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2 广东
承如前文所说,广东复界区是鼓励招垦的政策,所以只要稍稍查阅一下清初广东“复界区”诸县的县志,满眼都能见到将外来移住者称为“客”的记录,因篇幅所限,仅以新宁县(今台山) 、新安县(今深圳) 二县县志的“学制”条为例。
其一: (道光)《新宁县志·经政略·学制》:乾隆五十二年⋯⋯今据广东巡抚图萨布奏称,新宁县沿海地宽,先于雍正年间及乾隆五、六等年,有惠、潮各属及闽省人民曾、廖等姓陆续就耕,积至二千馀户,屡请入籍,皆为土著所阻。乾隆二十九年,学臣边继祖奏请入籍加额,经部臣驳查,当将各客童等照例拨回原籍册报,兹客童廖洪复以乞请开籍,赴都察院具控。钦奉谕旨查办,当即委员前赴新宁清查,现在客户共二千二百零四户,内有田粮庐墓,已符年例,难以回归原籍共四百零四名,以文艺粗通者百有馀名,请附籍新宁应试,仿照商籍及江西棚民、四川眉州等属之例,酌加文童二名、武童一名,另编客籍字号录取。
其二: (嘉庆)《新安县志·学制》专列“客籍学额”,并注明:岁试取进文学二名、武学二名;科试取进文学二名。又按曰:新安自复界以来,土广人稀,奉文招垦军田,客民或由江西、福建,或由本省惠、潮、嘉等处陆续来新承垦军田并置民业。自康熙五十五年,奉例开设军籍文武学额各二名,至雍正十三年裁,并军民通考。迨嘉庆七年,奉旨设客籍学额,岁试取进文武各二名,科试取进文学二名,拨入广州府学。⋯⋯出贡年分其捐纳贡监职员者,亦注明客籍字样,以免牵混。
两县志中频频出现的“客童”、“客户”、“客民”、“客籍字号”、“客籍学额”、“客籍字样”等等冠以“客”的词或词组所指称的对象,均明确地是我们所说的“客家民系”这个群体,它与元、明以前文献中出现的“客户”、“客籍”、“客人”的区别是无庸置疑的。在这些记录中(含前文所引《赤溪县志》) ,我们看不出“广东本地人⋯⋯没有把外地人迁入广东的人称为‘客’的习惯”(即使现代社会,在香港回归前,广东人把香港人也习惯性地称为“港客”) ,同样也看不出广东本地人称“客家”是受闽人称谓的影响。实因“客家”一词,最先出现在乱难至极的“迁海复界”时的广东“复界区”及其邻近地带:广州府、肇庆府的沿海粤语地区,而且是以他称的形式率先出现在当地原住民口中。“客家”称谓出现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大环境之下,它浸透了外来垦民为艰辛创业所承受的磨难与痛苦。
1. 3 年代
对“客家”称谓出现的年代,历来说法甚多,无须赘述。为说明问题起见,仅以曾祥委先生《试论“客家”》[3 ] (P7) 一文的有关论点作为讨论的参照。
曾祥委先生说:“迄今所知,‘客家’称呼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中叶以后的事。阮元《广东通志》卷93引《长宁县志》:‘方言有二,一水源音,一客家音。相传建邑时人自福建来此者为客家,自江右来者为水源。’长宁即今新丰,建县于明隆庆三年(1569) 。由该材料可知此时:11 客、赣方言已有明显分别,即客、赣方言的分化已经完成; 21 客家的名称已出现; 31客家即来自闽西的客方言群移民。”[5 ] (P7)
此据建县于明隆庆年间长宁县志载有“客家音”,便得出“‘客家’称呼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中叶
以后”的结论,惜属失考。据我们考察,实际情况是:
长宁县,明隆庆三年析河源、翁源、英德三县地而立县,清朝因之,民国三年改名新丰县。虽然明朝立县,但当时并未修纂县志传世。其最早的县志是清雍正九年李绍膺修、吴觐光纂《长宁县志》10 卷。
不知何故,此志北京图书馆、故宫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均未入藏,无以得见。今能见到的,是其后乾隆二十一年由楚元士编次、邓凤分编的《长宁县志》10 卷,道光十九年重修。道光初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所引录的县志,只能是清雍正或乾隆年间的版本。
