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788|回复: 72

客家迁移万里寻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6 15: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將於江西贛州召開,有網友提到世客會。
去年第十八屆在鄭州開會,河南鄭州報和大河報分別派出龐大的採訪隊,沿著客家先民南遷的路線萬里尋蹤,寫了很多報導,我下載了其中一部分,作者都不是客家人,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客家寫客家。現整理一些送帖。

[ Last edited by 夏荷 on 2004-8-23 at 11:2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上)

不息的生命江河 
刘书志 

一个月前,“大河报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车从黄河边的洛阳桥头出发,沿历史上客家迁移的大致线路进入现在的客家聚居地,对“源自中原,根在河洛”的汉族客家民系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予以近距离的接触、体味,通过以“客家”为载体的中原文化的迁播、衍化、存留而体悟中华文化博大强劲的生命律动。
  终于,我们来到了预期设计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完结点——东海边的泉州洛阳桥头。凝望海峡对岸,极目四周云天,在台湾、在海外,我们1500多万客家亲人生活着、繁衍着、创造着……
  ——以对“客家”的初步认知写在“从洛阳到‘洛阳’·客家迁移万里寻踪”完结之际
族客家民系历史和现实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予以近距离的接触、体味,通过以“客家”为载体的中原文化的迁播、衍化、存留而体悟中华文化博大强劲的生命律动。
  于是,“大河报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车行进在“从洛阳到‘洛阳’”的公路、山地、桥梁、渡船上,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黄土地、红土地印上了我们的车辙和足迹,黄河、淮河、长江、赣江、珠江、琼州海峡、台湾海峡融入了我们的汗珠……车队分分合合,人员聚聚散散,在地图上勾画出的行进途程是种交叉复合的网状结构。
  终于,我们来到了预期设计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完结点——东海边的泉州洛阳桥头。凝望海峡对岸,极目四周云天,在台湾、在海外,我们1500多万客家亲人生活着、繁衍着、创造着……
  伫立泉州洛阳桥头,烟波浩淼间沙鸥翔集牵动我们的思绪,山川起伏处云卷云舒变幻我们的心田——跨度一千七百年,纵横一万二千里,这,就是我们在一个月中置放身心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如同我们的行迹呈网状复合形态,更有着立体的架构——如此,对于学者们所公认的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个独特民系客家,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体悟和认知。
  以什么比喻客家的基本品性呢?最为贴切的应当是“水”,就是那个上善若水的水,水滴石穿的水。
  过去说“客家人跟着水草来”,如今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标明客家在当初到现在与水的密切关系。在一次次客家先民的迁移过程中,水路是他们最不坏的选择,彼时的交通状况无论是便利、速度还是花费等,大小江河湖泊溪流织就的网络成批地托载着伴随客家从中原而来,路途中的饮用、洗刷不用发愁,哪怕是短暂停留下来的生活和耕作也无需过多地考虑这个基本问题。当我们为了切实体味客家先民艰苦卓绝的迁移境况,去走那条由江西石城到福建宁化的“客家之路”时,在荆榛荒茅掩映下的蜿蜒山道旁,一道汩汩流淌的溪流陪伴我们到站岭古隘口风雨亭下,掬一把溪水解除登山的焦渴时我们搞清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条“必由之路”除隘口较低翻越武夷省些力气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了这道溪流,最初的客家先民是傍着这溪进入了荒山野岭,才寻觅发现了山后那片宁化盆地的。所以我们说,客家“逐水而行”或“逐水而居”四个字说着和写着很简单,却是从四十万、四百万乃至四千万人的生命历程中归结出来的呀!
  或许正是客家人与水的必然结缘,他们也逐渐形成了水的秉性,有着水的平和,水的激情,水的坚韧,水的依形就势,水的以柔克刚,水的融会蓄积,水的猛烈冲击……我们说客家人总善于在绝境中走出生路,应当是和他们水的基本品性有关联的。
我们认识到一部客家迁移史也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战乱史、生存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是由于从有字的和无字的史料中看到,西晋末年以降直至民国年间,每一次大的社会动荡其中和其后,都带来中原地区一次大规模的客家迁移。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从史书中摘取的四组词句来呈现客家迁移的概貌:大旱、饥疫、连年旱、饥荒、断流、蝗灾、大蝗——战乱、击败、击溃、俘掠、驱掠、病死、被杀、袭杀——避乱、避难、流亡、逃亡、南逃、南奔、散奔、南迁、南渡、十不半存、州县皆空——散落、留居、就食、开垦、垦荒、垦殖。当这些客观陈述性的词句于我们“万里寻踪”的路途上从书籍中跳出,就显得特别触目惊心,不再是书桌上茶杯边那样简单的静态乃至冷静,我们已经感知到,这每一个对客家群体命运概述的词句后面,都有着几十万上百万个体生命的遭遇。而对于那些每个人都是一部书的个体命运,再宏大的史书也难以有他们的位置,顶多一点交代也就到诸如“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估计8年间有250万北方移民定居在南方”和“宋钦宗靖康元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息的生命江河(下) 

不息的生命江河(下) 

一路走来,风雨桥、风雨亭渐次增多,越是进入客家聚居密集的地区就愈加密集,三里五里纷然现亭桥,亭是屋亭,桥是廊桥,就是为了方便荒野崇山中的路人能有个歇息和遮风避雨处,在孤独的行旅中找到一种家的感觉。风雨亭和风雨桥都是客家百姓捐资筑建的,古今皆有,用料各异,有的亭桥为一家数代人以至十多代人延续着建造——修复——重建的,主持者往往将捐资者姓名和账目刻石存留,我们所见最为细致的一处连五角钱的捐款和花销都列于其中。带着职业习惯我们问讯这些款项的筹集方式,得到的答案反倒使人愧然——客家群众对这种“公益事业”的捐助和出工所表现的是种潜意识的自觉行为,简单到只是因为这里需要和应该建一座亭或桥。这种古道热肠式的与人为善可以归结到客家先民多磨难的迁移经历,种种艰难险阻使人与人之间的扶助弥足珍贵,些微的针线粥水相济都化作深深的感激铭刻于心,推己及人在自己稍有条件时便以风雨亭和风雨桥的方式“回报社会”,以致成为一种习惯性传承。
  在客家人的住宅、祠堂、风雨亭、风雨桥、墓地走访,随处可见、出现最多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书写或镌刻或随手涂抹。客家人何以对这八个字情有独钟?只要你知道了客家人近1700年的历史,了解了这个经受了更多磨难的民系,体味到他们的至柔至刚,你就会改变对这八个字的淡然乃至漠然——它是农业社会老百姓最普遍最一般也是最高的祈愿,更何况对于客家这个独特的民系,风调雨顺方国泰,国泰年代民能安,他们一年又一年、一处又一处、一代又一代地反复念叨着、呈示着这八个字,是因为这八个字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成为了安置心灵的处所之一。
  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在皇室后裔“八大山人”朱耷那里,化作了“死鱼凋花白眼鹤,残山剩水滴泪竹”的传世画卷,而在客家民众之中体现方式则是珍藏的家谱、祖宗的牌位。山河万里,走村入户,所见到对家谱的宝贵和对牌位的虔敬使我们震惊,从客家公祠百多个大铁皮柜中各姓氏的谱牒,到山村农家三层塑料一层棉布所包裹密实的家谱;从宁化石壁160个祖宗牌位集体祭献,到各处村落各家族祠堂宗庙里十几、几十个牌位的供奉,到农家草屋中堂哪怕是贴上一条窄纸而晨昏上香的“祖宗神位”。这一切透射出深挚地对根的追寻,对根的思念,对根的传继,对根的固守,使得这个漂泊万里迁移他乡的民系始终有着根脉的维系支撑,在东南聚居地刻下“客本中原汉裔自两晋衣冠南下石壁安居万载不忘祖籍,家迁八表南荒经千年筚路蓝缕五洲立业千秋永念宗功”的楹联,在海外贴出“确保祖乡声音居家永讲客家话,坚持民族气节出国自称中国人”的词句。
  从洛阳河到洛阳江,从黄河边的洛阳桥到东海边的洛阳桥,客家这条源出中原的江河生生不息地奔流着,从近1700年前西晋末年,从1200多年前的唐代天宝末年,从800多年前的北宋末年,从370多年前的明代末年,一个浪潮又一个浪潮地涌流而来,从中国的中原到中国的南部,承载了一次次地域政治结构的改变,托举着文化中心的转移,数不尽的曲折磨难都不曾磨灭其自身的辨认特征,所有的归结都在于数千年前已然成形的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无论政治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无论经济的衰落和腾跃,整体文化的向心力始终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而远离祖源失去故园的客家,不管多久的时间多远的距离都保有存留着那条中原文化的根脉。这也是历代客籍将军多儒将的一个原因,也使我们理解了在江西遂川渼陂村居住时的毛泽东对壁间“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联语那种由衷的赞赏和认同。于是,当客家人发挥重要作用的近现代革命一次次推动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之际,无论汲取了多少外来的思想元素,其精神支柱依然不变的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秋天的洛阳江看上去是清澈而平和的,但你会从波涛拍打桥墩的声浪和溯行船只的力度发现它又是强悍的;洲滩上的水鸟是祥静的,当它们扑向水中之鱼时则是迅疾的。唯有古洛阳桥厚重地横跨在洛阳江上,如同一位历史老人在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洛阳河,洛阳江,万里之遥同一个洛阳,万里之遥同一个名字的江河上都有一座洛阳桥……的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来自黄河边 

