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用户注册 登录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返回首页

竹海聽聲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akkaonline.com/?250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也谈家乡兴宁的教育

已有 617 次阅读2008-7-5 15:43

也谈家乡兴宁的教育

 

    在《家在兴宁》论坛上看了乡亲们对家乡教育的看法,我也陷入了沉思,家乡的教育是令人揪心的,走在传统的应试路上,我们的糖衣炮弹比不上珠三角,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把文化之乡三百年的老底优势硬生生给输了。然而,如果我们只看到高考分数的差异,或是教师收入水平的差异,那么我们的思考是否太浮躁、太表面了?在此,我以一个教育人的角度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观点,或有不当,还请乡朋客友不吝赐教。

 

教育的现状、掣肘探因

 

家乡基础教育现状有几个特征:重城轻乡、重智轻德、重末轻本。市区的几所重点中学兴宁一中、田家炳中学等得到财政和师资上的大力支持,而乡村学校则相去甚远,大多只能艰难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对学生的教育只重视智育的培养而忽视人格的塑造和生存能力的培养;重书本而轻实践、重世界、国家而轻本乡本土、生活实际的教育,教育学生努力为远离家乡故土,为奔向城市奔向沿海而读书是为重末而轻本。

 

造成教育重城轻乡的原因是复杂而相互牵连的,落后的政绩观、不平衡的政策、不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剧烈的社会变迁都有关系。公共政策的城乡不平衡,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三十年,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三十年,这三十年里,珠三角都市经济圈迅速崛起,吸引了包括兴宁在内的中国大批青年人材,在造就了大经济圈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山区县市人材趋于匮乏,而山区又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到县城或市区,集中力量走城市化道路,公共政策向城市严重倾斜,不得不使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土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城市、生活于城市,造成农村人口零落、农业凋敝,土地废弃现象比比皆是,已是不足为奇。教育政策也是如此,由于教育不能为GDP的增长带来直接的效益而难见政绩,而教育投入对于兴宁这样的山区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唯GDP的政绩观使得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得不压到最小,而在这可怜的教育投入中,占人口多数的农村教育却只能得到小头。这样的后果很严重,教学设备完全不能等量齐观,教师人材缺乏,拉大了城乡孩童受教育质量,特别现在的农村有相当大数量的留守儿童,他们得到的是比城里质量差得多的教育,光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将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已经站在了极不平衡的天平上,再加上亲情和管教的缺失和学校德育的缺失,使得这部分孩童受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学业无法完成、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而大量失学。当这类孩童形成规模的时候,就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而对整个兴宁来说,相对于省内发达地区,也是同样的处在非常不利的不平衡政策环境之下,显而易见的,拿兴宁现在的教育和城乡教育投入同样不菲、教育教学人材荟萃发达地区相比,就等于拿鸡蛋碰石头,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这个差距还会继续扩大。用现在的教育评价手段来衡量,最直接的就是高考成绩的差异。

 

 

探究教育的本源,从源头上寻求教育的新思路

 

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的家长、老师都在鼓励我们的学生为到更发达的地区谋求更幸福的生活而奋斗。这里包含的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的殷殷期望,还包含了一个让我们都习以为常而视而不见的“忘本”教育!是的,劝导后辈远离贫穷无可厚非,可是远离贫穷并不意味着逃避贫穷。教后辈逃避的教育绝不是什么好的教育!何况逃避的还是养育了我们十几二十代人的故土。这些带着长辈谆谆教导而建设他乡的兴宁青年,是他们亲手参与制造了家乡的相对贫困,精英都不识为家乡效力而争先恐后离开故土,可想大众会怎么做,接受家乡养育而可以弃置不顾,试问这会是什么好的教育?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会如此菲薄,如果教育投入越大,那么精英走得越多,这不是折本生意吗?当然不会有人愿意做了。

 