因此,曾祥委先生由《长宁县志》断言“客家”称谓始于明朝中叶,就有些草率了。
另外,就在阮元《广东通志》卷93 引《长宁县志》之后,紧接着又摘引了《永安县志》:“士务敦朴,急公好义。有自江、闽、潮、惠迁至者,名曰‘客家’。士比屋读诵,农勤稼穑⋯⋯”
永安县与长宁县有相同之处,也是明隆庆三年立县,隶属惠州府,割归善县的古名、宽得二都和长乐县的琴江都为县地,设县治于安民镇。清因之,民国三年改称紫金县。永安县历史上有“三志”:首志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 由知县郭之藩主持、叶春及撰写的二卷《永安县志》; 次志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由知县张进 修、屈大均纂十七卷《永安县志》;三志为道光二年(1822) 由知县叶廷芳续修的七卷《永安县志》。
明万历年间的首志,紫金县档案馆有此刻本复印件,下面将首志与次志相关文字作一比较(三志行文基本同于次志) 。
首志《俗产志第五》:古名、宽得,俗本归善。琴江割自长乐,俗亦同之。宽得、古名,宽缓 ,好气而知足;琴江之民也,诗书仕宦惟数大家,馀皆力农,膏壤沃野,自昔以为上田,无事粪之种,常七八十倍,下亦二三十倍⋯⋯县中具五民庶人,在官。近乃长(乐) 、兴(宁) 、和(平) 、(大) 埔,远则江、闽,性犷悍,民畏之。匹夫匹妇,或有争言,辄仰药,其愚如此,知县郭之藩厉禁,稍戢。
次志卷1《地理五·风俗》载:古名、宽得,俗本归善。琴江割自长乐,俗亦因之。宽得、古名,宽缓 ,好气而足智;琴江之民也,诗书仕宦惟数大家,馀皆力农。县中具五民庶人,在官。近乃长、兴、和、埔,远则江、闽,性犷悍,民率畏之。匹夫匹妇,或有争言,辄仰药。知县郭之藩厉禁乃稍戢。其言如此,大抵古名士务敦朴,多古处,急公好义,相与以和。古名士务敦朴,多古处,急公好义,相与以和。宽得人习勤俭,衣食罕缺,无不外柔而内诈。琴江好虚礼,颇事文学。民多贫,散佚逋赋,县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闽(三志为“闽、江”———笔者注) 、潮、惠诸县迁徙而至,名曰客家。比屋诵读,勤会文。富者多自延师,厚修脯,美酒馔。贫者膏火不继,亦勉强出就⋯⋯从首志与次志的比较可以看出,明万历本中无“客家”称谓的记录,有“客家”称谓记录的,是清康熙二十六年本。阮元《广东通志》所引,基本上是《永安县志》次志行文的简化式。所以说,无论是《长宁县志》,还是《永安县志》,都没有提供“客家”称谓始于明朝中叶的论据。这是因为整个有明一代,都不具备出现“客家”称谓的社会历史条件,虽然客家民系已经形成。这好比孩子已经出生,但还没有出现为他命名的契机。
就笔者目前收集的资料看, 《永安县志》次志是最早记有“客家”称谓的文献史料。
综上所述, “客家”称谓出现的原因,即是因清初“迁海复界”而引发的垦民潮;最先出现的地域是广州府、肇庆府、惠州府的沿海地区,而且主要是广、肇二府;是当地操粤语的原住民对来自赣、闽、潮、嘉、惠等地客属移民的总体称呼。因此,“客家”称谓是出现在客民第四次大迁徙时期,出现的最早时间当为颁布“复界令”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 之后。
作为客民第四次大迁徙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湖广填四川”、下南洋与渡海赴台湾。因他们进入的区域不同,当地的社会环境不同,同是一个群体,到达四川和南洋的客民就未得到“客家”的他称,更不用说成为自称了。这一史实,应是“客家”称谓出现区域与出现年代的一个极好旁证。而赴台湾的客民所遇到的情况,又有自己的特色。下文分而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