客家来自黄河边 
孟宪明

      当客家先民扶老携幼逃离中原的时候都带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详知,但有两点是可以断定的,一是生活必需品,像吃的穿的用的等,再一点,就是家族的谱牒。
  走进今日之客家,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户户敬祀祖先,家家供奉灵牌。问一下年长的老人,大多能说出他们祖籍何处,是第几世,先人有何功德,焉何迁往此地。更有认真者,还会抱出家族宗谱,指着发黄变脆的书卷,凿凿地读给你听。谱牒的用意,当然有派脉相承绳绳相继远而足信久而足徵的价值,其实更重要的,还有教育后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意义。查一查各族谱牒,无不如此。可以说,前者保存了血脉之根源,从古而今,具有纵的历史作用;后者发轫为激励机制,由此及彼,具有横的现实意义。诚如某宗谱序中所说:“一人之孝悌必能感发乎人人之孝悌,一家之孝悌必能倡率乎一族之孝悌。他日,或人文鹊起,甲第蝉联,移孝作忠,是又有望于后起者。”既重血脉源流又倡建功立业的谱牒,无疑对客家人的精神注入了奋进不息的血液。
  在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多有各姓宗祠。飞檐挑脊,甚为壮观。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族里的公共场所。如果说,谱牒记录的家族历史只是温润的滋养着后人的心灵,那么,祠堂搬演的则是一次又一次获取荣耀的庆祝和召唤,是声烈烈、势熊熊的号角之音。升迁了,发财了,金榜题名了,出国留学了,甚或洞房花烛了,都要拜告祖先,所以,获取过功名的人家的祠堂前,是一定不能没有两根石雕的旗杆的!所以,走进曾考取过42名进士的爵誉村,走进曾产生过“鸣阳三凤”、“朝天八龙”的大江村,你就不得不感慨万端:客家人重教育!客家人重教育,不仅重博取功名的教育,尤其重以家谱和祠堂为代表的家族教育。我们常说“爱国”,其实爱国是从爱家开始的。如果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族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亲戚亲没有阶级亲”的口号早已无人再提,但一说谱牒和宗祠,仍然会有一些人不好意思。要知道,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价值!
   客家人重操守,尚气节,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追求风云际会、轰轰烈烈。正因为如此,文天祥能三天之内募五万之兵,以成勤王壮举。纵观中国历史,历次农民起义大多由饥荒而起,饿殍遍野,易子而食,史不绝书。可是近代的两次革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和孙中山的民主革命,都是因理想和信念而起,无一和“易子而食”有关。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说起洪秀全、孙中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研究一下这两个客家人究竟受了家族教育多大的影响和浸润!“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哪里住?逢山有客客住山。男子出门闯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这是一首流传在福建长汀的歌谣,身居黄河岸边的中原父老,是不是能从远徙他乡的客家兄弟身上学到些我们缺少的东西?
  (本文作者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河南文学院一级作家,曾主编15卷本《中原民俗丛书》。本报“从洛阳到‘洛阳’·客家迁移万里寻踪”特别报道组随行指导专家。)

河南报业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客家

永远的客家
孟宪明 
孟宪明先生是我省著名民俗学家,在这次“客家迁移万里寻踪”采访活动中,他应邀担任本报特别报道组的随行专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孟宪明先生随本报特别报道组沿客家迁移路线一路南行。行程中,孟先生感触多多,于是,有了下面这篇—— 几年前,在北戴河参加全国电视剧创作会,见到《外来妹》的编剧谢丽虹,当她知道我是河南人时,主动找到我说,她和我是老乡,她的老家是河南固始,她是客家人。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客家。北戴河不是河,北戴河是海。在这样的海边,听一个客家作家谈客家,你会感觉客家和海、和漂泊、和遥远,甚至和大翅膀的海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客家这个词,一下子就印在我的脑子里,再也没有消失过。后来便一次又一次地听到客家,听到中国八大方言中就有一大方言是客家话,听到洪秀全、孙中山还有我们的朱老总,都是客家人。客家,一下子变得挺拔起来。所以,当大河报请我做“客家迁移万里寻踪”活动的随访专家时,我几乎没有犹豫就一口答应了。
  泉州有一条洛阳江,洛阳江上有一座洛阳桥。“从洛阳到‘洛阳’”,泉州便成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现在,坐在泉州明亮的宾馆里,看着窗外吊着气根的大榕树,一个月来的寻访和感受,便如坻如屿般清晰起来。

[一]
  “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客家的根在中原。客家人努力保持中原的根性,努力壮大和发展优秀的中原文化。我们说,文化有三态,即以建筑为代表的固体文化,以文字为代表的液体文化和以民俗为代表的气体文化,客家最突出的,就是保持、壮大和发展了中原文化的民俗文化。
  崇先祀祖,是中原民俗文化中最为突出的内容。走进客家,无论是古旧的殿堂式住宅还是新修的红砖绿瓦楼宇,没有哪一家不在正中的堂屋里供奉着祖先的灵位、图片、照片或者牌位。如果你走进的不是居宅,而是某姓的宗祠,这就不仅如此,还有列祖列宗生前辉煌的成就展览呢!如“父子进士”、“忠孝两全”、“翰林第”等等。守祠的老人还会拿出发黄变脆的家谱,一页一页地讲给你听。这种被极“左”时期称作迷信的风俗,这种有着寻根求源、带有家族意识、对后代具潜移默化影响的风俗,在客家,是被发展着、光大着的,而在中原却已声音甚微。问一问自己得过三好证书、品学兼优的孩子,他知道他爷爷的父亲、他爷爷的爷爷是什么名讳,做什么职业,有过什么光荣的业绩吗?他知道他是从何而来,他的远古的祖先有着怎样的流离之痛苦、创业之艰辛吗?我们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努力证明我们是炎黄子孙。在我们努力追寻遥远的生命源头时,怎么就想不到我们还有近乎可摸可触的祖先呢?我们是风筝,不管我们飞多高,都有一根细细的线结实地牵着我们。谱牒,就是那根纤细的线,而宗祠,则是拴着筝线的那架木梁。人长有三只眼睛,两只看着未来,一只望着过去。看着未来,是为了长得更高;望着过去,是为了长得更壮。当我们的祖先在某一天突发灵感,创造出谱牒、创立起宗祠的时候,那不是他们心智的衰落,而恰恰源于他们心智的成熟。
  所以,当一部又一部客家人的谱牒送到我手中的时候,当一座又一座客家人的宗祠耸立在我面前的时候,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研究者,我深深感到,谱牒文化、宗祠文化,确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珍贵品种,不可以再漠然视之。有着一万年文明史、五千年文字史、三千年建国史的中华民族,靠什么证明自己的辉煌,仅仅靠正统意义上的廿五史是远远不够的!
  1989年年初,美国学者殴达伟来到郑州,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紫辰先生的博士生,来华留学前就已是美国的历史学教授了。他是来研究中国的民间小戏的。他到了豫东杞县湖岗乡,热情的乡民专为他演了几出戏。他不满意,他想看演戏的全过程。于是,乡民们把戏台拆了,又重新为他搭了一遍。他当然高兴万分,一个劲地“OK”!他后来写成《中国民间小戏》的博士论文,在中美两国用两种文字同时出版。殴达伟是历史学家,属法国年鉴学派。年鉴学派有一个鲜明的论点:民众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这是他们的一个发现!法国学人曾经自豪地宣称,他们没有发明原子弹,也没有发明因特网,可是他们发明了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影响了全世界。
  民众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他们要在民众鲜活的生活中挖掘和发现远古的根的历史和历史的根!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喊出了类似的声音:礼失而求之于野。谱牒和宗祠,其实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蕴含着民族的历史”的“在野”文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客家(下)

