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也叫花灯),相传是江西宜春市靖安县山区客家人吸收了凤阳花鼓的演唱形式,经过不断创新加工衍化而来。靖安县博物馆刘馆长认为,靖安花鼓灯也算是在赣鄱灯彩文化中描绘了灿烂的文化色彩。目前在靖安县的部分山区,办了茶、饭招待灯队的,或是比较集中的地方,都要加演“打花鼓”。 靖安南山花鼓灯表演 靖安客家人吸收凤阳花鼓创新为花鼓灯 靖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杨立发介绍,花鼓灯在靖安山区形成年代无文字可考,但经调查发现,首先是靖安山上片区多为客家人聚居地,只有客家人的地方才有花鼓灯,客家人祖先都是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是他们吸收凤阳花鼓的演唱形式,经过不断创新加工衍化而来,成为客家文化;其次是花鼓灯是安徽人带来的,由凤阳花鼓演变而来。 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靖安资料分册》记载,早年安徽人遭受灾荒,逃难人沿乡乞讨,身背小鼓到人家门前击鼓唱曲,以求施舍。当他们定居靖安后,总要在每年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期间和着“打莲枪”一块表演。现在的表演已去掉了“打莲枪”,只继承了那面形状似鼓、篾扎纸糊、里面点烛的花鼓灯。经过本地后代艺人的不断加工,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而为广大乡民所喜爱的花鼓灯,一代传一代,在靖安山区广为流传。 形式热闹20人组成花鼓乐队 杨立发告诉记者,表演花鼓灯的队伍由20人左右组成,其中乐队(锣鼓、笛子、唢呐)6~7人,花鼓公、花鼓婆各1人,端花盆4人,车子灯两辆,推车、坐车各2人,带灯1人,举牌灯2人,拜年2人,唱花灯歌1~2人,带路提灯2人等(花鼓公、花鼓婆和端花盆、坐车子的由儿童扮演,其余为成年人)。 玩灯时,每到1户人家,锣鼓、唢呐在前,并在厅堂上方坐定(叫鼓门),而后灯队进门(灯队由带灯人一手高举花鼓笼,一手拿花鼓槌,带领花鼓公、花鼓婆和4个端花儿童、2辆车子),入场后排成一行,面向鼓门,听鼓点开始“参花”,走队形,车子在场子边上游走。这时后台开始唱花灯歌,由唢呐或笛子伴奏,歌曲一般为“十二月花”、“贺新年”等,多为7字句,5句为一首,一般人家唱4首,即可起鼓点出门。但喝了彩(如新婚、做屋、生育、做寿等)的,办了茶、饭招待灯队的或是比较集中的地方,都要加演“打花鼓”。 靖安山区已形成代代相传的习俗 据了解,过去靖安山上片几个乡镇都有“花鼓灯”,目前健在的老年和中青年人中有许多人都打过花鼓,连已逝去的上一辈打过花鼓的人都能列出个甲乙丙丁,可谓代代相传。 花鼓灯的锣鼓分为进、出门锣鼓,伴唱锣鼓和“打花鼓”锣鼓三种打法。其伴唱锣鼓叫“法头”也叫“鼓点”,每唱一首歌,打一次锣鼓,有多种“法头”,可选择应用,由司鼓指挥,并用规定动作告诉乐队成员,以免打错。乐器有锣、钹、小锣、小鼓、夹板、吉子、唢呐、笛子等。花鼓灯喝彩贺词与其他灯彩差不多,也有临时创作的。花灯歌的歌词较多,内容广泛,或表现春耕农作,或喜庆祝贺,或知识礼俗,或男女爱情等。才思敏捷者根据东家实际情况现编现唱,叫做“见子纲”。其唱腔,南山花鼓灯有5种版本,多为徵、羽调式,旋律质朴,乡土味浓厚。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6 21: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