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40|回复: 7

黄遵宪: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0 1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问香港时,引用其诗《赠梁任父同年》“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以鼓励港人团结爱国,海内外对黄遵宪其人其事其作的关注由此骤然趋热。

    黄遵宪,字公度,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1848年生于嘉应州(今梅城东区下市角),卒于1905年。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读书应试阶段(1863~1876);出使阶段(1877~1894);参加变法阶段(1895~1898);乡居阶段(1899~1905)。1877年十月(光绪三年)黄遵宪应邀任参赞,随何如璋出使日本。光绪八年,黄遵宪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光绪十三年,黄遵宪成书《日本国志》,书中以大量篇幅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情况,并批判秦汉以后的专制主义,肯定西方的立法制度,提出一系列学习西方的主张。光绪二十一年,黄遵宪参加强学会成为维新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光绪二十二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沪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光绪二十二年十月黄遵宪入京受到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接见,次年被任命为湖南长宝盐法道等职,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光绪帝任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大臣。戊戌政变失败后,黄遵宪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但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同时,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黄遵宪的著作生平自定的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3种。
  多年来黄遵宪的历史地位被不少人局限性地理解,后人往往从文学或诗界革命的领域去理解他,而忽视其作为爱国者、思想家、变法维新者、政治家的本来面目,对黄遵宪历史地位全面深刻认识,是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出现的。”且看:
       ———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界的达尔文进化论和卢梭民约论,最早是由黄遵宪介绍到中国来的,中国士大夫最早是从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了解到人权、民主、平等的概念。《日本国志》中的维新变法思想,使当时的康、梁乃至光绪皇帝都受到很大启发,其“分官权于民”的思想明显地启发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形成民权主义的思想。
       ———黄遵宪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等“书生议政,坐而论道”不同,他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与斗争经验,他在戊戌政变前的湖南创立了保障社会治安的保卫局等措施在政变失败后仍能保留下来,就说明黄遵宪的改革是切中国情的,他在湖南协助陈宝箴推行新政的卓越成效是他把变法理论灵活运用于中国实践的结果。
       ———黄遵宪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深知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沉痛指出:“弱为万国役,治为天下强。”他致力保护华侨、侨工的权益,抵制排华运动,联络侨商组织商会;在新加坡又创立保卫华工的南洋护照制度。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游历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国家以及香港等共13个年头,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却矢志不渝,坚信“滔滔江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缅怀起这位客家先贤的远见卓识,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1 1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是何如璋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5 08: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如璋?是什么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1 2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世纪中国最后一位伟大诗人——黄遵宪


作者   谢冕(诗人、北大中文系教授)

    在历史上,黄遵宪当然不是以单纯的学者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位发展全面而学贯中西的人物出现。大凡历史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总会出现一批这样多才多艺的奇人。处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大时代,中国的天空就布满了这样一些闪着异光的星辰,黄遵宪就是其中的一颗。     黄遵宪是一位有思想,有胆识的社会改革家,但在中国这个封建落后而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中,他无法施展他的才华,他又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家,而国势积弱的中国,也没有留给他驰骋的机会。也许得以保留的,最后也就是他的诗名。这是唯一可以慰藉他的寂寥与空漠的实在。也就是他的生命实际的最后证实。     当然,作为诗人,黄遵宪仍然是惊才绝艳,仍然是开一代诗风的卓越诗家。他一生奔波,建树亦广,但不曾须臾离开的唯有诗,诗是他至尊至爱的能够给他的仕途失意以慰藉的唯一朋友。诗也是他继续关怀国家和社会命运的最后的方式。一、 天才的缺憾
    黄遵宪死于光绪三十一年,时年58岁。许多悼念他的诗文都说到他的才干不为世用的遗憾,其中观云的一首挽诗说:

公才不世出,潦倒以诗名。往往作奇语,跨海斩长鲸。
寂寥风骚国,徒令时人惊!公志岂在此,未尽足尽?明
屈原思张楚,不幸以骚鸣。使公宰一国,小鲜真可烹。
才大世不用,此意谁能平!而公独萧散,心与泉石清。
惟于歌啸间,志未忘苍生。