[二]
  以前总以为客家人努力保持自己的风俗和文化,是出于弱小所致。他们离开故土远徙他乡,人少势弱,不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就有被同化的可能。当我们行程万里,读人,读物,读书,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发现,客家人保持自己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优越感的表现!
  从东晋到清末,客家大的移民潮有五次,而每一次移民潮中,客家所到之处,相对于他们的故土,其文化都是落后的。尤其是南宋时期,文化南迁,流被乡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世所公认。
  客家人讲中原话。中原话是当时的官话,相当于今日的普通话。
  客家人穿中原的衣裳,不论男女,一律是大襟右袄,宽裆阔裤。两千年前,面对着东夷西戎南方人北狄,孔子感慨大发:微管仲,吾将披发左衽矣!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若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披散头发穿左襟衣服了。披发左衽是落后的象征,而束发右衽则是文明的表现。直到今天,客家人仍然穿着和中原一样的衣裳。早年曾有一首调笑河南人衣着的诙谐歌谣:“河南大裤裆,买菜不用筐,萝卜白菜往里装。”而在被称为客家祖居地的福建宁化石壁村,也有类似的俗语:“偷抓鸡,塞裤头。”若是看谁裤裆大,便说他像“偷鸡的一样”。
  客家人过中原的节日,年节必守岁、辞岁、贺岁,祭灶君,贴春联,发压岁钱,向尊长磕头,与同辈排序,初二闺女走娘家,过了初五倒垃圾;清明必门插柳,头戴柳,以示不忘祖先,南方柳树稀少,即使改用插草也不能无此内容;七七必祈巧;中秋必拜月……
  耕读传家,这是中原文化的又一特点。客家人记得最牢。不论他们居住何处,都要想办法让孩子读书,不仅是那些有过辉煌家族史的人家,就是一般家族,也一定要在祠堂里办一个学堂,让全族的孩子进去读书。正因为这样,才有“鸣阳三风”的爵誉村、“朝天八龙”的大江村、立着22根石旗杆的塔下村……家族办家族学校,这是客家人办学的一个特点。看一看闽西客家一座一座的土楼,看一看一座座土楼里一所一所的族办学校,你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家族式教育使每一个在族学里成长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对本族的责任,所以他们知道他们身后有一个集团在支持他,他们会格外地努力。一旦成功,也会对家族给予热情的回报。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说,朱家很穷,家里只能供一个男孩儿读书,朱德有幸被选中。夺取全国胜利后,朱德当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仍然让家族里每家挑一个孩子来北京读书,以尽自己的义务。
  10月15日,我们来到了福建永定县的高北村。这是一个以土楼著称的小山村,村里的圆形土楼承启楼海内外闻名。承启楼不仅规模宏大,罕有其匹,而且历400年之久而仍然住着100多户人家。高北村人都姓江,据家谱记载,他们系从河南淮阳迁来,是南宋宰相江万里的后裔。在元代宋的朝代更替中,江氏几近灭门。在和承启楼中居住的
70岁老人江恩庆一番谈话后,我终于又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在豫东杞县、淮阳一带,春节时不仅门上贴对联,而且还要在院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子里贴“满院春光”,水缸上贴“清水满缸”,粮囤上贴“丰”,馍篓上贴“满”,就是石磨甚至牲口槽上也都要贴上吉祥的话语。这些吉祥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道酉。只有一个字的叫“小道酉”。道酉是什么?一直没一个准确的解答。我的朋友子曰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道酉就是道吉”,也就是在春节期间向人们道喜祝福。古人把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相合,得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酉鸡……酉者,鸡也。鸡者,吉也。“道酉”就是“道鸡”,“道鸡”就是“道吉”。古代文人爱做文字游戏,绕了这么大个弯子才说出祝贺吉祥的意思,可见“道酉”之俗不仅是雅俗,而且历史久远。那么,这么一个文雅至极的称呼,是什么时候流落到民间而成为人所共用的习俗呢?江恩庆老人指着门上贴的“合家平安”、柜子上贴的“山珍海味”、墙上贴的“食德饮和”、门外贴的“左宜右有”,说:“这都是道酉。”他还告诉我,字多的叫道酉,字少的叫“小道酉”。此俗与河南绝同,实在令人震惊。高北江家从河南淮阳迁出,历南宋屠戮之灾,又经元明清三世,处深山老林,距县城即有百里之遥,与中原老家也应该早无联系了,可“道酉”之俗竟然丁点儿未改,真乃民俗文化之活化石!由此推断,“道酉”一说,仅从江家南迁时的北宋算起,至少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一)

