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南汉

湖南汝城话归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7 22: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玛卦话,应该就是“麻介”话,即客家话。
客家话是把“天亮”叫“天光”的。西南官话只说“天亮”,没有说成“天光”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4 1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gxyyh 的帖子

我想说 一下:
  在桂阳,说上游话的人主要跟说下游话的人交往比较多,但地域多与麻介人交界,受一点影响:
   比如上游话的一些词语是这样的
   唔是(读on xi)——不是
   人(读ni)——人
   天光了(读tie guo de)——天亮了
   有嘛事(读you ma si)——有什么事情
   看电视(读kuang dian si)——看电视
   你们(读ni lei)
   他们(读ge lei)  要得(yaode)——可以
   麦子(读ma zei)  杀禾(读sa wo)——割稻谷  移田(读xi die或者yi dei)_
即插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8 23: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湖南郴州 资兴人 ,以前我们这交通很闭塞,家谱告诉我,我们家住在资兴快1000年了,资兴人大多是唐宋从资兴东面的的江西牵过来的(县志统计有一半的都是从江西迁来的)

来的时候,这块土地上没有什么人,什么就没有客家归属感, 然而,在福建广东或其他的地方的客家都是后来形成的,形成比较晚,他们到广东福建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人了,才有"客"的感觉,

  所以,虽然资兴话现在统计为"老客话" 习俗和语言什么的和客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我们资兴人到这块土地上的时候就是主人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2 13: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汝城话的归属

关于汝城话的归属的问题,不料竟然惹得如此多的人的关注。这的确是件好事。这也充分表明汝城、汝城话已经被许多关心汝城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等的人士所关注。其实,汝城话到底属于甚么方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活化石”,应当被关注和保留。尤其是在日前各类信息沟通渠道十分通畅的情况下,如何挖掘、记录这些比较原始的话语,为其它领域所用,方是根本。
当然,汝城话,作为一种方言的划定,不能仅仅从该种语言的纯度来划分,而应当结合说这种方言的群体其它文化特征来判定。
关注汝城话,关爱汝城人,关心汝城发展,确实是件好事,也是我们应当身体力行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 01: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汝城马桥人,在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ghlight=&page=4,读到写的大作。
   当然我对现在使用的语言,也谈不上研究,一点爱好而已。其实我比你注册还早26天,可惜很久没登录,错过了,扼腕。要不然这封邮件可以提前三年的。
   外面人听不听得汝城话?我的感性认识是——大多数都听不懂。绝多数的客家话我也听不懂,包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什么客家频道,收看台湾的客家电视,真的听不懂。讲我们马桥人还是崖子老表啊,当然我没在马桥生活很久,我从小不说崖,老妈不准我说,她是附城人。后来老乡来我家的时候,有些词汇我真的没想到和客家话是如此相似和我日常所用的街上话还是有差异的。
   我所知道,汝城,县城附近讲汝城话的可以和外面人交流的(不要用第三方语言),我听说的是这么几件事情。
一、在郴州师专的同学(他是附城人,在街上生活了二十多年)告诉我,他和桂东癞子可以交流。我估计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原所就读的大学同学中也有桂东妹,我是没和她交流过。智慧和美貌常常是不成正比的,真的没说错。桂东话现在学术界的观点是湘南土话,也就那个什么清泉的是说客家话。
二、另一个高中同学说(县城人),她和成都某地人可以交流。那个人说的和汝城话没什么区别。我想可能是成都凉水井或者双流的。不过,我现在唯一出省所到过的地方就是广东乐昌黄圃,读书是在省内读的。四川更不要说了。
三、扯谈的时候,一个文明的同事说,湖广填四川,有个村子迁到四川了,现在他们还在四川说文明话。如果真的话,那应该是个不错的方言岛。
   文明话,就我而言可能接近西南官话,但应该不是。文明人学郴州话比我们容易,这是事实。我奶奶是桂阳人,所以我父亲会西南官话,下放的时候在文明,也会文明话。他讲的文明话很纯,和文明人没什么区别。听他讲文明话和他讲郴州话区别还是很大。
   我在县城教书。教语文的袁贤林老师,是你们井坡人,汝城县志中的方言志部分是由他执笔的,曾经和台湾一个教授研究过我们的语言。我也和他交流过,前几天无意间看过汝城县志。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你看看。
  汝城有讲湘语的地方吗??如果有的话,应该是老湘语。娄底新化人在我面前谈话,经常没隐私的,他们也讲“摊尸”。新湘语区讲“挂得肠”(音译)汝城话有“拐肠”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好像在《方言》里面看过我们县城的移民结构,记得还有江苏移民。就是没讲具体是迁到那些乡镇。估计吴语对我们还是有影响。听上海话也没觉得很别扭。不知道你在浙江怎么样。不过杭州应该是说北方话。
   攸县人说话很容易懂。李姓同学攸县人,他家是和安仁搭界,他讲攸县话和安仁话很接近。只不过我听得懂攸县话,听不懂安仁话。攸县和浏阳一样都讲“我不是dai你”在火车上还碰到过耒阳的。都说耒阳话难懂,也没觉得。以上列举的县按划分属于赣语区,也叫做非纯客家县。在方言学中,好像是有个“客赣不分”。
  老实说,我对汝城人,或者说自己到底是不是客家人、讲客家话,已经不是很关心了,这也是我很久没登录的原因。尽管我们马桥有“围”讲“崖”,我老家的塘是半圆型,包括我公公的地都有客家的风格,尽管我大学的同学经常问我,你讲的是不是广东话等等。这都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做的、做到的不是别人,是我,并且我分享了。作为一种课余爱好而已。
  上世纪说汝城划入广东,结果还是湖南省汝城县。现在谈汝城话是客家话,我估计原来说客家话的仍旧是客家话,县城附近的会划入湘南,粤北土话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就现在我操的这口话,就语音、语调、语速等等,不失为优美的语言,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没发现有人改用广腔川语。并且并不是因为说什么客家话就达到我人生的目标。
   我高过别人,强过别人。
   盲目的自大,和不必要的自卑一样可悲。
   在客家社区我看到的大多是前者。而在你留言中我似乎看到我原来发帖的影子。
   在世界上能够发言的声音,我认为属于强者。自问你属于强者吗?客家属于强者吗??已经够强了吗???客家目前还不是。特别他还是“穷”的一个代名词,尽管他们在精神上很富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我相信你是强者,并且比我强——因为你的名字叫——朱强华。
      得罪之处,望请见谅!
                                                    A_hu
                                               2006年12月1日凌晨于汝城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1 16: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汝城话的归属

