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客家围屋,客家土楼

2006-11-24 11:45|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2135|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网络转载

这里需要的是寻觅和感受,文化的遗韵、民俗的渊源、自然的野趣、历史的沧桑都会让你迷恋、陶醉,也会让你迷茫、伤感,这就是围屋的魅力所在

前言
  1934年10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历史刻度——改变中国命运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定格在那时,而瑞金作为长征的出发地也因此被写入历史的篇章。“红色故都”瑞金——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自五代建县,历时千余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客家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虽然客家人是避战乱而南迁而形成,但他们并不软弱,当异族入侵时,客家人总是敢于挺身而出,血战到底!大宋王朝灭亡一个月了,客家人坚守的上犹城,却久攻不下;大明江山已丢,剩的最后一座孤城赣州也是客家人在坚守;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整个东亚,唯独对客家地区望而怯步。“守城”成了客家人命运中挥之不去的宿命。千余年来,凡是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几乎每一条乡,每一个村,都有不可胜数的“守城”故事。正因如此,所以客家人的村落,都与“围”字有关,如“围龙”、“围屋”、“围楼”,等等,房屋都建成各自为政的封闭而又坚固的“宝斗型”城堡,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堡垒,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大堡垒。 而每一座围楼都有它悲壮的故事。
  虽然这些城堡都已垂暮,但它们仍旧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走进客家围,从外到里,我们都仿佛触摸到一些汉族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或淡化了的文明传统。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已为学术界所共识,除族谱、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种种证据外,府第式的堂横屋、围龙屋和四角楼等客家围,其建筑方法和形式显然不是古代南越族也不是后来的畲、苗、瑶族“干栏式”住房的传统,而是中原华夏族的民居、庄园和府第建筑的传承。客家民居像天际散落的星辰,放射着古老的光芒。其中的意义,或许高墙下那位饱经风霜洗礼的客家人更能参透,“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客家大围屋的辉煌和衰落,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梁思成先生开创的“建筑之旅”为我们留下了揭开历史的钥匙。今日,《百仕会》沿梁先生之先路,以今日之视角,再访客家围屋,虽不求甚解,但求广闻博识,以图文并举以飨读者耳目。本期《百仕会》走访了位于深圳龙岗的客家大屋鹤湖新居,以游走的方式,感受昔日的辉煌。虽眼光鄙陋,但仍求对读者有所裨益。


情醉古围村
  曾有这样一个关于客家围屋的传闻。美国国防部情报局根据每天7次通过中国上空的间谍卫星考察情况给总统里根呈了一份报告,报告声称:在中国南部福建省的600平方公里范围有1500余座不明性质的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为相似。这很可能是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核基地,顿时美国国防部的气氛非常紧张。于是美国间谍贝克和苏曼珠夫妇亲自来到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在仔细的侦察后,写出了一份客家土楼的考察报告。当这份报告摆在白宫美国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时,里根只能是摇头苦笑。
客家围屋就这样开始了它的扬名天下之旅。于是便有了一种冲动想去探个究竟。在知晓深圳最大的客家围屋——鹤湖新居就在附近时,我们便带着激情上路了。
  古围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到像是一道古城墙,墙上的枪洞和斑驳的痕迹似乎有种傲视天下的冷漠,来不及品味它在经年孤独中形成的傲慢,我们已经在来到了大门前。许是现在对古围的关怀有加,人们来访时便可以直接来到它的入口,而曾经许多的来访者,都被那道形似古城墙的古墙挡在了外面,人们四处寻找也难以明了它的入口在何处。进入古围没有花费我们一点精力,“大夫第”便来到了我们的眼前,“道光十四年甲午仲春”让我似乎看到当年围屋主人挂匾时的欢乐景象,昔日的热闹与今日的冷清或许让古围承载了过多的情感变迁,它心情的起伏决不亚于此时的我们。天街的上空云彩是那么的绚烂,我们象是回到了旧时老家,只是这里没有我们曾经的脚步。墙上的24位将才画像讲述着这古围光辉的昨天。

1.热闹的婚礼新房
  沿着天街向左探访,客家婚俗小房吸引了我的目光,探身进去,一幅大图介绍了婚礼的整个过程。左手边是一个客厅,两张大椅正座在正中,许是高堂之类的人物座椅,两边对称的桌椅呈一字摆放,应该属于七姑父八姨父的位子吧。右手边亦然,也类似于客厅,只是多了几分喜庆,大红花、礼品盒、礼担向人们展示着往日非凡的喜庆与热闹。不同于左边客厅的在于它还有一处景致,那便是新郎新娘的房间,在洗礼人的那一声“新郎新娘入洞房”的高喊中,喜气便被推向了高潮,不知今日的中国似否还有这别样的婚礼场面?而现在的我却只能在想象中参加他们的婚礼,为他们深深祝福。洞房不是很大,一床,一梳妆台,一衣架(架子上还有件衣裳)便冲冲到了门口,一切显的那么的精简却富有万分。

