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18|回复: 5

赖氏起源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8 1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赖姓源于息县包信镇      
     近年来,海内外不断兴起姓氏研究和寻根谒祖热。尤其是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炎黄子孙寻根谒祖创造了条件。他们怀着爱国心,桑梓情,越过重洋,不辞千辛万苦,想方设法寻找自己姓氏的发源地,实现寻根谒祖的夙愿。加强了同胞、侨胞之间的团结,增进了友谊,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为方便海内外“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寻根谒祖,赖氏研究会在民间历年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了大量史料,并对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了初步考证。证实了息县包信镇乃周封子爵赖国故地。赖国从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538年,立国584年,传位十四代。后为楚所灭,迁于鄢,国人怀念故土,以国为姓。遗留在故地的臣民为避楚之害,改姓傅和罗。
一、包信镇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包信镇位于息县城东北35公里,北距新蔡县城20公里,闾河和广丰岭交叉贯穿全境。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过渡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冷暖适中,雨水充沛,雨热同季,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中国名镇志》一书将其与回郭镇、朱仙镇并列为河南省三大名镇。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的蛤蜊山属龙山文化遗址(《息县志》1989年版)。
      西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所封子爵赖国于此地。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为楚灵王所灭。秦时属颍川郡(《通典》卷一百七十七、州郡七。汝南郡,春秋时沈、蔡二国之地,战国时为楚、魏二国之境,秦属颍川郡。领县十一:汝阳、上蔡、平舆、郾城、西平、吴房、朗山、真阳、新息、褒信、新蔡)。汉建武年间置褒信县,后置褒信侯国。 三国时期属豫州汝南郡。 晋泰始二年属汝阴郡,永熙元年汝阴郡分新蔡郡,改属之。南朝刘宋八年改名苞信,南齐初属预州新蔡郡,北魏太和十九年新蔡郡治苞信。 隋复褒信属汝南郡。唐属舒州,天佑元年改名苞孚县。宋归京西路蔡州。金泰和八年属息州。 元废入息县为镇。包信镇距汝南,新蔡较近,历代史书多称蔡州褒信而实为今息县包信镇也。
                  二、众多史料记载赖姓起源于包信镇
      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在卷十《昭公》中详细地记载了楚灭赖的情形:“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后汉书•郡国志》载:汝南郡,“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 《通志•氏族略》中《周不得姓之国》载:“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宋代罗泌著《路史》载:“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元代史学家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载:“赖姓,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 清代顾栋高编《春秋大事表》卷四载:昭四年灭赖。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卷六载:“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在息县东北。” 清初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载:“昭四年……(楚)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后汉志》褒信有赖亭,故赖国。”《文献通考》云:“赖国在褒信县。汉褒信县刘宋改苞信,元改为包信镇,今在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 清代学者张澍编《姓氏寻源》载:“赖氏《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清代史学家沈钦韩《姓氏寻源》载:“赖氏《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清代史学家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载:“汝南褒信侯国有赖亭。”清顺治年间《息县志》载:“赖子末详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楚子从之,迁赖于鄢。遂亡。传国历五百八十五年。 清咸丰年间桂文灿编绘的《春秋列国图》标志赖国于息县东北处。近代学者童书业著《春秋史》载:“楚灵王……用诸侯的兵攻灭赖国(约在今河南东部,与安徽接界处),把赖民迁到鄢地。”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同样标志赖国于息县东北。
     由此可见,众多史书、文献对赖姓起源于息县包信镇,均有明确的记载。
               三、包信镇出土的文物和遗址与史料记载相吻合
     包信镇历经人间沧桑,古老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地面上文化遗址尚在,地下也出土很 多文物。
     在闾河大桥南1公里处,傅庄村境内的古城是古赖子国都城遗址。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的第十九子,武王之弟叔颖被封为子爵,为赖 国开国 君王,在这里建立了都城。遗址呈正方形,长112米、宽113米,有东西南三城门,城墙外有40米宽的城河环绕,现西南角城河被人工填平,其余都维护原地形地貌。在遗址地面上,散存着很多陶片。现搜集的器形有:鼎、鬲、罐等,纹饰分绳纹、刻划纹、指窝纹、附加堆纹。质地以夹砂灰陶较多,还有土黄色和黑色陶片。在城墙外围,有红烧土带环绕。据《左传》记述:楚灵王灭赖后迁于鄢。又打算将许国迁移到赖国境内。就派大臣斗韦龟和公子弃疾在赖国筑好城后再返回楚都。然而,“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这年冬天,楚国东部雨水城灾,不能筑城。楚 国大夫彭生不得已招回了在赖国筑城的军队。这些红烧土块应为防水浸泡和雨雪冲刷堆柴所烧。1995年秋,有关专家、学者对赖国都城遗址再次考察。在遗址地面上,捡到不少陶器残片,经认定为鬲、罐等器型。质地为夹砂红陶、夹砂灰陶等。
     在城墙基探沟里面发现了环绕的红烧土层。红烧土层里面有六至七层夯土层,每层厚度15-20公分。每层夯土层上面有夯窝,略呈半球型凹坑。在墙基土层里发现有陶器残片,专家们认定:遗址年代当属西周时期。
      在古城东北面800米处的闾河南岸边,有蛤蜊山遗址。据民间传说,叔颖为妻子拜月而挖拜月池。拜月时用蛤蜊撒入池内,拜月日久,蛤蜊壳堆成小丘,蛤蜊山由此而得名。现遗址为一岗地,长宽各50米,高1.5米,内有大量蛤蜊壳。曾出土过陶鼎、陶鬲、陶饼等器物残片,还有鹿角和蚌壳等。
     在古城遗址西方800米处,是赖国九烈女墓。公元前538年,楚灵王统诸侯伐赖,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不甘受辱的九位赖国女子,环抱投入汪湖中溺水而死,为避楚之害已改名更姓未被掳走的赖国故地臣民,被九烈女的刚烈之举感动,将九位女子的尸体捞出合葬一处。故称“赖国九烈女墓”。现古冢东西长18米,南北宽14米,高2米。
     在包信镇西傅后楼庄前200米处是赖姓始祖,赖子 国开国 君王叔颖陵墓。现墓高2.5米,南北长66米,东西宽30米。墓地于1982年被县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叔颖生性善良,勤俭治国的高尚品质—直为当地百姓所传颂。
     在叔颖陵墓以南有八座古冢,当地百姓说是“八王陵”。
叔颖受封立国达584年,传位十四代:叔颖夫人子氏生惠王;惠王夫人刘氏生宣王;宣王夫人陈氏生厉王;厉王夫人尹氏生平王;平王夫人熊氏生恒王;恒王 夫人商氏生敏王;敏王夫人钏氏生襄王;襄王夫人金氏生成王;成王夫人杨氏生冲王;冲王夫人彭氏生章王;章王夫人吴氏生穆王;穆王夫人张氏生文王;文王夫人赵氏生添王,添 王与夫人谢氏被楚灭国迁于鄢。
     这些古冢应为历代赖王和开国贤相的陵墓,因当时的丧葬条件所限,加上年代久远,其它陵墓无法查寻。
     位于广丰岭与闾河交汇处的闾河北岸,现存有龙王庙和迎水寺。龙王庙在高处,迎水寺靠近河边。相传当前叔颖为祈求东海龙王保佑赖国风调雨顺所建。河里原来还卧有两个石雕水牛。在镇区和平大道西侧,有香云庵和娘娘庙。据说是叔颖王后,为祈求娘娘保佑赖国臣民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所建。现有七旬尼僧住持。除上述古迹外,还有汪湖遗址,上天梯、古塔、火鸽、三官台、校场等遗址。其中汪湖遗址位于龙王庙对岸,现为岗地,高于地面3米,面积1.8平方米,内含周代陶器残片。 在研究中还发现,与赖国历史有关的文物也很多。
     现存立于息州谯楼上的清代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开头这样写着“包信镇,古春秋赖子国也。汉为褒信县,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褒信候国,刘宋改曰苞信,隋复旧……至元,废入息县。” 包信镇街村村民张保华在赖国都城西边约800米处的农田里,收集到十六种形状不同的青铜箭头。其中有重量大的,也有较轻的;从体形上看,有带血槽,有带倒剌的,还有可以喂毒的。有一枚尖端有弯曲凹痕,显系射入骨缝中所致。难得的是一枚统帅可在夜晚发信号用的大号箭头,磨制光滑,两刃带孔,可将棉花、布帛浇油点燃射入高空,用来指挥调动军队。此外还收集到50多枚鬼脸币和楚国金币以及一块钱币面世之前当做钱币用的青铜铸块。另外还有人工砂磨的玉环和青铜御带钩。 当地村民还在赖国九烈女投水处的汪湖挖到20多面早期青铜镜和周代陶器。 上述这些文物和文化遗址的年代都和史书、文献记载相吻合。
四、赖氏家族对其起源的追溯
      在1987年世界华人赖氏宗亲会议宣言中说:“……时因纣王无道,武王命叔颖率兵讨伐之。功成退居河南省赖地。武王念其功勋,遂赐侯爵,就赖地封为赖国(赖地位于河南省颖川郡)。赖为名,后世子孙为纪念其祖创业艰辛,以赖为姓。”
      1993年4月15日,台湾省台中市赖、罗、傅宗亲访祖团暨中原赖氏宗亲联谊会在洛阳周公庙立的纪念碑,碑中说:“周于武王十三年封子爵赖国于蔡州,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嗣以赖国失驭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渐播他乡。” 蕉岭《赖氏族谱》中也说:“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二千余年……而其源则本于赖国,在包信县,今息县东北”。 台湾省嘉义县赖氏宗亲《会歌》的歌词是:“赖姓始祖,先祖叔颖。……颖川堂号,千秋万世……” 《松阳郡赖氏总序二十七房历代族谱全序》开头这样写着:“谨按赖氏起始祖,总出于颖川郡也。”在赖氏《堂名之说明》一章中,对其发源地说得更明白:……赖氏得姓,自少宗叔颖始……于武王时封赖国。赖国为汝宁之地,汝宁禹贡豫州域(今河南省颖川郡,颖为水名)。赖国子孙,以国为姓,所以有颖川堂者也……”
      1995年重阳节,中原赖氏宗亲会一行五人在副会长赖志彪、秘书长赖天云带领下,来包信考察,他们查阅核对了史书古赖国故地,也就是赖姓发源地。并在始祖叔颖陵墓和赖国九烈女墓隆重祭祀。 五、赖、罗、傅三姓同宗同源 “罗、傅二姓,源出赖氏,故赖、罗、傅三姓实系同宗同源,当无疑焉。”这是台湾省台中市赖、罗、傅宗亲访祖团暨中原赖氏宗亲联谊会在洛阳周公庙所立的纪念碑上的一段碑文。赖灭迁鄢,留在故国的赖国臣民为避楚之害,改姓傅和罗。考察包信镇的村庄分布,可知此论有据。围绕赖国古城和叔颖陵墓,姓傅的村庄星罗棋布:大傅庄、小傅庄、大傅围孜、小傅围孜、傅小庄和傅前楼、傅腰庄、傅后楼,万人一姓,无有旁姓。周边乡镇罗、傅两姓更多。自古以来,两姓从不通婚。为了怀念先祖,他们年年祭祀。


赖姓源流考
   赖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排在第276位,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为第98大姓。赖姓形成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一、赖姓起源
      赖姓源于赖子国,系以国为氏。《姓氏考略》引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也说:“《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交代更为具体:“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春秋鲁昭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按邓名世所说,赖国为子爵国,曾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于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为楚国所灭,亡国后的赖国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赖氏。
     《左传•昭公四年》对楚国灭赖有明确记载:楚灵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引文中的“舆榇”,为置棺材于车,表示有罪当死或以死自誓;“椒举”即伍举,楚国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1989年出版的《息县志•大事记》根据《左传》的记载记述道:“周景王七年(前538年)秋,楚灵王领诸侯灭赖国。赖子两手反绑,嘴衔玉壁,士兵袒胸露臂,抬着棺材跟从,到楚中军见灵王。楚灵王听从椒举之言,亲手为赖子解绑,接受玉壁,烧掉棺材,迁赖国至鄢地”
     关于赖国的地理位置,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明确地写道:“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清代人张澍《姓氏寻源》引西晋史学家司马彪的话说:“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这里所说的“褒信”,东汉置县,属汝南郡,南朝宋改名苞信县,隋大业初复名褒信县,唐天佑中改名苞孚县,北宋复名褒信县,属蔡州,即今河南省息县所属之包信镇,位于息县城东北35公里处。于此可见,赖姓祖根在今息县包信镇。
      关于赖姓的系出,有两种说法:一说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一说出自黄帝世系,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主炎帝后裔说者,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古代的厉国与赖国为同一诸侯国。《春秋》鲁僖公十五年;“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西晋学者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此言厉国是楚国的结盟国,在随县北厉乡。随县今属湖北。《汉书•地理志》云:南阳郡随厉乡,故厉国也。注:厉,读曰赖。《通典》、《通考》、《通鉴地理通释》、《春秋地名考》、《方舆纪要》等书,皆说赖与厉为两国。张澍更加明确地说:汝南褒信之赖国,“非炎帝后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清人顾栋高则谓厉与赖通,实为一国(详见其所编《春秋大事表》)。又,《康熙字典》释“烈”字云:“与厉通”,“又音赖”,并引《礼•祭法》注云:“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称“传说中的炎帝后裔有四支,可能是属于古羌的四个氏族部落。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谷物和蔬菜,从夏代上被奉为稷神。据说,烈山氏在今湖北的一些地方,烈山氏就是烧山种田的意思。”所谓“烧山种田”,即放火烧山,将草木焚为灰烬当作肥料,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刀耕火种)。何光岳《炎黄源流史》强调“赖又作厉、列、烈”,说:“赖国起源于神农氏炎帝之后的一支烈山氏,居于山西价休之烈山,商周时立国于今河南鹿邑之赖乡,后被周所伐,遂南迁到(河南)商城赖乡。春秋时赖国服属于楚,后被强迁至湖北随州之厉乡,因楚灵王所迫,再行迁至(湖北)宜城之鄢地”。