赣江北流望中原
文风剑气一脉传  
特派记者 许笑雨 于茂世 齐岸民 李红军/文 朱清河/图

一江赣水向北流,浩浩荡荡注入奔腾东去的长江。
  从中原迁居于江淮的客家先民是逆江而上,溯赣南行,来到赣中南的红土地上,并客居于此的。这些客人反客为主,在这片红土地上秉承中原的文脉剑胆,颠覆了这千古洪荒的赣中南——文化的力量犹如太阳的光芒,总是可以让大地光辉起来的。
  客家先民在赣中南的落脚,是在北方游牧民族挤压下的无奈之举,显有退却之嫌,但中原文化在这儿的光大却是一种积极的挺进,它改变的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格局——黄河文明把赣中南作为一个跳板,很快流布于东南、岭南,乃至南亚、东南亚了。
  2003年10月7日,江西赣江中游,吉(安)泰(和)盆地的爵誉村。
  康氏宗祠高大厚重的木门在深沉的挤压声中双扇敞开,迎面白红二色十分抢眼。白色的是匾,高悬厅堂之上,黑字劲书“参军第”三个大字,是表彰康氏二世祖南唐私户参军子行公功绩的匾额;紧贴匾额下边挂着条红色横幅,上面是标准的电脑打印宋体字——“祝贺康晓珠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村支书康德九介绍,现在,只有逢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才使用祠堂。“去年这个时候,康晓珠的爸爸在这里摆了30多桌酒席!连回廊、天井里都坐满了人。”济济一堂的康氏族人觥筹交错,老酒熏红的脸洋溢着兴奋的祝福,为了康氏家族走出一名赴大洋彼岸的学子而骄傲;康晓珠的双亲自是四处敬谢,满面生辉。
  康氏祠堂始建于宋,历代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在爵誉村,还有规模更大的周氏宗祠,此地周姓始祖周炬是南唐天成年间进士,为了避唐末之乱,举族南迁来到这里,兴修水利,福泽乡里,并倾其毕生积蓄办学,后代人才辈出,封官授爵者甚多,爵誉村因此得名。
  “历史上,我们村出了42名进士,全国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村庄,村名还是皇帝起的呢!”70多岁的周海清是今天爵誉村的贤达之人,他从家中拿出族谱,指点给我们看:周氏祖上显贵,到了宋朝,人才鹊起、科第蝉联,因此仁宗皇帝赐“爵誉”村名。
  祝贺康晓珠留学海外的条幅已经悬挂了一年,不知是否能在家祠中永驻。而在爵誉村康氏、周氏祠堂里,炫耀前辈骄傲的“名宦乡贤”、“两省文宗”、“国师大夫”、“功盖南唐”等众多匾额已经挂了成百上千年。
  在距离爵誉村不远的大江村,村民欧阳汝森蹲在一间堂屋的角落,为我们讲述其家族的显赫历史。自欧阳氏南宋建炎年间迁居于此,800多年中,大江村文风鼎盛,代有名人。明代永乐年间,欧阳哲三兄弟均中进士,被称作“鸣阳三凤”;正德年间欧阳嵩兄弟八人高中进士,同时受到皇帝接见,后人称之为“朝天八龙”;这里还曾出现过“兄弟尚书”、“父子进士”、“三世宪台”等人文盛况。说到得意处,欧阳汝森声调高昂,两眼放光。大江村当然也少不了供奉这些家族先贤的宏伟祠堂。
 爵誉村和大江村是赣江中游和赣南地区文化厚重、人才辈出的典型代表。在这一带,古村落成百上千,家庙宗祠成千上万!认祖归宗、秉承家族文化、彰显先辈功绩在这里蔚然成风,传流不衰。从客家迁移的历史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赣江中游的吉泰盆地即历史上的庐陵地区,是如今客家聚居区域的北部边缘,其东南毗邻的赣南、闽西地区,90%以上的人口为客家。无论是赣南的客家聚居地,还是赣江中游的吉泰盆地,现今保存较完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上曾经的人文盛况,都与客家先民南迁关系重大。
  赣江中游和赣南地区远离中国文化中心,处于偏远的山陵地带,为什么会有如此厚重的文化传留?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历史学家周銮书先生认为:历史上中原的三次战乱,就是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天宝之乱和后来的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乱,迫使大批中原人向南方迁移,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也随之大规模输入这里,使这一地区从南北朝至隋唐逐步发展并超过北方,至宋、明达到鼎盛。
  在我们沿赣粤高速公路由南昌向赣南进发时,平行相望的还有两条南北通道,一条是105国道,一条是赣江。如今南行的人,几乎没有人再选择赣江这条水路了,可在当年,客家先民南迁时,它是最重要的通道。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二)

赣江北流望中原(二)
  
     离开南昌之前,我们登临那座著名的滕王阁,赣江在脚下滔滔北流,向着鄱阳湖,向着长江。面对江面上的浩淼烟波,不由感叹:当年这条大江不知负载了多少客家先民的苦难,也正是这条大江,把无数中原汉人带到躲避战乱的安宁之地,使得中原文化沿赣江播迁,在这个原本蛮荒地带扎根、成熟、壮大。
自春秋至南北朝的千余年间,赣中南地区文化近乎贫乏状态,史书中关于此地这个时期的记录乏善可陈。
  我们在这一带的古村落里采访,逢人便问其家谱,祖根地,迁移至此的时代、过程和原因,实地访问证实了史书的记载,这些村庄绝大部分从北方中原迁来,或在唐末,或在宋末元初,或是明清从闽粤返迁。当中原古代文化鼎盛之时,赣中南地区还是一片文化的沙漠。
  爵誉村陈海清老人指着绿树秀水掩映的村庄,感慨地对我们说,当年老祖宗周炬肇基于此时,爵誉村是一片荒滩,“现在一米多深的地下还是沙粒石子呢”!
  南迁的客家先民,不但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南方,还把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也一并带来,在这里行走,中原文化的留痕随处可见。在赣江中游吉安的渼陂村,走在鹅卵石铺就的窄窄巷道里,看到家家户户门旁刻着、刷着、贴着对联,大门上更是少不了“出门大吉”的红字,“这不是和咱们中原农家‘出门见喜’ 如出一辙嘛!”就连客家特有的擂茶,怎么品都感觉有我们武陟油茶的味道。
  当年南迁的客家先民中有不少是中原的世家大族,他们虽然是落魄的逃难者,但举手投足仍存有贵族气质,祠堂楼舍依然极显气派。这些“衣冠南迁”的世族千方百计地保持着昔日的气势,试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他们格外重视教育,盼望儿孙能科举中第,封官授爵,光宗耀祖。
  10月9日,我们前去宁都县的洛口镇灵村。宁都县是赣南的纯客家县,灵村全是客家人。一路上,我们几乎是在梅江的江岸上行进。
  赣中南地区的客家古村落的共同特点,不是沿江就是临河。爵誉村紧挨着牛吼江,渼陂村曾经1公里多长的繁华商业街就傍着富水河;大江村更是四面环水位于赣江与蜀江交汇处,早先这里就叫蜀江洲。这些江河都是赣江的支流,梅江也不例外。在陆路交通落后的时代,水运发达是成就一个城市、一个村镇的必要条件。古代南迁过来的客家先民许多都是逆赣江而上,再顺着赣江的诸多支流找寻栖身之所。当他们在一个地方落脚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建祠堂家庙,把祖宗的牌位供奉起来。
  灵村的邱氏家庙宏伟壮观,远远望去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大门前两只石狮怒目而视,威严地守卫在邱氏族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家庙内部的结构布局和赣南大多数祠堂一样,有厅堂、天井、回廊,镂花斗拱,红石檐柱,门楣、窗棂、影壁、山墙,或为书画,或为雕刻,内容不同,风格各异;门头悬匾彰显前辈的功绩,廊柱引经据典书满楹联……
  邱氏家庙的最深处,供奉着其家族先辈的100多个牌位,红色的灵牌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牌位下面放着几个木箱,箱子上面盖着塑料布,塑料布上压着木块砖头,其中一个小箱子上面写着“灵村邱氏十修通谱”字样,看管家庙的邱氏族人告诉我们:所有箱子里存放的都是《邱氏族谱》。
这么多的牌位、族谱让我们大开眼界,而令我们更为惊喜是,这里聚居的邱姓客家人先祖都是从河南洛阳迁移过来的。邱让泉是如今灵村邱氏家族事务的管理者,他对邱氏家族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其先祖可追溯到姜太公的第三个儿子穆公,穆公的封地在山东营丘,以地为姓,穆公的后人皆姓丘。后来丘氏在洛阳逐渐繁衍,成为当地望族,至今邱(丘)姓皆自称“洛阳郡人”。到了唐代乾封二年,丘氏的先祖因直言进谏,惹怒了唐高宗,被贬到今天的赣州当地方军事长官。到了唐开元年间,丘氏61世祖文仲公沿梅江找到灵村,开辟蛮荒,定居于此,繁衍生息。如今海内外认同邱(丘)文仲为始祖的邱(丘)氏后裔已达到130余万人。
  在灵村的邱氏家庙,既有“邱”氏,也有“丘”氏,询问邱让泉先生,原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清康熙年间,为了避讳圣人孔丘的名号,一道圣旨让所有的丘姓人都“长上了耳朵”。雍正皇帝和他老子的看法不同,到他“当家”的时候,又下了一个“文件” ,让邱姓人恢复原姓,收到这个“文件”的就去掉了“耳朵”,宁都邱姓当年没有获得这个信息,至今还长着“耳朵” 。
  今年7月,邱让泉到河南旅游,还专程去了一趟洛阳,希望能找到祖根地的邱姓宗亲,结果没能如愿。他遗憾地对同行的堂弟说:1000多年前,这里可是咱们邱家的地盘啊!如今我们到这里却是客人了……
 据《邱氏族谱》记载,灵村历来重视教育,清代后期,由邱氏宗族举办的私塾在当地很有名气,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邱让泉告诉记者,原台湾省的“财政部长”和国民党“台北市主席”都是祖居于此的客家人,现在的泰国总理他信也是邱氏的客家后裔呢。
  我们好奇地问:他信总理知道吗?“当然知道了,他是文仲公大儿子的后人。”邱让泉说,刚刚在香港注册的“中华邱氏联谊会”准备今年就组团去泰国访问他信总理呢。
  在赣南客家聚居区和毗邻的赣江中游吉安(庐陵)地区,学堂、书院数不胜数,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渼陂村,过去有5所书院,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4所。南迁的客家先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特别是书院、学馆的兴建蔚为风尚,史书上说这里“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三尺童子,稍知文章”。重读书的风气,完备的教育系统,培植了大量的人才,仅仅以赣江中游的庐陵地区,历史上状元、进士迭出,官至正副宰相的17名,尚书督抚数以百计。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这些客籍庐陵人,哪个不是中国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江北流望中原(三)