2.清凉的长寿古井
  出了婚俗小房继续前行,便可看见右面的横廊,但我并未停住前进的脚步,似乎在不远处有个神秘之物等着我的到来。穿过石门,来到了外围的横廊,眼前的标有文物管理处的小房让我有一丝失望,右折身直走,绿意盎然,眼前的绿树让我的那丝失望殆尽,是哪位昔时小姐的后花园吗?还是……?正要进入树丛中,猛一转头,便看见了一口被铁丝围着的井,好奇的我来到它的跟前,只见井口被铁框盖着,井里有几许绿色野草,但未能遮住井水的清凉,将头探到井口,我便看见了自己,弄了弄自己早已不成发型的发型,水中的倒影让我突然间觉得似乎曾经有许多的象我一样对井水贴花黄的姑娘小伙,心突然收紧,我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面对充满灵气的古井我却有点胆怯了,许多关于古井的传说一一袭来。我猛地抬头,看见对面墙上对古井的介绍:“传说这口井源自深圳梧桐山的泉水,饮之甘甜凉爽,养育了老围罗氏家族十机代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的生命之源,是客家老围屋200多年古老历史的见证……由于客家人注意卫生,故老围的寿星特多,极少人生病,大多数老人都是寿终正寝,故又称‘长寿井’”原来此井能产处使人长寿的井水,我心释然!

3.含血的残垣断壁
  笑过自己的胆怯,绿意终于在我眼前,芒果树垂下结满芒果的枝条似乎要考考游访者的意志,我几乎要将我的黑手伸出,但那一点仅存的意志终于让我清醒——不能打扰昔日的主人,前进才是我该做的事情。一个天井,这里是客家人热闹过的地方,听说他们曾在这里杀鸡宰羊洗菜以备厨食。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外围天街,在这可以看见四个碉楼,外围和内围各两个。在这天街里,一个石磨静静的躺着,感觉想要推动它非得几大壮汉不可。旁边的荔枝树和芭蕉向我们展示了它们的成熟与丰收,可惜我却只能做个看客。外围的两个碉楼之间有棵安石榴大树,它吸引我前去,还没到达便看见围墙上被烧过的痕迹。原来是在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实施疯狂的法西斯主义,一九四三年八月,日军一个小队冲进这个客家围屋来抓苦力,抢劫财物,进来后发现院子里空无一人,于是到处搜索,进而发现城楼上躲藏有几十个平民百姓,日军凶残地放火烧了城楼,整整烧了四个多小时,只剩下了残垣断壁,这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无数滔天罪行中的又一铁证。这又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日本鬼子的“杰作”——曾经几十条人命就在这围屋里被活活烧死,带血的残垣断壁它曾经或许哭泣过、挣扎过。但现在它却平静了,象一个经历过多风雨的游者静站在那里,让来往的国人明白只有强盛才不被压迫与欺凌,只有强大才有资格展示自己曾经的苦难。

4.静默的家族祠堂
  含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另一横廊,穿过天井,用别样的眼光看着左边的房子。这里也曾住过不少象我们一样年轻过的人们,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他们是否有羡慕?是否为自己曾流过的血骄傲?我无法细想,因为我不想在这里流泪,我只想以一个现代人的眼睛来欣赏这座雄伟的建筑,但我却思绪万千。就这样我又转到了大门的天街,再一次看见了墙上的英雄图像,我对他们做出了微笑的表情。顺着大门的方向是挂有“大夫第”牌匾的那个门,才迈进脚步却又见一道门,放眼过去,祠堂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一般都会带上自己家族的史志、族谱或者说家谱,以记住自己的根基。在新的居住地安好家后,客家人即开始安置祖先的灵位,祭拜祖先。因此,作为家族象征的祠堂,一般都是客家围屋的主体。客家人不论是聚居围龙屋,还是采取散居的形式,其居住的建筑都是以祠堂为中心而修建的。祠堂修建完成之后,家族历代祖先的牌位将会一一摆放进去,而家族始祖则供奉在最显要的位置,以示对祖先的敬拜与感恩。面对它你不得不感到它的威严,曾看过不少关于祠堂的故事,这里要么是喜庆的告慰处、要么是什么大事的决定处、要么是处置犯错的族人处,但不管怎样它都是家族庄严的形象,每个家族祠堂必不可少,这是家族存在过的标志。我低头稽首,退了出来。
  转身来到内围的横廊,从婚俗小房对面的横廊进去,一大红花轿让我睁大了好奇的眼,这花轿为这个围屋带来过多少女人呢?而客家的女人们一直都是勤劳的代表,难怪在这古围里会有这花轿风景。在内围的里有许多的居家小房,一个房间里竟然还挂有昔日客家人的衣物。旁边的小屋是厨房,这里是客家女人的天地。厨房的旁边是个农具室,里面放有不同的农家用具,这些用具上应该沾满了这家人的汗水。再旁边是个出口,门框上的木头桩还依稀存在,只是在岁月的侵袭中不再具有抵挡外侵的能力,就这样出去便可以看见刚才叫我心动的芒果树了。将视线收回,便是一排介绍客家各村历史的被修整过的小房,里面讲述了各村客家人和他们围屋的历史。转了一圈竟又到了大门的天街,该说再见的时候了,我放开眼去,竟有点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当我们迈开离别的脚步,我又似乎听到古围中昔日送别老友的惜别声。转身回望,古围如一位垂暮的老人在那拄杖远眺。我不知道在岁月的风雨中这古围还能支撑多久,也许在某一天的风雨之后,他或许会披着晨光倒下,不过他留给我们的记忆确是永远都不会褪色的。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5 08: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