     主张赖国系出黄帝后裔姬姓的说法,见于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大博览》。该书称:周武王弟叔颖,国为氏。还说;“赖国旧址,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赖氏发祥于此,族人遂以‘颍川’”为郡号。又说,清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以周文王迁于岐山,即西歧,叔颖为文王之子,追本溯源,将赖氏列为西川郡,称其堂号为西川堂”。
   二、播迁演变
      赖国灭国后,其遗民部分被迁至鄢地(今河南鄢陵),还有一部分散居于今河南省的其它地方,后在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治今河南许昌)、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形成望族。颍川赖氏由于任官和战乱等原因,有一支播迁于江南,分布于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支在南康郡形成望族。所以,《通志•氏族略》说,赖氏“望出南康、颍川、河南”;南宋时的《古今姓氏书辩证》说“赖氏今望出河内”。
     《元和姓纂》说:“汉有交趾太守赖先,蜀零陵太守赖文”。交趾郡治民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零陵。这说明在汉代已有赖姓人物活动于最南部的岭南地区,三国时又有赖姓人物在今湖南南部做官。广东蕉岭《赖氏族谱》及兴宁《赖氏源流》尊叔颍为赖氏始祖,称汉交趾太守赖先为叔颖的14世孙。叔颖22世孙赖深(蜀汉时?),初任贵州知府,后升陕西道监察御史,卜居丰宁(今陕西西乡),为丰宁赖氏始祖。叔颍25世孙赖忠诚,东晋兴宁元年(363年)任虔州知府,因见松阳(今浙江境内)山清水秀,遂在当地安家,为松阳赖氏开基祖(有误,是赖忠诚的儿子赖光官赴浙江,其裔留在浙江);其曾孙赖遇,东晋时任江东知府,秦请以所居松阳为府郡,晋安帝亲题“松阳郡”三字赐之,赖氏复以“松阳”为郡号。叔颖30世孙赖硕,于南朝宋元嘉末年迁江西宁都;其第三子赖灿,娶丘氏,生7子:昭、德、度、明、思、求、彦。这7个分支汀、闽、赣、苏等省,又形成一些支派:赖昭裔徙居宁都会同、武村等城乡,赖德裔徙居福建上杭古田,赖度裔分衍于江西龙南、上犹等地,赖明徙居江西宜黄乐安,赖思裔分衍于官竹圆(宁都竹笮)、江西石城长溪、秋溪、建昌(南城)、广昌驿前及福建岩前等地,赖求裔分衍于江西信丰、瑞金、南康等地,赖彦任江苏杨州通判,在当地安家。赖硕还有一孙叫赖定,因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做官而家于当地。赖德的长子赖标,自上杭古田迁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其11世孙赖朝美徙居福建永定汤湖;另两个11世孙赖祖华、赖祖三于明初由宁化石壁迁至程乡(今广东梅州),后又分衍出蕉岭、平远等支派。赖氏谱牒资料还记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为罗、傅二氏者,以其毗邻,兼有姻戚关系,因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又据道光《云南志钞•土司志》载:“赖罗义,四川巴县人。明正统时,兵部尚书王骥征麓川,罗义为左哨把总,随师有功,令守户撒。”户撒即今云南陇川县户撒区一带。这说明在明初或明以前已有赖氏族人徙居于川、滇一带。其中,多数人融入阿昌族。
     另据台湾谱牒资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赖云从自福建漳洲渡海至台中开基,为赖氏入台湾始祖。此后,闽、粤赖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有的又进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国谋生。
   三、名人业绩  
     在历史的长河中,赖姓人才辈出,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除上文述及者外,唐代有雩都(今江西于都,所在秘书里即今宁都赖村)人赖棐,乾元中进士,拜崇文馆校书郎,不就,退居田里;还有光禄少卿赖文雅;宋初有画家赖祚;宋代有处州(今浙江丽水)人赖文俊,好相地之术,著有《催官篇》、《绍兴六地八铃及三十六铃》等;清流(今属福建)人赖绂,官终清远军节度使判官;淳熙初年,荆南人赖文政(即赖五),领导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贩、茶农起义,反抗南宋政府压迫。元代有宁化(今属福建)赖禄孙,以事母至孝著闻;天台(今属浙江)人赖良,采录元末人诗,编有《太雅集》。明代有福建人赖天赋,洪武任兴宁修;永定(今属福建)人赖先,同终常德知府;广昌(今属江西)人赖礼,历官武功、兴宁、沅江知县,廉介不阿,所至有称。清代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赖以邠,善画兰,雨晴风雪,各尽其态,兼长诗词;清流人赖用贤,事母至孝,又五世同居,当时所称;永安(今属福建)人赖珍,诗、文、书、画俱臻其胜,尤擅长画兰竹;城西人赖镜,工画山水,笔力遒劲,作诗清削幽异,兼工书,时称三绝;会昌(今属江西)人赖方勃、赖方度兄弟及方勃之子赖鲲升,皆工诗,因辑投赠之作为《友声集》。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有两位著名的赖姓将领:赖汉英、赖文光。赖汉英,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洪秀全妻弟,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升夏官副丞相,屡立战功,后任东殿尚书,不久,死于杨韦事件。赖文光,广西人,参加金田起义,于1864年封遵王,转战陕西、河南、安微、湖北等地,屦败清军,后在突围时被俘,英勇就义于江苏杨州。现代有福建永定赖际发,建国后曾任建材部部长等职;江西赣县人赖传珠,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作者系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对赖厉一国及赖国古城遗址的看法
一、关于励与赖是否为一姓或一国问题的看法
      主张厉与赖为一者为晋之杜预等人,其后还有不少人,现在研究者此说也很多。其根据为《左传》昭四年:“楚灭赖”,而《公羊》、《谷梁》皆作“厉”,而且晋杜预于《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注厉为随县厉乡,约在今湖北随县境。并主张“赖”与“厉”为一国。其后,清代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与高享《古字通假会典》赖与厉条,主张赖即厉。陈  也有此说。《史记•老子列传》之厉乡,明末清初王夫之定为鹿邑县境。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有《古赖厉一国论》。其后,似乎赖与厉已成为一国之说可以成为定论了。
      但是,厉与赖,字形不同,字义不同(赖为赢也,雠也,厉为“旱石”、“磨石”),字音相同。在古书中,通假之例甚多,马王堆帛书与楚竹简中证明,战国至两汉时滥用别字,造成混淆较多,我们不能因此便认为通假就是一个字,要找出本字。而且汉代厉姓(魏郡太守厉温,见广音员)、赖姓(汉交趾太守赖先,见《风俗通》及校尉赖丹)不同,一国被灭后,其子孙之姓是不轻易改动的。
      地理位置不同,国族来源不同。随县厉乡为神农氏烈山氏后代。鹿邑为厉国,后为厉乡,距息县较远,仅息县褒信镇之赖亭为赖国,其本源虽记载暂缺,但昭公四年灭于楚是左传有明文的。《后汉书•郡国志》汝南郡“褒信侯国”,司马彪原注“有赖亭,故赖国”。后又见于《通志•氏族略》、《路史•国名纪六》。《晋志》和唐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均将厉、赖公开。 杨伯峻 先生也认为厉与赖分为二国(见《春秋左传注》)。 杨 先生为 杨树达 先生之侄,文字、音韵、训诂均功力很深,而且我从他学习历史文选,他对左传研究多年,所著《春秋左传注》是一本至今公认的权威之作。他在研究厉与赖之后,将二者分别二国,而且这样才会把历史地理位置相距甚远的厉与赖解释合理,对于当时楚齐之战、楚吴之战军行路线才能合乎情理,不会产生解释上一个月内忽东忽西的情况。在当时交通情况下,不可能那样,只有分开才能分清几个地方之关系,不造成混淆。
      如果认为赖与厉为一国,则与全文不符。鲁大司徒 也:“鲁大司徒子仲白作其庶女励孟姬媵 也,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砺,方氵睿益,郭沫若认为仲庶女孟姬所适之国,即《春秋左传》僖公十五年齐鲁所伐之厉,地在今湖北随县北之厉山店,后来有人反驳说,此厉乃鹿邑之地,齐、鲁不会与远在湖北随县之厉国通婚。其实,周同姓不婚,厉国娶姬姓鲁女,绝非姬姓,因此厉非姬姓,这也就与赖之姓产生了麻烦。
二、关于赖国古城遗址的看法
       关于赖国古城遗址,早在80年代已确定为省级保护单位。它高于周围地面,为一台地,而且外形为长方形,四周有护城河似的河沟,很有可能为一古城遗址。它的面积仅1万多平方米,不大,但在西周至春秋时代,一般古城除王都与大国国都以外,均不大,如密县郐国古城也不大。到战国,小国被兼并为七个大国,战争方式由象征性的交战改为攻城战后,城才高大,高城深池便于防守。在文献中,楚灭赖后,还派斗韦龟弃疾在赖筑城,因东国淮河水患,而“罢赖之师”,撤回修筑赖城的军队。可见,赖国城,后来并未增筑,所以城面上没留有城墙遗迹是可以理解的。
      从考古调查看,高台上有一些西周联裆陶鬲残片,可以证明,此地西周时曾有周人居住,又有东周绳纹陶缸残片与战国陶豆,而且从铜箭头来看,采集有商代倒刺的仅一枚,还有不少三棱形的铜箭头,证明东周时代此地有武装,经过战斗,为赖国故城及后来楚国边防重镇是有一定依据的。同时,蚁鼻钱的发现证明,楚国战后,此地为居民的交易场所。
      我建议,在息县境内还有息国城与白公城,也应同时加以注意,通过对比,更能确切几个古城位置之间的关系,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会有重大发现。
                  (郝本性作者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3: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赖国地望辩析
     近年来在姓氏文化研究中,有很多姓氏起源于古国名,赖姓就是其中之一。唐《元和姓纂》曰:“《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氏”清《姓氏谱解》曰:“颍川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说明赖姓起源于古赖国名,是楚灭赖国以后,其子孙以国为姓氏,这是毫无疑问、无可争议的,因此,探讨古赖国的地望,对于探索赖姓起源祖根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古赖国的地望在哪里,从古至今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宋代罗泌《路史•国名纪》曰:“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通志•氏族略》:“褒信县,本汉郾县之地,后汉分立褒信县,属汝南郡,晋属汝阴,宋改为褒信县,隋大业二年,改褒信县属蔡州”。清张澍《姓氏寻源》曰:“赖氏,《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也说:“汝南褒信侯国有赖亭”。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曰:《后汉志》褒信有赖亭,故赖国。说明古赖国,在后汉设置的褒信县,即今河南息县东北的褒信镇,今称包信镇。因古音包与褒同部同纽,均在幽部帮纽,可以通假。故褒信即今包信。
     另一种意见即《左传》昭公四年楚灭赖国,《公羊传》作“遂灭厉”。《谷梁传》也作“遂灭厉”。认为“厉”即古之“赖”国。《左传》桓公十三年注曰:“赖,国名,今湖北省随县东北有厉山店,当即其地,或以为在河南省商城县南,恐不可信。杜注谓赖人乃赖国之人仕於楚者”。近人一些姓氏著作和历史地名词典皆言古赖国在今湖北随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曰:“赖国,一作厉国。西周、春秋时国在今湖北随县东北”。有的姓氏著作说:“赖,周时有赖国,在湖北省随县东北厉山店一带,公元前538年楚灭赖,赖人被迫迁往鄢(在湖北省宜城县南),以国名作为姓氏。”
     二、到底《左传》桓公十三年所记赖人追之的赖国和《左传》昭公四年所记楚灭赖的古赖国的哪里?是在湖北随县?还是在今河南息县东北的包信镇呢?从晋以来就有一些历史地理著作和姓氏学研究者进行过辩析。首先是《晋书地理志》就把厉、赖分为二国,绝对不混淆,这是正确的。宋代罗泌《路史•国名纪》指出:“厉,一曰列,是曰列山也曰丽山,即厉山。今随县之北,厉乡赖乡也有厉山。在随县北百里,神农氏生(《郡国志》云厉山神农所生,《荆州图经》云永阳县西北有厉山,神农所生处)。春秋之厉国(僖十五年,齐伐厉),通为赖,然厉、赖异”。王应麟:《姓氏急就篇》也说;“厉氏国名,《风俗通》汉有厉温、唐厉玄”。赖氏,国我,汉有校尉赖丹,《风俗通》交趾太守赖先,《吴志》赖恭。清人周鲁《姓氏谱解》明确指出:厉“景阳齐厉公之后,有厉温封义阳侯”。赖,颍川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又望出南康,汉有交趾太守赖先,蜀有零陵太守赖文。清张澍《姓氏寻源》也说:“厉氏《风俗通》云齐厉公之后,《姓纂》亦云《路史》云姜姓有厉氏。辩证云: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楚与国,其后以国为氏,汉有义阳侯厉温。“又说:“赖氏《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侯(一作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非炎帝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进一步分析指出:《传》楚子使赖人追之,杜注赖国在义阳随县。汇纂《后汉志》褒信侯国有赖亭,故赖国。《文献通考》“赖国在褒信县,元省县为镇,今在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商城县南,息县、商城皆属汝宁府,《光州志》地相接也。杜注在义阳随县则去光州甚远,不知何据。今按随县之厉乡本厉国,杜因字音相近,意即为赖,故误息县、商城,今皆属于光州”。宋以后明清时期一些姓氏和历史地理著作均采用古赖国在今息县包信镇,古属颍川郡。明《万姓统谱》曰:“赖《姓考》说:古代有赖国,即《左传•昭公四年》楚国灭赖国的那个赖,赖国的后代便以故国为姓。《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颍川郡。《汉书》记载中有赖仙芝,赖好古”。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曰:“赖在息县东北,商城有赖城”。
  三、以上对“厉”、“赖”为二国二姓进行了辩析论证,都是正确的。今还可举出四证进一步说明古赖国,就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
       1、《后汉书•郡国志》记汝南郡“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说明古赖国应在汝南郡褒信侯国,这是最早肯定古赖国在今息县包信镇最可靠的材料。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曰:“今按东汉析郾县置褒信县,在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即今息县包信镇。
