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4-13 12:11:24

过年的忌讳:

过年的忌讳:
<br>我的家乡(福建省西部靠近广东),过年有许多忌讳,当然这些忌讳也许全国很多地方都有.
<br>1.不说没有,说还要.
<br>2.大小人均忌讳说不吉利的字眼,年初一尤甚.
<br>3.垃圾年初三之前不能扫除.
<br>4.不许晾衣服---不然该年会有很多老鹰叼走鸡鸭.
<br>5.不许睡懒觉,不然田埂易崩.
<br>6.放鞭炮开门时不许马上接人家的鞭炮尾声,需停一会再放.
<br>7.酉日不杀鸡,亥日不杀猪......................
<br>哎呀,多年在外,都忘了.得回去体会体会.
<br>希望大家补充这个题目,不一定限于客家地区的.
<br>

ouny 发表于 2002-4-13 12:15:40

过年的忌讳:

赣人过年风俗散记
<br>
<br>年初一凌晨12点记住放鞭炮,关门,也就是关财门,但不关灯,想睡觉的睡觉,想守夜的守夜(也就是打麻将,哈哈)
<br>
<br>要在清晨"开财门",就是在清晨7,8点钟起床开铺门或开家门放一串鞭炮!和与同行或邻居恭贺!
<br>
<br>晚上看到老鼠不能打!因为那是"财神"
<br>
<br>早上一定要到父母,公公婆婆,亚公亚婆家去拜年!
<br>
<br>大人小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br>
<br>当然在年30要在公婆家过年,年初一要回娘家吃年饭!
<br>
<br>过小年是初24 要扫尘,就是打扫卫生!大吃一顿 赣人很兴过小年!
<br>
<br>今天是立春,还要接春,放鞭炮,今天弄的我没睡好觉(呵呵)
<br>
<br>过年一定要洗澡,剃头,换新衣服 现在开始都找不到有空的理发店了!
<br>
<br>赣人有的人家从年25就开始过年,听说是因为给秦始皇修长城,回来过年的人有早有晚,早来的就要走了,所以提早过年!
<br>
<br>
<br>过年一定要吃这几样东西 1.牛肉抄粉 (牛象征力量,粉象征老人的长须,也就是长寿)南昌米粉是最好吃的!米粉是上等的奉新贡米手工加工的!
<br>
<br>要放盘鲤鱼(象征鲤鱼跳龙门,但不准吃,,记住不准吃,因为鱼是龙王的密探,她要把人们的祝福带给龙王,龙王会保佑赣人的!)吃了要被公公用筷子垛头的(赣语打的意思)
<br>
<br>要吃笋(象征节节高)
<br>
<br>在南昌在过年时很难买到 猪腿 因为赣人要吃,用梅菜烧,有看到有个"窝官哩"南昌话 个体户的意思,也就是小商贩,花150块买个小猪腿!没有的话就吃梅菜扣肉!
<br>
<br>当然少不了一只红烧鸭,和清炖鸡,米粉肉也吃,不过在立夏的时候一定要吃,因为这是赣人的习俗!
<br>
<br>
<br>
<br>          恭贺大家 新年新气象 来年节节高!
<br>
<br><br><br>[ 此消息由 ouny 在 2002-02-04.19:21:16 编辑过 ]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4-13 12:15:41

过年的忌讳:

你真是个发烧网友,应该鼓励.
<br>可惜喜欢说话的网友并不多哩

ouny 发表于 2002-4-13 12:15:42

过年的忌讳:

这几天很忙呀!昨天就两个同学聚会!一个是初中一个是高中的!这几天又个别同学出去玩,好忙呀!!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4-13 12:15:43

过年的忌讳:

春节愉快

ouny 发表于 2002-4-13 12:15:44

过年的忌讳:

过年还要吃"和菜"(fuo cai)就是红白萝卜,芹菜,猪肉(五花肉),鱿鱼,笋,......好多好多,要做就做一个脸盆,要吃很久!我想与香港的盆菜差不多吧!
<br>
<br> 今天看了电视,有个广州师傅做了一个"合菜"不知道是否与这个相同,样子是差不多!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5-27 13:12:29

