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早期少通婚 客家人易患基因性疾病

2011-7-19 13:23|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2857| 评论: 0|原作者: 徐慧玲 范傑翔|来自: 客家電視

摘要: 百年醫療專題,要來探討客家人好發的疾病,蠶豆症和地中海貧血,為什麼客家人罹患這兩種疾病的比例,會比其他族群高,這是因為客家人在中華民族的種族中,算是比較封閉,且很少和外族通婚,因此有缺陷的基因都被保留 ...
       百年醫療專題,要來探討客家人好發的疾病,蠶豆症和地中海貧血,為什麼客家人罹患這兩種疾病的比例,會比其他族群高,這是因為客家人在中華民族的種族中,算是比較封閉,且很少和外族通婚,因此有缺陷的基因都被保留下來代代相傳,其實這兩種疾病皆無法根治,但也不致於對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只要注意平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就能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
 
       現今醫療科技發達,但還是有無法根治的病,好發於客家人的蠶豆症,就是其中之一。
 
       蠶豆症正式醫學名稱叫做G6PD缺乏症,患者體內缺乏一種幫忙代謝葡萄糖的酵素G6PD,一旦接觸到含有奈成分的東西,或吃到蠶豆時,血球就會受到破壞,產生溶血現象,此時會出現臉色蒼黃、疲累食慾差等症狀,嚴重時可能會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台湾苗栗為恭醫院內科部主任 林日暉:「客家族群有3個疾病,譬如說地中海貧血,這個在比例上是比較高一點點,還有就是蠶豆症,蠶豆症病人他就不能碰到樟腦丸,還有就是他不能擦紫藥水,如果真的發生(發病)的話,只要輸血或是多灌水,保護腎臟就可以過關。」
 
       客家人罹患蠶豆症,比例較多的原因,其實有其歷史背景,客家人在中華民族的種族中,比較封閉,而且很少和外族通婚,五胡亂華時期的遷徒過程中,遇到瘧疾盛行的時候,瘧疾原蟲會寄生在紅血球進行繁殖,但如果紅血球有缺陷,反而造成瘧疾原蟲不易增生,相對感染瘧疾的機率就較小,所以有蠶豆症的人較容易存活,這也可以很合理解釋,為什麼客家人比較容易罹患蠶豆症。
 
       而另一個客家人較易罹患的遺傳性疾病地中海貧血,也是因為早期客家族群較少和其他族群通婚,有缺陷的基因,都被保留下來傳給下一代。
 
       地中海貧血患者,因合成血紅素基因異常,使得紅血球較正常人小且壽命短,依據基因異常的數目,再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輕度病人通常沒什麼症狀,日常活動和正常人無異,重度病人可能需要經常性輸血,才能維持基本的日常活動。
 
       苗栗為恭醫院內科部主任 林日暉:「(客家人)比例是高一點,但大部分都是甲型這種,就是屬於afa型這種,比較沒有什麼症狀,大部分都是血紅素,比較低一點而已,血紅素低一點,血的黏稠度反而低,血液黏稠度低反而中風,心肌梗塞相對的,有時候反而少一點,缺點就是比較容易喘,容易高山症,只要不要再近族結婚的話,這些基因就會慢慢稀釋掉,我想這樣客家人在比例上,就不會特別高了。」
 
       而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客家族群的特質和生活習慣,包括刻苦耐勞保守等,多少對健康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因為很能忍人所不能忍,所以小病不醫就拖成大病,而受到節儉天性所使,老一輩客家人,總是不輕易丟棄食物,有時候即使是發霉的穀類、豆類或醬菜都捨不得丟,這些食物會產生黃麴毒素,慢慢在體內積少成多,導致許多慢性疾病上身。
 
       苗栗署立醫院家醫科醫師 吳輝雄:「以前我們客家人,就有比較節儉的特質,但是這個在目前講起來,是很不好的習慣,有些東西壞掉了,酸掉了還捨不得丟掉,還是吃下去就會出毛病,還有也捨不得去看病,比較節儉,就是說生病了,就看能不能拖過去,其實這個是很不好的習慣,我每次去演講都說,這是不好的習慣,有病就要趕快去看醫生。」
 
       以前客家人愛吃偏鹹偏油的食物,讓自己更有體力,應付做不完的工作,客家人傳了好幾代的先天基因缺陷,在在都和客家族群的生活,有很深的關係,隨著客家族群和其他族群通婚,有缺陷的基因也因此逐漸改變,而時代在變,客家人的生活習慣也隨之改變,重視健康與養生,以更好的狀況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9 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