赣江北流望中原(三)

     大名鼎鼎的白鹭洲书院就是赣江中游地区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典型体现。今年的10月6日,我们踏上赣江中流的白鹭洲时,恰逢白鹭洲中学“改制百年”庆典。所谓改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汀江之畔续“华”章(一)

汀江之畔续“华”章(一)
特派记者 于茂世 李红军 齐岸民 许笑雨/文 朱清河/图

  “那乡音我太熟悉了,一听就知道他们肯定是兴国人!”这是江西兴国县委宣传部邱副部长在一次旅途中听到有人在用他熟悉的乡音谈话时所下的判断。但邱副部长“上当受骗”了:“一问,才知道人家是梅州人,离兴国远着呢!”“但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客家人。从那一刻起,我忽然明白了‘天下客家是一家’的说法。”
  赣南、闽西、粤东分属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但在语言和风俗上却没有大的不同。“闽有八郡,汀临五岭,然风声气习颇类中州”(南宋·陈一新)。闽西西接客家民系的孕育地赣南,南连客家民系的壮大地粤东,是客家民系的形成之地。
  客家人的母亲河是黄河,他们把黄河之滨的中原文化带到汀江之畔,并在这儿形成与古老的华夏文明一脉相连的客家文化——亦耕亦读,亦教亦商。
   汀州四堡(今为福建连城县四堡乡所在地)马屋村口一条小河上,横卧着一座30米长、5米宽、10米高,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风雨桥,它的名字是玉砂桥。
  玉砂桥桥面铺着大小如拳的鹅卵石,桥面与桥墩之间由7层树木铺就,桥墩则由长条石砌成。“这桥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岩石鳌墩’,‘鳌’取的是其坚不可摧、堪当中流砥柱的意思,桥墩冲向逆流的一边,其形犹如扬帆激流的船头”,当地客家人吴先生对记者说。
  风雨桥是客家地区最为常见的桥,风雨桥的名字也是客家地区所特有的称谓。与一般桥不同的是风雨桥上建有桥廊,桥廊的中间与两端建有3个小亭。这桥除了行人过车,也是给路人遮风挡雨避日头的。风雨桥一般由当地乐善好施的客家人共同捐资修建,它与客家地区路旁连绵不绝的风雨亭一样,是积德互助的客家精神的一种符号。无论是风雨桥还是风雨亭,其内都摆放着长条凳。而过去,风雨亭里往往还有附近居民提供的免费茶水,因此风雨亭又叫茶亭、路亭。
  客家人是离开中原后不断迁移、行走在路上的人,“十分其地,一分茶亭”是有了居所的客家人与迁移着的客家人相携风雨中的物质遗产。这之中,没有浪漫,只有共同的凄风苦雨,所以在客家地区,只有风雨桥而没有廊桥,尽管风雨桥和廊桥是那样的类似。
  “你们看到的玉砂桥‘岩石鳌墩’和唐代武则天时期在洛阳建造的洛阳桥桥墩是一脉相承的。武则天时代,中国建桥工艺有一重大创新,当时的桥梁建设者把桥墩由过去的方形改为尖形,以利分水,而利用这一工艺建造的有据可考的第一座桥梁就是洛阳桥。尽管洛阳桥与玉砂桥在地域上相隔千万里,在时间上相差千余年,在名称上河南叫‘石砌桥墩’,客家叫‘岩石鳌墩’,但在本质上,它们是一样的。可以说‘客家桥墩’是‘中原桥墩’的继承与发展,是客家先民把中原文化‘乔迁’到福建的产物罢了。”这是洛阳师范学院院长兼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杨作龙教授的看法。
  “乔迁”而来的不只是桥墩,还有“毛豆”。
  10月15日中午,记者在四堡乡路边一个“客家菜馆”就餐,主人向我们推荐的一道菜叫“毛豆炒鸡蛋”。“毛豆!毛豆是什么?”我们之中的一位条件反射般地问老板。老板解释来解释去,越解释越让我们迷惑,最后只好把东西从厨房端了出来。一看之下,大家纷纷大叫:“原以为只有河南一些地方才管这东西叫毛豆的,你们怎么也这样叫,而不是叫它青豆?”店老板也来了劲:“你以为只有你才是河南人?我们的祖先可也是从黄河边上迁过来的!”
  在四堡,从黄河边上迁过来的不只是桥墩、毛豆,还有雕版印刷——“四堡雕版印刷基地是中原文化南迁的桥梁”。
  四堡地处武夷山腹地,境内的茂林修竹与发达的造纸业,是雕版印刷业的物质基础,而宋代状元邹应龙、明代进士马驯南迁于此,则是其雕版印刷业发展的人文条件。四堡印刷的开山之作是南宋末年的《嵩山集》等书,署名“临汀郡斋”刻。在马屋书坊,“嵩山书屋”作为名字代有沿用。四堡雕版印刷,萌芽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曾有书坊300多家,乡里75%的人从其业,书籍营销至全国13个省150多个市县,向有“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之誉,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当地古书记载:“吾乡在乾嘉年间,书业甚盛,致富者累累相望。”
  但富不是目的,在客家人的眼里,贵是更重要的。诚如《邹氏家训》所言:“人不学,不知道。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吾家人醇俗朴,半耕半读,一脉书香,绳绳相继者,其来久矣……将来出为名臣,处为名儒,大为深山邃谷间生色……”果然,邹家雕版印刷业发展起来的关键人物邹学圣的16世孙中,出了“名臣名儒”邹韬奋,而邹家华则是邹韬奋的儿子。如今还住在邹家雾阁书坊的邹氏后代对记者说:“过去,家里都是古雕版,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当做柴火烧了,这一烧,就烧了三年多。”
  四堡书坊兴盛,离不开客家人读书重文的土壤。一个在客家人中流传甚广的故事诠释着这一传统:一位教书先生进京赶考,途经一山谷野地,天降大雨,时已黄昏,先生成为落汤鸡,饥寒交迫袭上身来。正自发愁,忽见茅屋两间。入屋,见房内只有母子二人。说明来意,母子热情相迎,先打热水让先生洗澡,再做擂茶给先生充饥,然后让先生在儿子床上休息,给先生烘烤衣服。这一切办完后,接下来如何招待先生,却让母子犯了愁——没米没钱,锅里只有红薯野菜,但这能让先生吃吗?不!这太不成体统了!母子商量半天,想起家中的一只小母鸡,狠狠心,决定杀了给先生吃。于是乎,儿子眼含泪水,边拔毛边自语:“杀老婆了!杀老婆了!”先生听见,大惊,就追问大娘怎么回事。大娘只好如实告诉先生:“我们是穷得帽子开花裤打结,一日三餐无米煮呀!儿子20多岁了,还没钱讨老婆,现在就指望这小母鸡下蛋,卖了蛋就买兔来养,卖了兔就买狗来养,卖了狗就买羊来养,卖了羊就买猪来养,卖了猪就买牛来养,卖了牛就有钱给儿子讨个穷家女子做老婆了。儿子想到这打算,所以才咕哝着杀老婆了。” 当晚,先生睡在那儿子床上,盖着一床破棉絮,那儿子却在灶前铺捆稻草,钻入稻草里睡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汀江之畔续“华”章(二)

