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82|回复: 5

湖湘学宗张宣公南轩先生世系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2 2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系张九龄胞弟张九皋41世孙,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湖湘学宗张南轩28世孙。本人考证的挥公118世孙南轩公世系如下:
始祖黄帝,(前2697~前2599)在位。
一世张挥,黄帝长子玄嚣之子,一说黄帝第五子
二世张昧,挥长子
三世张台骀,颛顼帝封于汾州;
四世张伊源,司水正,居山西太原;
五世张侯,为帝尧大未;
六世张立芳,为帝尧大未;
七世张坤;
八世张敦吾;
九世张郊,亦执掌火正,
十世张仲熙,执掌火正;
十一世张吴光,因发明火灶,被后世尊为司命真君、即灶神,
十二世张天杰,佐夏禹治水,为四岳诸侯,
十三世张钦若;
十四世为张榆,
十五世张临,为仲康大夫,
十六世张宜,亦为帝相大夫,
十七世张阳,为帝相大夫;
十八世张安,为过王大夫;
十九世张考,为少康大夫,
廿世张承,为帝槐大夫,
廿一世张发为帝芒大夫;
廿二世张琦,为帝芒大夫;
廿三世张希,为帝扁大夫,
廿四世张燧,为帝?时大夫;
廿五世的张秦,是帝孔甲的大夫
廿六世的张还,夏末为大夫;
廿七世张纯,为商朝开国之主商汤的大夫。
廿八世张质;
廿九世张康,为太庚时大夫,
卅世张启;
卅一世张立;
卅二世张瑰;
卅三世张秩;
卅四世张庖;
卅五世张颢
卅六世强洙;
卅七世张逸;
卅八世张都,
卅九世张助,
四十世张须;
四十一世张圆;
四十二世张萧;
四十三世张润;
四十四世张浚,为小乙时的将军;
四十五世张惠,为武丁时将军,
四十六世张谊,为豫州牧,
四十七世张稳,为太丁时太史,
四十八世张允,为帝乙时大夫;
四十九世张正,为周武王大夫。
五十世张炳,为周成王大夫,
五十一世张辰;为周康王先锋;
五十二世张本,为周昭王大夫,
五十三世张灼,
五十四世张兖,为周穆王大夫,
五十五世张灵,为周夷王大夫,
五十六世张宏,亦为周厉王大夫;
五十七世张道,周厉王时大夫,移居剑州府梓潼县,
五十八世张仲,是周宣王时的卿土,由于具有孝友忠心之德,被封为文昌帝君,两、三千年来备受我国民间的敬拜;
五十九世张逸,官大夫;
六十世张伯谦;
六十一世张信明;
六十二世张实;
六十三张禹臣,周?王时大夫;
六十四世张元驭,
六十五世张熙,颐公为周幽王司徒
六十六世的张元淑,至七十四世则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门第显贵无比。
六十七世的张奉义(一说奉元)
六十八世的张高陆(有人误作高陵)
六十九世张宣武
七十世的张侯
七十一世的张老
七十二世的张君巫(一说老生趯)
七十三世的张趯
七十四世的张骼
七十五世的张进明,是战国初期周桢靓王时的赵国大夫
七十六世的张孟谈,至七十九都是韩国之相
七十七世的张抑朔
七十八世的张开地
七十九世的张平
八十世张良,?~公元前186,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字子房,先世,会经五世相韩。韩国被秦始皇所灭时,他把家财全部挖出,以重金求访刺客为韩国报仇,后来访得了一位力士,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不幸误中副车,壮志未能得酬。大事末成,他不得已变更姓名,逃到江苏的下邳匿居,就在那里跟黄石公学兵法,此后辅佐汉高祖刘邦减项羽,定天下,
被封为留侯。良生二子,张不疑、张辟疆。
八十一世的张不疑。
八十二世张典,为汉文帝时的清河太守,
八十三世张默为御史大夫
八十四世张金大司马
八十五世张乘,(千秋,字万雅)汉宣帝时阳陵侯
八十六世张嵩,元帝时东郡太守
八十七世张壮,移居四川彭山
八十八世张引(一说允或裔),住西州武阳
八十九世张皓,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犍为,汉顺帝尚书;
九十世是张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万(方)城。;
九十一世张逊(一说张果),范阳太守
九十二世张孟成(一说冠成),汉质帝时肥如侯;
九十三世张平,曹魏涣阳太守
九十四世的张华,字茂先,晋武帝时讨伐东吴的名将,后来高官至司空,范阳(今河北)务城人。
九十五世的张祎(一说韪),字彦仲,散骑侍郎。韪随晋元帝东迁,而寓居江左。
