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5-6 1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风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这种主动出击的形式能让人置身民间,通过视觉、嗅觉等全方位地捕捉和感受民俗、民风,这是最能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想像力的。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传统的山歌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鼓舞斗志。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带有一些封建思想的禁锢和毫无虚饰的矫情,传统山歌正被年轻一代慢慢疏远,乃至遗忘。客家山歌创作应该如何继承、发展和创新,成了采风团艺术家们共同关注的热点。
山歌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而经过艺术家的加工,会否影响它本身的韵味?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指出,山歌创作如果不发展,再好的传统文化都会式微,甚至随时都面临被取代和淘汰的危险。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山歌肯定会变味,而且一定要变味,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时代的胸怀。创作艺术不能跟着传统走,必须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解剖传统优秀文化,借用新思想、高科技,使山歌焕发新的生机,但根还是这里的。
广东著名作曲家陈小奇指出,客家山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在全国的传播。文字大量采用比兴手法,在现代都市中不可能生存下去。但是,它的旋律在全国却是首屈一指,在编配上可以有大的变化;结构也只有四五句,所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客家音乐的创作素材非常丰富,目前艺术界对此开掘还不够充分。例如晚清杰出的外交家、诗界革命的领袖、梅州籍的文化先驱黄遵宪,就曾经有意识地吸收民间客家文化,创作出民俗诗《新嫁娘》,这首诗就完全可以成为歌词创作的素材。
当地的政府部门,正在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传统山歌进行系统性整理,并加以扶持、发扬。梅州市委副书记古小平表示,目前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文化,应当走双管齐下的路子:既要整理和保存原版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