       2、《左传》昭公四年所记楚子以诸侯之师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攻陷朱方,“遂以诸侯灭赖”,以后又“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於赖”。此处所言朱方即今江苏镇江市,杀庆封后,“遂以诸侯灭赖”。 杨伯峻 先生在《春秋左传注》解释说:“克朱方与灭赖盖以两支军同时进行,以地理言之,会于申,申在今南阳市北,赖在今湖北随县稍东而北,朱方,则在镇江市南。断无克朱方,又回师灭赖,军旅来往数千里之程,依地理推测,楚返郢(今湖北江陵县北),可以经赖而灭之,然后沿清发水至今武汉市,遁江东下至朱方,则师旅不致过於疲劳。《传》先叙克朱方,由屈申为师,而灭赖,则楚子自帅,故知分为二支军。” 杨 先生把古赖国地址解释确定在湖北随县稍东北,因此只能这样解释才能说明《左传》所记“遂以诸侯灭赖”这一句话呢?从这句话说明楚灵王以诸侯之军伐吴围攻朱方,杀庆封尽灭其族,接着又以诸侯之军灭赖国,应该说是一支军队,不是二支军队。这只能说明古赖国不应在湖北随县稍东而北,而只能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所以楚灵王之师围朱方杀庆封而尽灭其族,回师后接着灭赖国。这是因为古代从江淮到南阳,抵楚都郢,这里有一条古道。从安徽寿县出土《 鄂 君启节》铭文中所谈的内容完全可以证明,当时古赖国正是在这条陆路古道上。由 谭期骧 先生《 鄂 君启节铭文释地》所释的车节铭文可以说明。(《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鄂 君启节所记舟车两节实包括当时楚国内的主要水陆交通路线”。(黄盛璋:《 关于鄂 君启节地理考证与交通路线的复原问题》,见《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其中陆路交通车节铭文:自鄂往,庚阳丘,庚象禾,庚副焚,庚繁阳,庚高丘,庚下蔡,庚居巢,庚郢。阳丘当即汉代的堵阳县,故治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象禾即今河南沁阳县北象河关。副焚,即春秋时的房国。繁阳故地在今新蔡县北。高丘,故址在今安徽临泉县南。下蔡即州来邑,在今安徽凤台县。“庚,表示经过地名,所经之地皆为城邑关中,盖皆有税官”。当时的古赖国,正是在新蔡县南到安徽临泉之间的交通要地上。所以楚灵王军队灭赖,是走陆路,而不走水路。如果走水路伐吴,这与 鄂 君启节所记水运交通路线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们从历史地理角度考察楚灵王克朱方,灭赖国,《左传》昭公四年所记楚师灭赖的地望应在今息县包信镇,走的陆路,而不是水路。
       3、在这里还应分析清楚《左传》昭公四年所记楚灵王灭赖之后,“迁赖於鄢”的鄢地应在何处?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昭公四年注中说:“鄢今湖北宜城县南,桓十三年《传》及鄢即此”。在这里 杨 先生由于把古赖国确定在湖北,因此也把鄢确定在今湖北宜城县南,应该说是不准确的。《左传》所记的“鄢”有三处:一、楚子克朱方后,灭“赖”,迁“赖”於“鄢”的“鄢”地。二、《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的“鄢”地。三、《左传》桓公十三年所记楚屈瑕伐罗,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莫敖使旬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的“鄢”。这三个鄢地,绝能不能混淆为一地名,应有所区别不同。《左传》隐公元年所记“郑伯克段于鄢”的“鄢”地是属郑地。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从《左传》隐公元年所记“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此“鄢”绝对不可能在今湖北,只能在今鄢陵县西北,为妨姓古鄢国地。《左传》桓公十三年所记楚大夫屈瑕率军队攻打小罗国,此罗国为熊姓古罗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三十里之罗川城,乃罗国初之封地,其后徙枝江县,今湖北平江县南三十里之罗川城(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出版)当楚军到达鄢河岸时,由于渡河使队伍大乱,同时又遭受罗国军和卢戎的两面夹攻。说明《左传》桓公十三年所记的事实,“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的“鄢”,应在湖北,而是指的古鄢水。故杜预注曰:“鄢水在襄阳宜城县入汉”。源出湖北省保康县西南,今名蛮河,流经南漳、宜城两县入汉水。楚师济渡处,当在今宜城县南三十里处。此鄢水当在今湖北。《左传》昭公四年所记克朱方,“遂以诸侯灭赖”,“迁赖於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鄢今湖北宜城县南,桓十三年《传》及鄢即此”。此说不当。此“鄢”应是指古鄢国、鄢邑,当在今鄢陵县西北。故《左传》昭公四年所记“迁赖於鄢”。杜预注“鄢楚邑”,应是指今鄢陵县西北的古鄢邑,由《左传》昭公四年所记“迁赖於鄢”,“楚子欲迁许於赖”,可以看出“赖”、“许”是相邻不远。由《左传》昭公四年所记楚灭赖,“迁赖於鄢”的鄢在今鄢陵西北,则可知古赖国应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相距不远,不必远离湖北。
    4、1995年12月26日,在息县召开的赖氏起源学术研讨会上,曾组织与会人员亲临包信镇实地考察。在闾河大桥南1公里处,发现有一古城址,遗址呈长方形,城墙外有40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现西南南护城河被人工填平,但其余却维持原来的地形地貌。整个古城遗址均高出地面1—2米左右。在这里还可搜集到西周至春秋时的鼎、鬲、罐等陶器碎片,纹饰有绳纹、窝纹等,质地为夹沙红陶、夹沙灰陶。虽然没有经过正式发掘,但从地形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是一座古城遗址毫无疑问。值得注意在城的西北还发现有古赖王墓、赖国九烈女墓等。从整个城址与古墓布局的分布,和当地流传着古赖国的一些历史神话传说,可以肯定古赖国在今息县包信镇,其城址当为古赖国城遗址。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完全可能确定春秋时的古赖国,应在今息县东北的包信镇,而不是在今湖北随县。
          (陈昌远 作者系河南大学 历史系 教授)

赖国与赖姓之源
       赖为商周古国。赖,古代文献或作厉。《左传•昭四年》楚灵王“灭赖”,《公羊》、《谷梁》二传并作“灭厉”。《释文》云:灭厉如赖字,又音赖。《史记•老子列传》之“厉乡”,《后汉书•郡国志》、《太康地记》和《水经•阴沟水注》等均作“赖乡”,说明古厉、赖同音互用。据《逸周书•世俘解》载,周武王克商后,曾派“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表明至迟在商代未年赖已立国,与商为盟,因而受到周武王的征伐,转而服于周。
       赖国地域在河南鹿邑一带。《水经•阴沟水注》云:“氵过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支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氵过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赖城,即赖乡城,也就是赖国都城。
       传世的春秋早期鲁大司徒也铭云:“鲁大司徒子仲白作其庶女砺孟姬媵也,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砺即赖,为鲁女孟姬所适之国,表明河南之赖与山东之鲁存在着婚姻关系。公元前645年(鲁僖公十五年)及前644年(鲁僖公十六年),齐国曾两次出兵伐赖,赖国被迫迁至今包信镇。褒信集,是著名的历史古城。《后汉书•郡国志》:汝南郡“褒信”侯国,司马彪原注“有赖亭,故赖国。”《通志•氏族略》云:“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四亦云:“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同书卷六云:“赖在息县东北。”清嘉庆《息县志》卷一舆地下云:“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存立于息州谯楼的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中记述:“包信镇,古春杰赖子国也。汉为褒信县,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褒信侯国,刘宋改曰苞信,隋复旧。至元,废入息县。”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为了争霸中原,灭赖而迁之于鄢。《左传•昭公四年》载:“(楚)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鄢即今河南鄢陵,赖人被迁于鄢后,不再见其活动踪迹。
       西周春秋之世,两赖并存。淮北涡水上游之赖为东赖,随枣走廊内另有赖国,其地在湖北随州西北20公里之厉山店一带,为西赖。随州之赖约于春秋早期为楚所灭。两赖土地先后并入楚之版图,赖族双双汇入“楚人”的行列。
       关于赖国的族姓,西赖为姜姓国。东赖或谓亦属姜姓,但《通志•氏族略》中却把它列入“周不得姓之国”。息县赖氏研究会《赖姓起源于息县包信镇》主张赖为姬姓国。上述说法,各有所据,姑且不论。但赖姓起源于包信镇却为学术界所共识。中国古代姓氏的起源。据《世本•氏姓篇》载,有氏于号、氏于谥、氏于爵、氏于国、氏于官、氏于字、氏于居、氏于事、氏于职等多种,赖姓属于氏于国者。赖国亡后,子孙以赖为氏。《姓氏急就篇》引《风俗通》云:“赖氏,国名,以国为氏”。《元和姓纂》说:“赖,《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因而,就赖姓源于息县包信镇,是有充分历史依据的。
                       (马世之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赖国都城在褒信  赖氏祖根源于褒信  
     从1980年以来,十几年间我从事地方志编纂与研究,曾查阅过河南大部分旧方志,并参与编辑、整理河南的旧方志提要。更具体参加了这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省、市、县志的编纂与审稿工作。80年代以来,我从《息县志》上就多次读到了关于赖国在息县褒信(今称包信)的记述,对此甚感兴趣,参加这次“赖氏起源学术研讨会”前,我又查阅了一些史料和工具书,亦发现对赖国地址、赖姓起源记述的不同说法。史书记述有分歧,但地近则益赅,时近则迹真,我们应根据这个原则作出分析,找出“史证”、“物证”、“理证”,以“三证”判断真伪,明确赖国遗址的所在,从而判明赖氏祖根的起源地。
     首先,从“史证”上查找。距赖国被楚国灭亡这史实时间最近的记载,见于春秋时人左丘明所撰的《左传》或称《左传春秋》,该书卷十《昭公》记述有楚灭赖的说实情:“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这段记载是说明赖国从西周建国,到春秋时为楚国所灭, 赖国国 君为保土爱民,使臣民免受战火之害,亲自背缚双手,口衔玉璧,随从士兵袒胸赤臂,用车拉着棺材,以死相许,求楚 国国 君不要扰害赖国臣民,为臣民企求太平生活。这一爱民的 赖国国 君感动了楚王,亲自为之松绑,接受了玉壁,焚烧了棺材。两国不战,迁赖国臣民至鄢(今许昌市鄢陵县)欲迁许民于赖国旧址(今息县褒信镇一带)。之后,迁鄢陵的赖国后裔怀念祖地,以国名为姓。
     史书上不但《左传》对赖国事有记载,以后的《后汉书•郡国志》亦记有:汝南郡,“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宋朝人郑樵所撰《通志•氏族略》亦载:“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明朝人陈士元著《万姓总谱》(亦为《万姓统谱》武亲泉今译)上亦记述为:“古代赖国,被楚所灭,后裔以故国名为姓。古赖国家族在颍川郡。”清顺治《息县志》载有:“赖……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传国历五百八十五年”。原存于息县褒信镇东兵庙的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碑》亦载有:“包信镇,古春秋赖国也。汉为褒信县,……至元,废入息县为包信镇。除此史证外,还有诸多史书、志书和金石文字足以证明了古赖国在今息县的包信一事,赖国于春秋时亡于楚国,楚王迁赖国人于鄢(欲迁许人于赖,),赖国人怀念祖地,后裔以国为姓。 根据以上史料证明,赖氏的祖根千真万确的在息县褒信”。
     其次,从“物证”上查找。即认真查找褒信古城遗址的年代。褒信镇傅庄村外确有古城遗址。此古城在地面成正方形,长、宽各113米。城已废,但此遗址高出地面成一高台,四周原有护城河,今城西南角因前几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挖高台土填平了护城河,其余处护城河迹仍为存水洼地。可信的是,这一遗址上出土了大量的陶片、有鼎、鬲、罐等,陶片上为绳纹、刻划纹、指窝纹、这种陶片俯首就能拾到,还有大量的铜箭头和钱币。我们这次在遗址考察时,周围村庄的农民群众告诉我说:每次下雨后,在这块遗址上就能拾到“鬼脸钱”(楚币)大小如手指甲盖。都说::“很多农家都存有在此拾到的文物。”一热心青年人跑回家中,拿出一把“鬼脸钱”和铜箭头交给前来考察的学者,请求鉴定年代。到会的考古专家,详细作了考察,判定这一遗址出土文物的时代,为周代文物,包括春秋战国时期。以上考察说明这一古城遗址的年代、地望都与史书记载相吻合,可互为印证。我认为考古的发掘,出土文物的年代,是确凿的“物证”。证明古赖子国都城在今息县褒信(包信),赖国亡后,后裔以国为姓,赖姓祖根应在褒信,这是千真万确的“物证”。当然考古发掘还可再深入的进行,进一步发掘这一古城遗址,还会有新的发现。
再次,还要“理证”。因为古籍“记载多有错论和混乱之处,在有些问题上记载互相牛氐牛吾为我们后来人研究这一问题增加了困难,因而出现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我们史学界、方志界、考古学界的同仁们,认真查阅和分析史实,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我认为这说是“理证”。”“理论”在三证中至为重要,我们河南的学术界,应有我们的见地,应有我们的理论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成一家言,不随波逐流,不迷信他人,不含混其辞,在对赖氏起源研究上拿出我们的正确结论,当然,学术问题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看法可以保留,继续讨论。但我认为对赖氏起源的“理证”上可否明确以下三个理论观点。其一,史籍上多处把赖和厉混为一谈,认为赖国也就是厉国,在今湖北省随县地,我认为这一混淆可能是以晋人杜预注《左传》时把同音异体字弄混了,造成了这个错讹。赖,在《说文解字》中注明赖字从贝,刺声。而厉是砺,砺石要磨刀。两个字,字形不同,本义不同,只是读音相近的通假字,不应混淆赖国与厉国为一个国家,更不应混淆赖姓与厉姓为一个宗族。学术界在研究这一问题上一定要尊重这一客观事实,不要再继续让杜预制造的混乱,混淆赖国与厉国,赖姓与厉姓为一国一姓了,还两国两姓一个清楚明白:赖国旧址在河南息县,厉国旧址在湖北随县;赖姓族根在今河南息县褒信,厉姓族根在今湖北随县,这是我认为应得出的“理证”之一;其二,赖姓是炎帝后裔;还是黄帝后裔?在这一问题上记述亦有分歧。但我认为,如第一条“理证”是正确的,赖、、厉有别,不再混淆,那么第二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厉姓多处史书上记载为炎帝之后。而赖氏族谱上却记述,赖氏始祖为周文五第十九子叔颖,公元前1122年被封为子爵,为赖 国开国 君王。叔颖为姬姓,是黄帝后裔;其三,是祖根发源地与望族地望记述上的含混,祖根发源地应是得姓之源,赖姓族根在褒信。本族人繁衍发展,而后播迁各地,其支派中在当地出了名人,形成名门望族,如赖姓迁于鄢陵(属颍川郡),迁于南康,迁于洛阳(古称河南)。在这些地方成为名门望族,这不是赖姓的源而是赖姓的流。源与流有联系但应有区别。祖根是姓氏的发源地应该明确,应作为寻根谒祖的圣地;郡望亦可纪念。但源与流有别,不应混淆。这是“理证”之三。
    总之,通过对古籍的查阅,对赖国古城址的考察和理论上的分析,我认为三证俱全,赖国古城在褒信,赖氏祖根在河南省息县的褒信镇。当然,赖氏的研究还应继续深入,赖国遗址还应进一步探查,特别遗址应进一步保护和修复,以使之在息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杨静琦作者系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编审)

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
      赖国是先秦时期的割据国家之一,也是传说中赖姓的受姓渊源所在。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今天,在我们开始重视对赖姓研究的同时,认真探讨一下赖国的历史,弄清其地望所在和与赖姓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赖姓历史的研究将是不无裨益的,本文定名为“关于赖国与赖姓的几个问题,”便是要解决与二者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赖国地望及与厉国之间的关系
    赖字在古代的读音与厉字相通,根据古汉语同音通收的规则,常常与厉字混淆在一起,赖国也因此被称为厉国。如在“《春秋》十传”中,同样记载昭公四年楚灭赖国一件事,在《左传》中作“赖”,在《谷梁传》、《公羊传》中都作“厉”。故而有人认为,古代的赖国就是厉国。但事实上把所有的赖国“以为即厉非也”。特别是历史上并不仅有一个赖(厉)国,更使赖国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仅在赖国地望问题上,就存在以下6种说法:
