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8|回复: 0

[转帖] 舌尖上的惠州:反客为主的客家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1 18: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文:凯德印象  苏东坡被贬杭州,后又被贬惠州,两个城市都有个西湖,不过境况却不大一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无论浓淡,总有个修饰,而远在南方的广东惠州,这里的西湖却完全不施粉黛,这位乡下美女,闲淡逍遥。宋朝哲宗皇帝肯定没想到,苏东坡被贬到这个南蛮之地不久,竟然生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
  让苏东坡想要定居惠州的理由肯定不仅仅是一颗荔枝了。这里有太多好吃的菜肴让人回味了。一条东江流入惠州西湖,往西南绕城而过。惠州地区的东江菜是粤菜的三大流派之一,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可能更为世人知晓——客家菜。
  北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居民南迁,聚居广东东江流域的最多,本地人以“客家人”称之。客家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数次迁徙,历尽艰难险阻,往往是整村整族而迁,到了广东东江流域后,成片聚居,惠州地区的客家人比例很大,生活习俗不易被当地人同化,反而同化了当地生活习俗,反其客为主,客家菜就是一个显著的反客为主的例子。客家菜是惠州的主要饮食流派,口感偏重“肥、咸、熟、香”,在广东菜系中独树一帜。用料以肉类为主,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
  客家盐局鸡,与酿豆腐,梅菜扣肉,被称为惠州三宝。惠州不缺鸡,博罗和龙门山区三黄鸡漫山遍野,惠州也不缺盐,据记载,宋代惠州的盐场已经有三个,将鸡肉遇上盐,便变幻出特有的香味。惠州人用焗的方法,以盐“倒逼”鸡肉的原汁原味,盐焗鸡色泽金黄,皮爽肉滑,骨香味浓,清鲜可口,有滋补固肾的功效。
  酿,在客家话里的意思是,把馅料放入掏空的食材中。客家菜中酿的最有名气,最有滋味的当然是酿豆腐,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客家人对酿豆腐的情节,如同北方人对饺子的情节,酿豆腐的来源据说是从中原迁居而来的客家人在南方找不到包饺子的面粉,而创出的豆腐中嵌入饺子馅,这里面多少包含着团圆的意味。
  酿春,则是一道考验酿技术的菜肴。酿春一般选用鸭蛋,将生鸭蛋整只打入碗中,然后用筷子挑开蛋黄上的外皮,将肉馅酿入整个蛋黄中。酿好的鸭蛋放入开水中,小火慢慢养熟,期间不能加盖,否则蛋白易产生气泡。等浮起后在大火煮熟即可,蛋中有馅风味独到。
  不管梅菜扣肉是不是苏东坡所创,但这道菜的名气之大已能和盐焗鸡比肩。惠州有“梅菜之乡”的称号,种植历史数百年。这里的梅菜干,色泽金黄,沉香扑鼻、清甜爽口。梅菜扣肉颜色酱红油亮,汤汁粘稠鲜美,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食之软烂醇香。梅菜吸油,五花肉又吸收了梅菜的清香,这样的搭配真是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东江流域盛产河蚬,甚至有“东江蚬养活了惠州古人。”的说法。即使到了今天,一颗微不足道的蚬,依旧是惠州人难舍的地道美食。蚬是一种贝类食物,富含蛋白质。东江沙地和床出产河蚬,只是如今环境变化,也只在中上游的沙滩上才能找到这种浅埋沙底的小生物了。河蚬的品质以金黄色为最佳。韭黄炒蚬,蚬肉香甜清淡,韭黄香甜浓郁。
  客家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猪肉。做的最多的是焖猪肉。焖,是一项讲究水与火配合的厨艺。在湿热的南方,炸、煎、烤都容易让人“上火”,而焖则运用了水,减少了火的热气,增加了水的温性。客家人的焖五花八门,黄焖,红焖,酱焖,油焖,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口味。焖猪肉,口感爽滑,瘦肉绵软,肥肉不腻。客家人在焖的时候,爱用咸菜,咸菜综合肉的肥腻,又能增加酸脆感。
  有人厌恶猪大肠的味道,但有人偏偏就喜欢那股特殊的味道。客家菜中大肠是经常出现的食材。酿猪大肠,酸菜炒大肠,卤味大肠等等都是客家人的桌上美食。反复清洗干净的猪大肠,经过特殊的煎制,外皮脆中带韧,吃起来很有口感。是最好的下酒菜。
  客家人的酿酒历史悠久,从中原迁徙到惠州地区的客家人,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最出名的自然是客家米酒,一般度数都不高,清淡香甜。这样温和的米酒,就如客家人,温和而不争。米酒大多使用糯米,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地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糯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适合所有人食用。客家人还有使用黑糯米制作的米酒更是补血养气的好东西,许多客家人月子中都会喝上一点客家米酒。
  客家人对于豆腐的喜爱,并不只是在酿豆腐上。豆腐花也是客家人最爱的小吃,惠州的豆腐花又以罗浮山下最佳。这里的豆腐花选用被誉为“道教第七大冬天”的罗浮山泉水制作。选用本地绿皮黄豆,在罗浮山泉水中浸泡8小时,黄豆吸饱水份后再加以打浆、滤渣、煮滚,复降温至90℃,最后冲入凝固剂豆浆后再静置5至15分钟才能完成。口感细腻滑嫩,黄豆的清香混合这豆香,竟有双皮奶的感觉。
  粄,在惠州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艾粄、萝卜粄、糍粄、发粄、大笼粄、钵仔粄……惠州人能说上几十种。客家人的粄,大致可分为两种,以粳米做原料的,松香可口;以糯米做原料的,则软粘诱人。做粄的手艺,在以前都是婆婆传给媳妇,如今这门手艺却是越来越少了。
来源:http://life.china.com.cn/live/2014-11/21/content_2995993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