汀江之畔续“华”章(二)

  尊师重教不只是故事里的故事,还刻在汀州府的古城中。
  汀州古城(今福建长汀县所在地)傍汀江枕卧龙山,建城时间可上溯至唐大历四年(即公元769年,另有一说是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3年,由此可窥在大唐史家的眼里,当时的汀州一带轻如鸿毛),它的开辟得益于北接石壁、西临赣南,具有接纳从宁化石壁南下、从赣南瑞金翻越武夷山桃源隘至闽西避难的客家人的天然条件,且汀江雄踞其侧,是福建的第四大河,可灌溉农田,而沿河一带,有可供开垦的土地,山间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这对耕读传家的人来说,无疑是他们寻求的“世外桃源”——这桃源直至元兵到来之前,不曾燃烧过大的战火。大唐皇帝设汀州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当时这儿有“避役百姓三千余户”,跑到哪儿,皇帝都要管你都要收你皇粮国税的。
  汀州古城墙沿汀江自东而西筑了个弧形(古城墙看起来像护卫江河的大堤,汀江水拍打着城墙而过),沿卧龙山之脊自东而西越过山顶筑设的城墙,也是个弧形,如此弧弧相连,直把半个卧龙山圈进了汀州城里,宽阔浩荡的汀江是它的护城之河,一峰独起不与周围群山相连的卧龙山,则是它的天然屏障。汀州城枕山临江,美丽如画,有人说此乃“州城半壁高挂山巅”;有人说汀州犹如怒涛中的一叶扁舟,而卧龙山则是舟的风帆,所谓“山挂城垣似布帆”;也有人说城墙很像挂于观音颈部的一串佛珠,而“佛挂珠”的说法在民间也更为流行。
  城墙内侧是古街区,道路宽约6~8米,两旁是遮天蔽日的望不到尽头的古房子,结构很雷同——前店后宅。旧日繁华不再,但街区的商业性质却被继承下来,交易冷清,但画像店不少,200多米的建设街上有七八家,内容很单一,或给老人画像祭祀,或在红纸上写规规矩矩的黄色大字,横于最顶部的是堂号郡望,如“宝树堂”等,竖于堂号郡望之下的,是要供奉的人,如“谢氏历代祖考(妣)一脉宗亲神位”。如今祠堂家庙很少新建了,老祠堂家庙有的成了文物,有的成了公家的,有的住了不沾亲不带故的人,但客家人供奉祖先的传统却留了下来,他们把“祠堂家庙”搬到了自己的住室里,随便走进一户客家人家里,你都会发现他们的房子里摆放着老人的画像、祖先的神位。“我们的祖先是从河南郡迁来的。”80多岁的邱大爷对我们说,“现在河南人还供奉祖先吗?”
  时代在变,画像店的内容也在变。在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开设的店里,除了祖先神位、老人画像外,还有梦露、刘晓庆、吴倩莲等明星的画像,她们与店家所画祖先神位、老人画像杂错在一起,挂满店里的墙面,另类也好酷也罢,披露的却是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信息。
  自五通桥进惠吉门,穿过逼窄压抑的建设街古商业区,是雄伟而宽敞的汀州文庙。汀州文庙其实也是汀州府学,建于南宋初年,是汀州府的最高学府,它的两侧,现为长汀县四大班子新盖的办公之所,而在旧时,这皆为府学的地盘儿。府学右侧200余米处,则是科举时代牵动着汀州八县千万读书人神经的汀州试院,试院规模巨大,占地面积9636平方米。试院之后,是民间教育场所龙山书院,现为长汀一中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迁于长汀,其大部分学生就在这古老的书院里读书。试院之前,是三元阁广场,三元阁原为汀州古城南大门,后改为三元阁,并在阁上塑魁星像,意在“振文风盛科举”,三元者,状元、会元、解元也。站在卧龙山巅俯视汀州古城,我们看到在这座不大的小城里,文教设施不仅占去很大的区域,而且位居古城的中心,这座古城中轴线及两旁的建筑,几乎全都是用于文教的。正因为如此,宋代赣闽粤交界一带的客家人聚居区人不算多,却出了近300名进士,其中汀州160人、赣州20人、梅州10人,而此前,该地区只出过5名进士。 文风蔚起也让汀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客家首府”,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朝廷核准汀州运销广东潮州出产的“潮盐”后,汀州商业一时繁华,但吃了咸盐的客家人自此知道南方有个更甜的地方,于是从汀州顺汀江而下广东梅州,至明清时期,梅州成为新的“客家首府”。
  汀江源于福建长汀、宁化境内,贯长汀、上杭、永定三县,至广东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合流为韩江,奔入南海。因“天下水皆东”,唯此江“独南也”,而按中原文化所孕育的八卦的说法,南方属丁,故得名“丁水”,后“丁水”合而为“汀”,而名“汀江”了。汀江的勃兴受益于汀江航运的开通,尽管汀江险滩密布、两岸山高谷深,但汀州的客家人要想吃到便宜的盐,要想不把自己封在武夷山的窝窝里,就必须开发汀江航运。
  南宋以前,汀江几乎没有航运,汀州人吃的是漳州出产的“漳盐”或福州出产的“福盐”,走的是山路,靠的是肩膀,长途翻山越岭,苦难可知。皇帝恩准汀州运销“潮盐”后,汀州至潮州的航线被打通,“潮盐”与其他广货逆江而来,汀州的木材、毛竹、纸张、陶瓷与四堡雕版印书顺流而下,于是乎汀州一跃而为赣闽粤三省交界处这一客家区域的商贸重镇,其繁荣景象“不减江浙、中州”,“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的宋代诗句,说的就是它的兴盛。是时,每天往来于济川桥下汀州码头的船只不下千艘,而这里天后宫妈祖的香火,燃得也特别旺盛。妈祖发祥于福建莆田的嵋洲屿,是海洋女神,客家人把妈祖信仰吸收过来,最初是缘于保护汀江航运的安全。  2003年10月14日的汀州古码头上,只“停”着一艘硕大的水泥船模型,它深深地根植于河泥中,不能动弹,只是作为一个象征,炫耀着曾有的光荣。汀江的水很浊很浅,这儿的汀江再也托不起什么船只了。
  无数客家人乘着旧日的汀江水,到了梅州,走向两广,并在妈祖信仰的护卫下播衍海外,找到新的生存空间,接受了新的海洋文明。站在水泥船模型上的“客家母亲”雕像,头戴遮风挡雨的斗笠,回首看那趴在自己背上努力挣扎着向上攀爬的孩子,微笑着;“客家母亲”曲臂把手中一枝花放在自己的肩上、孩子的眼前,好像要告诉这个目光坚毅的孩子: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盛开的鲜花,但它是属于积极进取者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旗杆上飘扬客家精神 