看到公开信,是在隆冬的杭州,窗外已是细雨霏霏。
    袁贤林老师是我伯父同学,希望有机会代我向他和他爱人致敬。他在汝城县志中的“大作”,我早已拜读。
    我们平素研究汝城话的归属,其原因并非深究客家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或曰“自傲”,关键的还是从研究的角度,探寻究竟。纯粹的以汝城话为客家话,则汝城人应当是“伟大的”客家人的推论,本身就是“大汉族注意”,本身的立场就出现问题。
    汝城话如果说可以归属为“湘南土话”,这也是目前的一个观点。尽管我们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们尊重提出这一观点的人的权力。
    汝城话本身来源比较复杂。研究汝城话的归属,应当系统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来自不同地方的汝城诸姓所带来的影响,系统应当结合汝城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来考量。
    也许我们的观点不是正确的,但毕竟这应当成为开启一个“崭新”研究领域的另一个起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09: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和非学者的研究毕竟是不同的

学者的研究和非学者的研究毕竟是不同的。这就好比看二十四史,“城外”的人看热闹,“城内”的人看门道。但如果缺乏看热闹的“城外”人,那么“城内”人的研究价值则何以体现;反之,如果没有“城内”人的“门道”,则“城外”人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看月了。但城门偶尔打开一下,让“城外”的人带着忐忑的心情到“城内”闲逛,“城内”的人到“城外”看风景,是十分必要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6 23: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oby 于 2006-9-7 16:24 发表
说不也是说唔(唔是,唔好,在前面加个唔表示否定)

我们说晒谷坪说:禾堂 ( 喔~党~)
说水沟(小水渠)说 :圳
说:峒(是山中盆地的意思)

做了新屋也要在梁上杀只鸡,也说,进伙。
我们说毛巾说:面帕(密帕0)
说脸说:面(读密)
我们说老人家死了说:老了
我们大年初2也要和妈妈爸爸去外婆家。叫:走外事
呵,确实跟客家一样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7 22: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汝城话的归属
看到公开信,是在隆冬的杭州,窗外已是细雨霏霏。
    袁贤林老师是我伯父同学,希望有机会代我向他和他爱人致敬。他在汝城县志中的“大作”,我早已拜读。
    我们平素研究汝城话的归属,其原因并非深究客家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或曰“自傲”,关键的还是从研究的角度,探寻究竟。纯粹的以汝城话为客家话,则汝城人应当是“伟大的”客家人的推论,本身就是“大汉族注意”,本身的立场就出现问题。
    汝城话如果说可以归属为“湘南土话”,这也是目前的一个观点。尽管我们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们尊重提出这一观点的人的权力。
    汝城话本身来源比较复杂。研究汝城话的归属,应当系统结合不同历史时期,来自不同地方的汝城诸姓所带来的影响,系统应当结合汝城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来考量。
    也许我们的观点不是正确的,但毕竟这应当成为开启一个“崭新”研究领域的另一个起点。
学者和非学者的研究毕竟是不同的
学者的研究和非学者的研究毕竟是不同的。这就好比看二十四史,“城外”的人看热闹,“城内”的人看门道。但如果缺乏看热闹的“城外”人,那么“城内”人的研究价值则何以体现;反之,如果没有“城内”人的“门道”,则“城外”人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看月了。但城门偶尔打开一下,让“城外”的人带着忐忑的心情到“城内”闲逛,“城内”的人到“城外”看风景,是十分必要的。



    你的回复我已拜读。
     那你把自己定位为“城内”人还是“城外”的人??这是首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而你回避了
     第二,你犯了个常识性错误。说汉语的就是汉族,就是大汉族主义。换言之,说什么话就是什么。。。
     第三,看帖子,你说了句很虚伪的话,回复的说是对汝城的关心,对文化的关心。鬼啊,这好像就是说共产主义明天就会实现。这里面的大多是看热闹的城外人。
     如果都是“城外人”,那就没什么要说了。我不强加意志于别人。扯谈而已,有分歧很正常的。更何况学术??
     以”冷眼“看待这些东西。”冷静的头脑,敏锐的眼光“。
      可能你已经做到了;可惜我做不到。
      就我而言,”无知者,无畏,无为,无谓“仅此而已。
      这个地方不是很适合我,可能登录的次数不会很多。
      爱好是会变的,我现在已经不好这个东西了。
      人云亦云不是我的风格。喜欢和我有不同观点的人。
      当然,看到你的帖子。还是忍不住打上几行字。
      做个朋友,ok???
                                                                                  汝城  A_hu
                                                                                2006年12月27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3 19: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确实,郴州的各种土话有待研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23: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面 字 的读音和我安远话一样mi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