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6|回复: 1

客家围楼与唢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5 17: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ww.tianya.com.cn
历史战乱导致的人民大迁徙,却带来汉民族与土著的百年融合,留下独具特色的客家人和他们的文化。
  因为战乱他们需要确保家人安全的居住方式,所以,他们发明了最为功能齐全、建构细腻,牢固实用的围楼;因为背井离乡却脱不去北方人的豪劲,居住山区又需联络传导事件的方式,所以,他们选择了最为高亢嘹亮的唢呐。祖先遗存于骨子里的粗广基因,融合南方土著的温和血统,仅有几百年历史的客家民系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与魅力呢?
  表面看来,唢呐的历史、在民间的应用,与围楼的建造、在客家的兴衰,本都是毫无关系的事情:唢呐最早是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也是“舶来音”--古代波斯诺Surnā音译,到了金、元传入中原北方,已有1600多年历史;赣南的客家移民大多于唐末两宋从中原迁入赣南,客家围楼最早的也是在明万历年间出现,愈今约400年历史。1600年与400年,舶来与土著,其间关系因果,在哪一个事件,或哪一个年代,交遇并流传为现在的客家文化血脉?
  唢呐最早出现在客家先民生活中,可以推测的年代应该是在金、元代,因为这时,3世纪进入我国的唢呐已经从新疆传入中原数千年,并成为中原百姓最喜欢和普遍的乐器之一,而这时,从唐宋开始并延绵至明清的客家先民迁徙已经达到第一次高峰,这些先民已在南疆融入当地繁衍生息了数百年,接下来的元明清因战乱带来的新的迁徙也没有停下步伐;迁徙中,这些客家先民便将唢呐带入了赣南,但唢呐逐渐在客家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则要到了明朝,有关于“唢呐”古籍记载的这一段时间大约是公元1506年明正德到万历年间,明正德年间,唢呐已经成为不论南北都有的乐器,稍晚些时候,万历年间,在有客家人居住的东南沿海、既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中也始用。(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此时明朝已经走向衰亡,不仅倭寇,当地盗贼也是烽烟四起,蒙古军队亦开始入侵,客家人居住地因为靠近沿海,又地处山区土著居住区,匪盗较别处更为严重。为了保护家人和自己的安全,在万历39年,也就是戚继光死后的第14年,赣南龙南杨村现存客家围屋中建筑历史最早,占地4500平米的“乌石围”,在当地一名靠作木材生意发家的客家富商“赖景星”的组织下开始建造。历时28年建造完成。(村长/赖吉生老人说围楼建造的故事---大意:本地木材丰富,赖景星做生意,当时皇帝翻建皇宫需要木材,赖景星资助,后得到皇帝的恩赐,从此生意得到政府帮助,一帆风顺,赚得黄金百万,修建围楼)现在居住在老围里的居民均为赖姓,全部是建造者赖景新传承下来的本族后人。部分富裕的人搬离围楼,现尚有十几户人居住,但是老人通常是念旧的,坚持住在老围里,他们大多土生土长,他们的历史也就是围楼的历史。据赖氏家普记载,这一只赖氏既桃川赖氏,源于颍川赖氏,该氏原居河南颖川,西晋末年随王室南渡,后又因战乱辗转迁至今龙南。
  84岁的赖吉生老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围楼里,老人有9个儿女都已搬出居住,老人和老伴则觉得哪都没有围子里好。(采访老人:大意:在围楼住了多少年?被土匪吓大的,自己与赖景星的关系,是第14代了,围楼住着舒服,不愿意搬)乌石围因为中央台的一次直播的选址而开始出名,来的游客日渐增多,老人有幼时打土匪,青年服役国民党打鬼子,战争结束放弃去台湾偷偷逃回家,生活围楼一辈子的传奇经历,加之天生性格开朗,对围楼又最为了解,于是担负起了围楼村口“卖门票”的职责,并成为来村子游览的不多的游客免费导游。
