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客家人的婚喪喜慶都會有八音一路相伴,高雄美濃的八音老師傅鍾彩祥,一輩子為美濃地區的,生命禮俗作見證,他還以簡譜寫下口耳相傳的老曲調,透過紙本書寫,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八音,深刻的付出,讓他榮獲了今年客家貢獻獎。
一人吹嗩吶,兩人拉弦樂器,另一人則是以打擊樂器為主,2005年四人為一組的「美濃客家八音」,獲邀到法國展演,臨行前在台北的演出,獲得觀眾熱烈的掌聲,今年77歲的鍾彩祥14歲開始學習二胡,深耕客家八音超過一甲子,讓他獲得今年的客家貢獻獎。
客家貢獻獎得主 鍾彩祥:「大家那麼疼惜,要評過三關,這我也不知道,委員在那邊評,大家那麼疼惜,盡量活到幾歲就教到幾歲。」
把客家八音傳承下去,是鍾彩祥一生的志業,3年來,他應廣興社區發展協會的邀請,每星期花2個晚上的時間,到離市區較偏遠的「石母宮」,傳授功夫,學員表示,班上從今年初開始,已經沒有經費聘請老師教學了,不過老師傅為了要讓學習成果延續下去,最後決定免費前往教學。
竹頭背八音班學員 黃沛文:「經費的問題,沒有鐘點費給老師,所以那時就停下來了,後來過了兩個月,老師說這樣不可以,你現在學到這樣了,要繼續走下去,所以就繼續下去,到現在有2年的時間,老師就這樣奉獻,帶著我們這樣走。」
竹頭背八音班學員 鍾兆生:「因為這些傳統藝術的東西,是客家很特別的東西,所以就說,年輕人來做這些事情,感謝老師還願意這樣教我們。」
學西洋音樂可以看樂譜,不過傳統的八音學習,全都要仰仗老師傅的口傳心授,這種傳承除了增加學習難度,還會有曲調失準問題,在服兵役時期,接觸西洋樂理的鍾彩祥,退伍後,嘗試把印象中的八音寫成簡譜,透過文本,傳統的樂音也能順利接續下去。
客家貢獻獎得主 鍾彩祥:「大埔調、倒吊梅,聽到了,就用阿拉伯數字寫出來,寫完後還用二胡校正過,Do-Re-Mi-Fa-So-La-Ti,有沒有標準,有我才寫到筆記簿上,有這個音非常過,不然用口傳不會準確,用敲的敲過後就不記得了,這個譜寫完後,我們念完再回來聽,一樣不會跑掉。」
二胡老師 謝宜文:「以前是用口傳心授,你記的我記的,大家記起來,有時候會不一樣,所以會讓每一個演奏出來的都不相同,第二方面,在學習的時候,你在教我看著譜,學習起來比較快。」
隨著大環境改變,接觸客家八音的人愈來愈少,連帶展演的舞台也慢慢限縮,老師傅鍾彩祥,一輩子用連結土地的音符,見證美濃客家地區的生命禮俗,面對時空變化,他也用最實際的行動,把最愛的八音傳授給下一代。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6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