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當今客家流行音樂的省思

2007-1-2 09:59| 发布者: 未名扁舟| 查看: 4027| 评论: 0|原作者: 刘劭希|来自: 网络转载

客家文化的危機所在

佔台灣人口數第二位的客家族群,其實正在大量的流失當中。雖然每逢選舉,許多政治人物花很多時間到客家庄去拉票,或者政府官員為了客家票源做些客家庄的建設,卻難以改變客家族群流失的事實。

客家人的危機,其實就在年輕的一代。許多從客家庄移民到都會的客家子弟,大部分在與其他族群通婚後,其下一代就已經沒有客家人的意識,更別說會不會講客家母語了;母親是客家人的孩子,認為自己不算客家人。不管這些思想正確與否,造成的事實是長此以往,台灣的客家人恐怕真的會滅絕。

而目前各縣市所舉辦的客家活動,不管是文化節或者是祭典,針對老年人、客家庄的多,針對年輕人和都會大量隱性客家人卻極少。我並非主張不必照顧中老年人或客家庄,而是認為,如果真的想要阻止客家人口的消失,都市和年輕人就一定不能忽視。

夏客風的理想和實際

從以上觀點來看,籌辦夏客風演唱會的本意無疑是很值得喝采的!會中所邀請的音樂人,絕大多數都是年輕的音樂創作者或演唱團體,主辦單位很明確的想從年輕人身上拉回一些對客家的認同。

大家都看得到的,眾多客家歌手的知名度與市場的銷售量,其實遠不及許多國、台語歌手;不幸的是,這卻也成為各地許多主辦單位的心理障礙。明明是客家活動,又怕客家歌手沒票房、沒聽眾,只好打著族群融合的口號,邀請一些主流歌手、客籍(但非唱客語)歌手去助陣,或者標榜客家與原住民對話、客家與福佬人對話之類的。看起來像是族群團結其樂融融,其實多少透露著客家人心底深層的自卑;反過來看別的族群所辦的音樂會,從來沒有人說為了族群融合而邀請客家歌手。這種心理障礙,使許多客家歌手即使站在自家人裡頭,感覺還像是個客人,而非主人。試想,客家人都不給自己機會,還有誰會給客家音樂創作者機會呢?

當前台灣新客語流行音樂的創作水準,絕對不會比國語歌曲差,有些作品甚至在音樂概念上,都超過主流唱片。因為他們的觸媒來自於文化的理想與覺知,而非市場的人為操控。客家歌手之所以知名度不夠,實因缺乏資金、宣傳,而文化理想正好是當今台灣主流媒體不感興趣的。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想要有什麼知名度的確難上加難。

如果掌握資金的政府單位或企業,跟著主流媒體的角度去發展客家音樂,恐怕這些優秀的創作者幾年之內都將會消失。我們可能也會看到主辦單位花大錢請偶像歌手翻唱來自日本的客家歌,而真正的客家音樂人,卻再也沒有機會和勇氣用自己的母語歌唱。

持平而論,夏客風活動在整個新聞媒體宣傳是很吃力的,客委會花了百萬的預算,宣傳效果卻遠遠不及香港歌手吃搖頭丸那麼受媒體關注,甚至不如一則寵物走失的新聞。媒體的冷漠與弱智、客家人的自卑種種因素加起來,夏客風的理想與實際,自然有很大的差距。

當前客語流行音樂的現況

在缺乏主流唱片公司的支持、缺乏媒體的報導下,現階段還在崗位上的新客家音樂創作者,幾乎都是靠著一股熱情在維繫自己的音樂生涯,除了自力救濟外,別無他法。山狗大、交工是最早投入自產自銷模式的,我個人與謝宇威也即將成立網路音樂公司,靠自己發行客語專輯。其實這些都是不得已的選擇,哪個音樂人不想專心全力作音樂呢?但是如果不自力救濟的話,等待他人來投資其實更是癡人說夢話、不切實際。

