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童謠學母語,用歌聲傳承文化。
台湾有一群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老中青三代,是屏東兒童樂舞團的推手,10多年來義務指導學生練唱,共創作百首客家童謠,四處找資源為孩子灌錄CD,保存客家樂曲。
榮譽團長藍群傑說,這個合唱團多年來有6、7位核心成員,全是來自教育界的教職員,合唱團現有40多位學生,從3歲到12歲都有,在團員家人的支持下每周到內埔練唱,第1期的學生現已念研究所,還不時回到團裡為學弟妹打氣。
團長邱真如說,透過學唱客家童謠,原本不熟悉客家話的孩子能用客家話說相聲,回家更能與爺爺奶奶用母語溝通,已經收到推動合唱團的成效。
10年來,合唱團的師資群創作了約百首客家歌謠,剛開始是提供給自己的合唱團員唱,近年開始灌錄CD,從默默無聞至今,已是各校爭相採用的客語教材,邱真如信心十足的說,「全國母語生活學校歌唱比賽,客語組的參賽者約有半數是採用我們的歌」。
藍群傑說,大夥自掏腰包或爭取資源為合唱團灌錄CD,並結合歌本方式呈現,將客語文字化,免費贈送給全台推動客語的學校,一送就是2、3千片,成為台湾客家童謠的推手。
這些歌曲是由藍群傑、邱真如、趙萬昌、蕭吉紫等人創作,這群創作者從填詞、譜曲到合成都自己來,靈感來源都是生活周邊唾手可得的人事物,歌曲從圓粄花、面帕粄、檳榔樹、排排坐唱山歌、大魚食小魚,曲調簡單活潑,又貼近客家生活,更能打動人心,成為唱的常民文化,藍群傑說,2009年最新的作品剛完成,決定以這片CD參加金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