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祠堂是客家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讨论族中大事的议事厅,还是客家宗族的教育中心。它们不仅数量众多、规模宏伟,且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表现出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 首先,客家祠堂表现出客家人追根寻源的文化特质。现代心理学指出,人类个体以及各民族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都会发生所谓我是什么,我或我们从何而来的困惑,这就是“认同危机”。“认同危机”促使人们去探寻生命的起源及历程,客家民系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千里迢迢、辗转南迁到赣闽粤大本营之后形成的,其“认同危机”表现得更为强烈。因而,客家人对自身的由来具有一种深入了解的渴望,对自己的祖先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客家祠堂中,弥漫着一种非常浓厚的敬重祖先和追根溯源的气氛,这从客家祠堂中精心制作的祖先牌位、祖宗画像以及怀念祖先、追述祖居地与迁徙历史的祠堂楹联中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其次,客家祠堂表现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文化特 ![]() 第三,客家祠堂表现出客家人积极入世的文化特质。客家人崇敬祖先,客家祠堂作为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似乎具有一定的宗教意味,但它们与宗教信仰场所不同,没有颓废,没有悲观厌世,不鼓励看破红尘,而是关注现实,主张积极入世和有为。一幅幅客家祠堂楹联,就是这种客家文化特质的真实写照。例如,会昌萧氏宗祠楹联:“爱国齐家常思天下忧乐建功立业登麟阁,敬宗睦族毋忘世代孝悌修文习武振家声”,联中流露出“爱国”的思想、“常思天下忧乐”的情怀、“修文习武”的志趣;又如赣县戚氏祠堂对联,联一:“祠宇鼎新,绍起鸿图崇世德;宗友衍庆,重开骏业焕人文。”联二:“蔚和平景象,振国是风声,发扬章贡英灵,崆峒秀气;恢家族规模,建民治基础,光大楚丘宏业,阀阅宗功。”联一提出“绍起鸿图”、“重开骏业”,已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联二则更以宏大的气魄、开阔的视野,将“蔚和平景象”、“振国是风声”、“建民治基础”等内容写进楹联,鼓励入世,催人奋进,以建设美好社会。(林晓平 赣南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旅游系主任、教授) 文:http://gz.jxcn.cn/news/2004-11/20041119102441.htm |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4-2 07: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