       1、赖国在湖北随州。主张这一说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晋人杜预。他在《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注中说:“赖国在义阳随县。”这里所说的义阳即义阳郡,。当时郡治今湖北枣阳东南。随县即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旧称殷家店)一带。由于赖、厉通假,这里的赖国也称厉国,赖国灭亡后的地方也称厉乡或古厉乡。如《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县注曰:“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注:“厉,读曰赖。”又在《西周金文不对题辞大系图录考马秉 》一书中,收录有一首中斛铭文,斛中有“王锡中马自  候四马秉”等字,有人认为其中的“阝”即厉字,说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随州一带就有一个厉国。便大多数人认为,这一厉国也仅是厉国,与赖国无关,杜预所说的在随州的赖国实际是厉国之误。
       2、赖国在河南鹿邑。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代表。他在《春秋稗疏》一书中,不赞成杜预对《春秋,僖公十五年》“齐师、曹师伐厉”一名对厉国地望的注释,认为厉国不可能象杜预所说的那样是“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而应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县厉乡。《史记•老子列传》也记哉:“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注:“正义曰:厉,音赖。”《晋太康地记》:“苦县东有赖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赖乡城”。上述所指都是一处。此外,近人杨伯峻也在《春秋左传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说法,认为“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稗疏》之说较合。”事实上,当时齐、曹两国的军队讨伐厉国,是因为楚国军队入侵徐国,伐厉的原因是为了救徐。从方位上看,假设杜预所说的厉国在湖北随州符合事实,但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与厉国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其他国家相阻隔,齐、曹显然不可能用兵于千里之外。况且从齐曹两国的力量看,在齐国最为强盛的齐桓公时期,曾联合宋、陈、卫、郑、许、曹六国军队与楚国作战,但也仅得以进军到远离楚国腹地的楚国边境陉(今河南方城一带)。更何况这时的齐国已经衰落,又缺乏当年七国联军的声势,仅以齐、曹两国绵薄之力,断然不可能进军到楚国腹心之地的厉。所以,这里所说的厉国显然不是远在湖北随州的厉国,而只能是距徐国最近的鹿邑一带的厉国。
3、赖国在河南息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西晋的司马彪为代表。他在《后汉书•郡国志》中注汝南褒信(今息县东北包信镇)曰:“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此后,宋朝人郑樵、罗泌,元朝人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赖,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罗泌《路史•国名纪》、马端临《文献通考》中也有同样说法。清朝人顾栋高著《春秋大事表》,两次提到赖国在息县东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说:“昭四年灭赖,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又在《列国地形犬牙相错》中说:“赖在息县东北。”另外,在嘉庆年间编修的《息县志》中,也说:“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上述主张赖国在息县东北的人都是不同时期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人物,言之凿凿,且记载联贯,具有较大的可信性。况且从鲁昭公四年的历史事实考察,当时的楚国军队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动,其灭赖是在东伐吴、取朱方、杀庆封之后,取山东之曾阝之前的一次行动,即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象杜预所说的那样去灭掉早已归属楚国并远在楚国心腹之地的随州之厉,而只能在回到自己边邑地区稍作休整时灭掉息县之赖。关于这点,从楚国灭赖后对赖国后事的处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据《左传》记载,楚灭赖后,欲迁于此,并使斗韦龟、公子弃疾城之而楚大夫申无宇却说:“城竟莫校。”杜预注:“谓筑城于外境,诸侯无与争。”杨伯峻注:“筑城于边境。”这些实际上都是告诉我们楚国灭赖后要筑城的地方是要楚国边境,由于这时是赖国故地,因此赖国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县之赖,而不能是别的地方的赖国。
       4、赖在山东聊城西。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东汉人服虔为代表。他曾在《春秋左氏传解》一书,提出这一观点。后来,南朝宋人裴马因 为《史记•齐太公世家》“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集解,又引他的话说:“赖,齐邑。”此后,清朝人江永著《春秋地理考实》,也认为《左传•哀公十年》“毁高唐之郭,侵及赖而还”中的赖“地近东昌府高唐也。”这里所说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带。
       5、赖在山东章丘西北(或历城东)。主张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他们认为,《左传•哀公六年》所记“齐侯阳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之赖所指即此,并引《后汉书•郡国志》曰:“营县有赖亭。”营县即今章丘西北一带。
      6、赖在河南商城南。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顾祖禹为代表。他在《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注中说:“赖亭,在县南,春秋时赖国也。昭四年,楚灭赖,楚子欲迁许于赖即此。”此后,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存灭表》中也主此说,认为“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赖亭”。但当代研究者认为,这种说法“与较早的文献记载不合”,是“清初《读史方舆纪要》以来的误记”,因而不足取信。
      上述6种说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关于赖国地望的主要观点。其中随州、鹿邑之赖多称厉国,聊城、章丘之赖一般认为是邑名,商城之说形成较晚,只有息县赖国被较多的人认为是《左传•昭公四年》所记被楚国灭掉的赖国。也正因如此,《通志•氏族略》才说这一赖国在“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成为赖姓人得姓的渊源之地。
二、赖国先祖与血统源流
       关于赖国是怎样来的一个国家,古今也同样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赖国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国家。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厉)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至唐代,李泰撰《括地志》,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赖国以境内的厉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氏生于厉山,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此后,《太平寰宇记》、《路史•国名纪》、《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都袭此说。另外,在宋人编撰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里,也认为赖国是“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清朝人顾礴高撰《春秋大事表》,更进一步指出厉国是炎帝本国,姜姓。上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湖北随州一带的厉国是一个姜姓的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此外,当代学界也有人根据古代厉、赖、列等字相通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泥流域,后约在商代东迁河南鹿邑的厉乡。也就是说,在鹿邑一带的厉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
      2、赖国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的后代。大多数赖姓人和赖姓家谱主此说。如在近年台湾流行的《台湾姓氏堂号考》、《台湾姓氏源流》、《中华姓氏源流堂号考据》等书中,均以赖姓家谱为依据,认为赖国是叔颖的封国,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赖氏发说于此。”此外,蕉岭《赖氏族谱》等也说,赖国是周武王弟叔颖所建的国家,叔颖与他的父祖一样,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和周文王第十九子,在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前)受封于赖。为子爵,建赖子国,史称赖子。此后累世相传,至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为纪念故国,改姓为赖,以国为氏。
      综合上述两点可能看出,围绕赖国血统先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炎帝之后还是黄帝之后等问题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可明白,主张是炎帝之后的人主要指在湖北随州和河南鹿邑的厉(赖)国,而在河南息县的赖国显然出处自黄帝系统。也正因此,宋朝人罗泌在《路史•国名纪》中便指出:“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昭四年),非炎帝后。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也就是说,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赖国或厉国,并且其血统来源不一,但后来诞育了赖姓的国家只有一个,也就是叔颖的西周初年所建、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的那个赖国。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赖姓人共尊叔颖为血缘先祖,并说他是 赖国国 君,然而这种说法的起源十分晚,并且也只仅仅见于赖姓家谱,在古代典籍和历代有影响的姓氏学著作中都没有记载。所以,时至今日,我们还无法从学术的角角解开叔颖身世之谜。
三、同异共存的赖罗傅关系
       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的赖、罗、傅三姓人中,一向流行三姓联宗之说,并因此成立了三姓宗亲联谊会。他们根据代代相传的家族历史和家谱上的记载确信,早在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四年楚灭赖时,“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罗、傅二氏的,以国属近邻,兼有姻亲关系,故有赖、罗、傅联宗说法。事实上,三姓除赖姓出自叔颖之后外,大多数罗姓或傅姓的人另有自己的血统源流。
      首先,从姓氏来源看,赖姓出自古代的赖国,而罗姓则主要出自古代的罗国,相传是祝融或颛顼的后代。另外,出自北魏鲜卑族的破多罗、叱罗等姓的人,以及唐代西突劂可汗斛琴罗的后代,清朝皇族爱新觉罗、贵族萨克达等也都有人改姓为罗;傅姓则主要尊奉商朝宰相傅说为祖先,或者自称是周代受封于傅邑的大由的后代。
      其次,从郡望堂号上看,赖姓主要分为颍川、松阳、南康、河南四支,罗姓则有豫章、长沙、三龙、柏林等望,傅姓也有清河、北地、巨鹿、茂陵、襄阳、庐州、庆阳、宁夏、邺下、青州、尚儒、双凤、义渠、三德等支派,可见也不一致。
再次,从家族文化和祠联堂联上看,赖姓称“名噪秘书,志匡王室”,罗姓称“鸟迹徵奇,藻思发琳琅之笔;钱江互瑞,倡言成吴越之功”,傅姓称“尊儒尚学,崇位抑奢”,也不相同。
    更为重要的是,三姓各有自己演变和播迁的历史,有着较大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
      因此,我们在对赖姓进行研究的时候,尽管应首先着眼于它与罗、傅二姓之间在血缘上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应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应一味地认为它们全都尊奉叔颖为祖先,尤其是在罗、傅两姓中,尊奉叔颖为祖先并认为与赖姓同宗的,其实只是一少部分人而已。我们不可以由于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有三姓同宗联谊会的缘故,就一概地认为所有的三姓都是如此。
四、赖姓向南方各省和台湾的迁徙
     关于赖姓发源以后的迁徙问题。是赖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更好地为寻根谒祖服务的依据。如果要全面进行研究,显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这里仅根据手中掌握的资料,重点探讨一下赖姓人向南方各省和台湾的迁徙问题。
      关于赖姓人向南方各省的迁徙活动,目前在海内外流传较广的蕉岭《赖氏族谱》、台北西盛《赖氏族谱》、福建德化《侯卿赖氏族谱》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蕉岭《赖氏族谱》记载,赖姓在得姓以后,由于受姓之地在秦汉时期属于颍川郡的管辖范围,因此也多称自己的郡望或堂号为颍川。后来,一部分人在赖庄的率领下由祖居地迁居松阳,至其子赖遇时便落籍为当地人,形成赖姓松阳郡望。后来,这支赖姓人中有一部分人在南朝刘宋元嘉未迁居南康郡揭阳(原注今江西宁都,实则广东揭阳),开创了赖姓南康郡望。此后,这支赖姓中又有人迁居赤竹坪。至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赤竹坪改虔化县,他们也改称虔化人。随唐以后,这支赖姓人中又有人相继迁到潭州、汀州、清流、上杭、永定、宁化、永春、漳州、程乡、镇平、平远等地,成为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赖姓的最大支派。
     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也记载,他们是在东晋安帝四年(公元400年)迁居潭州丰陆桴原(今湖南长沙一带)的,此后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代又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1369)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此外又有谱称,东晋时,有位名叫赖忠诚的人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太守,至其孙赖硕等人时西迁入江西,定居于虔州阳都,其后代便在当地发展繁衍。至唐未时,这支赖姓人又在赖由得率领下从宁都沿古城进入福建,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姓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
     另外,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资料也说,居住在松阳的赖姓人大约在南北朝后期的赖灿时因生有七个儿子的缘故而分七支,其中有两支留居松阳,另外五支全部迁往江西。留居松阳的人后来又有一些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的赖延显生子5人,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乡,或者留居当地,分别成为各有关地区的开基祖。
