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6|回复: 5

宋明興寧人物家族對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0 16: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竹海聽聲 于 2014-11-28 05:49 编辑

興寧宋明之間,人文有一個大斷裂痕,爲了摸清楚這大裂痕到底有多深,不妨藉助可查之文字,對縣誌和家譜及其他史實資料記載的人物進行對駁,看有多少能對接上,宋朝比較著名的人物,有羅孟郊、楊杞、曾固、陳南一、廷堅等,還有的有待繼續挖掘,就已知的人物中羅氏可知已無後裔定居于本邑,廷堅則有董氏家譜可證,仍居於本邑,粗略查了一下,陳氏有多宗居於本縣,但均為元朝之後來興,有趣的是,南一的子代孫代有做官的,縣誌中有記載,固其家族在興寧的歷史可延及元明,具體去向,或有跡可查。

本邑宋朝人物非常有限,搜一個是一個,立下本帖,找到就收集進來。眾興寧網友,特別是桂子兄在這個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經驗,提供了很多很有價值的資料線索,在此致敬!
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實時信息
==============================================================

羅氏家族
一、關鍵人物
羅昌儒  南漢時開基于龍川佗城
羅孟郊  字耕甫,號休休,一說天聖八年進士①,一說宣和六年進士②,累官諫議大夫,翰林學士。
羅愷 (1012-1076)字次元,號海如,嘉佑二年(1057年)探花,五代南漢時其祖先開基于龍川進賢鄉

二、源流世系:豫章=》龍川=》興寧羅嶺=》五羊水母灣(羅孟郊子)
                                                               =》興國軍(羅鈞)
                               =》龍川(羅愷)

豫章远祖:罗汉壑(汉合)    =》罗戴 =》罗宗质                       
                                                              =》罗宗贤=》罗昌儒 =》轉循州世系                                                               
                                                              =》罗宗赞                         
循州世系: 罗昌儒 =》数世不明 =》罗清臣 =》罗孝忠 =》罗居仁                                                                                                     
                                                                                                 =》罗居敬=》罗孟邻                                       
                                                                                                                 =》罗孟郊=》羅鍧①
                                                                                                                                 =》羅鈞②遷興國軍(今湖北新陽縣)                                                                                                                                                           
                                                                                                                 =》罗孟邦
                                   =》數世不明=》羅保強=》羅??=》羅晟(妣張氏)=》羅愷(妣張、鄭氏)=》羅明遠=》羅興孫(早夭)③④
                                                                                                                    =》長女(適長吏吉駕)
                                                                                                                    =》次女(適進士陳師況)
①按嘉靖黃國奎興寧縣誌,羅孟郊子蔭官五羊,遷五羊水母灣,存墨池世系譜,五羊按即今廣州,今越秀區有水母灣地名,然根據桂子推測,湖北興國軍之《故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羅公神道碑》篆額者為舞陽縣事陳希壽,故五羊或為舞陽之誤,今存疑。
②本帖所貼之羅昌儒至羅鈞世系均選自《故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羅公神道碑》及湖北羅氏家譜
③本帖所貼之羅愷世系來源于1980年龍川豐稔坳出土之《羅愷墓誌銘》
④根據宋朝興寧縣令《重修翰林堂記》、元朝耶律淵《古循修田複學記》所言,羅孟郊、羅愷乃系祖孫,然從年齡、兩者之墓碑記載所考,兩者似無關聯,故此處尚待考證。比較肯定的是,兩者均出於羅昌儒一系。
----------------------------------------------------------------------------------------------------------------------------------------------------------------------------------------------

王氏家族
一、關鍵人物
始遷祖王钦哉 宋理宗时,由河南祥符,随父官潮州教授,寓程乡,移兴宁二都下埪家焉①
二世王允中    徙县北李田隐居。尝自吟有“一圈参透了无疑”句,人目为草庐之亚。
三世王名卿    复自李田,徙居栅里。
四世王子政    淹通经史,善述文辞。元末大乱,避地训学于十二、十三都,以道自乐,以孝弟礼义为率,乡人化之。
五世王廷俊    处士,性孝弟,宽平乐善,济人之急。
六世王才用    慷慨有为。明景泰七处大饥,赈米四百石,授冠带,事详县志。卒祀邑惠义祠。
七世王谟       字贻庵,邑庠生,翁出。方六岁,才用公卒。时值乱离,翁负孤避乱,卒以成立。母氏罗,庶母氏刘。二代赠职公官。
八世王天與   字性之,别号东郭
                     黃誌云:“字性之,正德九年唐皋榜進士,任寧都知縣
八世王天爵   黃誌云:“縣學生,以母八十歸養,以禮律身,家兄天與無子,倫序當其子為後,讓其姪曰:“姪猶子也”!督屯僉黃廷宣行部聞而嘉之,撫遺孤邠如己出,遇公事人方顧惜,(彳蜀)以身先眾万蝇營彼(彳蜀)靣赤,祝令允明扁其門曰忠孝人家爲。”