九十六世为张舆(一说轩),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
九十七世的张次惠(一说次恭),宋濮阳太守。是东晋的吏部尚书;
九十八世的张穆之(一说甫之,安之),是洛阳的始迁之祖。
九十九世张籍(一说宏简)
一零零世张赞(一说纶)为副都御史,
一零一世张隆为宋顺帝的太常卿;
一零二世张子犯
一零三世为河东从事张浚;(有些家谱上此三代没有)
一零一世张守礼,隋朝的涂山令,
一零二世张君政,官拜潮州别驾,是广东韶州始迁之祖;
一零三张子胄是唐代的剡令;
一零四世张弦愈,官拜索虑丞,赠广州刺史
一零五世张九皋,自尚书郎历唐、徐、宋、襄、广五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封南康县伯,后移居长安(西安)。其兄张九龄(673-740),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一贤相。
一零六世张抗,赠右仆射
一零七世张仲方(765-837),贞元中,擢进士宏词,历散骑常侍、京兆尹。左迁华州刺史。入为秘书监。皋有9子,39孙。孙子辈以仲方最有名,历仕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帝(779-840),官至谏议大夫,封曲江县伯。
一零八世张孟常
一零九世张克勤
一零零世张浔(或绞丝旁)
一一一世张崇纪(或纪)
一一二世张璘,入川时任唐僖宗(873-888)国子监祭酒。传三世而迁绵竹,到南宋初年出了宰相张浚、理学大师张木(式),史称其族尤大。
一一三世张庭坚
一一四世张文矩,英年早逝。
一一五世张紘,迁绵竹
一一六世张咸,进士出身,封雍国公
一一七世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年)任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并建议经营川陕,被任为川陕宣抚处置使。次年因东南形势紧张,乃集军反攻,牵制金军。后用吴蚧等坚守秦岭北麓,使全蜀安堵。绍兴四年(1134年)再任枢密,次年为宰相,重用岳飞、韩世忠,废黜席懦的刘光世。秦桧执政后,被排斥在外近二千年。曾在永州(今属湖南)贬所连上五十疏,反对议和。三十一年金完颜亮攻宋,才重被起用,封魏国公,主持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的北伐,因将领不和,符离之战失利,又被主和派排挤去职。著有《中兴备览》等。葬宁乡官山。(《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
一一八世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宇乐斋,号南轩,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官至右文殿修撰。曾主教岳麓书院8年之久,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著有《南轩集》(《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道学三》)。明代名相张居正(1525-1582)为其十二世孙,(《明史•列传第一百一》)。
一一九世:焯公,焯生三子:明羲、明義、文吉。明羲居宁乡龙塘,为龙塘张氏始祖,明義裔迁浙赣,文吉裔迁浙江余姚。
一二零世:明羲公,
一二一世:镗(亦作唐)公,镗公于宋景炎二年(1277) 与赵璠等起兵响应文天祥的号召,在湖南安化、宁乡各地招募民兵抗元,并收复衡山、湘潭、攸县三县。次年兵败被俘。以无脸见先祖张浚于地下而拒降,大骂元将崔斌,被杀害。(见《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三 忠义九》、《湖广旧志》、《督府忠义传》)。公生惟孝、惟考、惟遗三子,惟孝坚守祖居,考、遗以父力抗元兵受到通缉而逃避他乡,考迁安化三州,其后分居县境三洲、银溪、边江各处;遗逃福建永福。
一二二世:惟孝公
一二三世:絅公,公生万宝、万全。
一二四世:万全公,元元贞二年丙申(1296年)生,居安化,为梅山之祖。
一二五世:叔瑛公,元至顺二年辛未(1331年)生,居安化,为五里牌之祖。
一二六世:祖懋公,
一二七世:宗文公,居安化常丰四路水溪坪
一二八世:时华公
一二九世:敏麒公
一三零世:立涵公
一三一世:再玉公
一三二世:国祥公
一三三世:文智公,生于明嘉靖16年丁酉(1537年)