石旗杆上飘扬客家精神 
特派记者 许笑雨 齐岸民 于茂世 李红军/文 朱清河/图 
10月17日晚,福建南靖县塔下村。
  当我们翻越崇山峻岭抵达这个客家村落时,已是夜幕四合、满天星斗了。
  我们坐在塔下村的商业中心——张秀菊家小卖部的长凳上,望着黑暗中的点点灯火,听着门前哗哗的溪流,和张秀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小店里挂着一排斗笠,外面是竹叶编成的漂亮的弧顶,里面是竹条圈成的结实的内撑,每顶3元,我们买了一对,老板的话就愈加多起来了。
  张秀菊说,卖一顶斗笠能赚3角钱,今天这6角钱是意外收获。小店的消费者主要是当地的村民,每月能给他们家带来三四百元的收入。“你还没算赊账和赖账的哩!”坐在柜台里面抽烟的丈夫提醒她。
  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张秀菊的丈夫都要骑着摩托车去10公里外的永定县杀猪,然后赶在天亮前回到村里贩卖。据他们说,卖肉每天能挣十几块钱。
  张秀菊夫妇如此辛苦操劳主要是为了供孩子读书。他们的大儿子在大连一所军事院校上学,“学校有津贴,不需要家里供应了”;老二今年才考上福州的一所商业财贸学校,上个月刚走。“昨天老二还打回来电话,说贷款申请已经交上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
  其实早在老二考上高中的那年,张家就已经从私人手里借了两万块钱。张秀菊说,公家的利息低,可期限太短,“我们得等两个儿子出了头,才能还得起钱”。张家要还这两万元,估计还得再等几年,老大明年毕业后还想考博士,夫妻俩都支持儿子的决定,“书读得越多,他将来的本钱就越大”。
  我们付钱时拿出了几枚一角的硬币,张秀菊说:“硬币我们这里不能收,还是给纸币吧。”在这个硬币都不能自由流通的深山村里,人们竟深刻地理解“读书是本钱”的道理。
  与张秀菊家小卖部隔溪相望的是张氏家庙德远堂,在这个凝聚塔下村1600多名张姓村民精神的家庙正前方,密密麻麻立着22根石旗杆。塔下村之所以为外人所知、被专家学者视为研究客家文化的典型,正是因为有这些石旗杆。
  从《张氏德远堂族谱》中得知,很早以前,张氏家族就设立了书租田和儒租田,并在族规中规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功名者,可获得一定的补助,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家庙前立石旗杆,以示褒奖。自康熙至光绪年间,张氏德远堂共有14人成为举人、进士,家庙前立起14根石旗杆。这些石旗杆上飘扬的是闽西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精神。
  我们站在张氏家庙前仰望,黑暗中,笔直挺拔的石旗杆直刺星空,每根有十几米高。借着手电筒的微光,隐约可见石旗杆上阴镌着姓名、功名、年代、官衔爵位和立杆的时间等文字。凡是文官的旗杆,顶部饰物多雕刻成毛笔锋的形象,武官的则镌狮子等动物。
  虽然光线微弱,但我们还是看出了一些秘密:这22根石旗杆并非全是为科举及第者和仕途得意者所立,还有一些是儿孙为纪念前辈高寿或褒奖对家乡有贡献的乡贤而立。“活到100岁或者给家乡捐钱的人也有资格立旗杆。”
 张氏家庙德远堂大门紧闭,我们只好隔着木窗向里张望,这是一个“二进”院落,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横梁上镌刻的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看了德远堂和石旗杆,就不难理解村妇张秀菊对儿子的期望了。
  当我们在深夜走进村民张仰庆家时,迎面看到的不是疑惑警惕的眼神,而是笑容满面的热情。在客家地区采访,我们随便走入一家农户,都会被这种热情包围。我们甚至认为张仰庆最终也不明白我们究竟为何而来,可他仍然忙着为我们沏功夫茶,为我们剥开自家种的柚子,努力地克服着语言的障碍,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那些在他看来很平常的问题。
  说起石旗杆,张仰庆一脸自豪:他们的祖先从元末明初迁移到这里以后,就非常重视教育,16世祖嘉程公还专门建起一座“文选楼”供张氏子孙读书学习之用,楼内一副对联这样写着——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历史上塔下村人才辈出,在闽西南一带很有名气。“最近几年,北大、清华就考上了好几个哩!”
  旁边几位村民相互用客家话议论着,我们虽然听不懂,但知道他们在计算张氏家族最近几年的人才状况。 据他们讲,2001年高考,村里一个叫张舒的孩子是福建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去年,张金燕考上了北京大学……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张氏德远堂门下人才辈出的原因,有位上了年纪的村民意味深长地说:“得感激塔下村的华侨啊!”一句话说得大家纷纷点头称是。张仰庆说:“那些石旗杆许多是为他们立的。最近几十年,这些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是华侨中学培养的啊!”
  从《张氏德远堂族谱》中得知,塔下村是一个有名的华侨村,祖籍塔下村、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1万多人。从清朝开始,这里就有人走出大山,出海谋生。旅居台湾省的张氏裔孙在台南也建了一座“德远堂”,其建筑风格、布局规模以及牌楼、横匾、廊柱上的对联都和塔下村德远堂一模一样。
  张仰庆说:“你们现在喝的茶叶就是新加坡华侨张荣汀先生捐赠的。”几十年前,张荣汀先生给家乡每户村民赠送了200株茶树,现在塔下村家家户户都有茶园。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张荣汀就在塔下村附近建起一座华侨中学,这一带的孩子从初中到高中都上这所学校。现在张荣汀先生已经过世了,他的子孙每年都会寄钱给学校。
 旅居海外的塔下人,秉承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侨居国历尽艰辛,许多人成为当地贤达、殷商巨富。早在清末,新加坡华侨商会会长张善庆就曾积极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如今,在塔下村,热衷于家乡公益事业的华侨还有很多,光教育基金会就有“张荣汀教育基金会”、“德远堂教育基金会”和“张秋光教育基金会”。新加坡华侨张庆重兄弟是塔下村旅外侨裔的骄傲,他们在海外创办的船务公司拥有千吨、万吨级货轮46艘,是新加坡三大船运公司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张庆重就曾捐款资助延安军民抗日;1961年,张庆重在家乡创办“南靖曲江华侨医院”,捐资兴建了“南靖戏院”、类似老年公寓的“百岁楼”;张庆重还为塔下村捐建了公路、桥梁和凉亭,架设了高压电线,为家乡古稀老人设立了“度岁金”。
  泰国华侨张建禄也创立了教育基金会和慈善基金会,资助塔下村的教育和福利事业……
  这里的海外华侨向家乡捐资除了用于教育等基础事业外,还用于敬老。据村民们说,塔下村是南靖县第一长寿村,民风淳朴,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村里专门设有“老人协会”和“孝友会”,在塔下村,从来就没有老人为自己的“身后事”担心。海外华侨回来探亲时,为全村的老人发放红包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等我们深夜从村民张仰庆家出来,再次经过密匝匝的旗杆林时,心情与刚才截然不同,在我们眼里,那些为百岁老人和乡贤立的旗杆同样高大挺拔,它丝毫不输于举人和进士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途穷石壁悠然见(一) 

途穷石壁悠然见(一)  
特派记者 于茂世 李红军 齐岸民 许笑雨/文 朱清河/图

吴望春挑着几斤栗子,伍春珠紧跟在丈夫的身旁,小两口有说有笑地穿行于弯弯的山道间,煞是浪漫。
  小两口都是客家人,他们脚下的路,就是其先辈从江西石城赶往福建石壁的路。
  吴望春是石城人,伍春珠是石壁人,小两口虽系跨省婚姻,却是自由恋爱。从小两口的家到吴望春的老家有10公里,看看爹娘就花去他们一天的时间。他“倒插门”落户在石壁,无疑是一次跨越。
  但他们的先辈翻过一座座高山,终于在石壁找到了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就有些伟大了。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途穷石壁悠然见(二) 

