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sl508 发表于 2012-2-5 00:15:26

赖盛庭:客家文化逐梦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974.png赖盛庭在阅读收集到的客家民俗资料。虽已退休在家,但他仍向一座座知识的高峰进发;虽已年过七旬,但他仍孜孜不倦地写诗作词出书;虽已老眼昏花,但他仍刻苦学习电脑知识。他,就是石城县的赖盛庭老人,一位客家文化的执著逐梦人。客家文化痴迷者“身为客家人,死为客家魂,活为客家文化逐梦人。”这是赖盛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简短的话语里折射出他对客家民俗文化孜孜不倦地追求。赖盛庭对客家文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为了深入探析客家文化,他翻阅了大量书籍,走遍全县各乡村收集第一手图片、文字资料。其中,闾山教就是一项即将失传的客家民俗文化。当时知晓这一民俗文化的只有三个人,其中赖发盛早已去世,曾发祥去台湾定居无法联系,只有陈发祖一人了解情况。赖盛庭便骑着自行车来到离县城五十多公里处的洋地村陈发祖的家。可没想到陈发祖对这一民俗文化一字不露。赖盛庭心急如焚,想尽办法多次请求却无果。“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民俗文化从自己的眼皮底下失传啊,我一定要挖掘、保护好这一民俗文化。”赖盛庭回家后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于是,他再次来到陈发祖家,恳求其开门收徒。在赖盛庭的软磨硬泡下,陈发祖收下了这个徒弟,并把闾山教的道具、法器、行头等礼数全部教给了他。为了使图片资料更加完整,赖盛庭又骑着自行车,来回行程两百多公里到瑞金市借来闾山教师祖条幅画像,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并采写了客家民俗研究专著《石城闾山教》。词牌格律不了情为了登上客家文化研究的高峰,赖盛庭前进的脚步不停息。赖盛庭早在高中时期就喜爱上了诗词,工作后曾任县内《琴江诗词》主编,积累了丰富的词牌、词调、词律知识。在平时的诗词创作中,他发现《钦定词谱》一类的大型工具书在民间很少,应用时查找不易。于是,他产生了编撰《词纲》的想法。1995年退休后,他闭门在家翻阅大量的诗词书籍,整理资料,收集词谱,以卡片的形式记录词牌、词调、词韵、作者、格律等。而这一干就是2000个日日夜夜。2001年,他终于完成了厚达三十多厘米的初稿。赖盛庭还先后到南昌、深圳等地图书馆二十多次,查找《钦定词谱》和《词律》等权威书籍,对《词纲》从头到尾进行认真校对、补充。有一次,他在深圳图书馆抄了一首好词,因时间紧抄写得比较潦草,回到石城老家后才发现有个字不知是“进”还是“过”,为了弄清楚,第二天他又专程坐了十多个小时汽车赶到深圳图书馆进行比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对照校勘,《词纲》二稿整理完毕,但他仍不放心,又让自己的四川好友帮忙校对,完成了三稿审核。2006年,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这部收录了624个词牌、676个词调、827个词谱、80多万字的《词纲》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词纲》一书上市后,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书籍畅销至全国各地。“我现在还要更正一些错误,增加作品名索引和作者名索引,准备第三次印刷,到时让更多的读者享用《词纲》带来的方便。”赖盛庭满心欢喜地说。网络世界冲浪者《词纲》一书出版后,赖盛庭的妻子劝他安安稳稳地享受晚年生活,可赖盛庭却说:“21世纪是网络时代,不懂电脑就是文盲,我要‘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的步伐。”2009年,他开始在电脑培训学校学习电脑知识。刚开始练习时,僵硬的双手怎么也不听使唤,但他毫不气馁,在培训学校里让老师捏住自己的手指反复练习。回到家里,他又坐在电脑面前背诵字根,敲打键盘,熟练手法。由于练习得太频繁,他的十个手指头全部长出一层厚厚的茧,右手因过多使用鼠标引起疼痛,他不得不到医院扎银针来缓解痛苦。风雨过后终见彩虹,如今,他终于战胜了困难,可以游刃有余地操作电脑了。学有电脑一技之长的他,并不仅仅满足于上网查阅资料,他开始在电脑上编排自己写作的诗词文学作品。如今,他先后完成了《中华大地》《南山牧歌》《性本善传奇》等几部书籍的编排工作,共计一百余万字。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的电脑技术,帮助别人编排出版了三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我现在正在进行秋溪《赖氏族谱》的收集整理编排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印刷,让族人看到自己的完整家谱。”赖盛庭笑呵呵地说。(邱有平 熊益康 文/图)  gndaily.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赖盛庭:客家文化逐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