二、源流世系:河南祥符=》興寧二都下崆=》興寧縣北李田=》興寧柵里
王欽哉=》王允中=》王名卿=》王子政=》王廷俊=》王才用=》王謨=》王天與[無子]
                                                                                                       =》王天爵=》其子孫今如何分佈待查

①資料來源:兴宁先贤丛书第一册明乡贤王御史遗事考略,下同。
-------------------------------------------------------------------------------------------------------------------------------------------------------------------------------------

陳氏家族
一、關鍵人物
陳南一  少力學,家城中積善坊,筑莘莊藏脩其間,宋嘉熙元年(一說二年)登第,官至翰林宣教①②
陳釆      宋朝舉人,宋末任學正①
陳惟賢  元朝舉人,任教論①
陳顯宗  任巡檢①

二、源流世系:居興寧縣城。從何處何時遷興寧及子孫分佈待考
陳南一=》陳釆=》陳惟賢
                       =》陳顯宗

①黃國奎修嘉靖興寧縣誌
②祝允明修正德興寧縣誌

------------------------------------------------------------------------------------------------------------------------------------------------------------------------------------------
董氏家族
一、關鍵人物
(一)方誌所載
《正德兴宁志》卷三“科举”条:“廷坚,庆元间,官至迪功郎,右一人元志如此,缺其年,今按恐犹缺其姓。”
《嘉靖兴宁志》卷四:“廷坚,庆元间,官至迪功郎,右一人元志如此,缺其年,今按恐犹缺其姓。通志作庆元二年(1196年)。”
《崇祯兴宁县志》卷 四“进士”条:“廷坚,庆元二年登邹应龙榜,官迪功郎,或云失姓。”
(二)家譜所載
一世董振   原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于宋理宗淳佑年间以子廷坚封太中大夫(从四品),由闽入粤,妣苏氏,生一子:廷坚。公生殁失考,同葬兴宁北厢河岭。
二世董廷坚  字特轩,宋朝明经进士,官仕户部侍郎(三品),入乡贤祠。“释政后是时干戈扰乱,道路不通,身际时艰,无法背父母骨骸返闽,因无归志,遂有贻后之谋,择窖溪湖而居焉(今广东兴宁市宁中镇鹅湖村望江狮渡头)。后家其泽皆由此始。”妣张大君生子一:文兴。
三世祖董文兴,字豪夫,生于元廷佑六年(1319),元朝举人,任嘉应州判官(正七品),妣李八娘,生子三:仁䘵、仁达、仁福。文兴公为人端伟,家业鼎新,时原居屋常遭水泽,于元至正22年(1362)辗转至城东乡竹丝湖铁屎岭落居(今宁中镇丝光村)
四世祖董仁达后裔,居住在宁中镇丝新村铁屎岭。
四世董仁福,文兴公三子,字安荣,生卒年失记,妣黄氏生一子善宗,于元朝年间(1372)携子孙迁往新陂新金(河背永安围)居住。
十世董法仁,系兴宁振公第十世裔孙,于明嘉靖21年(1542)由铁屎岭上董屋徏迁龙川县车田赤木黄三坳落居,后又迁车田镇嶂石细螺坑村立业。”
以上家譜資料來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23/14/1256060_29081215.shtml
董  振:宋朝举人,钦赐文林郎,淳佑年间仕广东兴宁儒学正堂,因子恩赐太中大夫。
董廷坚:宋丙辰科明经进士,户部待郎【正三品】,入乡贤祠。
董文兴:元朝举人,邑庠生岁贡拨贡元,广东嘉应州判官。
董仁迏:明洪武辛酉年官仕广东县丞,庚午年仕正千户【正五品】。
董  武:明洪武二十九年军功显著由显校校尉升授显武将军【从四品】
董永宁:明永乐十二年游泮,正統三年岁贡,正統四年授江西南昌府训导。
以上家譜資料來源: http://jxlalk.com/888/d20/2011-02-26/1017.html
二、源流世系
董振=》董廷堅=》董文興=》董仁祿
                                             =》董仁達=》董    武 =》董永寧=》
                                             =》董仁福=》董善宗









