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碓与无搭碓
本帖最后由 adg 于 2012-2-3 15:21 编辑梅州日报2月1日的客客话解释.原文如下:顶碓与无搭碓
□郭真义
[漫笔话客]
客家人的饮食文化中,总喜欢将食料捣成粉末状,以制成各种糕粄 。而在没有电动机械的过去,要将食料捣成粉状最常用的工具便是碓。
用碓舂食物的过程是不轻松的,因为食料常常会有一部分粘在碓头与碓臼底部,而且会越沾越多,因此,常常要把碓头顶起,以刮去粘在碓头与碓臼底部的食物,如此多次重复,麻烦不断。因此,当现实生活中因某人做错事而给自己带来麻烦时,客家人便会责备其“顶碓”。
顶碓虽然麻烦,但总比碓臼中空空如也好。假如踏碓舂食物时,碓头上与碓臼底部一点东西都没有沾上,这说明碓臼中食物少得可怜。这才是真正可悲的。因此,当现实中某人或某事的表现很无趣,不值得重视之时,客家人便会批评此人“无搭碓”。
“顶碓”与“无搭碓”,本是属于客家民间常见的生活事像,客家人从这些生活事像中总结出生活经验和感受,并以此来评议人和事,这是一种民间的智慧。这种智慧使理性抽象的评价变得形象贴切且简单明了,使平平常常的客家口语,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顶碓”与“无搭碓”这两个客家俗语所蕴含的生活经验似乎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平常的做人做事,在平凡的生活中,做错事总比不做事好,“顶碓”总好过“无搭碓”。
--------------------------------------------------------
作者对我所创的"顶顶碓碓与无搭碓"解释略加修改,我个人对上述划线部分有异议,不知他对这两个俗语所表述的两种事情为舍要强作比较.我不认识郭先生,有谁认识的请转告一下,
我的原文如链接下: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18095-1-1.html
问候 阿端哥 邱兄,对方如果是抄袭兄台,本人表示鄙视与反对!
---------------------------------------------
顶碓,我看就是顶撞,不凑巧,不相符合的意思。
碓,用作动词,往下砸落。
顶,往上顶。
因为是相对独立的动词,因此才有AABB式的重叠:顶顶碓碓
如果 碓这里解释为名词,那这个重叠就不好理解啦:
比如:看书,可以重叠为 看看书书,屙屙屎屎 吗?
碓,用作动词 客家话是可以的:
今晡日半路正碓倒佢。
莫碓崖,崖今爱做事。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2-2-3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候 阿端哥 邱兄,对方如果是抄袭兄台,本人表示鄙视与反对!
-------------------------------------- ...
当然是抄袭啦,我N年前的作品,且该报也发表过。无所谓啦,只是大家厚道一些为好,更重要的是,再发挥时不要出错,否则会认为原创解释人也是这种错误解释。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2-2-3 16:37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候 阿端哥 邱兄,对方如果是抄袭兄台,本人表示鄙视与反对!
-------------------------------------- ...