    这诗深知黄遵宪,他志不在诗,而终以诗名。这是他的不幸,也是时代的不幸。一个时代若是剥夺了它的精英的所有的可能性,而独独留下了“无用”的诗,这是诗家的福音,却是社会的悲哀。
而我们此刻也只能略去这位诗人也许更值得谈论却又谈不出什么的话题,专挑作为骚人墨客的痛苦“微不足道”之点来谈——这个畸形的世纪之交的时代,留下的是无数的悲痛和惨烈,留下的是无数的绝望和屈辱,而消失了的恰恰是那些奇兀的思考、激烈的呼吁和卓绝的苦斗。至于黄遵宪,我们也只能专挑他在非凡一生中留下的一些诗篇文字,议论这位诗人的点点滴滴。这一点不是我们的猜测。黄遵宪的弟弟黄遵楷也说到:“以非诗人之先足,而使天下后世,仅称为诗界革命之一人,是岂独先兄之大戚而已哉,!……读兄病笃之书,谓‘平生怀抱,一事无成,惟古近体能自立耳,然亦无用之物,到此已无可望矣!”呜呼,先兄之不忍为诗人,又不得不有求于自立之道,其怆怀身世为何如耶?令海内鼎沸,干戈云扰,距先足之下世者六岁耳,先兄之不见容于当时,终自立于无用之地位,先兄之不幸,抑后于先兄这不幸耶?”这里说到许多“无用”、“不幸”之类的话,其见解正与我们所论相近。这种关于“他是诗人”的评说,是百年之后我们的事。是我们发现在别的方面无话可说,或者是,我们感到历史的沉重和无情,感到了一切是欲说还休,才想起了诗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话题。许多深谙社会和文学的人都知道,诗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它往往能够代表一个社会的精神存在。它可以作为文明的灯盏在那里无限延伸地点燃着,代表那个时代不灭的光焰,它有时更是一个良知在那里思考和发言。对于一个社会而言, 尽管“微不足道”,却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诗是一种最后的支撑,当一切都不存在的时候,诗存在着,所以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但是,谁都明白,如同诗不会亡国一样,诗也未能救国。当强邻压境的时候,在渤海和黄海迎战敌舰的还是北洋舰队。对于濒临灭绝的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卫护和图强的力量,不是诗,不是靠情感抒发,而是实际的决策和行动,而是实力和士气、军舰和远射程火炮!可是,1989年的中国却拒绝了一切,惟独承认“百无一用”的诗!尽管有时人们会说,给我一个雪莱,给我一个莎士比亚,我将如何如何,但这时的中国,当丁汝昌的身影同那些威武的北洋舰队一起在黄海的滔天巨浪中沉没之后,人们的期盼依然是坚强的铁甲和沉雄的大炮的轰鸣。然而中国没有!一个社会忽视和拒绝诗人,特别是畏惧诗人的声音并试图取消这种声音,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但是,一个社会如果仅仅剩下了诗人,忽视和弃取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更具有实效的一切,那更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这种忽视和弃取,若是涉及对这个社会的存在来说至关重要的智慧的大脑和行动的中坚,并试图取消和消除他可能对社会的发展施加的影响力,那几乎就是一种灾难!     人们在黄遵宪寂寞死去时发出的“才大世不用,此意谁能平”和“屈原思张楚,不幸以诗鸣”的慨叹,乃是对一位经世的人才受到埋没,而独独实现了一位才华诗人的慨叹。那时代就这样轻易地埋葬了一个“霸才”,而不无凄怆地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诗才”。二、 古典诗的革新
    黄遵宪写的也是传统的古典诗,他的独特价值,也许就像《饮冰室诗话》中梁启超直接告知的那样,在于他“能熔铸新理想入旧风格”。有“新理想”本就非易,而又能熔铸入诗则更不易;但若把“新”的“理想”纳入“旧”的“框架”,便是相当难的。这种努力并取得成果是黄遵宪的贡献,却也是作为过渡诗人的黄遵宪的局限。如果放眼看去,中国近代史上的这次“诗界革命”,其历史性的缺憾就在于未能地抛弃“旧风格”,他们全力以赴的工作是把那些“新理想”的酒往旧模式的瓶子里装。《今别离》四章是黄遵宪“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梁启超语),“能直言眼前事直用眼前名物”(夏敬观语),是诗体试验的典范作品。四章《今别离》运用乐府杂曲歌辞崔国辅旧题,风格古朴,写法悉依古法,而内容上却是写上一个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的新事物,先后分别咏轮船、火车、电报、照相以及地球东西两半球昼夜等。其中被引用最广的是第一章: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前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变有山川,古变有车舟。车舟载离别,得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变不畏古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他的试验是有成效的,那些被认为缺少传统韵味的现代文明的事物,被诗人妥妥贴贴地嵌进了饶有古趣的旧框架中。他的工作仅仅在于证实,旧诗是有可能表现现代事物的。他并不试图说明,旧诗应当被取消或被替代。这也就说明了,一批“诗体革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行动所包蕴的“革命”性相当微弱。