以個人第一張客語專輯『嬉哈客』為例,是在二○○一年發行,其實早在一九九二年創作就已開始。將近十年的時間,碰了無數的釘子,有的公司甚至聽都不願聽,只因是客語專輯就打回票;即便最後發行了,也沒有什麼宣傳,基本上是任其自生自滅,還好讓金曲獎提了個名,才有零星的媒體有些小小關注。如果再這樣下去,出一張專輯還要再等十年的話,屆時我已經年老體衰了。

反正主流唱片、媒體也不一定會買帳,倒不如自己來,賣的好不好是其次,起碼對客家人、對台灣的本土原創音樂都有貢獻。交工樂團也是好不到哪,今年得到金曲獎首獎固然可喜,但也未必就被主流媒體認可,他們的新聞還是不會比五月天多。這就是目前台灣的現實,我們都還是必須自立救濟。

我相信,只要給我們一個舞台,憑藉客語歌手自身的努力與實力,一定可以爭取到聽眾的。當前客語音樂創作的水準,認真看,甚至部分超過國語唱片,只是主流媒體不肯承認而已。由於客家音樂創作者多半還有文化上的理想與使命,甚至都可以爭取到非客家的族群,我們應該公正地給他們舞台,而不是讓客家人的自卑感去扼殺他們自己。

結語

從夏客風,我們看到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企圖,的確令人激賞;從客家新音樂的現況,我們看到了客家音樂人的困境;但從他們的自力救濟,我們也看到了客家新音樂未來的一絲希望。

對於一個音樂的創作人而言,我們只相信自己的音樂是最美好的,只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音樂與他人分享,讓自己的母語透過音樂流傳下來。政府單位、企業家願意幫忙自然感謝,要不然…呵呵呵!看看咱們阿淘哥窩在山明水秀的北埔小天地裏,不也怡然自得?!




图片:台湾客家流行音乐人刘劭希在第十七届金曲上





後記:側寫劉劭希

一九年生,台灣東勢客家人,打電動、畫漫畫是興趣。十九歲開始接觸MIDI,為國內研究電子合成器(Synthesizer)的先驅者之一,曾任教於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國光藝校及救國團彩虹音樂營。現任作詞作曲家、未來派音樂工作室負責人、瘋狂音樂網創辦人。

自許為「瘋爵士」,曾應邀擔任知名歌手演唱會鍵盤手,為風格獨特之編曲家,配樂作品多不勝數;曾擔任知名音樂節目音樂總監。常以一位獨立唱片製作人及詞曲作家之身分活躍於唱片圈,近年來前往大陸發展,亦有可觀之成就。

「嬉哈客」專輯是華人音樂第一張以電子舞曲呈現的客家專輯,也是第一張以東勢「大埔腔」演唱的客家創作。「嬉哈」二字是台灣對於「HIP-HOP」風格音樂的翻譯,在專輯中,他放下沉重的「原鄉」情節,以客家語融和Hip Hop、Funk、Shuffle、Trance、Drum & Bass、ROCK和JAZZ等曲風大玩特玩,徹底顛覆聽眾對客家的既有印象,讓人聽到High、搖到翻,電得人通體舒暢、大呼過癮。劉劭希特別注重音樂行進間的律動(GROOVE),意思就是只要擁有優質律動的音樂,不管它是JAZZ、ROCK或DANCE,才能被稱之為優秀的音樂。

至於面對傳統客家文化,劉邵希淡然說:「我對於老一輩的客家歌曲都不太熟悉,我是到了長大之後才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一切。家裡雖然都是客家人,但也只是跟老一輩的人才講客家話,一直到我大了之後,才想到要把這樣的語言保留下來。在創作上,我不把意識型態放在優先位置,而是以音樂為主。我認為可以用客語來嘗試從事音樂創作,並非刻意要保留客家文化或甚麼的。所以我是在一種蠻封閉的狀態下進行創作的,只是很單純地開闢音樂的取向。

劉劭希(客家爵士音樂創作者)
(編按:讀者可逕自上網(刘劭希就是爱玩网:http://www.94ione.com)瀏覽更詳盡的資訊。)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179&t23179.html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5 10: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