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客家米食中心內掛了塊「一飯之恩」牌匾,不少顧客看得霧煞煞;老闆黃崇盛說,以前開自助餐常請窮困學生吃飯吃到飽,現在賣用米做的客家點心也算「請人吃飯」,朋友送這塊「一飯之恩」牌匾,希望他繼續「請大家吃飯!」
黃崇盛作公益 朋友贈匾
根據教育部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一飯之恩」出自史記,漢朝淮陰侯韓信年少時貧困遇漂母贈飯止飢,他受封為楚王回贈漂母千金答謝恩情。
新竹縣烹飪協會理事蔡秀琴說,老竹東鎮人都知道,30多年前在竹東高中附近經營家傳自助餐店的黃崇盛,對來搭伙吃飯的學生相當好,不但考慮青少年發育讓他們白飯吃到飽,對於貧困的學生甚至不收錢。
黃崇盛說,他看到因為積欠伙食費不好意思再來吃的學生,還會主動拉他們來吃飯,怕他們只吃白飯、不吃菜,還會切肉塞到他們的碗裡,叫他們「吃完才能走!」
黃崇盛後來改經營客家米食點心生意,但還是一秉古道熱腸投入公益活動,經常拿自家產品去義賣,很多朋友開他玩笑說,「你以前請人吃米飯,現在請人吃米飯做的點心,等於這輩子都在請人吃飯!」
幾個朋友根據黃崇盛的從業歷程,結合他以前免費請貧困高中生吃飯的善行義舉,在客家米食中心喬遷時合贈了這塊「一飯之恩」牌匾,希望喜歡「請人吃飯」的他能夠一秉初衷,繼續用愛心「請大家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