     综合以上各种家谱资料的记载,我们可知道原生活在发祥地或颍川郡的赖姓人大约在东晋时开始向南方迁徙,定居在浙江松阳一带,以后又进一步分衍出南康郡望,并以松阳、南康为中心向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省发展,散居在许多县乡之中,遂使赖姓成为南方大姓之一。
     至于赖姓人向台湾的迁徙,大约开始于明清之际,是由郑成功收复台湾一事引起的。据《台湾文化志》和《云林沿革志》等书记载,早在南明永历三十一年(1677)时,就有原郑成功部将赖某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庄及山脚庄,另外还有一位赖姓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东埔虫向,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姓人。此后,随着清朝的统治在台湾的确立,又相继有一些赖姓人由东南沿海迁居台湾。这些迁徙可考的约有14次,分布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间,其中康熙时期3次,雍正时期1次,乾隆时期7次,嘉庆时期2次,道光时期1次。如据《新埔赖氏族谱》记载,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时,有漳州平和县葛竹乡人赖天经入迁台北板桥镇,成为新埔赖氏开基祖。另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资料记载,乾隆年间,居住在平和县心田乡的赖云从迁居台中三份埔,有子5人各具才能,人称“心田五美”,后来发展成为台中一带影响最大的赖姓支派。又据《台北县志稿•开辟志》记载,雍正五年(1927年)时,广东人赖玉苍与曹姓人一起迁居台北,倡建今阳明山区士林镇市街。另据《屏东县古碑文集》记载,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时,有位名叫赖永汉的人迁居县中坊街从此也在当地发展繁衍。另外,据德化《侯卿赖氏族谱》载,该县下涌东阳派的赖祖等8个,因前往台湾经商而定于彰化院务三佳春。总计由大陆沿海陆续迁往台湾的赖姓人以原居于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各县者为最多,其次为广东饶平、大埔、揭阳、福建宁化等地的人。其中来自福建南部的人在迁入台湾后多居住在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而来自广东的赖姓人则定居在台湾的北部和中部,如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
五、赖姓人口及其分布
      在当代,赖姓是在大陆百家大姓中排名第98位、在台湾排名第15或19位的著名姓氏,但其人口数量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则由于赖姓人口分布过于广泛,居住地区过于分散,给统计工作留下了较大难度;再则在过去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中,所重视的多是各地人口的总体数量和职业构成等与现实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统计数字,而忽视了对姓氏使用情况的统计,因此也使我们无法得知赖姓人口的确切数量。不过,尽管如此,一些有心人还是利用这些统计的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统计,或在一定范围内对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且得出了颇能令人满意的结论。今天,我们利用这些抽样调查资料,便可推知赖姓人口的大致数量。
     在近年所进行的人口抽样调查中,较为可信的资料是一些研究者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所作的抽样调查。在这次抽样调查中,他们把全国分作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6大区,并分别从中抽出辽宁、北京、上海、福建、广东、陕西、四川作为调查重点。他们共抽查174900人,发现其中有364人姓赖,占人口总数的0.208%,并以此居全国百家大姓的第86位。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数字。我们若以这一人口比例进行人口推算,并假设现在的人口比例与此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在当今大陆12亿人口中,赖姓人口约在240万左右。若再加上台、港及海外的赖姓人口,赖姓的总人口应在260万人上下。
     如果更具体一些说,在对辽宁等地人口姓氏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中,共调查辽宁25029人,其中赖姓有2人,占被调查姓氏的256位;调查北京24948人,其中有6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223位,调查上海25092人,其中赖姓仅1人,占被调查姓氏的286位;调查福建25244人,其中有赖姓36人,居被调查姓氏的60位;调查广东25646人,其中有244人姓赖,居被调查姓氏的25位;调查陕西23795人,其中有14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246位;调查四川25239人,其中61人姓赖,占被调查姓氏的75位。从这一调查结果可能看出,赖姓人在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的人口比例比较高,在其他地区则相对低一些。
     赖姓人在分布上所以呈南多北少局面,与其历史潮流史源流有密切关系。如历史上的赖姓知名人物多集中在南方,北方较少,甚至几乎没有。如唐代的赖棐是赖村人(原属雩都今属宁都),宋代的赖文俊是处州人,赖绂是清流人,赖良遂是长汀人,赖梦龄是福宁人,赖文政是荆南人;元代赖陆孙是宁化人,赖良是天台人;明代赖厚福是增城人,赖献民是龙岸人,赖瑛是广昌人,赖祖是南康人,赖凤是泉州人,赖迁用是永定人,赖隆是河源人,赖嘉谟是永丰人,赖万耀是英德人,赖道南是永安人,赖燧是平和人;清代赖华钟是明溪人,赖文光是嘉应人,赖以分是仁和人,赖锐是城西人,赖鲲生是会昌人,赖文鸿是广西人;现当代赖和是彭化人,赖心辉是三台人,赖世璜是石城人,赖可可是广东人,赖传珠是赣县人,赖汝樵是平江人,赖若愚是五台人,赖昌祚是瑞金人,赖经邦是吉安人,赖少其是普宁人,赖亚力是内江人。赖其芳是武平人,赖绍尧是汝城人,赖春风是宁冈人,赖祖武是福州人,赖爱光是惠阳人,等等。从上述这些赖姓名人的籍贯上,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正符合赖姓人在分布上南多北少的基本规律。
      (王大良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赖姓渊源考   
     赖姓在当今中国常见的汉族100大姓中居第98位,人口和分布情况尚无确切统计,但据有关资料估算,赖姓人口约有260万左右,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如江西、浙江、湖南、福建、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均有赖姓族人聚居。在台湾岛,赖姓人口排列第十九位,近30万人,是当地大姓之一。
     赖姓又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他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赖国,属于以国名为姓氏之类。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赖,《左传》赖国,为楚所灭,以国为氏。汉有交趾太守赖先。”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引《风俗通》云:“赖氏,国名,以国为氏。”郑樵《通志•氏族略》、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罗泌《路史》及清代张澍《姓氏寻源》等亦有类似记载。总之,古代各种姓氏书都一致记述,赖姓源出于春秋时期的赖国,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赖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及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为赖姓。
     但是,对于春秋赖国的来历和变迁,史料记述颇为纷杂,对此,本文略作剖析。
     一、周代赖子国的地望
      历史文献对古赖国的地望记载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处,即:河南鹿邑县东的厉乡,河南息县之包信镇,河南商城县南的赖乡,湖北随州厉山店。
    1、鹿邑厉乡
     《史记•老子列传》称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其地在今鹿邑县东。《正义》云:“厉,音赖。”意思是古时厉与赖读音同,可通假。《后汉书•郡国志》陈留国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晋《太康地记》云:“苦县东有赖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赖乡城。”这里所说的赖乡,均指鹿邑之厉乡,即老子的出生地。
     另据史载,周武王伐商时,曾命伯韦伐厉,俘获甚众。后世学者多认为周武王所伐之厉,即今鹿邑赖乡。商周之际,曾有一支厉(或作赖)人在鹿邑一带建国,为一依附于商朝的小方国,后因受周军讨伐而被迫南迁。
    2、息县包信赖亭
     《后汉书•郡国志》汝南郡载:“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明确指出褒信赖亭为古赖国故地。宋元以来,又有大量的史籍认定息县包信是古赖子国所在地。《通志•氏族略》云:“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说:“赖姓未详,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清代很多历史地理学家及地方文献也认同此说。如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及清顺治、嘉庆《息县志》等,都认为褒信是赖国故地。今人顾颉刚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亦标赖国于息县东北。
      当今赖氏族人也多认为其祖居地在息县包信,如《蕉岭赖氏族谱》说:“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二千余年……而其源则本于赖国……赖国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商城县南。息县、商城皆属河南汝南府光州……是颍川君(郡)为赖国子孙散处之区明矣。”该族谱虽将息县、商城两处赖亭混为一谈,但也认为褒信是古赖国所在地。
    3、商城赖乡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汝宁府光州商城县说:“赖亭,在县南,春秋时赖国也。昭四年,楚灭之,楚子欲迁寻(许)于赖,即此。志云‘殷城县有赖亭’”。近人何光岳撰《炎黄源流史》更具体地说:“赖国之赖乡在商城县南四十里的通城店。店临九水河,为九井之水所汇。北汇灌水而注入淮河。九井是烈山氏的诞生地,故被赖人由鹿邑的赖乡南移到商城的赖乡,以后再西移至随州厉乡之九井。可见凡有九井之地,都有关于神农氏、烈山氏诞生的传说,故商城之厉乡为赖国所迁之地无疑。”这段文字的意见是,古赖国源出于神农氏炎帝之后的一支烈山氏,商城赖乡有许多关于炎帝、烈山氏诞生的传说,因此是赖国所迁之地。
     4、湖北随州厉乡
      《左传》桓公十三年载:“楚屈瑕伐罗……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杜预注云:“赖国在义阳随县。赖人,仕于楚者。”杨伯峻说:“赖,国名,今湖北随县东北有厉山店,当即其地。或以为在河南省商城县南,恐不可信。”杨氏在此否定赖国在商城县南。又据《春秋》僖公十五年载:“楚人伐徐。”齐国为报复楚国,便与宋、陈、卫、郑、许、曹会盟于牡丘,后又联合曹国伐厉。对于齐、曹之师所伐之厉,杜预注道:“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杨伯峻认为此厉应是河南鹿邑厉乡。他说:“厉,国名。惠栋(清人,撰有《后汉书补注》)《补注》以为即桓公十三年《传》之赖,在今湖北随县之厉山店,此晋、宋以来之传说。 王 夫人《稗疏》则以为此又一厉,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东老子所生之苦县厉乡。
     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稗疏》之说较合” 不论上述诸家对齐、曹之师伐厉的地点怎样分歧,他们都认为周代赖子国应在今湖北随州一带。而当今出版的一些著述也附和此说。如近几年出版的《姓氏辞典》(王万邦著)、《中国姓氏起源》(史国强著)等,均说赖国在湖北随县。
      综上可见,对周代赖国的地望,文献记载主要有四处。那么,赖氏得姓的赖国究竟在哪里?我认为,要想确定此事,关键是弄清赖子国灭亡的时间和地点,因为赖氏得姓是在赖国灭亡之后,以国为氏。
     二、赖国灭亡的地点
     春秋赖子国于鲁昭公四年,即公元前538年被楚灵王所灭,对此,史家均无歧议。而赖国灭亡之地,各家说法不一。
     鹿邑厉乡,或称赖乡,为商周之际赖人初建国之地,周初即被迫南迁,而国尚未亡,不存在得姓受氏问题,可以排除不计。
商城赖乡,自清代始有顾祖禹提出商地县南有赖亭,楚灭赖后,“欲迁许于赖,即此。”而其根据是“志云:殷城县有赖亭。”顾氏所据之“志”不得而知。查殷城县,本汉期思县地,南朝宋侨立苞信县于此,曰西苞信。梁改称苞信隋开皇四年更名为殷城,宋初避讳改名商城。故城在今商城县西。由此可知,殷城得名较晚,其前身曾名苞信,是南北朝时宋朝为安置流民,侨立(息县)苞信县于此地。所以,殷城亭很可能是由息县苞信赖亭附会于该地。故扬伯峻认为:“或以为在河南省商城县南,恐不可信。”因而商城赖乡也不是春秋赖子国灭亡之处。
     随州厉乡,被一些学者认定为楚灵王灭赖之地。据《春秋》昭公四年秋七月记载:“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左传》详述其事云:“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地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徙镇南),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对于这件事,杨伯峻说:“赖《公羊》作厉。即桓公二年《传》之赖国,今湖北随县东北之厉山店。”此说恐有误,因其立足点是“厉、赖”古音同通假,汉代以来一些史籍均记后作赖,所以厉国就是赖国。
     但是,春秋时期的厉与赖是否为一国,尚属疑案。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按赖与厉,旧作两国,《通典》、《通志》、《通鉴地理通释》、《春秋地名考》、《方舆纪要》皆同主分列,顾栋高则谓厉与赖通,实为一国。”由此可知,厉与赖,历来被视作两个小国,直至清代,始有人将二国合为一国。其后,台湾学者陈褩及《中国史稿》等同意此说。陈褩在《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中说:“赖即厉,非二国矣。”《中国史稿》东周列国存灭表亦列赖、厉为一国。然而,要想确认赖、厉为一国,还需要新的考古资料予以证实。因赖、厉二字虽古时音同通假,但从字源、字形、字义上看并无丝毫联系,若仅凭音同通假就认定厉就是赖,似乎有些牵强。
     春秋时的厉和赖不是一国,史书早有明载。《晋书•地理志》云:“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百三十九知其所居。”其中列赖、厉为二国。唐杜佑《通典》亦以赖、厉为二国。关于厉国,据文献记载在今湖北随州之北。《汉书•地理志》载:“南 阳 君随厉乡,故厉国也。”注:“厉,读音赖。”《帝王世纪》云:“神农氏起列山为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风俗通》云:“厉氏,国名。神农生于厉乡,所谓烈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厉,谨按《春秋》,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楚与国也。其后以国有氏。汉有义阳侯厉温敦,后居东阳。”从这些记载可知,厉国本出自姜姓炎帝之后的一支烈山氏,建国于今湖北随州北之厉乡。其后以国为氏,有厉姓。
