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处是祠堂,远处是学堂,流淌着观音塘村的血脉与文脉 快要到初夏,阳光开始辣起来了。麻石路,土砖围墙,上翘的屋檐,还有那清脆的独轮车声,沽酒声、卖米的吆喝声……朝阳铺满地,远去的客家老街逐渐清晰。老街边,听街坊闲聊,一如从前。我们流着汗问谁还记得以前老街的盛况,有人指指自己,又指指旁边的人,说,我们都记得。曲曲折折、白墙灰瓦,木板构造的窗户,一推开就是一个店铺。哪怕是一家小小的米铺,它也可以是客家文化的“地标”。被称为“中国吉普赛人”的客家人,寻常生活便围着买卖展开,虽然远在异乡,但依然能自然享受寻常生活的惬意。 这便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能力,甚至在百年的迁徙中演变为一种生活文化——不管你走到哪里,家的温度瞬间传达给你,不用你去重建,招手即来。 披星戴月,他们出发了。从广东梅州一路往北,翻山跨河,最终到了一个名叫观音塘的地方。自此结庐开埠,耕田凿井,繁衍传承。 这是三百年前的故事。如今,在湖南浏阳官渡镇观音塘村谢氏家族的族谱里,依旧可以找到这群客家人的迁徙史。 一个不大的村庄,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却因独特地理位置,形成了一处稍具规模的集市。走读观音塘村,从一条已经远去的客家老街开始。 卖酒的,卖米的,还有斗米饭店 4月27日,在观音塘村的老街上,80岁的吴佐明与34岁的左平相遇了,两人聊了起来。在他们看来,眼前的这条旧街,虽然只剩下几栋旧屋,但依然承载着过往岁月的记忆,值得怀念。 这是一条弯曲的“街道”。之所以将眼前的这条马路称为街道,是因为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店铺林立、酒肆集中的商贸场所。 “这家是卖酒的,那个是米铺,街那头还有一个斗米饭店。”吴佐明面色红润,一旁的村民戏称他为“整个观音塘最年轻的八十岁老人”。在他的记忆里, 观音塘不像个村,而更像一个繁华的闹市。 的确,在撤乡并镇以前,观音塘还曾经是个乡。老支书刘友根也有与吴佐明类似的记忆,他记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观音塘是官渡到张坊的一条必经之路,当时许多人推着独轮车,载着货物,从滚溜滚溜的麻石街上走过。 车轱辘的声音,和着生意人的吆喝,在观音塘这条几百米长的街上喧哗着。直到现在,沿街剩下的木结构房子中,依旧留下了店铺的造型。 一些未拆除的木房,都是往日的店铺。几张木板构造的窗户,实则是一个货摊。将窗户推开,就迎来了生意。店里店外都有一个齐腰高的长方形柜台,里面的用来包装货物,外面的则方便顾客提货。 这样的老式货摊,在观音塘村老街上,约存有几处。依着这些老建筑,老街上的人依旧习惯讲着古老的故事,比如祖先们从客家远迁而来,比如是如何繁华的一条街。 客家话中,是乡情,也是对故园村庄的守望。 林李古谢四大姓,都是客家人 如果把观音塘称为浏阳的一处客家古邑,此话并不为过。 “我们村是典型的客家村庄,三千多子弟都是由粤闽等地辗转定居于此的客家后裔。”观音塘村村主任李仲谋说,三百多年来,乡音未改。 在进入观音塘村的牌坊前,有一副长联引人入胜:此系客家村先祖南来结庐开埠耕田凿井三百余年唐音未改后人至今思嘉应,如今新胜地人才辈出阡陌交通嘉禾茂卉四千子弟安居乐业黎民交口颂观音。 村上有四个大姓,分别是林李古谢,占去全村人口的80%以上。4月27日,在与村中老人座谈中,他们将四大姓的族谱摆齐,集中翻阅。 通过查看发现,每一姓的族谱中,都记载了曾经的远祖从广东等地迁到浏阳的历史。而他们外迁至此,基本上处于明末清初时期。 三百多年来,这种客家人的古朴风貌,在观音塘仍旧保存得非常好。 村中老人介绍,为了寻根追源,2012年林姓组织了43人远赴广东梅州。双方交流时,竟没有多少障碍,讲起一口相同的客家话,显得更加亲切。此后, 梅州方面又派人专门来到观音塘。 如今,大浏高速通过此地。李仲谋介绍说,当初征地拆迁时,村里没有一人阻拦,成为整个官渡镇乃至东区较早完成任务的村庄之一。“民风淳朴,礼尚往来,相互之间也比较客气。”李仲谋认为,正是这种古朴的客家之风,让村里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开展。 而大浏高速离观音塘老街仅几百米远,站在街口,可以清晰地看到高速通衢。老村新貌。高速路边,绿树成荫,成片的田园,将村里的故事一一串起。 乡村素描 谢氏家庙与希望小学 客家老街离谢氏家庙有些距离,家庙的马头墙风格更为突出些。 这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祠堂,以前的规模更大,据称有九栋独立的建筑,为谢氏一姓在萍浏醴地区规模最大的宗祠。 如今,这里正在进行重修。老式的天井,光线从瓦间渗漏下来,叙说着久远的往事。 在祠堂的隔壁,有一栋与之风格相类似的仿古建筑。但走近一看,方知此处为一所小学。 这所名为启明希望小学的学校风格独特,为华侨黄宽妹女士资助所建,原名为光明完小,在2004年时搬到此处重建。4月27日上午,透过窗户,闻听书声琅琅。这一点,像极了曾经的私塾教育,而在很多地方,一些祠堂就是教书育人之场所。 “敬祖宗一心意毕恭毕敬,教子孙两件事曰耕曰读”,这句话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一边是敬重祖宗的祠堂家庙,而一旁,却又是蕴含希望和未来的学校,两者相依,延续着血脉和文脉。 乡村文化 “我们村的人,很会舞龙” 在观音塘村村部里,一条金色的“龙”很是醒目。 “我们村的人,都很会舞龙。”村主任李仲谋说,村里有两条“龙”,一条为男子舞,一条为女子舞。村中每年都会举行训练和比赛,在农忙闲暇之余,大家会将舞龙队伍拉出来练练。 通常是,男队12个人舞,女队10个人。观音塘村的舞龙技术在官渡镇也颇有名气,往往都直接代表镇上参加全市的比赛。 老支书刘友根记得,还是在香港回归时,当时全市“百龙闹山城”,观音塘村就出了一条,结果拿回一个第三名。 赛龙的规矩颇多,不仅是个力气活,还是个技术活。在一张比赛的光盘中,观音塘女队队员发挥突出,时而贴地舞龙,时而“龙威”翻滚,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目前,舞龙的氛围早已覆盖全村,上至七十岁,下至二十岁,没事时,大家伙就在田里、平地里拉练拉练,已经成为农村文化体育生活的一景。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5: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