RE:过年的忌讳:

http://hk.news.yahoo.com/030131/5/pqrj.html

客家元年 葉菊蘭樂與民眾分享客家過年民俗
1月 31日 星期五 15:54 更新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三十一日電)儘管客家人與所有漢人相同,有新年、元宵、端午、中秋等歲時節慶,但有許多傳統習俗卻與其他族群大不相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葉菊蘭除宣示今年為「客家元年」,也希望在除夕的今天,與民眾分享客家過年民俗,讓非客家籍的民眾也能體會這些樂趣。

葉菊蘭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特別展示她蒐集整理的客家人過年習俗及較不為人知的客家習慣。

回憶兒時,葉菊蘭在苗栗銅鑼客庄生活,客家人一般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五日準備過年,客家話叫「入年價」,這時開始要大掃除、收農具、理田梗、清香爐、蒸年糕等,不過早年客家人生活艱困,所以過年時間不定是一大特色,有的在二十八日,也有遲至年初四、五才過,也因此,客家人有時過到正月二十日才算過完年。

葉菊蘭說,客家人還有一大特色就是要「送神」,包括灶神、門神、土地公、水神等都要拜,也有很多禁忌,比如大年初一必須停水、吃素、不動刀,才可讓灶神水神休息,當天素食一定要吃芹菜 (勤勉)、韭菜 (長長久久)、蒜苗 (精打細算)。

而年糕及蘿蔔糕都須做成圓的 (取其圓滿),客家人稱年糕為「粄」,過年打甜粄是客家重要習俗,通常客家甜粄班較一般年糕甜,因為客家人認為越甜越能大吉大利,不同的粄有不同意義,有的吃了發財、有的吃了長壽,或多子多孫等不同意函,許多都是現代人難以體會的。

此外,客家人在除夕要「聽夜卦」,卜新年運。葉菊蘭說,這就是要人到鄰近人家門外或窗外,聆聽屋內人的談話,如聽到吉利話則新年會有好運,如聽到不吉利的話,則來年可能較不順;年初三要燒門前紙,因為昔時客家庄的家庭多以貼紅、黃紙來代替年畫、剪紙,多貼在米缸、水缸上。

至於牛、雞、豬舍也都貼上寫有「六畜興旺」的紅條,在門扇中間上方要貼「黃孤紙」並捲上兩條紅紙帶討吉利,初三是「送窮日」,先前所有貼的紅、黃紙都要拿下燒掉,象徵將窮神送走。

年十六是客家人的掃墓節。葉菊蘭表示,這個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在外工作討生活的客家子弟,會利用元宵過完的尾聲掃墓,向祖先告別後才能安心工作;二是因客家族群先民生活艱辛,為節儉物資,利用元宵節祭「土地公」的供品,再利用為掃墓供品,客家人稱掃墓為「掛紙」,因為在掃墓時會以今銀紙疊於碑石上再以小石壓住,以示慎終追遠。

年二十是客家的「天穿日」,葉菊蘭說,這也是客家人所獨有的節日,主要是因為客家人認為這一天是「天穿地漏」的大壞日,所有賺的錢都會漏掉,因此,通常客家人這一天不工作,當作休息,如果當天繼續工作,則整年都會窮,客家話叫「天穿無嬲做到死」。

葉菊蘭還說,客家老一輩的人特別喜歡玩一種客家話叫「疊三屋」的遊戲,就是拿三個銅板,或是能區分正反的東西,拿在手中向地上一塊石頭擲去,有點像擲骰子的動作,看正反論輸贏,規則事前律定,看是要連續三個正或三個反論輸贏,有時大人一玩就玩個通宵。

究其原因,她認為,這是勤儉的客家人特色,隨便一項簡單的遊戲也能樂在其中,不求物欲奢華;而這或許是現代人最應效法的客家精神

[ 本帖由 雨后梧桐 于 2003-5-27 13:15 最后编辑 ]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5-27 13:21:22

RE:过年的忌讳:

http://www.xingning.org/xingning/jrfs.htm

兴宁风情
一、节日习俗

春节
习惯上称“过年”,是一的中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称为“入年龄卦”后,人们忙着筹备年食、年货和应时糕果,酿造富有富有客家特色的“老酒”,制作用糯米做的“煎堆”(宁塘、宁中、宁新等几个镇称为“油果”,用于办丧事或做斋时才叫“剪堆”)。人们事事取吉兆,不骂人,不讲不吉利的话。俗语谓:“入的卦,讲好话”。