一三四世:朝乾公,生于明嘉靖43年甲子(1564年),居涟源市七星街镇梨溪村
一三五世:一祥公,生于明万历34年丙午(1606年),居涟源市七星街镇红仙村,公生四子:汉麒、汉麟、汉狮、汉象。
一三六世:汉狮公,生于明崇祯9年丙子(1636年)。公生二子:英瑞、英才。
一三七世:英才公,
一三八世:裔德公,
一三九世:传贵公,公生合贤、合明
一四零世:合明公,公生美奇、美科
一四一世:美奇公,公生三子,长子、季子无嗣,
一四二世:珂九公,生于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年)
一四三世:里本公,生于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
一四四世:步宜公,名如志,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
一四五世:前谱公,名如东,生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年)
一四六世:修来,名满意,生于公元1976年,挥公145世、子房公66世、南轩公28世孙。

[ Last edited by gentlecheung on 2004-8-23 at 21:0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2 22: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张壮后裔搬迁
当四弟张睦迁居东南水乡的时候,大哥张壮仍在关中守护祖宗家业。然而,阳陵封地离首都长安实在是太近了,皇亲国戚,王侯巨族拥到一起,使生存空间显得很挤,位居公爵的张氏已不同于汉初的留侯世家,在竞争中往往感到力弱气短,因此。张壮的后裔也很快开始了搬迁。
与张睦裔孙依依不舍迁江东一样,张壮的后代移居岭南,也是辗转再三之后才得以完成的。自第一世张壮到三世张皓,已南下秦岭,越过巴山,安家健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张皓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张纲子孙在此留居四世,然后回迁三晋故地下邦(今山西富平),是为唐中宗宰相张仁厚之祖。而大儿子张宇可能是由于逃避仇人的追杀,年之后就不惜再走一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急急"避地"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了。这里地处张氏祖居之地清河张城的北方,其环境对他们来说十分熟悉,因此一住就是-百六十余年,繁衍六代。
西晋末,北方大乱。战火连年,安身之地多受到严重威胁。于是,九世祖张韪就随晋元帝南迁来到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安家。居六世复还河东、洛阳,传至第21世,出了历任唐睿宗、玄宗二朝宰相的张说。张韪的哥哥张祎则仍留守方城祖业、坚持到第12世张安之手上,才率部分族人南移襄阳(今湖北襄樊),这时已是南北朝初年了,距张韪东迁江左又有百余年,可见张氏子孙对祖居之地北方土地的眷恋是何等至深。
襄阳不仅是联系中原与西南的枢要,还是长安沟通两湖、东南、两广的必经之道,是一个交通便利、联系东西南北的地方。这里的自然环境也属于南北交替的过渡型,因此避乱南迁到此的张氏先民们很快也就适应并又深深地附着于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上了。因此,尽管南北朝时代这里成为南北各朝必争的战略要地,常有战乱发生,但他们还是乱中求存,作为南朝的臣民,历宋、齐、梁而到隋代,凡一百余年,坚持四代,繁衍了众多的子孙。到唐代,已传至第16世,除张君政南移曲江外,其他各支仍居襄阳,号称望族,并于第17世出了历任武后、中宗两朝宰相的张柬之。