原文来自:家在兴宁,兴宁人的网上家园——兴宁新闻,兴宁乡情,兴宁图片http://www.jzxn.com/read.php?tid=561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兴宁流传中的探花罗孟郊,其实是罗恺和罗孟郊的混合体。这使我更相信他们之间存在很紧密的亲族关系。
比如你看罗孟郊传说中与罗恺墓志铭之间存在的相同元素:1、罗孟郊生于宋景德中((1004-1007),天圣八年(1030年探花。这几乎说的就是罗恺(1012年-1076年,1057年探花),而罗孟郊墓志并未记载他是探花。
2、曾子湖的传说。罗孟郊事母孝,冬月下池取鱼供母,乡人目其池为曾子湖。而罗恺墓志铭记载:“再举礼部,归而念亲之老,叹曰:曾子三釜而心乐,非及亲之仕乎。乃假版而官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4 10: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还和罗昌儒三个人相混。
比如:《永乐大典》第7235卷,所引书目《循阳志》“翰林堂”一条:罗孟郊,龙川义城里人。少游学于兴宁,隐居县之南山,筑室读书,五代时,登进士第,官历翰林,陟谏垣,后人因名其书室曰翰林堂。
又如绍兴兴宁知县苏升写的“重修翰林堂”记,将罗恺视作罗孟郊之孙。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05: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桂子 发表于 2014-11-24 10:17
现在看来,兴宁流传中的探花罗孟郊,其实是罗恺和罗孟郊的混合体。这使我更相信他们之间存在很紧密的亲族关 ...

傳說的嬗變邏輯或許是這樣的:羅凱=》探花=》羅孟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8 0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肯定会随所处的时代发生变化的,比较一下宋代跟明代关于罗孟郊的说法,也会发现有些明显不同:比如宋代是洗砚池,明代没有了,取代的是墨池;宋代说神光山曾腾熖烛天,而罗孟郊读书山下,说的可能是两个互不关联的事件。明代说的是罗孟郊神光映读了,可能将两件事合并了;明代增加了好多东西,如曾子湖取鱼供母、古渡横舟;清代下层戏坊文人竟还编了个罗探花被妻谋毙的大刀锯戏文。
宋明传说变化之大,跟兴宁那时的历史也是很大关系的。一个是县域的不断变化。罗恺即是罗探花的故事,龙川无传而兴宁有,或许说明罗恺跟兴宁关系更密切,或地方曾为兴宁管辖,或其家族后迁兴宁。二是战乱多。县官被起义农民杀死的好多了,直至明初兴宁都不安宁。居民不断迁移,官府档案无存。忽然想起祝枝山写的诗:道惠何曾惠,言宁又不宁。兴宁难得有兴有宁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8 22: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桂子 于 2014-11-28 22:43 编辑

兴宁潘氏

关键人物
潘奎,明洪武十八年贡生,云南大姚知县。

世系: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A.tmp.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B.tmp.png潘琴(长乐县今五华南塅创基) =>  潘鹏汉(文伯)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EC.tmp.png                                                     =>  潘鹏霄(文彬)                                            => 潘信(落居北厢龙归洞今黄陂)
                                                         => 潘鹏冲(文质)(落籍兴宁三图)   =>   潘奎  => 潘侃(落居叶南麻岭下)
                                                                                                                                    =>潘俭 (支派和山、韩塘、湖乡)

                                                                                                                  => 潘璧(无传)

世系来源:新浪博客潘任公家园,该博文说潘琴生于宋度宗丙寅岁(1266),殁于元顺帝丁亥岁(1347葬于长乐高竹园(今五华县华城镇万子村上河自然村)。其子鹏冲明洪武年间,因兴宁县令夏则中招携民户,插竹承粮,公应招而投充,遂承千顷田庄,载粮半百余石,充当三图民籍,拨册城内居住。(桂子按:夏则中任兴宁知县在洪武二十四年,而潘奎已是十八年兴宁县贡生了,潘氏在兴宁落居恐更早)

潘奎事迹:
墨池书屋记
墨池书屋者,太学生潘奎读书之室也。因其居之旁水色如墨,故号墨池,乃宋翰林罗孟郊之故居,曰翰林堂者是也。地在广东惠州之兴寜县,生筑室于翰林之故基,而以墨池自号,岂将追踪古人耶?古人以书名世者无过乎锺元常、王逸少也。余尝于兴国得元常之墨池矣,复于临川得右军之墨池矣。惠州,东坡苏公谪宦之所。坡之翰墨亦无愧于锺王,斯池岂以苏而得名耶?生今肄业于太学矣,跻仕版有期矣,茍能以锺王书法继美于苏公焉,始有践夫墨池之迹。吾知异日池水之墨又有甚于斯时者。茍为不然,虽尽烈徂徕之松为煤以泚之,亦无补也。生颇有志于学,故记此以勉之云。(四库别集-572> 555-鹅湖集--龚斆)(龚斆,铅山人,洪武初举明经,分教广信。御史叶孟芳荐其学行优笃,官国子监助教、司业、辞归,再征为祭酒,卒於官,《明史》无传,考本书最晚之作为洪武十七年)(桂子按:此文为潘奎为太学生时其师龚斆所撰,潘奎于翰林堂旧基筑墨池书屋,恐即罗孟郊滌砚池变作墨池的来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