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6-4 1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园丁那支不老的“歌”
三十多年前,一部取材于小学教育生活的彩色电影,迅速凝聚成全社会的舆论焦点,并由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这就是《园丁之歌》,它来自湖南长沙,它的原创者,就是特级教师梅嘉陵。
《新教师》以花鼓戏形式问世
1972年初,三十多岁梅嘉陵是碧湘街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学校联合党支部决定参加当时南区的业余文艺汇演,让他负责编写一个有特色的文艺节目。
编个怎样的节目好呢?梅嘉陵思忖:既然是学校演的节目,题材当然要反映最为熟悉的学校生活。到底用何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学校生活呢?最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对于长沙人来说,最有群众基础、最韵味的艺术形式莫过于花鼓戏。于是,从小热爱地方戏的梅嘉陵决定创作一出反映教育现实的花鼓戏。凑巧的是,当时碧湘街小学有个叫刘伊里的代课教师,原来就是省花鼓剧团的专业演员。
座谈,走访,查资料……时间过去了十多天,梅嘉陵拿出了一部题为《新教师在成长》的五场花鼓戏初稿,先后五易其稿,大小修改30余次最后由多幕剧改为独幕剧,剧名亦更改为《新教师》,亦即后来湘剧与电影《园丁之歌》的剧情。所不同的是,剧中人物的名字有改变,某些唱词也作了相应改动。
从演出的179个节目中脱颖而出
《新教师》剧本写成之后,便是紧锣密鼓的排练。1972年4月28日,独幕剧《新教师》参加长沙市南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文艺汇演,从179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创作奖与演出奖。
不久,湖南省筹备专业团体调演,长沙市想从业余文艺汇演的优秀节目中挑选几个出来再加工,《新教师》又在挑选之列。5月18日,当时长沙市湘剧队的柳振甫来到碧湘街小学,约见原创作者,征询改编意见,并叮嘱梅嘉陵拿出改编初稿。9月5日,花鼓戏《新教师》由柳振甫改为湘剧高腔《园丁之歌》。梅先生说,改编后的湘剧,无论是主题、剧情还是人物安排,都没有大的补充与新的突破,只是在他提供的改编稿上作了一些艺术加工。
1973年2月,在全省各分片演出的节目中,《园丁之歌》被评为全省优秀节目,可谓红极一时。197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派出实力派导演沙丹率摄制组来到长沙,仅花了三个多月时间便将湘剧《园丁之歌》改编成电影。
毛主席圈了《园丁之歌》
1974年10月,毛主席回湖南小住。11月的一天,他提出要看看电影。当时,湖南省委接待处的同志开了一批电影单子呈送给主席。毛主席当时就圈了《园丁之歌》。看完之后,主席高兴地鼓掌。次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来到湖南,在一次会议上,他明确肯定《园丁之歌》是部“好戏”。
后来,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梅嘉陵深情地说:“我毕业于湖南一师,一辈子都与小学教育结缘。《园丁之歌》中‘俞英’与‘方觉’之间的矛盾,不但在当时有意义,即使是今天看来,它的现实指向性依然相当强烈。” (记者周和平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