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自學苦讀手不釋卷的李漢銘,從法院退休後,先後在中大及台北市政府客家書院推廣客家漢學,並以畢生所學,製作客家音韻經典,為保存客家文化奉獻心力。 83歲李漢銘,成為客家漢學家絕非偶然,日據時代就讀苗栗銅鑼富士公學校,小學畢業時,他的父親李聯璧對客家漢學已有相當成就,當時就預言日本一定會戰敗,不用再升學,經李父指導,加上外公賴九捷教他吟詩,李漢銘一頭栽進客家漢學領域,奠定他深厚漢學基礎。
李漢銘說,雖然他只有小學程度,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凡舉文學、傳記、小說等,幾乎「手不釋卷」,拿到書就放不下來,也就是因為他愛讀書,開啟了他往後截然不同的命運。
他曾經隨著父親到屏東內埔鄉耕田,仍不忘讀書,25歲那年他以初中同等學歷,考上屏東地方法院雇員,從此靠著升等考試,一路升薦、委任通譯,甚至還通過司法官高等檢定考試。
37年法院公務員生涯,李漢銘退休後,仍不忘情他的客家漢學。他認為,「是應該為客家文化留一點東西的時候了」。
他說,以客語朗讀古詩、古文,分別有平、上、去、入,唸法和平常有別,過去他背誦千家詩、論語、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幼學瓊林幾乎是「滾瓜爛熟」,李漢銘決定「這些古籍音韻有必要保存下來」。
李漢銘連續3個月,從中壢到台北的錄音間,一字一句將千家詩、三字經、幼學瓊林、論語等11部,自費錄製影音光碟及書籍,以「客家音韻經典」出版,希望有生之年,為客家文化貢獻心力。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2-5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