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數十位客家民間團體代表及藝文人士,在台“立法院”集聚一堂,召開「客家電視 何去何從」公聽會,與會人士紛紛提出建言,指出客家電視台成立至今,仍是以標案形式委交公視辦理,受限於每年有限預算,無法發揮有效的影響力,且公視客籍董事,至今仍尚未增補,客家族群聲音因而遭忽略,呼籲主管機關應盡速將客家電視納入公廣集團,使其能獨立自主發展,也增加主流媒體,接觸少數族群文化的機會。 客家電視十年了,至今仍由客委會委由公廣集團製播,民間團體指出,不僅預算過少也缺乏自主性,難以有突破性的發展,呼籲文化部應盡速,將其納入公廣集團,明確法制化,增加客家族群發聲的機會。 台灣客家智庫祕書長 劉介修:「現在這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說,錢是客委會出的,那現在它(客家電視),是在發包給公視的狀況,那到底我們想要問,會讓人不太清楚的是說,到底是出錢的在管呢,還是承包的要管。」 客委會主任祕書 游進忠:「讓客家電視法制化、公共化,納入公廣集團,是客委會一直以來從未改變過的態度。」 客家電視台成立後,學者發現,客家在主流媒體更為弱勢,甚至在公廣集團也有遭邊緣化的現象,學者表示,客家電視台應與地方加強連結,發揮族群傳播應有的影響力,重新找回觀眾的熱情。 台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助理教授 楊聰榮:「當初要納入公廣集團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這個狀況,就是說,一旦你納進去之後,大家用族群的角度去思考,就是說,以後客家的節目,客家的東西就給他們去管,那我們就可以去管,所以那時候後來發生的現象,就是說比方說,原來的宏觀電視台,本來有客語的節目,後來它就把客語的結目砍掉。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劉慧雯:「我們到底有沒有一個,就是跟別人區隔開來,的意見空間,如果我們只能做,非常平面的報導的時候,我就不需要看客家台了,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言論上,能找到自己的區位,我們比較有可能,朝著比較尖銳,勇敢然後比較大膽的去做,那同時這個社會,需要這些言論的時候,大家就會轉到客家台來看。」 與會民間團體及藝文人士,在會議中大聲呼籲,文化部應盡速增補客籍董事,讓客家族群意見有效傳達,文化部表示,近期已積極徵詢名單,但仍無法提出明確的時間表,會將各方意見匯整過後,作為日後公視法修法參考。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8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