曲江在王岭以南,今属广东韶关。高山峻岭不仅抵挡了北方的寒冷气流,而且似乎也排拒了连绵数百年的战争烽火,当北方兵祸不断时,这里相对来讲是一个安定平和的世界。其自然环境更美,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四季常青,万物竞生,还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属于早期智人的马坝人(比蓝田、北京人先进的原始人类)生活于此。到距今一千三百余年的唐代,这里已得到了相当的开发,开通已久的湘、赣两条联系北方的要道在此汇合,而顺此江南下则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通。因此,当我们累受战乱的张姓先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时,看到的是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旅途劳累、水土不服等困难都在赏心悦目的享受中消失了,他们在这碧水青山、草肥花艳的如画世界中,勤奋耕作,辛劳开拓,很快就兴旺起来。张君政生有6个儿子,14个孙子,29个曾孙。曾孙辈中以张九龄最有名。张九龄从开元二十一年起任玄宗宰相四年(733--736),以刚直、能干闻名于世,史书上说开元以后天下只有曲江公,而不知有九龄,可以视为曲江张氏的杰出代表,也是张壮十九派孙中的佼佼者。在京师当官时,他曾与玄宗早期宰相、21派孙洛阳人张说"通谱系"。曲江张氏人口众多,后来除张九皋等少数支派北返之外,绝大多数散居广东各地,始兴张氏即源出于此。唐代有人作《曲江张氏家谱》一卷,以叙岭南张氏之盛。张九龄著有《金鉴千秋录》,其后人多以"金鉴"作为其祠堂的堂号。
张九龄的大弟弟张九皐,官至岭南节度使,封南康县伯。他似乎不恋岭 南的山水与官职,当九龄与族人张说通谱系时,他已率子孙北上,移家首都长安(今西安)。这时距第三派祖张皓迁出长安附近的阳陵(今咸阳市),已阅十六世、也就是说,经过700年后,留侯子孙绕了一个大圈又返居北方故里。长安张氏自第18世传至26世,历8代,共150余年,族众也很兴旺。张九皋就有9个儿子,39个孙子。孙子辈中以仲方最有名,历仕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帝,官至谏议大夫,封曲江县伯。
到唐代末年,阶级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广明元年(880)十一月农民军逼近长安,售宗李侵只好率群臣到四川避难。蜀道难走,后有追兵,仓皇逃亡的苦处可想而知。在这逃难的队伍中,有第26世祖张瑶,他当时是国子监祭酒,不但要照顾一家老小,那些国学生也要照管,拖娘带思,外带一帮学生,个中之苫就更难以用语言形容了。好不容易到成都,才安下家来,好在阳陵公的子孙对巴蜀并不陌生,从其家族的历史上讲,这是第二次入川,尽管比起第一次来是有些狼狈不堪,但还是很快就适应并落业于成都附近了。传至第28世张文矩,英年早逝,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儿子,由夫人杨氏带着北走汉州绵竹(今属四川)县仁贤乡,归依外祖父家生活,文矩这一支因此而移居绵竹。在绵竹传3代至第3l世,已到了南宋,张家出一个坚决抗金的宰相张浚,他立誓要收复北方领土,打败金兵,以雪靖康之耻。但壮志未酬,自觉无颜见先祖于地下。因此立下遗嘱。死后葬于他曾奋斗过的衡山脚
下。于是,张浚这一支又从四川东进,落业湖南了。 张浚有两个儿子:张拭、张杓。他们将父亲葬于宁乡龙塘,遂以宁乡为家。张杓二子:忠纯、忠恕皆迁到浙江钱塘江畔。张拭三子:悼、炳、烺。炳之后裔居湖北江陵、福建、浙江钱塘等地,其中江陵一支十一传至第44世出了张居正(见光绪二十八年长沙冈田《张氏四修族谱》),这个明代名相、中国著名的改革家。居福建者八传至第41世祖,有五兄弟:本郁、本义、本理、本智、本道。及其堂兄张瀚、张缍共七人返居湖南益阳七里江、大竹山、水莽冲,宁乡龟山冲、北风坪、大塘冲、龙潭桥,龙阳(今汉寿)军山铺等地,传至第62世张正湘,于民国五年(1916)修有宁乡、益阳、龙阳《张氏三修族谱》,其后代繁衍至今。张悼不问于父亲张拭。不仅长于斯,也生于斯,所以张氏后裔都让他做宁乡龙塘始祖。他有三子:明义、明羲、文吉。明义子孙除迁赣、浙两省外,多数居住湖南,散于沅陵、辰州、泸溪、淑浦、邵阳、稀阳、祁阳、龙山、益阳、宁乡、善化(今望城)、长沙各地,传至第60世长沙阅田云鹤桥张永言,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修有阅田《张氏四桥族谱》。明羲之子多数居福建,有部分分居湖南安化、新化、益阳,如第36世张惟考就是安化三洲支祖。文吉为张悼之子则见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裕裔堂版浙江余姚《张氏家谱》,其子孙分居浙江。