但黄遵宪的《今离别》不经意间却向我们传达出一个崭新的信息,即一个生活在封建农业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新奇感,以及他处理这些感受时所面临的表达方式的匮乏。作为这个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知识精英,黄遵宪具有极大的应变能力,由于他对中国传统诗艺的谙熟,他得心应手地利用所熟悉的技巧,对目前的新异予以恰当的处理。这就是我们此刻读到的既陈旧,又新鲜的《今离别》。中国初次接触西方文明的知识者,当他站在19世纪的最后的太阳下,面对着喷吐着白色烟雾的轮船和火车这些庞然大物,首先受到震憾的便是它的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巨力。诗写离别常用“别肠”一语,但黄遵宪这首诗开头便写: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便颇新异。在过去,诗人笔下的是“一日一万周”,而现在却是“一刻即万周”,则是对于现代速度传神的描绘,这在传统诗文中是没有的。这样的诗一下子把传统的时空观念打破了,人的视野拓宽了,思维也变得焕然一新。黄遵宪的诗歌变革主张,是尽量采用古法以表达新观念。这种观念新是新了,却依然站在保护旧法的立场,所以并不彻底。但它实践的结果却造出别样的境界;中国传统诗的境界是静,时间是绵远不变的,白天和夜晚也是固定的。这样的意境在现代科学的侵袭下解体了,这章《今别离》中的人生离别之苦,无形中增加了新的悲愁――即使是梦魂中的想念,也得难以实现了,因为不仅人各一方,而且是“昼夜相背驰”,如何能够相聚呢?这就是现代诗意。现代诗意终于堂堂皇皇地打进古诗中来了,这还不让人为之兴奋吗?所以,尽管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和“今人不必与古人同”的诗观并不彻底,距离民元之后的新诗也还有很长的一段间隔,但他以“新理想”、“新观念”的这种对于古典的“侵入”,却是亘古未有的第一次冲击,他是功不可没的。     论及黄遵宪对诗歌变革的贡献,自然不能忽视作为旧诗人,他以宽广的阅历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所带给古典诗歌内涵的增广和艺术的助益。黄遵宪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了解西方世界的第一代分子,他见闻的深广,经历的丰富,在当时少有及者。东方的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的英、美诸国他都到过,出使各国期间,航行海上多有停靠,还顺道访问过许多国家。就旧诗而言,他无疑为之带来了许多从来未有过的人物和诸多常识,这种对于旧诗意境的拓展乃至更新是无形的强烈冲击。不仅是一种冲击,而且是巨大的震撼,是一场没有宣称的变革。 “公度负经世才,少游东西各国,所遇奇景异态,一写之以诗,其笔力识见,亦足以达其旨趣。子美集开诗世界,为古今诗家所未有也”,这是徐世昌对他的诗能充以“奇景异态”的肯定。这样的评论很多,就黄黄遵宪的创作看,这一点的确非常突出。他的工作使中国旧诗的内涵得到极大的增广,以往认为某事某物不宜入诗的,如今在他笔下均有了相对妥贴的处置,这是他的不可忽视的贡献。他开阔了旧诗的新领地,或者说他发现了传统诗歌天空的新大陆。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他是中国诗的哥伦布也未过分。黄遵宪的确开阔了中国传统诗的视野。他写巴黎埃菲尔铁塔,写苏伊士运河,写伦敦的雾,写西贡和香港,写大阪和日本的樱花。而《锡兰岛卧佛》一诗,皇皇二千行,是一首规模浩大涉及佛教历史以及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巨制。在诗中他说的是历史,而不忘的是现实。如其中“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启颜?岂真津梁疲,老矣倦欲眠。如何沉沉睡,竟过三千年”,说的是佛,却让人想到中国的昏睡老态,以及诗人自有的那份焦虑。此诗最后的结语依然落在对于现世的感叹上:“海无烈风作,地降甘露祥。人人仰震旦,谁侮黄种黄?弱供万国役,治则天下强。明王久不作,四顾心茫茫。”此诗写于1890年清光绪16年。此年正月11日,黄遵宪随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使薛福成大臣出访,27日抵锡兰,28日作此诗。此时中国积弱已深,正思奋发,诗人回顾绵长古国历史,心不能已,故有此种感慨。中国旧诗的历史是太长了,它所形成的规范,使几代诗人蒙受罗网,而无能冲破。这造成中国诗歌的凝固和停滞。当世界即将告别19世纪进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世界已经升腾起工业革命的光芒,它的火焰使睡眼惺忪的中国为之目眩。但是中国诗歌却不能包容和接受这种赐予。黄遵宪是率先把这光芒投射在中国诗歌黑暗天空的第一人,他把当日世界那些最新的观念和信息,以及他所亲历而又为国人所陌生异域风光展现在中国那封闭的耳目之前,他使中国诗歌甚至使中国社会着实地经受了一次强刺激。对此,撰写《近代中国民族诗人黄公度》一文的作者有过一番非常中肯的评说:“以异邦的景物来扩大中国诗歌的领土,这功绩是不小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称黄遵宪“是中国自有诗以来第一个有世界观念的诗人,这固然一方面由于他的游踪广阔,见闻繁赜,同时他敏于感受的精神,也容易吸收到时代的思潮,非庸俗之诗人所可迫及。”