     厉国灭于何时,史无详载,有人把它记为楚灵王所灭之赖,也有人说厉国于春秋时改名为随国,即《左传》桓公六年“汉东之国随为大”之随国。本世纪70年代未,随县出土了曾侯乙墓, 李学勤 先生曾据之提出“随即曾”,也就是随国就是曾国。后来有人指出,春秋时本无随国之名。“可能是《春秋》、《左传》作者为贬低曾国(因曾国长期追随楚国与周为敌)而记为随国的。”由此看来,厉、随、曾三国关系密切,可能是一国多名,或前后交替于一地。又据古姓氏书载,古厉、随、曾灭亡后有厉姓、随姓、曾姓,但这三姓人从未有与赖姓联宗者。可见随州之厉虽古读作“赖”,实与春秋楚子灭赖毫无关系。
     又据《左传》所记,春秋昭四年楚国灭赖之前,六月,楚王会合诸侯于申(杨伯峻说此申在今南阳市北)。七月,楚出兵伐吴,八月、攻克朱方,其地在今江苏镇江市南,然后回师灭赖。当时楚都在郢,即今湖北江陵一带。如果赖国在今湖北随州,位于楚郢都之南稍东,则不在楚军回师路上。而楚军于一月之间,由南阳出发,东抵今镇江“克朱方”,现迂回于随州灭赖往返数千里而作战,似乎不太可能。杨伯峻曾对此解释说:“克朱方与灭赖盖以两支军同时进行……《传》先叙克朱方,屈申为帅,而灭赖,则楚子自帅,故知分为二军。”这种解释似有一定道理,但《左传》叙楚克朱方时,楚王似亲自在场。当时楚军执庆封,欲杀之。椒举劝阻楚王说:“臣听说没有缺点的人才可以诛戮别人。庆封就是因为违背君命,才在这里被擒,他肯服服帖帖地被诛戮吗?如是丑事在诸侯中宣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楚王不听,让庆封背上斧铖,在诸侯军队中巡行示众,还让他说:“不要有人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死他的 国 君,削弱 国 君的孤儿,来和他的大夫会盟!”庆封说:“不要有人像楚灵王的庶子围杀死他的 国 君—哥哥的儿子麋,而取代他,来和诸侯会盟!”楚王赶紧让人把庆封杀了。据此,杀庆封时楚王在场,就不可能再自帅一军去随州灭赖。以地理考之,昭四年六月楚王会诸侯于申,应是东申,即今河南信阳市一带。然后楚挥师向东伐吴,克朱方,回师途经今息县包信附近,因赖人未会楚之盟,遂顺手灭之。所以,楚灵王所灭之赖是在今包信一带。
     包信赖亭为楚灭赖之地,对此,史不乏书。如前文所引,《后汉书•郡国志》载:“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这是较早见于记载的包信之赖国,其文出自晋代史学家司马彪之手,必有依据。此后,宋代郑樵更明确地说:“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春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指出赖姓源出于褒信赖子国。宋代以后,又有许多学者和地方文献认定包信为春秋赖国故地。如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说:“赖姓未详,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清初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云:“昭四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后汉志》褒信有赖亭,故赖国。《文献通考》云;赖国在褒信县。汉褒信县,刘宋改苞信,元省为包信镇,今在息县东北。”清沈钦韩《春秋左传地名补注》载:“汝南褒信侯国有赖亭。”清顺治《息县志》载:“赖子未详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迁赖于鄢,遂亡。传国历五百八十五年。清嘉庆《息县志》云:“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清张澍《姓氏寻源》说:“《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侯(一作信)县有赖亭,故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非炎帝后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
     即如主张厉、赖为一国的顾栋高、陈褩等也不否定褒信曾为赖子国故地。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说:“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在息县东北。”陈褩则称:“河南鹿邑、商城、息县湖北随四县,并有厉、赖之遗址,如除去随县不过为厉山氏出生地,且已属随侯之国。可以不计,则只余鹿邑、商城与息县之赖。鹿邑县南距息县二百数十里,小国迁徙毋常,故此三地并有其遗址。”
     另外,顾颉刚、谭其骧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标赖国于今息县东北。
     综上,息县包信为古赖子国所在地和亡国之处,已为众多的历史典籍所认定。近几年在息县包信镇附近出土有十余种形状各异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箭头和楚国金币等,并发现了周代古城遗址,从而证实古文献记载无误。
三、褒信赖子国出自姬姓的传说
     对于春秋赖子国的来历,值得注意的是赖氏族人的传说。据明、清以来的各种赖氏家谱记载,赖姓源出于姬姓,是周武王之弟姬叔颖(或作颍)的后代。《中国文化大博览•一百大姓考》说:“赖氏,出自姬姓。综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文献通考》载,周武王弟叔颖,受封于赖(在今河南省),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据谱载:赖氏族人为避楚灵王之害,有改罗、傅二氏者,以其毗邻,兼有姻戚关系,故有赖、罗、傅联宗之说。”《台湾百家姓与大陆源流》称:“源于赖姓的赖国,是春秋时周武王之弟叔颖所建,为当时的一个侯爵之国(应为子爵)。于鲁昭公四年,被楚国所灭后,赖国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而开始了赖姓。实际上,赖氏也是黄帝姬姓的子孙。”
     这些传说均来自赖氏谱牒,虽不尽准确,却也绝非空穴来风。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历来就有敬宗崇祖的传统,重视传宗接代,如无特殊情况,绝不会轻易改变姓氏,更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冒认祖宗。赖姓人世代尊奉姬叔颖为始祖,并认为赖国出自姬姓封国,必有依据,只因年代久远,史迹湮灭,难以稽寻罢了。尽管如此,赖姓源出姬姓并非完全无线索可寻。据宋代罗泌《路史》说:“赖,子爵,蔡州褒信有赖亭,楚灭之(昭四年),非炎帝后。”这说明,在宋代已有“褒信赖国”不是出自姜姓炎帝之后的说法。史泌还特别说明道:“春秋灭赖,古本即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指出春秋时的厉、赖不是非曲直国。而春秋厉国,一般认为是出自炎帝之后的烈山氏,即出自姜姓。这里,罗泌虽未明说赖国源于姬姓,但据赖氏族人世代相传为姬叔颖之后,亦可以判定赖国为姬姓封国无疑。
     另外,本世纪60年代,台湾赖、罗、傅三姓宗亲会根据族谱传说编有一首会歌云:“赖罗傅,我宗亲,休戚相依,齿与唇。不论富贵,不论清贫,同是文王后代人。—”无独有偶,近年来,息县赖氏研究会在包信镇调查发现,这一带也流传有许多关于赖、罗、傅三姓联宗的故事,说是赖国灭亡后,残存下来的赖人为避楚灵王之害,相约改姓为罗、傅、看守祖坟。并且在今包信镇周围,“姓傅的村庄星罗棋布,围绕古城和叔颖公陵墓的大命脉城、小傅庄、大傅围孜、小傅围孜、傅小庄和前傅楼,傅腰庄、傅后楼,万人一姓,无有旁姓。周围乡镇罗、傅两姓列多,自古以来,两姓不通婚。”这说明,海内外都有赖、罗、傅三姓同宗的传说,并非历史巧合。当然,关于赖国始祖姬叔颍其人其事,于史无征,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赖姓的发源地和祖居地在今息县包信一带,则确凿无疑。
           (刘翔南作者系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副编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3: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起源考:赖氏源于赖国叔颖公为赖氏始祖
一、叔颖公为赖氏始祖的记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民族则由世家族组成,而每一个家族、世族都有它的历史来源及形成,如黄河一样,有着它那水的发源地,如长江一样由无数支分流组成。
     考我赖姓,追宗溯源,《赖氏大宗谱》、《颍川赖姓族谱》、《台湾赖姓大宗族谱》、《赖氏家谱》等族谱记载,赖姓发源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第二十九代玄孙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颖公,为我赖姓第一代始祖。始祖叔颖公,自幼聪明好学,文武双全。商末年间,纣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国无太平安宁之日,长此以往,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顺天民意的战争,八百诸侯起孟津,武王命其弟叔颖公率众诸侯兵发西岐,讨伐纣王。功成后,始祖叔颖公退居到河南省颍川地。周朝建立后,武王念其弟叔颖公灭商建周之功勋,赐其弟叔颖公为子爵,并封其弟叔颖公所在地为赖国,因此,产生了“赖国”。后世子孙为纪念先祖创业之艰难,立业之辛苦,乃以国为姓,以姓为荣,颖川为号,继承和发扬光大祖业。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历史经受了无数次冲刷和变革,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和出现不少历史断层、时代的变迁,波及到很多地区的重新划分和地名的改变,不留情的大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也使很多历史文物、古迹、文献资料遭到破坏或遗失,给后人重新考察历史,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1988年,我受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的委托,重新对赖姓的发源、发展、繁衍生息及现实生活集居等过程,重新进行一次核对、整理,为今后海内外赖、罗、傅宗亲寻根、祭祖、拜亲、联谊,提供详细真实的地址、地点、活动路线及行程时间,为此,我先后邀请了:现国家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原西北大学校长 张岂之 先生,原陕西省副省长 魏明中 先生,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石兴邦 先生,陕西省文物局局长 陈全方 先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巩启明 先生,国家瓷像艺术研究课题组组 长孙宜生 先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商周研究员 徐锡台 先生,西北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柏明 先生,西北大学电教中心主 任魏全有 先生,及省市电视台和其它有关人员,成立了“赖姓文化研究组”。同时,也得到了日本大和兴业株式会社总裁赖昌宏宗亲,台湾省省会议员赖诚吉宗亲,台南台学兴书局总经理赖金源宗亲的大力支持和其它宗亲会宗亲的鼎力相助。我们先后对陕西、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贵州、四川等地重新进行考察、核对,历经了16个月,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地名核对清楚,将与赖姓有关的历史资料,赖姓的分布地、历史遗迹,进行了一次详细整理,并又与很多地区赖姓连起来,为海内外赖、罗、傅宗亲寻根、祭祖、拜亲、联谊,提供了大量依据和最佳路线和行程。
      从1988年开始,先后组织接待了很多次海内外寻根祭祖,拜亲,联谊活动。分别在陕西的黄陵、咸阳的周陵、岐山的周公庙、长安的镐京、洛阳的周公庙、洛阳的孟津、浙江的松阳、福建平和心田等地开展活动,参加人数达3000多人次。尤其高兴的是1992年冬季在福建漳州平和赖氏始祖祠堂重新落成,每一次活动,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洛阳活动期间,更是得到洛阳市政府和洛阳市周公庙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专门开会成立了接待组,并提出口号:“将周公庙还给周公”,“将周公庙还给周公的后人”。有关部门为保证祭祖活动如愿进行,将封闭多年的大门及影响祭祖活动的建筑,拆迁修复,以便祭祖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参加活动的台湾宗亲大为感动。
     息县包信镇,我于1988年和1989年先后两次带研究组来进行考察,也将考察结果通报了联谊会,因为当时的历史原因,所以也就没有打扰有关部门。按照宗亲联谊会安排,1994年春季祭祖活动,安排在包信镇,我也将有关计划、日程、路线、日期与有关部门和信阳地区统战部作了联系,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如期进行。在此,我代表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向信阳地区统占部,及其它有关部门表示歉意。但是,我相信,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时间的改变,包信镇的祭祖活动一定会实现,而且,这一天即将到来,届时更需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指导,更需要有关部门为我们献计献策,我将不胜感激。
     二、关于历史上赖、罗、傅三姓为一的记述
     赖国建立后,始祖叔颖公、扶天子,搬周礼,食粗米,穿布衣,与农同耕,发展农业,顺天意,安抚民心,使得“赖国”及周围四方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所以,长此以往,始祖叔颖公,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至今各地民间流传着始祖叔颖公美好而带有神话般的各种传说。从始祖叔颖公传至第十四代添公时,赖国遭受楚国侵犯,为抵抗楚人入侵,赖姓后人奋起抗楚,因太平年久,兵器早已无存,而当时民间用于最广的是铜锣和斧子,铜锣民间用来吓唬哄赶伤人的野兽和损坏庄稼的蝗虫、鸟类、斧子则是用来吹柴、开荒等之用,所以用锣作盾,斧子作兵器,抗击楚人。后为不受楚人所害,出走他乡,部分留守祖业,分手之前,以兵器证,寄铜锣、斧子为记,将铜锣的锣改为罗寄以为姓;斧子的斧改为傅,寄以为姓。因此,产生了罗、傅二姓,所以至今保持着赖、罗、傅三姓为一的记载。
     三、赖姓,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记述
     自始祖叔颖公建功立国之后,3000多年来,历朝历代均有我赖姓始祖入朝为官,出将入相,执掌黄门。如汉朝;交趾太守赖先;蜀汉:吏部尚书赖恭;西晋:成都王尹赖光;东晋:松阳郡赖遇;南北朝:居身相国赖匡;齐:总兵指挥赖笃;梁:徐青置使赖琏;唐:朝仪大夫赖显;宋:国师赖文俊;南宋:中宪大夫赖朝美;元:忠孝两全赖禄孙;明:山东监察御史赖进德;清:武科举人赖延云等等。
     自古以来,赖姓名人历代均有。但是为什么史记、史书资料没有记载呢?实事并非如此。“赖姓宗族族谱”等族谱均有记载。宋朝德佑元年,官任沿江置招抚大使赖旦臣,有病弃职回家,平时与刘梦炎三代相好,后刘梦炎归顺元朝任职,多次在元朝宰相伯颜面前,推荐赖旦臣,伯颜召见赖旦臣说:“我赖氏历代贤臣、将相生则忠君爱民,死则配享,一部十七史中,何代无我赖氏?今虽弃官,受国恩,不幸国亡,唯有一死而已,岂能拜汝腥膻之犬马乎?”伯颜听后大怒,令左右将赖旦臣送押于燕都。伯颜又问刘梦炎:“赖氏贤臣是否出自一脉?”刘梦炎答道:“史部记载,赖氏世代为官,出任居官,名誉显扬,受皇封于历代。”伯颜听后,气急败坏地下令将所有史书有赖姓记载一律删除,并令各地凡有赖氏记载一律删除。从此,赖姓在中国历史各时期记载被消灭,保存下来的也是极少。但是始祖赖旦臣的民族气节,及其它赖姓始祖的功世永远刻记在历史的丰碑上。
     四、当年赖姓后人繁衍生息播迁分布记述
     自东晋松阳郡受皇封之后,赖姓生息,根深叶茂,从江苏、浙江发展到福建,在福建各地发展到广东、江西,在不同的时期,又有赖姓受封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任职。福建赖姓下海开垦,开发宝岛台湾,形成了今天的三十八万之多的赖姓居住台湾、福建、广东沿海,近几百年来赖姓的发展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近些年来,我接待海内外无数赖姓后裔,赖氏历经几千年,赖氏字号不变,各地辈份不乱,发音语音虽发生了变化,但都能说出自己的历史来源,共知自己是三堂即“颍川堂”、“松阳堂”、“西川堂”之人。近年来,有大量的海内外赖姓后裔,不断寻问赖国的发源地,赖氏始祖的棂墓及赖姓现在的分布,以及与赖姓有关的其它始祖的详细资料。关于这方面,我们所作的工作还很不够,各地的赖姓已将族谱整理出来了,但是还有很多散居的赖姓没有联系上。很多赖姓后裔纷纷要求早一天将华人赖姓大宗族谱整理出来,将所有赖姓连在一起,为此,我们要认真作好这一工作,希望早一天完成华人赖姓大宗族谱工作。