在江西落业的阳陵公后裔始于第35世张铿。张铿,字毅甫,任南宋九江道。是明义的儿子。宋末元初之际,宋亟相文天祥组织军民抗元,兵败被押至燕京(今北京),元至元十九年(1282)被害于菜市口。张铿"愤然仗义",背负着其骸骨南下,葬于文氏的家乡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他以宋遗臣自居而不仕元,寄居泰和县坝上,死后与夫人顾氏同葬于泰和,于是其子孙就在江西各地安家,散居丰城、庐陵等。迁居浙江的阳陵公之后始于第34世,张忠纯、忠恕移钱塘江;张炳之子移钱塘太平里;张文吉移鄞县、传二代移余姚云柯里。35世张翱(明义之子)移塘汤溪,称为汤溪始祖。
阳陵公后裔最先入闽的是张炳之子明谦(第34世)。明谦字寓山,号建城,历任贵州都匀府尹、中丞大夫,退休之后到江西贵溪龙虎山拜谒张天师府,沿武夷山南下至汀州宁化县(今属福建),爱其山水之胜。遂迁居石壁堡。他有八个儿子:棣、极、校、松、杜、束、梁、棠。张棠后裔,六传至4l代本郁等返居湖南。其他兄弟七人繁衍宁化外。又东迁至漳浦县城、平和县小溪、永福(今永泰)县小竹园、南靖县水西等地,已经靠近海边,其后代在明清之际多有涉海东渡台湾者。明萎之子张钱(有误作唐者)。宋景炎二年(1177)响应文天祥的号召,在湖南安化、宁乡各地招募民兵抗元,并收复衡山、湘潭、攸县三县。次年兵败被俘。以无脸见先祖张浚于地下而拒降,大骂元将崔斌,被杀害。其子惟孝、惟考、惟遗三人。惟考因避父难隐居安化三洲,惟孝五传至4l世张纬也迁居福建。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张绍曾撰福州《清河张氏家谱》记载,遗字继宗,抗元兵败即东逃来到福建。元政府通缉追捕,逼得很急,"遂匿名逃永福(今永泰)。人呼之为六郎,是为居闽始祖。"其子孙后来迁到福州,又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宝岛台湾。
四川张氏五族
四川张氏遍布巴蜀大地 四川张氏由来已久,自战国秦惠文王时代蜀国郡张若移民万户人川开始,汉魏以来,张娃子孙的足迹已遍布巴蜀大地。其中首推犍为。
除了键为张氏之外,四川还有"张氏五族"之说,它们是四川张氏望族的后起之秀,事见《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233。兹择成都、岷山、郸县犀甫、江源四族介绍如下:
成都张氏,先世居曲江,后迁长安,为唐张九皋之孙张促孚之后,他们以随唐僖宗避乱入蜀的奉常博士(不知名字)为始祖。三传至张载阳,转攻农商,家财巨万。为人豪爽慷慨,对四方游学读书之人,更是多方扶持资助。其子张维峻"得士益厚",将所有家产散发给了读书人及族中贫苦者。好心人曾劝止他,要他留些财产给子孙,他却笑着说:"吾遣子孙者,不在是也。"他认为家产太多会贻误子孙,留给他们财产还不如教会他们做人、读书、谋生。张维峻的想法是对的,自古富贵子孙多累于财或权。他的儿子张起也很争气,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39)中进士,官至太常博士。成都张氏由此又由农商而转为读书做官之途。
张起有三个儿子,次子张太宁,至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仰州、汉州、渭州知州,陕西路都转运使等,曾四为尚书郎,三持使节。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张察,习金石之学,尤工大小篆书,闻名远近,后被推荐入朝,历官左司郎中、鼎州知州等。次子张宇,南宋初年,三远寺监,后任淮西东路都转运使,历知济、荣、果、合四州。张宇的儿子叫张晦,少从外祖父母家学习书法,后出仕,历任雅州、恭州、兰州知州。晦之子叫促坚。以上皆居成都。张起的另外两个儿子则分迁四川各地。长子张太初,迁居崇庆的新津,小儿子张太和落业眉州。今眉州、新津两地及附近张氏多是太初、太和的后裔。
又随僖宗入川定居成都的还有张瑶,当时任国子监祭酒,他是张九皋另一个孙子张仲方的五世孙,传三世而迁绵竹。到南宋 初年出了宰相张浚、理学大师张木(式),史称其族尤大。
岷山张氏始于张俞。宋代前期,张俞隐居岷山,以行义学问 名于乡党,后被地方官府发现,上报朝廷,七次沼令出山做官,都被他推辞,最后一次,他请将朝廷赐给的官职回授其父白云先生。他有张石民、张楚民两个儿子。长子石民,能承父志,躬耕于山中,不曾做官。其子云从,孙文、叔、夏,曾孙山义、都以耕读为生。次子张楚民则出仕宋朝,元丰年间(1078-1085)中进士,官至正奉大夫,其子张吉甫以朝奉大夫致仕,孙张伯振,官青城县令。
郸县犀浦镇张氏,其始祖张砺,有兄弟五人,世居祟庆永康门,为大族。张砺宋初迁犀浦镇,其孙张天迪、张焕,曾孙张汾、张眯、张汉,玄孙张峰、张歧,先后中进士。一家连出七位进士,"三世登科",极为荣耀。张峰、张歧的后裔都力学属文,并每每以"吾家三世登科"为激励机制。张砺之后又有迁居崇宁县的,史称其族比犀浦老家更为显赫。
