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年前,記者因工作來到石城縣,說到歷史文化古跡之類,有石城的朋友介紹,該縣有一桂花屋,是囚禁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和另外四大王的歷史古跡。但由于當時沒修葺完好,記者沒有前去探訪。今年4月,石城朋友告訴記者,桂花屋已經修葺完好,還準備對外開放,值得一看。4月17日,記者專程前往石城縣尋探民間久為流傳的桂花屋。
有著贛江源頭、武夷山下、一帶“碧水丹山,人文薈萃”之地之稱的石城縣,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這裏的客家遺址很多,而最引人入勝的則是興建于清朝道光末年的桂花屋,迄今有160年歷史。桂花屋的成名和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有著一段奇妙的聯係。
桂花巷裏桂花屋 客家民居風格殊
4月18日一早,春雨綿綿。
記者來到桂花巷,看到周圍的徽派建築群拔地而起,有人告知這是石城縣西城區的客家商業街中心,別具一格的商業樓房,裝修古典雅致,呈現出一派生機,隨行的縣委宣傳部幹部介紹,這是石城縣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記者發現在商業街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築,周圍的變化不曾影響到它的肅穆。當記者走近這古宅門前時,“桂花屋”三個字赫然眼前。
走進這座古代建築,高墻深院,雕梁畫棟,從屋內木質隔墻和檐壁等精細雕刻,可以看出這座清代客家民居建築當時的富麗堂皇。根據石城縣博物館館長羅德勝介紹,這桂花屋是按照客家姓氏祠堂的建築風格,體現了傳統客家建築文化。桂花屋建于清朝道光末年,是當時的石城富豪黃性存的私人住宅,佔地1400多平方米,天井式,分為前廳、中廳、後廳,兩側則是廂房。
“這裏的屋後曾經是個大水塘。”從羅德勝口中,記者了解到,屋主黃性存是石城北門人,在當時是遠近聞名的富豪。財力豐厚的黃性存擇地在縣衙的南面,熊氏和黃氏祠堂之間,建起了這棟豪宅。屋主建房時因地制宜,將房基上原有的兩棵桂花樹留下,成為南院進門的一道景觀,並在東西各建花廳一間,房屋為兩層,形成了五進數十間的布局。從1851年開始興建,到1864年落成之時,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由于滿庭芬芳香飄數裏,黃性存便為豪宅取名為“桂花屋”。
記者拜訪古宅之時,雨下不停,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之後,斑駁的墻壁散發出的氣息依舊動人。羅德勝告訴記者,過去,桂花屋裏居住了11戶黃氏的後人。2008年7月,當地政府為了保護好這幢百年老屋,政府投入900多萬元徵收周邊房子,以及修葺這幢老房子,2008年10月開始對其進行修繕,2009年12月竣工。“桂花屋目前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下一步要進行有關太平天國、客家歷史的布展,計劃今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羅德勝說。
清兵進駐豪民宅 桂花屋內囚天王
桂花屋之所以傳奇,和一段歷史有關。而這段歷史正是中國史上浩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洪秀全稱天王,建立“太平天國”。1853年,定都南京,佔據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1864年6月,洪秀全去世,其長子洪天貴福即位稱幼天王,7月南京失陷,洪天貴福在幹王洪仁玕、尊王劉慶漢、昭王黃文英、恤王洪仁政等的護衛下,突破重圍,轉戰于浙江、安徽和江西,後在石城被俘,囚于桂花屋中。
當記者問起羅德勝幼天王被俘的經過,羅德勝說,當時席寶田帶領清兵移師石城縣城。而恰在這個時候,黃性存的桂花屋也剛好落成。席寶田一進縣城,不僅把指揮部扎在桂花屋,而且把已經抓獲的四大王也全部囚于桂花屋。並立即在桂花屋發出了驅兵搜捕幼天王洪天貴福的命令。沒想到剛剛落成的桂花屋,就這樣與太平天國及幼天王的命運聯係在了一起。
“年僅15歲的幼天王,在戰亂中與洪仁玕離散,僥幸突出了重圍後,獨自徘徊于石城、廣昌的山道上,後又流落至石城縣城,潛藏在裁縫鄧秀芹家廚房的柴草堆內。”
據說當晚鄧秀芹做工回家,打算燒水洗漱,卻在柴草中發現了一個衣著破爛的少年。在給這個少年洗刷幹凈後,鄧裁縫發現他眉清目秀,所以就收了這個少年為徒,這個少年正是幼天王洪天貴福。在鄧裁縫的幫助下,幼天王洪天貴福得以躲避了幾日,但最終還是被清廷官員席寶田派來的被俘太平軍指認,10月25日在石城郊外被俘。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之後,席寶田便把他囚于桂花屋的西花廳。
羅德勝告訴記者,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在西花廳時,曾在墻上寫下了“有志攘夷願未酬,七星苗革得難謀;足跟踏開雲山路,兩眼空懸海月秋。”的詩句,抒發了少年天王的志向抱負和無奈心境。11月,幼天王被押往南昌蒙難。如今,西花廳裏早已沒有了幼天王的筆跡,但這幢百年古宅見證了一個王朝的終結。
民間流傳五巧合 桂花屋裏說關聯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在石城縣結束。而這裏的人們一直流傳了有關桂花屋與太平天國運動相關的巧合,為歷經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增添了神秘感。
在和羅德勝的交談過程中,羅德勝講起了民間流傳的桂花屋與太平天國的巧合。洪秀全是唯一稱王建都的客家人,石城縣桂花巷桂花屋這一客家民居與太平天國存在諸多巧合,其內涵值得進一步挖掘。第一個巧合是,桂花屋是1851年興建,而洪秀全正是在這年發動金田起義。第二個巧合是,桂花屋在1864年落成,而太平天國運動正是這年失敗。第三個巧合是,太平天國運動是在廣西發動起義,而廣西的簡稱便是“桂”,而桂花屋同樣有個“桂”。第四個巧合是,桂花屋有五進馬頭墻,而當時正好在此關押了“五王”。第五個巧合是,太平天國運動盛于南京,南京被稱為石頭城,而太平天國終結的地方則是石城。這5個巧合只是民間流傳而來的談資,但不能否認的是,正是由于這些千絲萬縷的聯係和巧合,桂花屋得以在經過百年的歲月洗滌之後依舊存在,甚至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正是春雨時節,西花廳前新長的青草顯得愈加嫩綠。當年的青磚歷歷在目,昔日的豪宅被時間褪去了光華,卻多了一份莊重。不管風雲如何變幻,總有一處寧靜為歷史而存在。
史料鏈接: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農民革命運動,歷時14年,席卷大半個中國。據歷史記載,清朝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太平天國天京(南京)陷落後,洪秀全的兒子即幼天王洪天貴福,由幹王洪仁玕率太平軍護衛進入了江西境內。同年9月,他們在江西廣昌、石城兩縣邊界楊家牌遭到清兵襲擊,幼天王洪天貴福被捕後囚禁在石城縣桂花巷桂花屋,幹王洪仁玕、尊王劉慶漢、昭王黃文英、恤王洪仁政也相繼蒙難,標志著太平天國王統在石城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