              (作者系世界华人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副会长)

赖氏起源考:从楚伐吴朱方之战探讨赖国地理位置
在我国的姓氏起源中,有一种是以国为氏。它产生于先秦时期,系诸侯国的人们以本国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赖氏起源于赖国,也是以国为氏的姓氏之一。由于赖国在春秋时期属于小诸侯国,史书上记述不多,只知其为子爵,受封于西周初期,有姜姓之说,被楚国灭于公无前538年。关于赖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随县(今湖北省随州市);一种认为在褒信县(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提出第一种观点的是杜预,他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将领,曾任镇南大将军,以灭吴之功被封为当阳侯。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书。提出第二种观点的是司马彪,他是西晋皇族、史学家,著有《庄子注》、《九州春秋》、《续汉书》等。因为杜预和司马彪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至于后来的学者对他们的观点遵从不一,至今争议较大。本文通过对《左传》记载的楚伐吴朱方等战役的分析,来谈一下个人对此问题粗浅的看法。
     一、楚进军与返回路线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树立在诸候中的威望,召集一些小诸侯国到楚国朝会,然后带领这些小诸侯国,以付伐杀君后被逐出齐国、移居在吴国朱方(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的齐国贵族庆封为由,进行了征伐吴国的战争。《左传•昭公四年》:“夏,诸侯如楚。……六月丙午,楚子合诸侯于申。……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遂以诸侯灭赖。……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楚与诸侯伐吴朱方的这场战役,从自申出发到留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在赖地筑城结束,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左传》接下来记述的是“九月,取曾阝”,以及这一年冬天,吴为报复楚伐朱方,兴师伐楚,攻入了楚边境上的栎(今河南省省新蔡县北)、棘(今河南省永城县南)、麻(今安徽省砀山东)三邑。
     楚与诸侯伐吴朱方的进军与返回路线,我们可以根据《左传》等有关记载进行推论。楚灵王让诸侯集结在申,是因为申是楚国的军事重镇,楚在这里组建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申和当时的楚都城郢相距不远,两地这间的地形上有一条通道,是楚通向北方的主要出路。“楚适诸夏,路出方城”方城之内的申是楚北上的大本营。吴的朱方在申的东南,按当时的交通条件,其进军路线应是从申行军至豫南信阳地区时顺淮河而下抵达朱方。此次与楚灵王一起伐吴的诸侯,除淮夷(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外,蔡(今河南省上蔡县)、陈(今河南淮阳县)、许(今河南省叶县)、顿(今河南省项城县北)、胡(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沈(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等基本上都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或与之相邻的地区。在攻克朱方之后,仍应按来路沿淮河返回。
     楚伐朱方的这年冬天,吴兴师伐楚。吴军的反击路线也是沿着淮河进行的。吴军攻入楚三邑中的栎,在淮河北岸的楚息县(今河南省息县西南)东北不到70公里。棘、麻二邑也都位于息县的东北,很可有当吴军沿淮河进至息县地界时,受到申、息之师的阻击而改向东北攻击的。申、息之师是春秋时期楚国一支强大的军队,能单独担负防守边境某地或执行出击敌国的任务,曾同晋国的主力军队进行对抗。后来吴率唐、蔡联军伐楚,沿淮河而上,然后弃船于淮氵内(今河南省淮滨县东洪河入淮处),避开息县,翻越大别山,五占及郢,迫使赶在息县调集军队防守的楚军统帅“左司马戌及息而返”。吴与唐、蔡联军的进军路线与此次反击楚伐朱方的路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吴军攻取了栎、棘、麻三邑后,楚灵王又派人在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巢(今安徽省寿县东南)、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三地筑城,以防备吴国的进攻。这三地都临近淮河,也说明了楚伐朱方和吴反击伐楚都是沿淮河而行的。该年冬天,“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杜预注:“彭生,楚大夫,罢斗韦龟城赖之师”由此可见,赖国与钟离、巢、州来三地同属于楚国东部的边境地区,灭赖是楚与诸侯在伐吴朱方返回的途中,顺便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其他点与淮河相距不会太远。
     二、楚灭之赖非随地之厉国
     楚与诸侯伐吴朱方之后所灭的“赖”,《公羊传》与《谷梁传》均作灭“厉”,这是因为先秦时期赖与厉二字同音可以相互通用。然而史书上记载的确有一个厉国,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厉山一带。《汉书•地理志》:随县“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注:“厉,读曰赖”。《春秋大事表》:“厉国,姜姓,厉山氏后。今湖广德安府随州北四十里有厉山,山下有厉乡。”由于赖与厉二字的通用,楚灭之赖是否就是随地厉国的问题史学上争论已久。《晋书•地理志》明确地将赖、厉各列为一国。《路史•国名纪》:“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非炎帝后之赖。春来灭赖,古本作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文献通考》将赖国列为爵俱姓不俱之国,厉国为姓爵俱失之国。清代顾栋高编著的《春秋大事表》一书中,则专门作了《春秋时期厉赖为一国论》。上述看法哪一种符合历史事实,我们可从《左传》的有关记载进行分析论证。
     《左传•僖公十五年》注:“楚人伐徐。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传:“伐厉,以救徐也。”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从《左传》这段记载看出:楚伐徐,鲁等诸侯救徐,驻扎在。此  应在今河南省瞧县西,徐国则在今江苏省淮阴一带。鲁等诸侯大夫帅师救徐,齐、曹之师去攻打楚与国厉以牵制楚对徐的进攻。杜预所注的厉国位置,与历史事实相差过大。因为楚国这时为成王时期,国势正盛,北部边境不但有方城之固,申、息之师强大,而且还灭掉了淮河上游的黄(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弦(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北)等国。齐、曹之师不会在未进行一次大战的情况下就越过这些地区而深入到位于楚腹部的随地去的。随地与楚伐吴朱方顺便灭赖的地理环境也不相符。明代王夫之《春秋稗疏》云:“此所伐之厉,即楚所灭赖也。……齐桓帅八国之兵以伐楚,尚次陉而不深入,安能轻率一曹,越江,汉之北而向随乎?”齐、曹之师所伐的厉,王夫之认为在苦县之厉乡,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境内。现在有人赞同王夫之的说法,并指出齐伐厉以救徐是想避免同伐徐的楚师作正面交锋,防止楚人作出猛烈的反应。
     按齐、曹之师伐厉以求徐,确有避免同伐徐的楚师作正面交锋之因,但并不能因此说厉国就距齐近而距楚远,或者齐国惧怕同楚国恶战。《左传•僖公十六年》:“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齐伐厉不克,说明厉国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或者厉国得到了楚军的援助。救徐而还,说明齐国的军事行动起到了威胁楚军后方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救徐的目的。我们知道,楚国北上争霸,主要依靠北部边境上的申、息二地之师,伐徐之役也应当有申、息之师参战。齐为救徐所伐的楚与国只有在靠近楚边境重镇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化解楚进攻徐的作用,最有效的当然是去征伐靠近申或息二地的楚与国。可以想象,如果齐所伐的厉靠本国而远离楚国,那么对伐徐的楚军起不到威胁作用,是不会达到救徐的目的。再者,《左传•僖公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夏,……师灭项。”杜预注:“英氏,楚与国。”齐因为鲁僖公十六年楚在娄林之地击败了徐而于次年春去讨伐楚的与国英,英位于今安徽省金寨县,比鹿邑更远离齐而近于楚。这年的夏天,鲁师又灭了项,项在今河南省项城县城。鲁师的征伐也越过了鹿邑而更靠近楚境。可能看出,这时不但齐不惧怕同楚发生战争,就连鲁也敢于向楚境逼近。所以说厉应该是靠近楚边境重镇的诸侯国。
     楚灭赖后,迁赖于鄢。春秋时鄢有两地:一是郑地,原为鄢国,后来被郑武公所灭;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二是楚地,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楚惠王曾迁都于此。;从楚灵王八年又迁许之民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迁城父之民于陈,迁方城外之民于许的情况来看,楚灵王迁移都是在楚边境及其以外地区进行的。那么赖灭后所迁的鄢,应该在鄢陵县一带,与随地的厉国没有任何联系。
     三、赖国所在的具体地点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通志•氏族略》:“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清嘉庆《息县志》:褒信在“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以上史书都认为赖国位于现在息县的包信镇。
     包信镇在息县东北35公里,地处属于淮河支流的闾河北岸,东南距闾河入淮处不远,西南距古息城39公里,北与新蔡县相近,距楚栎邑约30公里,其位置同楚与诸侯伐吴朱方顺便灭赖的地理环境相符合,与齐、曹之师所伐厉国的地理条件也一致。包信镇保存的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石碑,碑文中记述有:“包信镇,古春秋赖子国也。汉为褒信县,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为褒信侯国,刘宋改曰苞信,隋复旧,……至元,废入息县为包信镇”,与《后汉书》、《通志》等史书的记载吻合。在包信镇的闾河南岸不远处,有一座古城址,东西113米,南北112米,高于附近地面2米左右,四周有水沟环绕,沟宽40米左右。因当地群众称其地为“古城”,故名“古城遗址”。从古城遗址上采集的陶片来看,器形有鼎、鬲、罐、豆、等,纹饰有绳纹、瓦纹、划纹、指窝纹和附加堆纹,质地分红陶、灰陶、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时代以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为主,也有少量偏早和偏晚一些的。在古城遗址西北约3公里的玉带河弯曲处,有一座古墓,墓冢东西长30米,南北66米,高约2.5米,附近群众传为 赖国国 君墓。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判断,包信镇一带就是赖国所在地。
综上所述,楚伐吴朱方时所灭的赖国就在息县的包信镇。包信之赖国立国于西周时期,被楚国灭于公元前538年。赖国灭后,被迁于鄢陵一带的赖国后人以国为氏,逐步在当地发展成望族,进而迁徙至南方各地。在赖氏族谱上,多以鄢陵所在的颍川郡作为赖氏的祖根。广东省蕉岭的《赖氏族谱》则追根到底:“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二千余年……而其根源则本于赖国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然而留在赖国故地的赖人,为避免楚灵王迫害,财皆改为傅姓或罗姓,形成了今包信镇的傅姓和罗姓特别多,这也为赖、罗、傅联宗之说提供了佐证。
                           (张泽松作者系息县文化局副局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3: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赖氏起源考:关于赖姓的几个问题
赖姓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在中国分布很广。但由于资料所限,有关赖姓的起源、地望、迁徙等许多问题,尚未完全弄清。因此,有必要对赖姓作全方位的研究。
一、赖国的地望
春秋时有赖国。公元前53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为赖姓的起源。但春秋时赖国的地望,却有两种说法:其一,《通志,氏族略》谓:“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蔡州褒信县即今之息县包信镇;其二左传,桓公十三年》载:“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西晋杜预注:“赖国在义阳随县。”义阳随县即今湖北随县。
     我们认为,春秋时的赖国在今息县包信镇,杜预把赖国划在义阳随县是把“赖”国与“厉”国混在了一起。在先秦,厉、赖音同易混。《春秋,昭公四年》:“遂灭赖”,“赖,《公羊传》、《谷梁传》均作“厉”,即是明证。又如《睡虎地云梦秦简》中提到的“厉”病,实则为“懒”病,即今之麻疯病。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因此,必须把赖姓材料中的“厉”和“赖”区别开来。《左传,僖公十五年》:“秋七月,齐师、蔡师伐厉。”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杜预对“厉”的这个解释是完全正确的,今湖北随县北有厉山,应为厉国之所在。《左传,桓公十三年》“赖人追之”的“赖”我们认为此“赖”当为“厉”。桓公十三年为公元前699年,正当春秋中期偏早,此时楚国刚开始大规模向北扩张领土,因此杜注“赖人”与“厉人”,为“厉人仕于楚者”。那时楚国尚未灭赖国,因此楚王在对罗国(今湖北宜城西)的战争中指使“赖人”为其效力是不可能的。由于杜预没有把“赖人”与“厉人”弄清,因此便对“赖”随便解释,说“赖国在义阳随县”,又对“赖人”胡乱定义,说“赖人”为赖人仕于楚者。再者,春秋中晚期,楚国国势强,而随县处于楚国的中腹地带,楚国绝不会等到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才把赖灭掉,同时,也不会“欲迁许于赖”,若是把并不算太弱小的许国迁至楚国的腹地,这对楚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赖国的地望应为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杜预所说“赖国在义阳随县”是没有把“厉”和“赖”弄清楚。
      二、赖国迁鄢地望
     《左传,昭公四年》:“遂以诸侯灭赖—迁赖于鄢。”杜预注:“鄢楚邑。”春秋时楚国有鄢,为楚之别都有,在今湖北宜城。我们认为,杜预把赖国划在湖北随县,导致了他对“迁赖于鄢”的“鄢”的错误解释。
      《通志,氏族略》、《风俗通,姓氏篇》、《尚友录》等姓学专著提到赖姓的地望,都把颍川列在首位,因此颍川实为赖姓最早产生的郡望。秦汉始行郡县制,而“郡望”为“郡中望族”之意,“郡望”的划分,是以两汉及其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的。因此,赖姓在汉代时,颍川郡已有赖姓的势族大家,南康、河南这两个赖姓郡望则是颍川赖姓迁播而形成的。
      颍川郡始设于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辖今河南中部及南部。汉代郡的范围大为缩小,颍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定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其后,颍川郡的辖境屡有变化,但所辖范围越来越小。中国各个姓氏的郡望,指的都是汉代以后各姓的郡望。今之息县包信镇,不在汉代颍川郡范围之内,杜预谓“迁赖于鄢”的“鄢”在今湖北宜城,就离颍川更远了。而赖姓最早形成的郡望却是颍川,这该如何解释呢?
