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4-28 15: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節錄自
2001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大陸古蹟保護與再利用問題>>朱光亞.東南大學建築系教授
.....民居的保護是各種古建築保護中難度最大的一種,因為所有權歸農民,且多仍在使用中.
居民對現代生活設施的要求及由此帶來的審美情趣不斷威脅著木構民居的存在,然而,許多荒廢而無人居住的老屋也說明,一旦他們不被人利用,倒塌也是必然的.
可以說,民居的保護與利用仍然遭遇著上層的法規制度及下層的使用限制上的重重困難.
----------------------------------------------------------------------------------------------------------
.....................這些客家舊樓能否被保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是否被文物部門普查記...............客家民居的保護問題比較复雜。由于這些古建筑的房產一般都在私人手中,政府在投入資金維修方面比較慎重。除非特別重要,一般只有在政府有可能收回產權,或者在房屋使用權上有保障的情況下,政府才會對古客家民居投資維修。比如2001年,深圳市區兩級政府就投資140万元,對鶴湖新居主体建筑 “下天街”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修繕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主体建筑不做大的變動,主要修換木質結构的房頂、蓋瓦,加固維護牆体。.......吳主任認為,保護文化遺產單憑政府一頭熱是遠遠不夠的,沙井鎮的成功之處在于能夠動員百姓,讓村民充分認識到所負有的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對目前尚未被認定為文物的舊樓,也不能說不是文物,但主要要依靠所在地鎮、村級行政單位來認定保護;對古樓,特別是危樓的改造保護,其資金投入目前主要靠當地解決。..............任何一座城市的規划及開發,都是向世界和后人的歷史性交代。城市的基本概念就是“不同時代建筑的集合”。在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城市的許多古建筑上都挂有“國家保護”的標志,這里對古建筑不能輕易改建,哪怕是拆除一堵舊牆,都要向政府主管部門申請。在國內,有關資料指出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以建設的名義對舊城的破坏超過了以往100年。在古建筑保護和城市發展的矛盾中,通常是古建筑難以幸存。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注意到這個問題。上海市成立了以城市規划、文物管理、房屋土地管理三家為主的主管机构,對优秀民居建筑和其他文物古跡形成保護管理网絡。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amp;page=1&sid=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2-15 at 21: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