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金钟奖个客家语歌舞剧《刘三妹》剧照
(客家风情网6月16日消息)劉三妹是流傳於客家民間故事中嗓音曼妙的歌仙,長久以來被神化為工作勤奮、歌聲動人的傳統客家女性典範。不過,身為客家人的詩人暨編劇劉亮延不這麼認為。他寫的客家實驗歌舞劇《劉三妹》,將她化身為曾是慰安婦的妓女,並以男性反串。他以新角度分析劉三妹,也試圖提出對歷史、身分認同的省思。
關於劉三妹的傳說,從大陆西南各省至台灣各有說法。有人她說是個受苦遭難,卻永遠堅強的客家女性。但也有些新的延伸解讀,以為劉三妹的形象只會將客家女性化為膚淺、只會唱山歌的樣貌。
顛覆歌仙形象 他要製造衝突
在劉亮延眼中,劉三妹這個形象如同桐花、藍染、採茶歌,已被視為典型客家文化符號。他坦言:「大家說客家人勤奮、克勤克儉,但是同樣也指出客家的保守主義與封閉思維。我不斷思考,如何才能生產出刺激與衝突、才能破除族群的既定概念。」 「什麼樣的戰後問題對於客家文化產生刺激與衝突呢?」劉亮延說:「我把劉三妹放進慰安婦的歷史材料中,想像那克勤克儉又有才華的劉三妹去當了慰安婦,製造出觀眾對於劉三妹的想像落差,刺激文化與歷史的衝突與莫名其妙。」
二○○八年,劉亮延以及他所創立的李清照私人劇團先以電視劇的演出呈現《劉三妹》,並獲得金鐘獎最佳美術設計獎。如今,《劉三妹》將回到劇場舞台,以荒誕有趣卻又帶著嚴肅的情調來表現。
歌舞劇《劉三妹》描述二戰後,三位曾經是慰安婦的女性,決定合開一家青樓。這三位女性中,就有能歌善舞的劉三妹,以及自以為是日本人的阿春,和一位變性人蔡金花。有趣的是,這三位女性的角色全由男生反串演出。劉三妹由劉亮延自己反串演出,其他兩位女性則由劇團藝術總監魚果、團員兆欣擔綱。
演歌配客家調 像大型綜藝秀
三位女性日復一日地,開店、打扮、說笑追打、抱怨碎念,無人光顧最終結束營業。在等待客人上門的過程中,他們各自回憶起不同的人生,呈現了不同的認同問題與價值差異。音樂方面包括重新編曲、填詞的客家老調,以及歌仔戲曲調和日本演歌。演員的裝扮也融合著日本藝妓以及傳統戲曲的雲手、水袖,交錯著大量歌舞和對白。
劉亮延說:「有點像是大型綜藝秀,拼貼了很多表演形式,以及客語、闽南語、國語的交錯對話。」劉亮延認為:「關於歷史的書寫,關於文化的印象,都不該被固定,在每個階段都該被重新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