(未完待续)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1-21 at 22:4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1 22: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三、 重评诗界革命
    黄遵宪能以大家屹立于中国诗人中,固然是由于他诗歌创作的实绩。在晚清,龚自珍以后的诗人,成就大者数黄遵宪,但他在文学史上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价值,又与他的倡导诗界革命有关。1868年,当时21岁的黄遵宪写了一首《杂感》诗,这是一首篇幅不短的议论诗,它集中体现这位青年对于古今文变的深邃思考。也就是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后来被反复引用的惊世骇俗的一些名句:“俗儒好尊古,日月故纸研。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这些诗句,表现出这位年轻人批判思维及超越独立,不拘一格的学术精神。“我手写我口”这一明白畅晓的表述,后来成为新文学革命思想的一个触媒。它是一点火星,飘落在人们对旧文学感到失望的干柴堆上,终于燃起了熊熊大火。许多文学论著谈到黄遵宪,总以他为近代转向现代的诗界革命旗帜,这是对的。但若论及他对旧诗转变新诗的贡献时,对他的“我手写我口”主张的评价往往偏高。“我手写我口”的价值,也许是作为对传统诗歌写法的挑战的口号的意义,更大于黄遵宪在这方面的实践意义。这是笔者的一种大胆的看法,这种判断是建立在对他的全部创作进行考察之后作出的。在黄遵宪诗中,真正达到这种嘴上怎么说、手上怎么写的境界的作品并不多。把这些主张切实运用于创作,可能在另一些诗里表现得更多也更鲜明一些,这就是经常被引用的《山 歌 <<九章>>.其中如:

