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用户注册 登录
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返回首页

古小彬的个人空间 https://www.hakkaonline.com/?1726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古氏源流

已有 1107 次阅读2014-2-27 11:32

古氏源流 

古小彬


    尝谓草木祖根,山祖崑仑,江海祖源,而人类亦有祖先。我古氏,是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姓氏之一

    据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记述:古公亶父之后因氏焉古公犹言先公也。北宋《大宋重修广韵》亦记载:周太王去邠(豳)适岐,称古公,其后焉。由此可见,古氏源自商朝末年杰出的领袖、军事家、政治家周太王古公亶父,并以古公亶父为鼻祖。

    古公亶父,是商朝末年周部族领袖,是黄帝的裔孙承袭黄帝的姓氏——姬姓古公是名,亶父是号,居住在豳地(即今陕西省旬邑县、彬县一带),领袖着一个称为“周”的古老部落组织,以农桑为生计,积德行义,生活殷富。

    商朝武乙公元前1144年—公元前1110年年间周部落的富裕生活,招惹西北以游牧为主的薰育、戎狄等部落的嫉妒,时不时来侵扰进犯。起初只是掠夺一些财物,古公为不伤和气,也使族人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便大大方方地分给他们。但戎狄部落并不知足,不久,又来进犯,这一次,他们要的不是财物,而是要占领周族的土地与属民,霸权野心,表露无遗。

    周民对戎狄人的蚕食之举,义愤填膺,奋起欲战。古公思忖片刻,说:“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史记·周本纪》)为避免战争,古公亶父毅然率领族人二千乘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两条大河,翻越巍峨的梁山,南迁到岐山脚下安营而居。

    岐山脚下是一片水土肥沃的平原,芳草茂盛,碧水悠悠,又有岐山(俗称箭括岭)作屏障,很适合农牧生产、渔猎生活。于是,古公亶父开始整顿部落组织,大胆改革,戎狄陋俗为之一变;并在这块平原上营筑城廓、都市、村庄,设立官吏,建立国家管理机构。随着周部落的壮大强盛,遂成了商朝的诸侯国,即周国,古公亶父仍为首领。

    古公父的去豳迁岐之举谦柔不争而又避难成祥挽救了一个大汉民族感动天地民心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民皆乐歌之颂其德”

    古公亶父娶太姜,育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三子皆贤,互敬友爱,相继成家立室。时仲雍育有二子:长曰昂、次曰旻。季历则娶挚任氏女子太任为妻,至季秋之月甲子,当太任临产姬昌(周文王)出生之时,有一红色吉祥鸟衔丹书飞来之“圣瑞”,古公对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并传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欲把王位将来传与姬昌。

    但当时氏族的传统继位方式,是由嫡长子继承,而姬昌之父排行最小,无资格继位。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这一氏族规约,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闷闷寡欢,积郁成疾。

    泰伯、仲雍自幼受母亲太姜的教育,知书识礼,善解父意,于是兄弟商议,决定让贤。至商朝武乙年间,兄弟俩趁父亲病危之际,借口说去衡山采药,强忍抛妻弃子之痛,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断发纹身,不回岐周,以让幼弟季历继承王位。泰伯与仲雍在江南无锡市一带建立吴国,兄弟俩相继为吴王。时仲雍又娶万妃而生下第三子简,史书称为季简。泰伯、仲雍让王之举,成为千古佳话,至今歌颂。

    仲雍去江南之后,遗留在岐周宫中的两个儿子,长子昂居住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一带),次子旻为纪念祖父古公亶父,遂以古为姓,称古旻。

    据东汉学者王符志氏姓》记载周太王古公亶父曾孙周武王的后代“古成氏有一支改为古氏。

    当然,共同组成古氏大家族的,还有:北魏时期,鲜卑族吐奚氏改为汉姓古氏,中亚国家迁入中国的回回民族大将军的古都白丁后代以为姓;以及苗族、彝族、满族、黎族、高山族、傈僳族等,均有“古”氏。


【原载《古氏通讯》第八期】

 

 


路过

雷人

鸡蛋

握手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7: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