      春秋时期,以鄢为地名的有三处:一在今湖北宜城,附近有河名鄢水,公元前699年楚国联合厉人进攻罗国的战斗就是在鄢地附近展开的。一在今河南鄢陵。一为莒国辖地。我们认为,公元前538年,楚灭赖之后,“迁赖于鄢”的“鄢”当在今河南鄢陵。而鄢陵在汉代属颍川郡,赖国子孙被迁往鄢陵后以国为姓,在颍川郡形成了赖姓的第一个郡望。
    春秋中期,楚国攻地掠地势力范围北达今河南中部,安徽西北部。《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国灭赖之后,想把许国迁至赖地,后因赖地大水无法筑城而罢。许国原在今许昌东,公元前576年在楚、郑逼迫下迁至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鄢地原有鄢国,为郑所灭,成为郑国地盘,这是春秋早期的事情。春秋中晚期,在楚国的强大攻势下,郑国、许国均屈服于楚。楚国把赖迁至鄢陵实为充实北部边邑的力量,也可起到威慑郑国的作用,使其完全依附于自己,这次许、赖换防,赖人北迁至鄢陵,许南迁赖地的计划却未成功。又过了五年,即公元前533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取州来淮北之田以益之。伍举授许男田,然丹迁城父人于陈。以夷濮西田益之。迁方城外人于许。”(《左传,昭公九年》)。这段记载说明,公元前538年许国迁赖未成,到公元前533年,楚国又把许国迁到夷(即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取州来(楚邑,今安徽省凤台)的一部分土地给许人来耕种。楚国同时还把城父人迁至许(今河南叶县)。楚国这次大换防仍是为了加强自己在北部及东北部与顺国接壤地区的边防力量。可见,楚国的北部边疆经常换防是楚国惯用的伎俩。公元前529年,吴国攻灭州,楚国又把许复迁至叶县。
     其后的几十年间,楚国势力在与邻国的抗衡中有所削弱,但河南中部、安徽西北部一带一直为楚所掌握。楚平王时,派“(太子)建守城父”(《史记,伍子胥列传》),楚惠王时,“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史记,伍子胥列传》)“鄢”地所在,《史记集解》引徐广曰:“颍川鄢陵县是”。因此,今河南中部及安徽西北一带在春秋后期一直是楚国与其它诸侯国争夺的焦点,楚国不断调防以充实北部的边邑。因此,公元前538年楚“迁赖于鄢”的“鄢”不是处于楚国腹地的“鄢”(今湖北宜阳),而是在今河南中部的“鄢”(今河南鄢陵)。
      三、赖姓人口及其迁徙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杜者甫、袁义达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汉族人口的千分之零点五即57万余人的随机抽样进行频率统计,按人口的多少排列,赖姓排在第98位。
     赖姓的第一个郡望是颍川,是由迁鄢的赖国子孙发展而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内战不止,加上五胡乱华,中原大受其害,百姓纷纷外迁。其迁移方向多为南方,也有向北方及西北、西南迁移。赖姓在迁移过程中,又在南康(今江西南康)、河南(今洛阳一带)形成望族,从而产生了赖姓的南康、河南这两个郡望。
     赖姓所居的颍川,处于中原腹地,在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动荡中,赖姓南迁也较早,逐渐散播至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又从福建、广东渡海入台。
     据史记载。早在汉代一统天下之后,就有赖氏从河南颍川迁居浙江的松阳(今浙江松阳)而且已有杰出的赖氏人士,称著于松阳。晋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松阳的赖氏就出了一位赖庄,官拜江东太守。这支赖姓势族的主要支系在永嘉之乱时,迁至南康郡之揭阳(今江西宁都),并在此发展很快,从而使南康成为赖姓的郡望之一。留居松阳的赖姓人,以后又有人移居福建、广东乃至过海到台。
     台湾的赖姓,与福建、广东的赖姓,都源于浙江松阳这一系,是同宗的子孙。到台的赖姓族人,分别由福建和广东迁居。福建的一支,来源于泉州,入台后多居于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来自广东的一支,多源于广东的饶平、大埔,入台后多居中部和北部的新竹、苗栗、桃园、台中等地。 赖姓人口在台湾排第15位,这与赖姓较早南迁、并向福建、广东发展,进而渡海入台播迁不无关系。唐林谓《闽中记》曰:永嘉之乱,中原仕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现在这四姓在台湾人口中分别排第二、三、一、十二位。因此,中原姓族较早南迁者,也都较早地在台湾发展,台湾人口中,张、王、李等中国大姓远较陈、林、黄姓的人口为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作者陈建魁)

赖氏起源考:赖氏起源考辨
赖氏源于国名,即赖国。但古赖国究竟在何处?其说不一。一曰在湖北随县厉山店。 关于记载赖国史实最早的史书见于《春秋左传》。
     《左传》载:昭四年,“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壁,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壁,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但这段记载没有说明赖国在何处。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云:赖国在义阳随县。杜预的《集解》,是对《春秋左传》注解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种。但对赖的这种解释有误。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在《续汉书》中提出不同看法。《续汉书》纪传部分已佚,仅存八志三十卷。北宋时配合范晔《后汉书》刊行。《后汉书》云:“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这是对杜预的注解加以校正。因杜预、司马彪这两位历史名人持两种观点,致使后人出现了两种说法。
     近年来,海内外不断兴起姓氏研究和寻根谒祖热。各地赖罗傅宗亲会,都在寻找赖氏的发祥地。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息县成立了赖氏研究会,组织专人,走遍全国各地,查阅了大量史料,访问了不少专家、学者、察看了古赖国遗址。笔者认为,大量史料和出土文物证实,古赖国在今河南息县包信。其理由是:
       一、众多史料证实古赖国在包信
     《后汉书》云:“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 宋代郑樵著《通志》载:“赖氏,子爵,今褒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 宋代罗泌著《路史》载:“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 元代史学家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载:“赖姓未详,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 清代顾栋高编著《春秋大事表》载:“昭四年灭赖,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 又在卷六载:“息县西南七里有息城,赖在息县东北。”  清代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载:“昭四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后汉志》褒信有赖亭,故赖国。《文献通考》云:赖国在褒信县。汉褒信县刘宋改苞信,元省为包信镇,今在息县东北,其赖亭则在。”  清代张澍著《姓氏寻源》载:“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 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信县有赖亭,故赖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清代史学家沈钦韩著《春秋左传地名补注》载:“汝南褒信侯国有赖亭。” 清顺治《息县志》载:“赖子未详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传国历五百八十五年。” 清嘉庆《息县志》载:“褒信在息县东北70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 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记述:“包信镇,古春秋赖国也。汉为褒信县,建武五年……置褒信侯国,刘宋改曰苞信,隋复旧,至元,废入息县为包信镇。” 蕉岭《赖氏族谱》载:“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三千余年……而其源则本于赖国,在包信县,今息县东北” 。民国时期童书业著《春秋史》载:“楚灵王…用诸侯的兵攻灭赖国(约在今河南东部,与安徽接界处),把赖民迁到鄢地。” 尤其是清代咸丰年间桂文灿编绘的《春秋列国图》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都把古赖国标示在息县东北。
     综上所述,或说古赖国在蔡州褒信,或说在汝南褒信,或说在息县东北,这都是一个方位,都指的是今河南省息县东北35公里之包信镇。有的史学家还对杜预的注解提出质问。如清代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云:“是年冬,传云: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杜注谓罢城赖之师,林氏曰东国赖古都也。……乃又云赖在随县不知为何?”不难看出,这些史学家都是经过详细考证,对杜预的观点,进行否定。史学就是这样,越辨越清,越考越准。
      二、从楚伐吴灭赖看赖国的位置
      《春秋左传》载:昭四年“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遂以诸侯灭赖。”
       从这段记载看,楚军先克朱方(吴邑),代齐国讨了乱贼,后回师顺便灭赖。以地理而言,朱方在今江苏镇江南,楚都在郢(今湖北江陵),如楚师返郢,绝不会绕到楚都东北随县灭赖,然后再往西南返郢。从现代的交通路线看,由镇江过南京、合肥,到阜阳、临泉、新蔡,再往南过包信、潢川、汉口,往西去江陵。按古代交通路线,走阜阳、临泉到新蔡,再往南几十里路过包信(古赖国地),顺便灭赖,这是有可能的,绝不会绕一圈跑到楚都东北随县去灭赖。因为这是楚军返郢而顺便灭赖,不是专程去攻赖。
       又据《春秋左传》载:昭四年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棘在今河南永城县南,栎在今河南新蔡县北20里,麻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麻城集。从这段记载看吴军发兵伐楚,过南京、合肥,到凤台,到永城,到新蔡,新蔡与包信相距几十里,这与楚伐吴回归路线相同。当时楚灭赖后,在赖地加强防御,并派斗韦龟在这里筑城,吴兵打到栎(新蔡)后,再无力攻破赖地,只好回归。《春秋左传》又载:楚沈(沈国,一曰今安微临泉,一曰今河南平舆)尹射(人名)奔命与夏氵内(今安徽凤台县南),咸尹宜咎(原陈国大夫,后奔楚)城钟离(今安徽凤阳县), 启疆城巢(今安徽寿县南100里),然丹(郑穆公孙,奔楚)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东国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楚以东部地区为东国,钟离、巢、州来以及赖皆东国地邑)不可以城。彭生(楚大夫)罢赖之师(斗韦龟城赖之师)。这段记载说,吴伐楚入棘、栎、麻,楚派兵筑东国之邑城,因雨水多而不能筑城,彭生(楚大夫)罢赖之师(斗韦龟城赖之师)。这段记载说,吴伐楚入棘、栎、楚派兵筑东国之邑城,因雨水多而不能筑城,彭生就撤回了筑赖城的军队。这说明,当时的赖邑在与新蔡、临泉、寿县、凤台相近,均属东国之地。如果说,赖在湖北随县厉山店,怎能在东国罢赖之师呢?显然,赖国在新蔡南几十里之包信。
     只有赖国在包信,才能在东国罢赖之师;也只有赖国在包信,楚伐吴回师时才能路过赖国,顺便灭之。大量事实说明,赖在今河南息县东北之包信,而不是湖北随县厉山店。 三、从出土文物和遗址证实赖国在包信 在包信闾河大桥南一公里处傅庄村境内的古城址是古赖国都城遗址。古城遗址略呈方形,东西113米,南北112米,高2米,城址周围尚有护城河,河宽约40米。当地群众传说,从前古城南边有城门,50年代初期在城门位置东边挖出几十斤铜箭头。在古城遗址出土有鼎、鬲、罐等纹饰分绳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瓦纹、指窝纹等。在城基探沟里发现了红烧土层。红烧土层里有六、七层夯土层,每层厚度15公分,表面有夯窝,墙基里边发现周代以前的陶器残片。专家们认定,遗址系西周时期的城址。 在包信集西后楼村庄前200米处有赖国始祖叔颖公陵墓,现墓高2.5米,东西30米,南北66米。当地群众叫做“赖王墓”,被县人民政府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在叔颖公陵墓南约300米处是赖王陵墓地遗址,有六代赖王及开国贤相均葬在这里,当地群众传说是“八王墓”。
     古城遗址西北闾河南岸有“拜月池”、“哈蜊山”遗址。传说这是一代赖王叔颖为夫人拜月所挖,东西长90米,南北宽120米。每次拜月, 赖 夫人都要让人准备一盆鲜蛤蜊,拜月时将蛤蜊撒进池中,天长日久,池中的蛤蜊积成小丘,后人把这小丘称“蛤蜊山”至今,遗址面尚有大量的蛤蜊壳。 古城遗址西北约800米处有赖国九烈女墓。传说,楚灭赖时,赖民九女不甘受辱,环抱投入湖中溺水而死。后被人捞尸合葬一处,故称“赖国九烈九墓”。墓冢东西长18米,南北宽14米,高2米。
     从以上这些遗址,都证实是西周时期的遗址,而这些遗址时过两千多年尚存,说明包信的民众对古赖国有深厚的感情,一代一代的保存下来。特别是那些有关赖国的传说至今在民间传颂着。
     如果古赖国不在包信而在他地,那么,这些出土文物和遗址以及有关赖子国的传说都是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凭空捏造,捕风捉影,而是千真万确地古赖国在息县之包信。 四、“赖”“厉”两国,不能混为一谈 在古代,“厉”与“赖”读音相通,问题就错在古音相通上。
      杜预在为《春秋左传》作注时,错把“赖”作“厉”,故将赖国解释为厉国,曰“赖国在义阳随县”。因为义阳随县北有厉乡。 “赖”与“厉”虽古音相通,但不等于“赖”、“厉”为一国。从《春秋左传》的记载看,既有“赖”,又有“厉”。如在僖公十五年经曰:“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传曰:“秋,伐厉,以救徐也。”在宣公九年传曰:“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十一月传曰:“厉之役,郑伯逃归。”然而,在昭公四年又有这样的记载:“遂以诸侯灭赖。”从上述记载看,“赖”、“厉”显然是两国。在这样一部著名的史书《春秋左传》里,绝不会把一个国书写为两个国名,这是著书的起码知识。 据《前汉地理志》载:南阳郡“随县厉乡,故厉国也。”这说明,杜预曰“赖国在义阳随县”,误把“赖”作“厉”。《后汉书》云:“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这说明,赖国在今息县东北包信。 宋代罗泌著《路史》云:“春秋灭赖,古本作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清代学者张澍著《姓氏寻源》云:赖古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根据这一史料,笔者又查阅了《晋书》。
    该书在地理志中载:春秋初尚有1200个国,见于《春秋左传》者170个,知其所居者有139个,并列出这139个国的国名,其中有赖、厉二国。唐代史学家杜佑著《通典》时,乃以厉、赖并列两国。杜氏以后如马端临著《通考》、王应麟《地理通释》、高士奇《地名考略》及宛溪《方舆纪要》等,都将赖、厉分为两国。 笔者从众多的史学家论述中得出结论:赖、厉本是两国。尽管古时“赖”、“厉”音相同,但并非国名通用,赖是赖,厉是厉,实为两国,绝不能混为一谈。
                (戴金瑛作者系息县史志办副编审)

赖氏起源考:包信傅姓多——赖罗傅联宗的证据
在今息县包信镇,有一奇特现象,即环绕在赖国故城和赖王陵周围的傅姓村庄星罗棋布:西有傅腰庄和前傅楼、后傅楼,北有大傅围子、小傅围子和傅小庄等。傅姓约占包信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同时,有些村庄的名字看似与傅姓无缘,实际上姓傅的人口也占了一半以上,如牛楼、陈楼、蒋庄、郭庄、孙庄和陈大庄等。
     且在离包信不远的小茴、夏庄、临河等乡镇,罗、傅两姓也特别多。 为何在包信镇一带罗、傅两姓特别多呢?带此疑问,我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考察搜集了当地出土文物及流传在当地罗、傅两姓之间的风俗习惯,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调查研究,终于解开了人们心头之谜。
     据姓氏研究专家谢钧详主编的《中原寻根》中《赖姓起源》一文载:“据当代学者考证,赖子国的旧址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一带,赖为以国为姓之氏,故赖姓源于河南。”同时台湾、广东蕉岭、河南孟津等地的《赖氏族谱》中均载:赖被楚灭之后,为避楚灵王之害,赖氏还有改为罗姓或傅姓,因此有“赖、罗、傅联宗”之说。
     同时在今息州谯楼还存立有一块清道光二十七年的《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碑文记载着包信是春秋时赖子国的所在地及其二千多年的历史沿革和当时当地的风土习俗。我们在包信同罗、傅两姓的有关人士座谈中,发现全镇罗、傅两姓无通婚事例,并有同一处祖地祭祀的习俗。
     根据以上事实和资料,通观包信镇的地理位置、出土文物和罗、傅两姓的习俗证明:今息县包信镇一带是春秋赖子国的所在地。当地现在已找不到赖姓人家,但罗、傅两姓特多,这才是合乎历史、合乎逻辑的,否则,如是赖姓人很多,倒成了姻亲等关系不愿离开故土的,就得改名换姓,不然就会受到楚王的伤害,遭来灭顶之灾,。 所以,包信傅姓特别多,是“赖罗傅联系”之说的有力证。
             (顾龙洲系《息县坡》报原编缉,李华系息县文管会干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8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