途穷石壁悠然见(二)
  
  唐末至南宋,闽赣交界的地区是客家先民的集散地,而这个集散地的中心在石壁,这是大家公认的。据统计,南宋之前迁入石壁的客家先民有93姓,而周边最多的石城县也只有60姓。也有没在石壁居住,只是中转了一下的。在石壁定居过的、中转过的,都像怀念中原一样怀念他们在石壁的幸福时光(尽管吃过老鼠),所以他们在不忘祖先来自中原各郡县、不忘自己的堂号的同时,也把石壁当作一个新的祖地,写在了家谱上,以让子孙后代永不相忘石壁这个他们曾经落脚的地方。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203姓客家人把石壁视作自己的祖地,认同他们的先人来自石壁。石壁是客家迁移的中转站和客家迁移史上的里程碑,有石壁客家公祠里的对联为证——“北存大槐树枝叶总关情,南有石壁村山水皆为根”。但岁月的尘埃渐渐让这个小山村在部分客家人的眼里模糊起来。
  在中国近代史上,爱“闹事”的客家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辱骂为“蛮族”与“杂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客家知识分子想证明自己是正统的汉人。欧美传教士想探寻客家团结进取、不畏强暴和富于抗争精神的历史根源,客家学者与欧美传教士的研究目的有别,却殊途同归:客家人是中原汉人的后裔。
  慎终追远对于失去乡根的客家人来说,尤具大义。
  1993年某日,新加坡60多岁的张让生先生只身赶到福建连城,下车时,已是傍晚6点多了。这个地方,离他要去的目的地宁化石壁,还有110多公里,但这段路已无车通行。
  张先生是在知晓自己的先辈来自于石壁后,于第一时间赶往石壁的,他不想在路上耽误时间。天色虽晚,但老人不想停留,他太想快点看到石壁了。于是,老人租了一辆拖拉机,怀揣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连夜向石壁奔。次日凌晨两点多,老人终于赶到了宁化石壁。
  下车后,老人双腿一软,跪拜在地,热泪滚滚滑落。
 事情已过去10年多了,讲起这事,宁化县政协主席、三明市客家联谊会副会长罗朝祥先生仍旧充满着激动:“张先生是客家人,当他了解到自己祖上自宁化石壁迁出以后,立马从新加坡一路奔将过来拜祭祖先!”
  找到了自己的“祖地”,张先生就着力于为建设“祖地”募捐,为了筹集到更多的钱款建设客家公祠,老人干脆把老婆的私房钱也想办法弄了出来,捐给了“祖地”。
  张先生的激情,充满着落叶对根的深情。“若说落叶思根,我们客家人的祖地、我们客家人的根都在中原呀!就是这客家祖地石壁的根,也在中原啊!”罗朝祥主席说。
  “两千年,一条路。回首望,黄河水患,血影刀光,瞻前程,重峦叠嶂,千古洪荒。从中原到石壁,多少华夏子孙以汗血铺就求生路,慷慨而悲壮……”这是著名爱国侨领、马来西亚太平绅士、南源永芳集团董事长、客家之子姚美良先生撰写的“客家之路”碑第一段。
  这碑,立于硕大的“客家祖地”牌坊之后;这碑文,饱蘸着姚美良5年内9次石壁拜祖的“荐壁”之血,现在每年都在举办的全球客家人会聚石壁客家公祠公祭祖先,他是倡导者之一。
  45岁的姚美良先生不幸英年病逝,但石壁会永远活在客家人的心中——因为在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郭沫若、李光耀、李嘉诚等这些客家人的族谱上,都书写着一个共同的抗争精神的历史根源,名字——石壁,都记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祖先从石壁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6 15: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客家走过(一)

我从客家走过(一)
中原新闻网(2003年10月26日)

来源:郑州晚报

河南
你的背影令我震撼
□晚报记者 杨振东
    在初秋的暖阳里,我怀揣客家南迁的路线图,在中原大地上游走,试图找到1600多年前客家的先人们离开故土时留下的遗迹。半个月来,我沿着时光的隧道一路追行,一路唏嘘。
    在九朝古都洛阳,我曾手抚汉魏故城感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苍山环抱的灵宝杨公祠,我曾默念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警言叹服杨氏客家先人杨震的凛然正气。
    荥阳市东南一段极不规则的残墙,曾令我纳闷:区区千余米古城墙怎么令海内外的郑氏宗亲如此魂牵梦萦?在湮没于繁华市井的新郑黄帝故里祠,我追问:那长眠了数千年的黄帝始祖啊,您可知道你旅居环宇的客家后人们在因您而自豪?
    登上开封市中心巍巍龙亭举目四望、侧耳倾听,我仿佛洞穿那被黄河泥沙堙没于地下8米深处的北宋古城,看到了那“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繁华,听到了客家人第三次南迁时的凄凉悲歌;走进禹州市仰望大禹治水的巨雕,我好像嗅到了洪荒遍野的泥腥,看到了大禹立国的豪壮。正是从这时起,客家人与中原土著一样有了自己的国家。
    邓州八里王村高大的邓国侯吾离陵前,我惊讶于历史竟赋予邓姓人如此相似的性格,不屈不挠、不胜不休;分别安葬于上蔡和新蔡的两位春秋豪杰,则让我折服于蔡氏先人对待多蹇命运的从容、挑战命运的大勇……
    也许我的探访太迟太迟了,纵然望穿双眼也难以触及客家先人的背影。那巍巍然飘忽于史册之上的背影啊,他的精神和气魄令我震撼。
    在专家的引导下我走访了众多客家先人遗址,历史的震撼使我激动不已,以几乎一天一篇的速度记录我所看到听到的一切。为了尽快赶到下一个地方,在多少个静寂的深夜里,我只身向火车站急奔。有3个夜晚我都是在网吧和火车上度过的,难得合上一眼。
    “河南大地本身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不经意地一翻就会触及影响深远的史事。客家南迁更是这一史书中的浓重一笔,这一历史事件修改了福建、广东等南方许多省的历史,地位不可小视。”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学者张宝明的这句话让我一切的困累顿然消散……
江西
淌着汗水的快乐
□晚报记者  尹海涛
    说实话,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像这样的大型报道,我是第一次遇到。第一次一个人奔赴千里之外“单打独斗”,第一次深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孤军奋战”,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地面对一个陌生的选题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采访对象。
    9月7日凌晨3时,列车在赣州停下,把我从资料中的客家带到了真正的客家土地上,开始了为期20天的江西客家采访和生活。
    采访是辛苦的,而且苦不堪言。赣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居住地,有800多万人口,所属18个县、市、区,有17个是纯客家县。按照原来的计划,至少要在半个月时间内,采访15个县,也就是说每天要换一个县。这样一来,我必须提前一天赶到采访地,先找宾馆住下,然后联系当地的客家研究专家或者宣传部门,了解当地的客家情况,掌握足够的资料,以确定第二天的采访目标和计划。第二天上午按照计划进行采访,奔波在客家人足迹所到之处。采访结束后,利用别人中午吃饭的时间乘车赶往另外一个县。由于地处山区,山路难行,一般情况下,赣州的县与县之间都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找宾馆、吃饭、冲洗胶卷、扫描照片,安排妥当之后再去联系宣传部门,确定采访计划,最后才是找网吧写稿,常常忙到次日0点左右。很多时候,我是饿着肚子工作的。
    然而采访又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客家人继承了中原好客的传统,我所到的大部分县,客家人都给予了热情的欢迎,虽然语言还有些障碍,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的交流。
    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这次采访让我第一次如此亲近地了解了一个陌生的民系,深入到了江西的山村,看到了古朴的客家人的生存和生活,这种经历足可以让我骄傲很长时间。9月的江西天气非常闷热,我常常带着一身汗水,但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