顶碓,我看就是顶撞,不凑巧,不相符合的意思。
碓,用作动词,往下砸落。
顶,往上顶。
-----------------------------------------------------------
顶碓,意指他人造成的过失而产生的麻烦。仅解释为“顶撞,不凑巧,不相符合”不太切合。该词义是由多次“顶碓”事象产生的。
1、碓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但“顶碓”这个二字词的中的碓,应是名词,典句有:十分顶碓。类似的例子:打靶,可成句:十分打靶。
2、顶顶碓碓,这里的碓,恰如你所言,是动词,意指往下砸落
顶碓
顶顶碓碓
--------------------
如上两条是相关的,因此分析要一致,就是 碓 要么如愚见那样解释为动词,要么解释为动词+名词。但不能两可。
用字我也赞同,只是理解不同。
丘先生是当做 动词+名词,这样的结构来理解。
我是当做:动词+动词,语素并列构成形容词来理解的。错落,沉沦,颠倒......类似的由动词语素联合为形容词。 顶顶碓碓:
黄映琼(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梅县方言语法)这么解释的:
1,做事盲目或无分寸。
2,语无伦次惹人讨厌。
-----------------------------------------------------
我的总结:
1,在别人需要专心做事时造成干扰
2,不相合,不凑巧。
本帖最后由 adg 于 2012-2-21 09:20 编辑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2-2-5 09:48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顶碓碓:
黄映琼(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梅县方言语法)这么解释的:
顶碓顶顶碓碓
比喻某人甚为胡涂,做事须经多次提醒和纠正;抱怨某人总是出现同样的差错,令人厌烦。
做米粄用碓舂米,舂米时通常碓头会被湿米粉粘牢,故常把碓头顶起并刮去碓头和碓臼中粘牢的米粉,如此多次反复顶起碓头,麻烦不断。
是常用抱怨用语,尚作顶顶碓、真顶碓、顶之顶碓。顶碓货,即是常出差错并累及他人的人。
话汝炒菜记得放盐,可这次又唔记得耶,真系顶顶碓碓。
要从“顶碓”的真实生活事象出发,方能引申出恰切的意义 形容某人做事情盲目前后不分,说话语无伦次。类似词语“冇砻冇碓”。 恩,同阿端哥个大同小异! 想起家乡快消失的一句话 “ 耳聋顶碓”。 adg 发表于 2012-2-8 1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从“顶碓”的真实生活事象出发,方能引申出恰切的意义
“顶碓”含义我不反对。
我是觉得来由有问题。
直接解释为“顶”“碓”两个动词组合,犹如“冲突”,本来“冲”“突”都是动词,组合后成了形容词。 adg 发表于 2012-2-4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然是抄袭啦,我N年前的作品,且该报也发表过。无所谓啦,只是大家厚道一些为好,更重要的是,再发挥时不 ...
http://210.38.160.82/wxy/photo/templates/images/loading.gif http://210.38.160.82/wxy/photo/pics/20111022/1319251499.jpg
郭真义
郭真义,男,字甄疑,号周溪睡翁,广东大埔人,1964年6月生。198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嘉应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近代客籍作家和乡土文化研究,治学能力平平,但力求真诚,皆因名真义,字甄疑之故也。已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论著一部,贻笑大方,幸勿为过。
E-mail: gdmzgzy@163.com
http://210.38.160.82/wxy/photo/html/?27.html
本帖最后由 adg 于 2012-2-9 11:16 编辑
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12-2-8 17:36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郭真义
郭真义,男,字甄疑,号周溪睡翁,广东大埔人,1964年6月生。198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今日的《梅州日报》:
老米合
[漫笔话客]
□郭真义
米合(音甲)者,传统客家社会里之量米器也,多为竹制而成。在传统的客家社会里,其家庭形态大多聚族而居,几代同堂。而每一家族的米缸里,都会有一个老米合,它经久耐用,常常是上几代人遗留而来。老米合在传统的客家社会里,其实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它往往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家族的发展兴衰。由于它年代久远,阅历无数,而显得圆滑光亮,因此客家人睹物及人,将阅历丰富、圆滑老练之人喻为老米合。而当一个无多少阅历之人而故装老练之时,便为调笑其像“老米合”一样。
老米合应该是从前的客家人最熟悉的物件了,不论贫富,家家都有。一日三餐,都能看见。以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物件来表达对人事的看法,这样的设喻让客家人听起来是多么形象明了。
当今的客家社会形态已与过去不同,聚族而居,几代同堂的情况已逐渐减少,老米合越来越少见了,代之的是塑料、金属等其他材质的量米器,这时,如果你还能见到一个老米合,你不应该嫌弃它的老旧与简单,而应该懂得欣赏它的圆润柔滑与古色古香。它虽然并不高贵,甚至有些土气,但是在它的身上,沉淀了你的家族幽远的历史与文化。
----------------------------------
今天他老人家再次引用我的原创,十分老米合啦。
我的“客家俗语说解”他会一直改写下去滴。唉!看来,大学里的学者搞原创确实有难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