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布吉甘坑客家小镇规划图 客家,这一不朽的民系肇自中原,历经5次大迁徙,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成了一首波澜壮阔的客家之歌。从中原到南方的“蛮夷之地”,一路追索,客家人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精华,淬炼客家精神,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
史载:“柑坑山:在七都,周四十余里,瑶人居之,多产赤竹。”柑坑即今日甘坑(隶属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从明朝至清康熙年间,甘坑一直是瑶族的聚居地。来自粤东梅县、长乐(今五华)、兴宁等地的大量客家人迁徙至此,成为客家人主要聚集地之一。 史料里的“赤竹”即为制作凉帽的主要原材料,甘坑的客家人用赤竹做成凉帽,用于遮阳挡雨,还是很好的装饰,实用而精美,很快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客家人的一大标志。如今是深圳本土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凉帽外,还有许多体现客家民俗风情的物品。 创意规划 甘坑客家小镇由北大研究院进行总体规划,于2012年立项,项目总面积230.96公顷,自2013年至2015年连续3年是深圳市重大项目。据了解,项目共分3期建设,预计4年打造六大板块,即文化休闲、特色产业区、农耕体验区、湿地科普区、农业观光区、山地运动区。 文化休闲区,通过特色美食街,打造客家文化休闲街区;特色产业区,主要设置“客家文化会馆”“客天下会馆”“甘坑凉帽保护研究中心”“生态文化沙龙”“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等功能板块作为生态特色公园的重要配套设施;农耕体验区,依托现有园地,开展农耕体验、采摘活动等;湿地科普区,依托生态湿地资源,开展湿地观光、科普教育活动;农业观光区,结合蔬菜基地打造融观、品、赏、画、摄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景区;山地运动区,以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为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并植入休闲旅游、生态休闲体验活动,将甘坑客家小镇打造成为龙岗未来的“特色公园”建设标杆、“老客家”和“新客家”精神家园、深圳社区综合改造示范区。 建设成果 在建设过程中,市、区、街道办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使项目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结合:将植被保护和山地复绿融入景点开发和旅游观光之中;生态与文态相融:生态旅游融入人文历史文化;特色文化与非遗文化融合:融会客家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非遗文化。 为充实客家风韵的载体,甘坑客家小镇还将“状元府”和“南香楼”这两栋古建筑先后从江西和福建移迁至此。状元府,木质结构。府内千余木刻,美轮美奂,幅幅皆为故事;十数古诗,千古吟诵,首首蕴藏画面。南香楼,建筑采用木质结构,整栋房屋楼中有楼,画中有画。雕梁画栋,生动有趣,或龙凤呈祥,或百鸟朝凤;花草虫鱼、神尊佛像、市井贫民,无不惟妙惟肖。另楼内外大小有200余雕刻物件。 经过一年多的打造,一期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建成全长千余米、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区。既是旅游观光景区,又兼游客服务功能。细分为综合服务区、客家风情体验区、文化展示区、特色美食区和田园度假区五大板块。 未来蓝图 文博会前期,在园区改造基本竣工的情况下,坚持“品牌、品位、特色”的原则,围绕“服务生态旅游、服务休闲体验”的基本要求,园区积极开展招商工作。截至目前,项目二三期工程正在推进中。将建设八大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农耕体验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客家文化交流基地、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甘坑客家小镇作为生态特色公园,建成后,将吸引泛珠三角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实现从“一天游”到“过夜游”的转变,将增强区域经济效益、促进社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同时,将建成以生态田园为基础、以客家文化为内涵、以客家风韵建筑为空间载体,以及民俗节庆、养生美食、遗产保护、创意文化、田园体验、山地运动等为内容,打造集文化旅游、田园休闲、生态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型旅游地。 附:甘坑社区简介
甘坑社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47平方公里,总人口28000多人,其中户籍居民860人。甘坑社区为城中村社区,区内山地面积占社区总面积的80%以上。社区内有甘坑新村、甘坑老村、凉帽新村、凉帽老村、凉帽三区5个住宅小区,住宅小区基本上已落实物业管理。主要工业园区有秀峰工业城、甘坑同富裕工业园、甘李工业园。社区工作站现有工作人员共45人,其中正副站长4人,专职人员10人,综管员9人,计生协管员12人,临工10人。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4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