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青年時期從台北步行到彰化,開啟了壯遊的偉大計畫。當他行腳來到桃園龍潭時,對於當地民眾所使用的語言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最後得知鄉民們所交談的語言是客語時,才赫然發現那原是他失落的母語;於是心有所感賦詩寫道:「我本客屬人,鄉語逕自忘,戚然傷抱懷,數典愧祖宗。」在台灣,像賴和這樣,因為某些原因而遺忘了祖宗言語、成為只會說閩南語(河洛話、福佬話)的客家人,常被稱作「福佬客」。 「福佬客」一般咸認,係由故台灣省文獻會主委板橋林家後裔林衡道先生,在觀察彰化員林地區的聚落時所提出的說法,也就是「被福佬化的客家人」。福佬客以雲林、彰化、台中、南投、台南以及宜蘭等地最多,知名的「福佬客」除了賴和外,前總統李登輝,(XXX?)等據稱也是具客家血源的福佬客。此外宜蘭地區知名的文史工作者廖大慶、輕便型雨衣的發明人葉宗林、臺灣文學作家宋澤萊,文壇才女鍾文音等,都是知名的「福佬客」。 早期的「福佬客」雖然知道自己具有「客底」,但卻因為許多原因讓自己「隱形」起來,最後造成語言上的失落,後代子孫甚至認為自己是「福佬人」。而在九○年代高聲吶喊「還我母語運動」後,母語的意義不再只是方言,而是應獲平等、尊重的語言。多年來隱形的「福佬客」也開始思考,如何把「母語」學回來。例如彰化縣福佬客積極參與客語認證考試,就是最好的例證。「福佬客」從一念之「迷」轉為一念之「覺」,也開啟了客語推動的新契機。 客家電視台新聞部從10月31日起至11月4日各節新聞時段 ,推出「我本客屬人」專題系列報導,從百年前賴和的壯遊覺醒談起,看「福佬客」的滄桑演變,以及透過知名的「福佬客」對客語的從「迷」到「覺」,重新找回客語與推動客家文化的心路歷程,希望藉由專題深入淺出的剖析,讓更多鄉親對「福佬客」有更多認識。歡迎鄉親準時鎖定17頻道客家電視台「我本客屬人」專題。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9 06: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