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情网在线学者: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罗烈师教授、博士
甲、專書: 2005 新竹市客家地圖。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2001 大湖口歷史人類學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中心。
乙、學位論文: 2006 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7 新竹大湖口的社會經濟結構:一個客家農村的歷史人類學探討。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丙、論文集、期刊及網站論文 2007 在歷史街區崛起:一間客家社區咖啡廳的故事。刊於丘昌泰與蕭新煌合編,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台灣與全球的經驗,頁159-184。台北:智勝。 ------ 管窺江西客家研究未來趨勢:臺灣與粵東的經驗。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8(2): 2-9。 ------ 家族與宗族篇(與莊英章合著)。刊於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導論,頁91-110。台北:行政院客委會(南天書局經銷)。 ------ 民間信仰篇。刊於徐正光編,台灣客家研究導論,頁120-130。台北:行政院客委會(南天書局經銷)。 2006 臺灣枋寮義民廟階序體系之形成。客家研究1:97-145。 2005 義民信仰的傳播與形成。刊於賴澤涵等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177-197。桃園中壢: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 美麗的意外:乍起乍落的老街繁華。新竹文獻 17:32-39。 ------ 歷史、記憶與族群:1786年冬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客家文化研究通訊7:211-229。 ------ 管窺新竹市街客家居民,竹塹文獻32: 21-31。 ------ 信仰、族群與政治:台灣枋寮義民廟十五大庄形成史及其傳播。客家研究輯刊1:37-43。 2004 新竹縣新豐鄉地名探索,新竹文獻(15): 48-67。 2003 客家博碩士論文導讀十一篇,刊於行政院客委員會iHakka哈客網網站http://www.ihakka.net/ihakka.asp 2001 客家族群與客家社會:臺灣竹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見於徐正光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頁115-15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朝向「結構與原動力」的客家研究新典範--讀勞格文等編《客家傳統社會叢書》。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4 :102-117。 ------ 竹塹客家地方社會結構的拱頂石-義民廟。刊於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鍾仁嫻編,頁136-149。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1999 臺灣地區客家博碩士論文述評。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17-137。 1998 學術與運動共舞。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104-110。 ------ 廣西客家宗族現象,見於清華社人所暑期大陸田野工作報告,頁51-80。新竹:清華大學社人所。
丁、會議論文: 2007 清代竹塹地區族群界域的形成。發表於「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 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舉辦,12/20-21,臺北南港。 ------ Hsiu-Min Yu, Lieh-Shih Lo, Hsin-Te Hwang, Hsi-Chun Hsiao, Sin-Horng Chen, 'On Constructing Speech Corpus for Implementing Hakka Text-To-Speech Synthesis', Oriental COCOSDA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ordin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Speech Databases and Assessment Techniques) ,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ech Databases and Assessments, December 4-6, in Hanoi, Vietnam. ------ 臺灣客家地區的媽祖信仰:竹塹地區的初步觀察。發表於「客家民間信仰 與地域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贛南師院客家研究院舉辦,11/24-25,中 國贛州。 ------ 從建安宮與褒忠亭祭祀圈解讀十九世紀南桃園漳粵認同的消長。發表於 「96 桃園客家開發與史蹟文化研討會」,桃園縣政府舉辦,11/18,桃園平 鎮。 ------ 傳統聚落的活化:湖口老街與蘇家圍的初步個案比較。發表於「客家地方 社會比較研究工作坊論文發表會」,國立交通大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舉 辦,10/5-10/8,台灣新竹。 ------ 客家研究之反思:學術與運動的雙重觀點。發表於「城流鄉動:2007文化研究協會年會」,台大城鄉研究所,1/7-1/8。 2006 枋寮義民廟枋寮聯庄領調名單分析。發表於「忠心憤發扶社稷,義氣浩流鼎綱常-義民祭文化學術研討會」,明新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10月24日。 2005 當前台灣客家族群理論的商榷。發表於「學術定位、社會脈絡與經驗探索: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舉辦,台灣中壢,5月26-27日。 2003 客家邊緣:尋找台灣竹塹地區閩粵界線。發表於「客家、族群與多元文化研討會」,苗栗縣文化局舉辦,台灣苗栗,12月13-14日。 2002 試論臺灣桃園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信仰與婚姻面向。發表於「兩岸客家歷史、文化與社區研討會」,苗栗縣文化局主辦,台灣苗栗,9月24日。 2001 義民信仰的傳播與形成。發表於「兩岸三地義民信仰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台灣中壢,12月3-4日。 ------ 通往地獄的天堂之路:道卡斯竹塹社文化之衰落。發表於「原住民與少數民族的社會文化論述:第二屆全國人類學相關領域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台大人類學系主辦,台灣台北,6月2-3日。 1998 喪葬儀式的交換制度與客家地方社會結構,發表於「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辦,台灣中壢,5月1-2日。
戊、其他: 2005 「心理、社會與文化」高職教科書第一至五課。召集人彭懷真。台北:三民。 2004 老街講古(再版)。新竹:湖鏡社區發展協會。 2002 廟宇廟語:湖口三元宮紀事。新竹:湖鏡社區發展協會。 2001 老街講古(初版)。新竹:湖鏡社區發展協會。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4-3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