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每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心中只说郎.
第一香橼地二莲,第三槟榔个个圆.第四夫容五枣子,送郎都要得郎怜.

    黄遵宪在 <<人境庐诗草 >>手写本诗后有题记称: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天籁难学也.余离家日久,乡音渐忘,辑录此歌,往往搜索梏肠,半日不成一字.只念彼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返,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这段记述,说明上述诗章,很大成分在于"辑录",而少创作性质.也说明在诗人的心目中这些诗是来自乡野,与他的其他创作有异.重要的是,象<<山歌>>这样的作品,在他的诗作中只是"特例",而并非"常态".况且,这种以文字记述民间歌谣,或防作民间歌谣的作品,乃是古代人经常的操作,而非黄遵宪所专擅.自唐以来,文人诗集中"竹枝词"一类诗篇屡见不鲜,若是以此为"诗界革命"的先兆,则断难苟同.黄作中也有一些受到史家如胡适等赞评的,如<<都踊歌>>等也同上述,都难说是"我手写我口"的有力证明.所以说,黄遵宪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想到了诗应当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写."我手写我口"的价值在于它向着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写作规范,发出了质疑,并以最浅显和最明确的新概念象数千年的因袭挑战.这种新诗歌的概念有一批有力的实行者,如谭饲同,夏曾佑,林纾,章太炎,严复,马其许,陈立三等,但他们的实践最显著者亦只在于引新名词入师,而表现的形态依然是古典的,谈不上"革命".相反,由于"新名词"与旧文体和"死语言"的极端矛盾,却造成了另一种弊端.梁启超<<夏威夷游记>>有:"我梦天门爱天语,玄黄迎海见三蛙"诸句.他后来作自我批评说:"注字二百余字乃能解,今日观之,可笑实甚也,真有似金星动物入地球之观矣."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有一段话,其实是说到了"诗界革命"的弊端:
当时所谓新诗者,颇喜寻扯新名词以自表异.丙,申,丁酉间(1896-1897)吾党数子好作此体,提倡之者为夏穗卿(曾佑),而复生(谭嗣同)亦嗜之. 其<<金陵说法>>云:"纲伦惨以喀私德(caste)法会盛于巴力门(parliament)."穗卿赠余诗云:"帝杀黑龙才士隐,书飞赤乌太平迟",又云:"有人雄器玻璃海,兽魄蛙魂龙所徒"  当时吾辈沉醉于宗教,视数教主非于我同辈同类者,崇拜迷信之极,乃至数约以作诗非经典语不用.所谓经典者,普指佛,孔,耶三教之经,故<<新约>>字面络绎笔端焉.他还说――过度时代,必有革命.革命者当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党近好言诗界革命,虽然,若以堆积满纸新名词为革命,是又满洲政府变法维新之类耶.(<<饮冰室诗话>>)从这些诗例中可以看到,除了只是以新典故代替旧典故,以及由于外来文字生硬嵌如造成新的矛盾之外,这种"诗界革命"的意义是非常微弱的.所以后来的人们评论这场"革命",认为"他们改革有心,创造无力.他们所作的新诗,颇喜寻扯新名词以自表异虽无庸滥腐臭之弊,却不免涩蹇 之病,较之"江西魔派"的诗尤其难懂.夏.谭等对于"诗界革命"的事业,实在是志有未逮".冷静评述自"我手写我口"开始的"诗界革命",也许重要的意义不在是否给旧诗必须改变,而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传达一种旧诗必须改变,至少必须打破固有局面,容纳新进内容这样的信息。事实上,对于旧诗的更新的努力,在黄遵宪之前,便有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实践。胡适在谈黄遵宪的同时,提到了金和。金和生于1818年,死于1885年。他比黄遵宪早,没有赶上戊戌变法那场灾难,倒赶上了太平天国的战争。胡适格外称赞了金和记述南京被陷的日记体长诗《痛定篇》。此诗的好处是说理清楚通顺,接近口语,而这些却是更晚的那些新体诗的试验者所缺乏的。如他的《军前新乐府》之《半边眉》便是这样的作品。金和的《十六日至秣陵关遇赴东坝兵有感》也是记事之作:
    初七日未年,我发钟下山。蜀兵千余人,向北驰怒马。
    传闻东坝急,兵力守恐寡。来乞将军援,故以一队假。
     我遂从此辞,仆仆走四野。三宿湖熟桥,两宿龙溪社。
    四宿方山来,尘汗搔满把。憎舍偶乘凉,有声叱震瓦。
    微睨似相识,长身面甚赧。稍前劝勿 ,幸不老拳惹。
    婉词问何之,乃赴东坝者。九日行至此,将五十里也。

    用传统乐府的方式,记述途中所见,完全是纪实,却极生动明晓,讽刺之意溢自笔端。胡适说金和此类诗是"有心人的嘲讽,不是笑骂,乃是痛" 。 (全文完)

转自
北大中文论坛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4-11-21 at 22:53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7 2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啊!

得到如此高的批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2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用温家宝来捧黄遵宪,这是什么世道呀.
在过几十年,还不知道谁更出名呢.
历史上这么多宰相,有多少是出名的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8 10: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1354-1-1.html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8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