无疑,必须改变这种“忘本”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才能够扭亏为盈。我们需要一个固本强根的教育理念,需要一个认识自我、认识乡土教育理念,这不是指我们过去所看到的乡土历史地理小本本,而是对生我养我的故土的历史地理进行深刻的认知学习的教育。现今国家有统一的中学学科教材教授世界的中国的历史地理,我们的学生不乏对世界、中国的全面细致的认识,但一说到自己家族上几代人的经历、自家村子的来历,又有几个知晓?对于家乡的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气候水文、风俗人情、历史人物、文化渊源、衣食住行、士农工商各个方面又有几许深度的认识?学生从送进学校那一刻起,就在认识世界和中国,但读完小学、中学出来后,却发现对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陌生冷淡,对家乡都没有起码的认识,又何来对家乡的情感?没有对家乡的情感,又何来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动力?对身边事物都如此陌生却去学习世界的东西,这样的教育难道不奇怪?今天我们有许多客家朋友在思虑客家文化的流失,却不知道正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割裂了孩子和乡土之间的一点点联系,才让我们的客家文化就此无声无息的处在被扼杀的危机之中的,而这文化传统思想的断裂,危害不在于失却文化本身,而在于乡土凝聚力突然的丧失,导致了人性的迷失,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近年来乡村孩童思想品德的缺失更甚于文化知识的缺失,近年来屡屡有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我做教师的短短两年来,仅我所知的发生在身边初中生身上的骇人事件就已经不少,虐待、斗殴、强奸、性乱等不一而足,这些施害者和被害者都是初中生,却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严,向社会道德约束挑战,而此不过为冰山一角,而且发展的趋势还更加令人担忧,凡此种种,不正缘于此重末轻本之“忘本”教育吗?回头再看看我们的学校,还在一味教学生端着书装模作样本埋头胸怀祖国和放眼世界,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教育的失职。

 

这个时候,你还有心情去比较高考分数吗?我想,上面这段文字已经足够提起我们对现在教育危机的正视。我们的教育需要回归到人这个“本”和乡土这个和人自身紧密相连的小环境上来,把我们的学生从神游四海中牵引回来,做此比喻,以学生为原点,时间为纵轴、空间为横轴,以乡土为单位长度,建立教育的动态坐标系,这个坐标系的原点虽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向未来推进,学生从自身这个原点出发,先认识乡土这个单位圆之内的地理与历史,再以此为依托,把认知的方向向空间的四维延伸,这就是世界;把认知的方向向时间的正方向延伸,这就是未来!也就是说,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应该建立在我们生存周围的乡土环境的基础之上,以此为本向外伸展,而达中国,而达世界。在这个以人为中心的体系里,人是根本,乡土是和人关系最紧密的单位圆,而世界则不过是末梢,在认识世界的一般教育不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在乡土教育基础之上的更为通达的教育,它发自人内心对外界事物认知的渴望,并能够在学习中比照本乡本土,从而巩固了对乡土的认识,同时激发出对乡土的研究探索的兴趣,继而思考乡土所需兴革的事物,到此为止,一个能够自觉建设家乡的本土人材的思想胚胎才真正孕育出来;而在乡土教育中,学生通过对这个养育自己的环境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自然而然会比照这个乡土环境与“我”的联系,把“我”置身于这个最亲密的环境之中而形成对“我”更深刻的认识,而在寻求和这个乡土环境的相互适应中领悟生存法则和培养生存本领,是谓固本强根的教育。

 

从人本到乡土再到世界乃至宇宙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有一个根本,那就是人,人在这个不断的往复的过程中加深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这个最亲密的环境也在与人的相互适应中得到不断的改变,一种良性的、互动的改变。本来人、乡土和世界就是上下一体的,集人之变成乡土之变,集乡土之变为世界之变。在这个体系中,此三者不是此消彼长的,而是彼此相通、和谐相长的。可以想象,以此为理念建立的教育体系,将会是何等的美丽。当我们憧憬着美丽未来世界时,才发现我们的现实是如此残酷;而当我们面对如此残酷现实的同时,却不能没有对美丽未来世界的憧憬。我们渴望把现实牵引向那理想的美丽境界,那么兴宁吾邑教育之发达兴盛,岂不可求?兴宁文化经济之振兴也就不求自得了。

 

                                         萧月华

                                       200875日于开平沙塘


路过

雷人

鸡蛋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16: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