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日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 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启动
2009年4月10日上午,市委书记刘日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工作。会议强调,客家围龙屋“申遗”对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梅州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咬定目标、全力以赴,通过“申遗”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
李嘉、温华光、古小平、陈小山等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党组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以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客家围龙屋“申遗”的有关情况汇报,决定正式启动“申遗”工作。
据统计,梅州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2万余座,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6项条件之一的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4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
会议认为,客家围龙屋“申遗”,是要把文化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进一步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梅州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客家围龙屋“申遗”,是梅州参与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循环圈,做强做大旅游产业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一旦“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但为梅州、为国家赢得声誉,而且为全世界客家人赢得荣誉,意味着一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在梅州诞生,将极大提高梅州作为“世界客都”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从而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资金流、信息流,还将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可估量。第二,客家围龙屋“申遗”将更好地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申遗”的过程,就是对客家围龙屋的最有效保护,将进一步激发全球客家人的爱国爱乡情感,增进人们守护精神家园的责任感,对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巨大而独特的作用。同时,将为加强海内外和海峡两岸客家乡亲的联谊、沟通提供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平台。
会议强调,客家围龙屋“申遗”,既需要时间、精力、财力、物力,更需要毅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极大的毅力,下定决心,咬定目标,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做好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力争在3至5年、确保在6至8年的时间内完成“申遗”工作,把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当前,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调查摸底。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文物普查工作,迅速对全市的围龙屋进行普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召开专家论证会,选定申遗村落、建筑群体或个体。二是成立机构。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相关专业人员,聘请熟悉“申遗”业务的国家级和省级专家协助指导,迅速开展工作。三是敲定方案。要按照“申遗”的程序,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拿出具体的时间表,明确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抓好责任落实。四是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申遗”的重要意义,提高全市人民对“申遗”的认识,发动全市干群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关于申报成立广东省客家山歌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工作方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