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客家方言中,“涯”表示“我”,很多人指出这个“涯”就是“俺”的古音。“涯”(g'ai)发生音变,变成了“俺”(an)。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涯”是“俺”的音变?道理很简单,客家人散居各地不可能同时变成同一个音。
文言中,表示判断的字不是“是”,而是“系”,比如“XXX,系X地人氏”。这个“系”的古音是 hei,这个“系”(hei)就是我们客家话的判断词。(与“系”xi同音的“细”在客家方言中发“shei”的音,这不可能是巧合。)
我们表示“他”的词是“倨”(ji),这个“倨”(ji)就是文言中的“其”(qi)。
我们表示“这”的词是gei,gei 其实是“该”,书面语中有“该国”,“该生”,而在客家话中,就说“该(gei )个国家”,“该个学生”,还有“该只猪”,“该头树”。
古文中,“尔”(er)表示“你”,其实“尔”本来就该读“你”,不知受了什么语言的影响,北方汉语里“尔”象“二”一样,读成了er。这两个字在我们的语言里还是读ni。 因为音不同,白话文运动中,不得不造了个“你”字来代替文言中的“尔”。
古文里,表示“们”的是“等”,比如,“尔等作奸犯科者……”,我们客家话也说
“涯等”“你等”。其实“们”字是后来造出来的,古文里没有。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