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县区一家新近成立的众创企业里,有一位年近七旬的洋顾问,他是来自美国前五百强的公司派驻中国(上海)分公司的原总经理谢宇明先生。说他是洋顾问,因为他毕业于美国猶他州立大学,研究生读的是机械工程,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公司高管,他担任中国分公司的老总十六年,参与了多项中国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其中包括投资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超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其实,他是一个地道的梅州客家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和普通话,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腔客家情怀。 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宇明先生的客家情怀的养成还得从他的父母亲的家教说起。他父亲是美籍华人谢文蔚教授,谢教授从小在梅县丙村读私塾、 小学、中学,东山中学毕业以后,又考入厦门大学,从此离开故乡出外读书、谋生、发展。1946年春,26岁的谢先生只身到台湾发展,曾先后在工矿公司、商业银行、行政院、财政部等处任职,还兼任过逢甲大学、淡江大学的副教授。谢教授的夫人徐芷秋女士是梅州蕉岭人。他们的二子一女都在台湾出生,受的是传统的中华文化的教育,在家里则是讲客家话。谢教授夫妇对客家人的传统美德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使子女们都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兄妹三人都先后到美国读书、工作,定居。谢教授四十多岁时辞去台湾的任职,应聘到亚洲开发银行,在菲律宾马尼拉工作到退休,以后也定居于美国。在此后的十多年中,他是退而不休。从1981到1987的七年间,他先后在洛杉矶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中国时报》、《中报》等担任专栏主笔,先后撰写社论、文章不下千百篇,宣扬中华传统文化,鼓吹两岸相互交流,和平统一。他先后应国务院侨办、中国新闻社、广东省侨办的邀请,来国内交流;又先后应聘为嘉应大学和暨南大学的客座教授,到校作专题讲座。在退休后的二十多年里,谢先生多次回国回乡。他越来越感到家乡梅州适宜于养老居住。于是,在2005年,夫妇俩人都八十几岁时,决定回到梅城定居下来。 在这之前,宇明先生已由美国的总公司派到中国上海担任驻中国分公司的总经理。他深受父母传统中华文化影响,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的观念已在他头脑中深深扎根。尽管他工作很忙,他都要做到每个月最少一次坐飞机回梅州来看望年迈的父母亲,利用有限的周末假期陪陪老人家。这样,他在上海工作期间,专程回梅州来看望父母,几年内,总共有八十多次。而且,他常常是带着电脑和工作任务,见缝插针式的工作。这样的事,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下来的,真是难能可贵了。我看,就梅州市范围来说,宇明先生的行为可以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2015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更好地照顾老人家,在67岁时就在公司挽留之下办理了退休。他的妻子和子女都在美国,他的妹妹也在美国,他便与妹妹协商好,轮流在梅城陪侍父母。有一次,由于他有业务在身,妹妹又要几天后才能回到梅城,他只好和梅城的表兄弟商量,安排四位亲人四天,每天来陪伴父母,保证老人家身边有亲人在。他的母亲近年来有老年痴呆症,他照样嘘寒问暖;每逢生日,他一样把鲜花、生日蛋糕摆在床头,给老寿星庆祝生日。 去年,他94岁高龄的老母亲仙逝,他尽孝子之心,办好了后事。如今,他又一心一意的照顾99岁年近期颐的老父亲。宇明奉侍老人家,不是一般的照顾,而是用心的服侍。说他用心,一是了解老人的生活规律,熟悉老人的身体状况。他根据老父亲身体的生理需要,每月都给他补充脑活素、白蛋白,让老人家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能够保持较好的状态。二是对老辈始终都要讲究尊敬的礼仪。比如,老人家有每餐喝一点葡萄酒的习惯,他就给父亲斟好半杯,自己也举杯祝酒,保持一家敬老如宾的温馨氛围。三是创造条件,多让老人家活动活动,这有利于老人家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尽管老父亲坐在轮椅上,又有护工全天候的照顾,宇明还是考虑让老人家在身体条件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的社会交往活动。比如,今年,2018年春节以后的十多天的时间里,老人家就参加了七次亲友会餐、探望亲戚、会见老朋友等活动。四是根据老父亲一向以来关心国际大事的习惯,而又脑力不足的情况,每天都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在用餐前后简要的和父亲交谈。 在此,必须专门一记的,是今年开春的几次活动中的一次。就是宇明的姑妈今年九十五岁在白宫乡下家中寿终正寝。他父亲得知后,回想起妹妹一生养儿育女,勤俭持家的不易,特地送去香仪和挽幛“坚贞懿德”,并且要亲自前往参加妹妹的葬礼。宇明深知老父亲的兄妹情深,又见他的精神状态良好。于是在葬礼的当天,父子一起前去参加。宇明入乡随俗为姑妈穿孝服,99岁的文蔚先生坐在轮椅上,就所送的挽幛上的四个字“坚贞懿德”的含义赞扬妹妹作为一个客家妇女的美德作了讲话。这一感人场景以及其蕴含的意义,相信用世间罕见来形容也不为过。 有句俗语,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结合谢老先生的家庭,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正因为有谢老先生对传统的儒家孝道文化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感染和教育了后辈人,使子女们能够以此为善行,并且乐此不疲。 深受老父亲影响的宇明对客家传统文化继承和践行得很好。他还把网上交流运用到与众亲友的沟通交流上,经常发起亲友们的聚会活动。在他的影响之下,家族亲友中也出现了创造条件服侍照顾好老父母的事情。譬如他雪英姑的女儿也克服困难,从外地带着小孙儿回梅城来照顾母亲。 (心至 干华于梅州 2018年9月)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