  虽然是围楼,在设计上却是各有千秋和特色,乌石围的特色是前方半圆形,不同于赣州以“方围”为最多的围楼,因为他的建造年代为围楼建造之最早,此时是围屋的自由创发时期,数量少,但是形状多样。稍晚些的时候,到了清代早期,围楼开始逐渐趋于方形,和乌石围有着同一祖先血脉的赖氏一支在顺治七年的时候建起了更为功能完备,防御更强的燕翼围,也是现在赣州围楼仅存的一座四层围楼,高15米,面积是1367平米,他的第一位主人赖福之(生活在围屋的赖余洞老人拿画像介绍祖宗赖福之---燕翼围的老祖宗,赖福之,这是他的遗像。顺治年间的都督,位是赖福之的夫人,他是以前在广州做铁矿生意发财。。。。。。建了3幢,盖了27年)。和其他围楼最为不同的是,燕翼围的每层功能区分相当细致:(赖余洞讲解四层的分别功能---一层卧室,二层粮仓,三层放柴火,四层以前是小孩子读书的地方,现在是晒东西的地方)因为这种功能,所以现在围内居民一户为纵向四层。
  差不多相同时期建造的关西围屋则较之乌石围和燕翼围更为彰显主人的富贵和显赫,关西围的建造者是徐名均,因在六兄弟中排名老四,人称徐老四,是关西徐氏的第十四世子孙,据考关西徐氏的始祖云彬公,兄弟俩人,同朝为官,受人排挤,1237年举家迁居至龙南关西。到500多年后,他的后代徐老四年轻时代弃儒经商,后遇红颜知己相助,遇贵人讨得木头生意免税关文,从此生意顺畅,家财万贯,富甲一方,为了在动荡的年代害怕招来匪盗,于是耗资十万两白银耗时十多年建造了含124间主房14个天井的“九栋十八厅”的关西新围。现在居住在这里的是徐老四的后人,今年63岁的徐庆寿老人是围内辈分最大的老人,现在负责管理围内的事务,比如门票等围楼内比较重要的事情就要老人的亲自保管,没事的时候,他就沿着城墙巡视,问问门票收入情况,他对围内的情况、历史最为熟悉。为了体现主人的富贵,在围楼的侧院还另辟有一块供游乐、学习的场所,并有亭台楼榭人造湖(老人讲解围内小花洲各个房间的用途)和其他两个围屋供奉自己祖先不同的是,我们在围内没有找到有关围内人祭祀徐老四的痕迹,仅找到一位杨姓人士的供奉牌位(徐庆寿介绍为什么徐氏祠堂祭祀“杨公”---曾有恩于徐家)
  三座围楼虽各有特色,整体来说是大同小异,因为围楼不论怎样的构造,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防御功能。因为围楼建造者的初衷是居他乡的客家人为了保护自身和家族的安全。(三个围屋三位老人都分别有讲述围屋被困事情)
  围楼的设计重点是“易守难攻”,因而其防御功能的设计周全而完备。先说“难攻”:围楼在主房四周围以高墙且在四角建有炮楼,围墙上和炮楼开有许多抢眼炮洞,可以交叉射击形成抵御外敌入侵的火力网,(燕翼围老人、关西围老人徐庆寿有详细讲解炮台的访问),围壁厚都在0.5至2米,可以承受轻重武器射击,燕翼围至今还留存的日本飞机高射机枪扫射没能洞穿的弹孔,(赖余洞有讲解弹孔)围楼建造耗时长,也是出于防御的考虑,从墙身我们可以看到一层一层的建造痕迹,因为为了墙体的坚固,每建一层,都要等墙体干透才可以建上一层,“干透”的时间大约为一年左右,所以,仅墙身就要建造大约十年左右,围屋的大门都设有木栅栏,厚木门,有的还在上面钉有铁皮,大门用大木杠或铁棍栓门,有的围甚至有三道门防守,(燕翼围赖余洞讲解三道门),除了铁皮,在门的上方也都有防火攻的功能,大门顶上设有漏斗,以水灭火。(有围内三个老人分别介绍防火攻的设计。在燕翼围还有现场演示。)为了防止敌人从地下掘洞攻入围内,围墙的墙基也用大块石条砌成,深度都在五米以上,关西围的墙基内还埋有深达十米的铁木棍梅花桩,想要从地下掘洞攻围根本不可能。为了防止敌人从房顶攻入,围屋天井上装满铁丝网,所以就算是敌人上了房顶,也是“望房兴叹”,毫无进入的可能。
