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0-25 08: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宋在四川之战, 谁知元、宋在客家母亲河之战
====================================================
http://tieba.baidu.com/f?kz=165039885
2 每个红安人必须要了解的历史
据新编《麻城县志》、《红安县志》载:麻城县原有版图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现约有3607平方公里,析出仙居乡约千余平方公里(原孝感乡面积为千余平方公里,占麻城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黄安县原有版图面积约1976平方公里(民国时期划出180平方公里与河南新县及湖北大悟县,现版图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由此可知,黄安县有近半人口和土地是从麻城县柝出,而大部为原孝感乡属地,原孝感乡小部属地留在了麻城县。如麻城《邓氏宗谱》载其祖自江西迁来后世居孝感乡邓家塝村,而邓家塝村自孝感乡划入黄安后一直属今麻城市浮桥河乡。
黄安县自建县至晚清,一直设置三乡(或称为里)未曾更易,即沿用原乡里之名-----太仙(太平乡、仙居乡的缩称)、中和、滠源。民国时实行县、区、会、甲建制,全县设10区,笫五区名为仙居区;1929年5月红七军在黄安建立苏维埃政权,全县亦划为10区,第五区仍名仙居区。1947年9 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黄安解放区,全县划为7个区,其中有名太仙区者,乃沿袭明清旧称。这里所称之仙居乡,实为原孝感乡旧土之大部,原孝感乡已是有其地而无其名。
据上,可以确切地说,移民圣地孝感乡地跨今红安县、麻城市,大部分在红安县境内。根据一些载有村落出处的家谱和方志等文献考证,基本可画出一个模糊范围:原孝感乡大致包括红安县的永河、七里坪、火连畈、觅儿、华河、叶河、金厂河、檀树岗、杏花、城关等乡镇(今紫云乡原属麻城县太平乡);麻城市的顺河集、乘马岗、铁门、浮桥河、宋埠、歧亭等乡镇。
二、麻城、孝感乡移民与“湖广填四川”
麻城孝感乡向四川移民起自何时于史缺载。据《石柱厅乡土志》载,有陈氏于“宋高宗时由楚北麻城孝感乡同马氏同来”之说。它告诉我们二条重要信息,一是说明孝感乡之名在宋代已有,二是说明至迟在南宋初孝感乡民己零星向四川迁播。然而大规模向四川移民,是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
大规模移民的要件是迁入地有足够广袤的地理空间容纳众多人口,四川在元明、明清之际具备了接纳大规模移民的条件。
元、宋之战曾使四川人口锐减。据《内江县志•内江旧户多楚人说》:“宋元争蜀,资、内三得三失,残民几尽。迨元一统,则己地荒民散,无可设官。一时资州、内江、资阳、安岳、隆昌、威远,州县并省,终元代九十年未复,惟安岳复于顺帝至正元年。”这是说四川人被杀得无民可牧,故元朝廷无法设置地方官府。《潼川府志•九贤祠记》载元军屠川云:“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应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余玠守土抗战八年之久,“使敌不近边,岁则大稔。”(《宋史•余玠传》)余玠遭权臣所忌,召回临安夺职削权,玠郁愤而死,蜀事更无可为之人。于是蒙军如破竹之势攻占全川,所到之处,尽行“元法”。各州县百姓逃之不及,被捕获者以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日日如此,屠杀不止。仅在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袁桷《清容居士集•史母程氏传》)汉州城破,元军屠城,“血洗焚荡,死者十余万家。”(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4)以每家5 口计,则为六十万人左右!按此数计,元军“屠成都,焚眉川,蹂践邛蜀鼓汉简池永康,而四川人十丧七八”(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论救蜀四事疏》)。又有欲乘舟避兵祸者,因拥挤落水“以数十万计”(佚名《昭忠录》)。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二》资料,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四川户数达 2590092户,人口达6610831之多,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仅为12万户,元朝数十年的恢复尚不足宋末的1/20,足见元蒙对四川屠戮之惨。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傅友德等灭明升大夏政权,洪武五年(1372年)统计户数仅84000户,知川人雪上加霜,又遭屠戮,称四川人“十丧七八”是可信的。故向四川移民势在必行。
作者:lwhfzdy
2007-1-20 12:35 回复此发言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9-10-25 09:0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