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氏,是公元前 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月为肉字的古体(氏古音读作支)。
月氏的读音,众说纷纭。有的读月氏(yue shi月是),有的读月氏(rou zhi肉支),有的读月氏(yue zhi月支)等,前后共有14种之多,但大都在学术界争论,惟有张西曼的“肉支”读法,影响最大。他是根据时代极晚的《金壶字考》的一条记载,说古体月(古肉字)形近月,是误将月念成月,恢复它本音应当念月(肉),也就念“肉支”了。岑仲勉教授极力驳斥张氏“竟欲以后世版本偶然之错误,遽然推翻旧说,犹之用极少材料,图建新厦,未免希望太奢,自信过步。”岑说,六朝时月氏僧侣来华者甚多,他们都姓“支”(六朝时氏、支同音),取其国名中的支(即氏)作为“国籍”的标识,国家观念极强,人们将其出生国的月氏念成“肉支”,他们不会无异议,然而未见有异议的记载。实际情况是:当时没有“肉支”的读法。月氏的读法比较准确的应该读月氏(月支)。注《汉语》的颜师古说:“氏音支。”又说:“《山海经》作月支,支、氏通。”玄应《一切经音义.四》说:“月支亦名月氏。”学者们在“氏”音上考证多,而“月”音无考证,是月字的读法无歧义,氏字的读法歧义大。这也是一证。故“月氏”应读“月氏(月支)”无疑。
有人据此认为,月氏的“月”字旧读作“肉”,是以讹传讹结果,是误读。《说文解字》中“月”与“肉”是形似而不同的两个部首,但常被混淆。新版的《辞海》已经将“月支”读音纠正为“越”。“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禺、月是同一外来语音的不同译写,不应当读为“肉”。
但中华民国(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中,月氏亦读“ㄩㄝˋ ㄓ”(yuèzhī)。但兼收“ㄖㄡˋ ㄓ”(ròuzhī)、“ㄖㄨˋ ㄓ”(rùzhī)两种读音。
其实,读“肉氏”系正确的,“禺氏”、“牛氏”、“月氏”的译音用客家话来读很接近。张西曼是对的。
[ 本帖最后由 兴宁阿哥哩 于 2009-4-22 15: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