  再说“易守”:如果敌人采用“围困”的方法,那围屋里的人岂不弹尽粮绝?围屋的建造者早就想到这一点,为了使坚守的人在围内不断粮断水,围屋内都有水井,围楼内还有专门的储放粮食的场所,(燕翼围的三楼粮仓,关西围的专门的储粮屋),据说这些储备粮可供围内人吃两年。在被围攻的时候与外界的救援联络时不能断绝的,(燕翼围赖余洞讲解送信洞。)
  总的来说,除去都相当完备的防御功能,乌石围更重雕刻装饰一些,燕翼围重在军事设计,关西围重在布局的考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17: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耗巨资建造围楼的主人一定未曾料到自己带给子孙的恩泽能延绵至今,客家祖先遗留下来延绵至今的不仅仅是住的围楼,还有玩乐的乐器唢呐。
  唢呐声音嘹亮高亢,传声远而长,于是有人推断为何唢呐成为客家人喜欢的乐器时,这一特点成为他们的推论依据―――客家民居分散距离远,交通又不方便,家有红白喜事时,邻里之间需要一种简便和快捷的通晓方式,唢呐的强穿透力让客家人选择了它并沿用发展至今,在离龙南县城大约3个小时车程的另一客家人居住地“于都”因为各种历史事件的造化,成为对唢呐这种民间技艺的最成功传承地。
     唢呐怎样传入于都已经没有太具体的历史可考,据民间流传为唐代河南传入,这也符合客家迁徙的历史。虽然历史不可考,但是于都“唢呐之乡”却不是徒有虚名,于都一个普通唢呐班围头刘福发的每年仅凭吹唢呐的收入就已经足够他在当地过上“中产阶级”生活了(刘福发的采访----- Q:通常老乡会在什么情况下请你们去?A:盖房子、娶媳妇、当兵、做寿、死了人,就都请。Q:凭唢呐一年下来多少收入?A:一万5、6),这一收入在当地的水平通过与当地效益不错的单位一个职工相对比就可知:一年平均1万的收入在当地已算是小康之家。于都当地有很多像刘福发这样的唢呐队,但刘福发带的唢呐班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其实说到底这个名气是刘福发自己名声则在外,刘福发最早在于都县政府上班,但钱不多,因为从小喜欢唢呐,拜过当地一位老师傅,已打下一些根基,辞去政府工作后,拜南昌歌舞团一位唢呐乐手为师,这时也开始着手建他的唢呐乐队,刘福发的天生表演天赋加上人精明,热衷参加国内各种比赛,刘福长很快成为鹤立鸡群的当地唢呐班围头,之后,因为当地唢呐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平常人家请乐队的越来越少,他又去北京拜师学艺,一边靠唢呐赚钱的同时他开始酝酿走出“省”的计划――将现在的唢呐队建成一个参加各种国内省内大型活动的知名民间唢呐表演队(有刘福长和他的唢呐队的合影)。
  与之相比更稍没有如此“宏图大志”,安于自己的靠“唢呐小本谋生吃饭”的是另一类于都的民间唢呐艺人,他们不是乐队,却不比乐队差,乐队有的他们都有,乐队没有的他们也有。但是他们总是一个人“行走江湖”,所以,我们暂且称他们为“一个人的乐队”,这一群体中又以56岁的肖秋林老人为典型,(老人讲解戏台各乐器的配合)。肖秋林老人应该是天生的艺人,这从他初入行到现在颇为传奇的“学艺经历”就足以写出老人传奇故事的一生(老人怎样组建“一个人的乐队”—从小和父亲、祖父学习乐器,年轻时闯荡江湖巧遇民间奇人,学会木偶,然后凭自己的聪明资质设计了自己的唱戏“舞台”,因为嫌人多麻烦多,于是独闯江湖,“一个人的乐队”就此建成)肖秋林老人的生意大都局限于某一家庭的邀请,因为他的要价较低,(老人采访――唱一天报酬是60元,一包烟,管吃管住)较之刘福发乐队的150元一天更符合当地家庭的需要,因为乡下人没钱,或是为了件普通小事,不值得请乐队大动干戈,所以,于都的这两种不同的唢呐乐队虽是生意相同,却是井水不范河水,相安无事。老人靠着这一手艺过去养活了自己一家大小十几口人。但老人说现在生意不行了,所以老人开始逐渐放弃这一行业,改为帮人看风水。