白檀张氏,源出键为武阳。唐大中年间(847-859),始祖张天棋从武阳迁居江源。天棋死后;其坟墓间长出很多白檀,后世子孙因称为"白檀先生",并自称"白檀张氏"。五传至宋代张中理,以行义闻于乡,先是被官祐以"逸民"荐举,不就。后拜为将作监主簿。其子张公谨,元五年(1090)以五经出身入仕,累赠太子少师。张公谨的儿子张深,又从江源迁双流。张深是使白檀张氏扬名四川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崇宁年间(1102-1106)中进士,历官夔州路转运判官、潼川路提点刑狱、撞川转运副使、夔州知州、中书舍人等。南宋初年,他以熟悉马政业务。提升为川陕茶马使,不久又升为川陕都转运使。这时主张抗金的张浚任宰相,正准备北伐。张深在任恪尽职守,将大量马匹和粮食运往抗金前线,深得张浚好评。其子张姓、张填,孙张徽之、张安之都因其功获赏而得官,后来都官至郡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2 23: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张氏
湖南张氏多为宋代张栻后裔。张栻之父张浚为南宋初年的著名宰相,主张抗金复国,壮志未酬,自感无颜见祖先于地下,遗嘱死后不葬老家四川绵竹,而葬于他曾经长期生活的衡山脚下(具体地点在今宁乡官山)。张栻生于蜀币长于湘,视湖南为第二故乡,死后随父葬于宁乡官山,因此后世子孙将其尊为迁湘始祖。他有悼、炳、烺三子,分为三房。烺北迁襄阳、谷城为始祖。炳依外家东迁浙江钱塘为汤溪始祖,其裔孙在明清之际有一支返迁湖南。悼居宁乡官山,尊为龙塘开基祖,其后裔尚有长居宁乡者,也有迁往外省后返迁湖南者。据不完全统计,张栻后裔分布在宁乡、益阳、安化、新化、湘潭、善化(今望城)、长沙、龙阳(今汉寿)、沉陵、辰州、泸溪、淑浦、永顺、龙山、衡阳、邵阳、祁阳、永州等州县,他们是悼、炳二房之后,其中焯房居多。今以宁乡龙塘、水口、龟山及长沙阅田四支为主线,分述张栻后裔在湖南的分布情况。
宁乡龙塘张氏,焯房之后。悼有明羲、明义、文吉三子。明义、文吉分迁他处,明羲以长子留守龙塘祖业。明羲之孙惟孝、惟考、遗。时当宋元之际,惟考、遗以父亲张镗力抗元兵受到通缉而逃避他乡。惟考迁安化三州,自号梅山处士,其后分居县境三洲、银溪、边江各处。遗逃福建永福,是为本书所记载张氏家庭中年龄最小的张盛一脉之先祖。惟孝坚守祖居,有万宝、万全二孙。万全迁安化,后裔分居新化、益阳等县,其中清嘉庆庚午年(嘉庆十五年,1810)科"亚元"张炽中即为其裔孙。万宝有纲、维、纬三曾孙,时当明中期,成化、弘治年间,纬迁福建。纲、维二兄弟留守祖业,其族繁衍至今,代有人出。如清康熙乙酉(康熙四十四年,1705)科举人张启禹(字我咸,号恒斋),官至浙江金华府永康知县。
宁乡水口张氏悼房之后。张悼次子明义有翱、翔、铿三子。翱迁浙江钱塘为汤溪张氏始祖。翔四子:庚、申、器、允,后裔分居湘西辰州、沉陵、沅溪、淑浦及湘中南邵阳、衡阳、祁阳等地。铿处宋元之阮于元至元十九年(1282)仗义将被害的抗元名将文天祥从北京背负到其老家江西吉州安葬,遂在吉州属县泰和安家。铿有任道、任远二子,分两房。任道一派传至其孙源升(发),仕元为评事。元末,知世将乱,嘱子弟避乱故乡。其子贵文、绍文、景文皆返宁乡,分居山底、水口、汤溪,自成三派支祖。亲侄全文、耀文返湘潭,分居七都香沪山、鲁家坝,成为湘潭二派支祖。堂侄寿文迁善化茅湖田(一作善化县城南妙高峰),后裔有分居宁乡赤土塘、衡山白沙洲的。水口张氏以张绍文为支祖。自明初传至民国十三年(1924)七修族谱时,历19世,凡556年,成为世家大族。
宁乡龟山张氏,炳房之后。张炳为栻次子,依外家居浙江钱塘太平里,炳子明谦,任贵州都均府尹,官至中亟大夫,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堡,生八子,棣迁南靖县水西,极、校分居漳州漳甫县,松、束迁永福县,柱迁居平和县小溪,棠迁小吴地,梁居小竹园。棠之子位,又迁到龙岩州车头岭。位之后数传至文显、文旭、文安、文寿四兄弟。文显五孙郁、义、理、智、道及文旭孙渤、文安孙;熏,于明末清初从江西迁湖南,其中郁开基于宁乡龟山冲,义居宁乡九岭峰和龙阳(今汉寿)军山铺,智居龙阳北风坪,理居益阳七里江,道居益阳大塘冲、郑家冲、瓦数冲,瀚居益阳川塘,熏居宁乡龙潭桥,停钟桥。兄弟七人,各居一处,虽自为始祖,而皆认长房张郁所居龟山为大宗。自此,这一支张氏再无大的迁徙,传至民国五年(1916)三修《张氏族谱》,文显一房已到22代,文安则为23代,子孙今分布于宁乡、益阳、桃江、汉寿及邻近各县。