会被好客的主人“灌”得饱饱的,正餐也不想吃了。
潮客文化水乳交融
从《潮汕地区人口分布图》上看,半山客聚居的凤凰山区、南阳山区、大南山区、大北山区像一顶硕大的帽子罩在潮汕地区的西北面。从揭阳、汕头出海的榕江,其南北河的源头和上游在陆河、揭西和丰顺山区。千百年来,就是这条水道,成为潮客人流、物流和文化交流的载体。潮客共饮一江水,头顶同一片蓝天,既互市也互相通婚。在历史长河中,同受中华文化的熏陶,特别是近、现代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潮、客 民众同受革命斗争的洗礼,真正成为血肉相亲、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就文化方面来说有许多交汇点:半山客人住潮式民居。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的主要特色,现在饶平县的客家地区还有300多栋。但是,潮式宅院、祠堂也遍布半山客定居的山区、半山区,主要有下山虎、四点金、三穿堂、三间两伸手等形式;而客家民居特色的围龙屋、四方形围屋,也在几百年前出现在“福佬人”聚居的乡村,如白塔镇元埔村就有一座圆形的加外围的围龙屋。
潮客均爱饮工夫茶。潮汕工夫茶是潮汕人特有的习俗,很早就名扬海内外。但半山客人聚居的地区,几乎家家户户也有一套或几套工夫茶具,连三岁孩童也知道冲功夫茶的“诀窍”。以工夫茶待客,也是半山客人的一项重要礼仪,尤其是“福佬人”进门,有宾至如归之感。
半山客人喜爱潮剧、潮乐。半山客本身是客家人,对以客家话演出的花朝戏、采茶戏、山歌剧有较浓厚的兴趣。此外,还爱看外地传入的汉剧和唱汉腔的提线木偶戏。因地缘关系,客家人逐渐地接受了潮汕文化,半山客区的潮乐、潮剧和潮汕大锣鼓活动相当普遍。清末民初以来,不少村镇都有几间演奏潮乐的弦间、乐社,各种乐器配备齐全。平时男女老少奏乐唱曲,自娱自乐,逢年过节则配以大锣鼓在乡间巡演,深受群众欢迎。同时,民间也成立了不少专业或业余的潮剧团,如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玉楼春潮剧团”,班主是客属龙潭乡玉竹园村的刘氏兄弟。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天,每逢节庆,半山客人还经常聘请潮剧团前去演出。
潮客均信奉三山国王神袛。产生于半山客中心地区河婆的“三山国王”,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影响很广。不单客区,潮语区信众也很普遍,潮汕地区大凡乡村都建有三山国王庙。据《明贶庙记》记载,600年前的元代已是“潮之三邑(潮阳、海阳、揭阳)梅惠两州,在在有祠。”明清以来,随着粤东移民的足迹,三山国王的香火已远播海内外,尤以台湾分布最广,据近年传媒报道,台湾的三山国王庙有600多座。三山国王“护国庇民”的宗旨成为潮客特别是广大侨胞、台胞漂洋海外、艰苦创业的精神支柱。
崇文尚武重教兴学。半山客人崇文尚武的美德与潮汕人是一样的。旧时,有条件的乡村便兴学练武,用公尝谷办学,大的乡村,几乎村村都设立拳馆和舞狮队。说到拳术,在揭、普,无论客区还是潮语区,有一位被人们尊崇的拳师陈南枝,拳以其名叫“南枝拳”。陈南枝是客属揭西县南山镇南山村的农民,曾在揭阳、普宁等地传艺40多年,高徒众多。南枝拳不但以刚柔相济闻名,更以重武德为人所赞赏。
客人入潮定居较晚,定居下来还得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才能兴办学堂,延师授课。尽管如此,历史上还出现了不少名人,如揭西县五云镇的乾隆举人彭如槐、彭如干兄弟。彭如干及其两个儿子,有“父子三道台”之誉;清代饶平县上饶镇曾涌现了八角楼的“九进士一翰林”;丰顺汤坑有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巡抚丁日昌。创村于康熙年间的揭西县灰寨镇歧阳村,清末出了个秀才杨德谦,废除科举后,他当了一名小学的先生。1918年元月初三“戊午潮汕大地震”后,他把亲历地震的所见所闻即时用毛笔书写在焕文学校所在地杨氏宗祠的墙壁上,全文480多字,文笔优美、声情并茂,这就是流传很广的《地震记》。这个半山客小村庄,上世纪20年代还出了两位博士:一位是著名的制糖专家、创建揭阳(曲溪)糖厂的总工程师杨一香;另一位是参加过有名的淞沪抗战战役的十九路军少将杨妙成,他生育了名为“光、荣、邦、国”的4个儿子,其大儿子就是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广美副院长杨之光教授。小小乡村的文化教育可见一斑。
五四运动以后,客家山区仿效欧美办起了许多新学堂,加上欧美的传教士进入山区,在传教的同时,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单揭西县河婆、五经富等4个乡镇就出现了有原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教授张梦石等专家、学者137人。抗日战争时期,半山客区没有沦陷,原揭阳县河婆、灰寨等地成为大后方,也成为潮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潮汕地下党在潮语区与半山客区交界的石牛埔(今金和镇)办了一所“抗大”式的南侨中学,后来又在白塔镇水流埔办了一所分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和人才。在汕头、潮州、揭阳等地相继沦陷后,一批中等学校迁至半山客区办学,如韩师先迁至白塔镇古沟村,后迁至揭西灰寨;汕头聿怀中学、岭东护士学校先后迁至揭西五经富等。潮客子弟共同在半山客区求学,文化教育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综上所述,半山客文化是历经历史长河激荡,汲收潮梅有益养分的优秀文化,是潮汕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她既有自己的特点,又与潮汕文化有许多相同点,是潮汕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潮汕,必须重视、保护、发掘和弘扬半山客文化!
(编辑:蔡晓惠)
http://www.jynews.net/Item/25613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