    因为唢呐在于都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这一行业不仅催生了很多民间唢呐艺人,还形成了唢呐制造业,因为唢呐的音色要求严格,所以,在于都民间,唢呐制作大多为纯手工,唢呐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以前大多为木管、铝管唢呐、锡管唢呐,但是都有致命的缺点:木质易潮,铝、锡易变形。而且成本高。民间唢呐艺人开始找新的制作唢呐的原料,于都葛坳乡的葛新生老人因为一直是铜制品制作工人,便成为他们的最佳人选(Q:最早的唢呐是用什么做的?A:最早用锡和铁皮。Q:有什么不好?A:锡的易断,洋铁容易生锈,铜耐用,所以他们就叫我用铜的做。Q:怎么开始做的?A:我以前没做过唢呐,我们本地一些师傅的唢呐是锡和洋铁,他让我做的,做第一把就成功了。。。。。。。那个时候他跟我说,能不能成功,都没关系,他都买回去。),于是,在葛新生老人这,于都的唢呐有了一次变革,铜管的探索成功也使得唢呐手工制造作坊在于都兴起(Q:后来又有人跟你一样做唢呐吗?A:从第一把做起来卖给那个师傅,是我们本乡最优秀的一位师傅,年纪很大。Q:现在在村里做唢呐的有多少家?A:现在只有两家,他们两家都是看我做这个唢呐生意还可以就到我这里学,问我怎么做,到我这里拿样品。Q:那他们做的没您的好吧。
  A:他们的跟我的不同,质量、音色都比不上我的。)葛老先生敢夸口自己做的唢呐是最好的并不是吹牛,因为要会手工做唢呐,就要会吹唢呐,要做出好的唢呐,就要成为好的唢呐手。葛老先生现在给当地最著名的一些唢呐艺人制作唢呐,前面提到的刘福长就是他的老顾客,不论进京比赛还是平常生意赚钱,刘长福的唢呐都到葛老这里订制,要求的严格让葛老先生现在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乐手(Q:做一只唢呐要花多少时间?A:全部做成功,做的好的要一天时间。Q:怎样鉴别好坏?A:一开始看整个外表,叫吹的师傅试给我听。我一步一步的琢磨分辨好坏。后来我叫买唢呐的师傅教我吹,我就学,自己试吹了一段时间后,慢慢的试歌曲和每一个音量是否标准,就这样来的。Q:你花多少时间做到最好?A:几年吧。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声音不同-----有师傅试音和吹奏唢呐的画面
  Q:怎样辨别唢呐的好坏?这个唢呐的高低音怎么样?
  A:偏低了一点。Q:您这把唢呐音色怎么样?A:还可以。我们这里好多演戏的都是要我的唢呐。我的唢呐配合什么乐器都能吹。Q:为什么?
  A:因为我的音色比较好。Q:音色好坏怎么看?哪些工序是关键?
  A:唢呐管子内部空间的大小,上面天心的大小,长短,管身的眼的距离。)
  和肖秋林、刘福长一样,老人的生意也一度很好(Q:您一年做多少支。
  A:最多时一两百只。Q:那是什么时候?A:八几年的时候,有一二十年了。。。。。Q:一把唢呐多少钱?A:刚开始是一担稻谷的价钱,现在是100多,看什么地方,远的就贵些,最贵的卖过多少?一百七八吧。Q:一把能赚多少钱?A:一半吧)。但是与刘福长、肖秋林老人一样,葛新生老人也越到了相同的尴尬问题:生意越来越不好,手艺要失传了。如果说年轻人害怕学习和走街穿巷作生意的辛苦可以依靠他们做长辈的威严克服的话,那还有什么让他们对自己手艺的传承遇到难题呢(葛新生采访:Q:手艺快失传了吧。A:对,现在计划生育比较紧张,很少吹唢呐了,学吹唢呐的也就比较少了,所以现在一年比一年唢呐销售量变小了。)难题原来是不可抗拒的国家政策,“讨老婆”和“生孩子”原都是要吹奏唢呐的,但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让当地人害怕吹奏唢呐会被政府“盯”上。
   看似不相干的唢呐与围屋,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客家文化,两者都还没有成为历史,但却可能即将成为历史。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1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