长沙阅田张氏,也是悼房之后。张焯曾孙任道、任远两兄弟居江西泰和,任道一派数迁而至宁乡龟山,任远这一派迁徙不是太多,任远六传至伯奇、仲奇兄弟,伯奇孙辈始有可久迁居赣中丰城县。仲奇曾孙有益智、益慧兄弟,益慧之子耀石(舄)迁庐陵县四十八都泷冈。益智则于明正德初年(1506)迁居湖南益阳,开辟一片荒土,将地名叫做张家坪。益智之孙嘉善、启善。嘉善有肇南、肇盛二子,盛迁善化(今望城),南四传至开甲、开第,兄弟二人走洞庭溯澧水而上,迁居湘西北的永顺、龙山。启善一子,叫肇川(有作绍川者),是为长沙阅田始祖,传至十二派孙张永田,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修《阅田张氏族谱》,其间近四百年子孙繁衍,成为巨族。
岳阳渭洞张氏。其先祖叫张善庆,传三世至张孝娩,于宋隆兴年间(1166一1164)自江西迁居湖南岳州(今岳阳市);传到十二世孙张谷英(字工),已是元明政权交替之际,出现乱世,遂从城区迁至新墙(今岳阳县新墙镇),还不满意,又东迁幕阜山渭洞。卒葬其地。后世子孙尊其为开基始祖,并把那地方也叫做张谷英,是以人名为地名,意在纪念先祖创业立家之功。渭洞实际上是一个小盆地,群山环绕,竹木青翠,溪水长流,风景优美宜人。因此张氏子孙世代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传21世,据1990年《渭洞张氏六修族谱》称,"我祖自谷英公元季奠居渭洞,历时六百余年,绵延二十五代矣,现有裔孙六千余丁,星罗棋布于全国各地"。从历史上看,渭洞张氏安土重迁,除张谷英八世孙张治带着侄子张汝吉,率族西迁四川外,再无长距离迁移的记载。他们喜欢聚族而居,人实在太多,也只是近距离地向四邻推进。星罗棋布于全国只是近现代尤其是近五十年来的事。自渭洞沿涓溪河而下四十里左右的兰田乡和平村有一个叫张海屋的自然村庄,聚居着一百余户,五百余人,除了三户近年招上门的女婿外,都是张谷英的裔孙,而据1991年统计,张谷英老屋场则聚居着张姓子孙658户,2169人。
溆浦张氏。据民国十年(1921)《淑浦县志》卷十四《族姓》记载,当时全县清楚始祖的张氏就有24支,他们是;1.张翔,先世绵竹人,他是张拭的曾孙,宋末官辰溪,生四子:庚、申、器、允。申留居沉陵,器、允均徒新化。庚后裔迁溆浦,历三传,派分九房,必胜、必仁、必义、必礼、必取、必智、必信、必荣、必显。分布于城东河、路坎、水东塘、头山门、思蒙、太平、岩头、岩脚、低庄乡、后村、回龙庵、岩湾、八门、柳林等处。2.张士桢,沅陵人,明代迁淑浦铁山溪,3.张明兆,沉陵人,清顺治时迁溆浦罗伞溪。4.张儒圣,沉陵人,清初迁溆浦滥寨溪。5.张明高,沉陵人,清初迁淑浦鸣凤溪。6.张玉连,沉陵人,清初迁淑浦鹰咀溪。7.张益仕,沅陵人,清初迁淑浦陈林坪。8.张朝智,沉陵人,清初迁溆浦向家湾。9.张兴贤,沉陵人,清初迁淑浦丝茅坪;10。张世武。沅陵人,清初迁溆浦社灵堂。11.张学政,沉陵人,清初迁淑浦伍家湾。12.张明超,沉陵人,康熙时迁淑浦雷鸣溪。13.张武原,沉陵人,康熙时迁淑浦朱砂堡。14.张玖,沉陵人,康熙时迁淑浦白雾头。15.张儒,沉陵人,康熙五十四年(1706),携子士富、士贵徒淑浦。又有士华同来。张儒的后裔住两头田,张士华的后裔住龟形。16.张可银,沉陵人,康熙时迁淑浦岩坪溪。17.张国安,沉陵人,康熙时迁溆浦斜溪坑。18.张正许,沉陵人,乾隆时迁溆浦抱肚岩。19.张孝儒,辰溪人,顺治时迁淑浦山脚。20.张士柱,辰溪人,康熙时迁淑浦茸溪。21.张子胜,泰和人,明初,以贵州都指挥使致仕;来淑浦居马田坪,其子羽霄、翔霄于永乐时屯田小横垅。22.张信,临江府人,永乐二年(1404),由贵州开泰卫拨屯迁溆浦莲河屯。23.张大有,永乐初,由黎平五开卫拨屯迁淑浦小黄沙。24.张明贤,后裔住淑浦锦江桥。
南县张氏。南县设置时间很短,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始划割华容、安乡、龙阳(今汉寿)、武陵(今常德)、沉江、巴陵(今岳阳)六县接壤之地设置南洲直隶厅,1913年改为南县。辖地多为洞庭湖淤积而成,设厅以前土籍只有数千户,集中在原华容的太阳山、宋田山一带。张姓是较早进入南县的,宋代有张文窗由江西水滚龙坡迁居宋田山(今九都山乡小荷堰村)。明亮靖年风江西人张士宪调任湖南安乡县令,看到宋田山地广人稀,也安家于此。设置厅县以来,外来人口急增,民国初年,境内两百多个姓氏,张姓人口居第19位(1988年版《南县志》)。
益阳张氏。据1948年《益阳县志》记载,"本县族姓,率多宋元明清四朝,先后由他地迁来,土著甚少"。张姓也是这样,其迁入情况在叙述张拭后裔时有所涉及,外省张氏多从江西迁来,省内移居的则有资水上游原属宝庆的邵阳、新化、武冈、城步等县人,旧称"宝帮",还有从宁乡、长沙等地迁人的。益阳张氏中,还有回族张氏,他们多是明代中叶从宝庆一带沿资水而下到县城做生意的。
