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是历代客家人南迁过程中,结庐山林的民谣俚歌。其语言为客家化的汉民族语言。因为客家人群落围居的主要集中地,在广东以梅县为代表的粤东、福建以龙岩为代表的闽西、江西以兴国为代表的赣南。所以,从音乐划分,客家山歌属中国东南区域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传唱的客家山歌应该属于粤系客家山歌的支流。人们把它称为深圳客家山歌。 相传,客家山歌起于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文明积累。深圳地区的客家山歌,大约始于清代的中晚期。据史载,康熙八年后,深圳地区相继有客籍人迁入。 所谓山歌,乃山野中的歌唱。它原本始于山中的木客。这一点,宋代词人苏东坡“山中木客解吟诗”便是写照。木客在劳动中隔山叫头、山谷鸣应,引起山下农耕人的唱合。由于歌唱直抒胸臆、调剂精神、消除疲劳,久之便蔚然成风。 人们之所以把大鹏山歌、盐田山歌、石岩山歌、观澜山歌、龙岗皆歌称为深圳客家山歌,是因为它们歌唱语言以方言为基础,不仅表现了中国东南区域的音乐色彩,还沿袭了《诗经》的赋、比、兴的传统,沿用了客家山歌惯用的比兴、夸张、拟人、对比、谐音、反衬、顶针、排比、双关、重叠等手法,表现了“四句体”“五句体”乃至10多句的长篇叙事体裁和变化自由的、客家山歌句式结构的特征。但是,他们又表现出与梅县山歌、龙岩山歌、兴国山歌的同源不同流、同宗不同形的特征。 语言特征:深圳的地貌呈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状态,人们一向以农耕为主。入迁的客家人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所传唱的山歌也有了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大鹏山歌在语言上独树一帜。它既非北语,又非粤语,不是潮语,也不是通常意义的客家话,而是在百年变化中以广府和客家话为基础,杂糅了港澳、惠阳及北方方言所形成的“军语”。 曲调特征:它的音乐语言在“军语”的延伸中又吸收了外来渔歌、咸水歌和其他本土音调,构成古朴优雅、委婉平缓的风采。它的地名歌是歌唱当地的民俗风情,它的哭嫁歌只有两个乐句(曲式特征),而且尾句以“咦”字高八度上扬。正是这些不同凡响之处,使得它成为独特的、完整的大鹏客家山歌的新品种。比如龙岗皆歌,这种源于清末、始于民国、盛行于新中国50年代的客家人的歌唱,完全不是客家山歌原初的形态。它的词意熟悉柔和,曲调简朴、易学易唱,虽然变化自由,但6123四音万变不离其宗。这种曾经人皆歌之的歌唱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句都有“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咧”之类的衬词,唱歌时虽然衬词固定不变,但台上台下呼应,具有喜剧特征和群体特征。而且这种歌基本上是一个曲调,一字一音的快板式的歌唱,还有锣鼓、钹、竹板、二胡、唢呐、笛子伴奏。再比如盐田山歌,其主要特点是语言在相互渗透中的多元格局。清代新安复界以后,从粤、闽、赣边区,嘉(梅县地区)、潮以及东江流域的客家人迁入之后,他们在拓荒耕种、下海捕鱼的劳作之中,仍然保留爱唱山歌的习俗。其实,盐田山歌基本上还是梅县客家山歌的曲调韵律,但与讲粤语的疍家人唱的咸水歌(渔歌、疍歌)和讲潮语的疍家人唱的潮语调名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后便有了发展变化,形成了九龙山歌、哭嫁歌与本地客家山歌多元互补的格局。盐田山歌虽然在创作手法和句式结构上与其他客家山歌一样,但九龙山歌和哭嫁歌的曲调风格与用竹板伴奏的演唱方式却有别于梅县地区的客家山歌。中国民歌(包括客家山歌)基本上是五声音阶的羽、征调式,纵然还有六声音阶(五声加清角变宫)、七声雅乐、清乐、燕乐音阶,但是至今尚无四声音阶之说。而九龙山歌、情歌和哭嫁歌却出现了四声音阶的说法,其实本质上它还是五声音阶羽调式,只不过因为语音关系和地方音乐风格的关系,在61235中没有使用五音所致。石岩客家山歌的最大特点是开口直奔主题,中心衬词使用灵活,曲调委婉细腻、舒缓流长。丰富多彩的演唱形式中,擂台对歌最为精彩。观澜山歌沿袭了古语山歌,唱客家饮食民俗,有文化活化石之说,而且它的地方语言又有细微差别,演唱形式上还有些自身的特点,并融合了东江纵队抗日及当代新人新事的新内容。但总的来说,这两地的客家山歌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中,受外来因素影响相对少一些,保留了广东客家山歌的本色。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7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