城步张氏,为两晋时期前凉王张轨之后,上报则是汉代赵王张耳的裔孙。据明崇祯十三年(1640)张太宾城步《张氏族谱序》记载,前凉悼王张天锡八世孙张公谨,随唐太宗打天下。封为炎襄王,其子忠武,唐高宗麟德元年(664)避乱移居黄州府麻城县(今属湖北)。忠武四世孙张镐,为唐肃宗宰相,辅唐中兴,被封为南郡公。镐五世孙张道古,仕唐昭宗,以忠诤力谏闻名。道古四世孙张援。援四世孙张方平,中状元,官至宰相(不见于正史),宋元丰四年(1081)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贬官,迁居江西南昌府。方平三世孙彀,建炎年间迁居新建县马凌。彀四世孙张惟孝,宋理宗时因功封侯而力辞。惟孝六世孙张嗣升,生一子张世,于明洪武三年(1370)迁新建忠孝乡十九都枫林堡。张世五孙:朝圣、朝三、朝显、朝相、朝阳,随伯父华铃、华蛮、华虎于嘉靖十六年(1537)西迁城步县儒林乡。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张华虎之孙世杰,从儒林迁磐石乡,后世遂繁衍成族。
宋张浚墓
    位于宁乡县官山乡官山村官山南麓、县城西约70公里处,背依九曲奇峰,前临沩水。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前立石华表,以三合土筑成凸字形封家,冢首竖青石墓碑,碑长1.6米、宽0.6米,碑文为“宋元辅封魏国公张公德远之墓”。山脚距墓约50米处有祠,明嘉靖三年(1524)敕建,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1967年,墓、祠均被毁。1981年,按原形式修复,并觅得原墓碑依旧竖立。全墓长9.6米,宽6.8米,家高1.5米,径4.7米。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浚(1097-1164),南宋抗金名相,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张轼之父。进士出身。建炎三年(1129)知枢密院士,力主抗金。绍兴五年(1135)任宰相。同年与岳飞等至潭州,破杨幺义军,招降20余万人。因遭秦桧等排斥,长期被贬永州等地。绍兴三十一年(1161)陈俊卿上奏极言浚忠直,高宗感悟,召浚为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后改判建康府,隆兴二年(1164)临行时病卒,留下遗嘱:生不能恢复中原,即死葬我衡山足矣。遂归葬潭州宁乡官山。朱熹《张浚墓》诗云:
衡山何巍巍,湘水何汤汤。
我公独何往,剑履犹在堂。
悠悠别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今此青山,长与日月长。
    陆游《挽张魏公浚》诗云:
河亭挈手共徘徊,万事宁非有数哉。
黄阁佐君三黜去,青云摊盖一麾来。
中原故老知谁在,南岳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窗听急雪,相思时取近诗开。


请有意者继续考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13: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加张良后裔群。扬谋圣英名。

群号码:12073344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1 21: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欢迎天下张姓本家和我联系!!!

我是张化孙的后代,我的联系电话是:0733-6134422


QQ:17295248

热忱欢迎张姓本家与我联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1 21: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欢迎天下张姓本家和我联系!!!

我是张化孙的后代,我的联系电话是:0733-6134422


QQ:17295248

热忱欢迎张姓本家与我联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