正月初一。人们一清早(零时)就有三牲、果饼、香烛敬“赵公元帅”,大放鞭炮接“财神”,故除夕半夜有放鞭炮之俗。天一亮,族人齐集祠堂祭祖,仪式庄重。祭毕,请有名望的族长讲本族姓代渊源、世系及祖训。50年代以来,此俗已被逐步革除。“接财神”的少了,祭祀仪式 也比较简单,很少有一族同祭,而是各村各屋分别敬祭,大多有长者参加,青年人甚少知其仪式、内容。

初二、初四是探亲访友日、“新姑爷”也在这两天去“上门”(即新婚夫妻同回娘家)。有的村镇有“搅新姑爷”之俗,给“新姑爷”戴破笠帽,往脸上抹锅灰,弄得“新姑爷”很狼狈。此陋俗现已被废弃。初三,俗称“穷鬼日”。这一天人们不外出作客,妇人不回娘家,忌讳吃人家的酒食。乡人还有初一、初二不往外扫地的风俗,寓意是不要把财、喜扫掉。到了初三,家家户户把纸屑、垃圾清扫,加上一些糕果倒在路口烧掉,并烧香纸,念送穷歌,叫做送穷鬼。 现旧俗已改,初三照常作客,且这天文娱、体育活动特别多。

正月初五称“出年卦”,表示已过了年。俗语云:“年过初三四,各人打主意。”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5-27 13:36:23

RE:过年的忌讳: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271/1/class027100001/hwz198658.htm

过年--习俗--渊源



过年,是古代元旦、当今春节的俗称。无论是"元旦"、"春节"或是"过年",都有其来历。

元旦一词,最早出于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元、旦合起来,比喻一年的岁首,也就是一年开始之日。但将哪一天作为岁首,我国历代有不同的择定。《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延续下来。辛亥革命后,改公历纪年,将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里日称为新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

春节风俗源于上古社会的"蜡祭"。古代"蜡"通"腊",故也称"腊祭",主要祭祀庄稼和收获神,如农神、禽兽神等。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人们在新的一年开始之日,感谢神灵、祖先的恩惠,并祈求来年神灵继续消灾降福于人间。

相传在上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名字叫"年",凶猛无比。它不但捕食百兽,而且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因山上不易捕食,便出山进村猎食人和家禽家畜,人们为此惶惶不安。人们和"年"经过长期周旋之后,发现了"年"有害怕红颜色、火光和响声的弱点,便想出办法,待冬天"年"将要出山害人之时,家家户户门上挂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燃着篝火,敲敲打打闹得震天响,"年"进村碰到这种情况害怕起来,扭头逃跑。一夜平安无事,天亮后,人人兴高采烈,相互道贺,还张灯结彩,杀鸡宰羊,设宴欢庆。年复一年,形成一个欢乐的节日,叫"过年"。

"过年",原本属于传说,而后却成为元旦和春节的代词或俗称,且赋予更确切的含意,即经过年的交际。

"过年"虽是元旦、春节的俗称。但其内涵却有所区别。元旦和春节是指约定成俗的那个日子。元旦指公历的1月1日那一天,春节是指阴历正月初一的那一天。"过年",真正指的是除夕晚上,一夜跨过两个年头。但按活动范围,一般泛指年底和年初相接的那一段时间,年底又称"年关","快过年了",客家人习惯说"年关快到了","关"者,一为年的分界线,二为穷人过还债之关。"年初",俗称新年,"年关"加"新年",便是"过年"的时间范围。客家人通常是以十二月廿五日入年界开始(也有二十三日开始),正月十五日元宵止。客家俗语云:"饮过元宵酒,各行各业快动手",提醒人们过年结束了,要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入年界开始至除夕,是为过年的准备阶段,除夕是欢度新年的开始。自此便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梅州地区民谣道:"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新年头,初三又讲穷鬼日,初四就话嬲一日,初五又话神下天,初六又话结团圆,七不去,八不归,九九十十看打狮,十一十二龙灯出,索性半月正来归。"(引自广东嘉应民间文艺研究会《客家民俗》1985年创刊号)1、入年界。客家人一般从阴历十二月廿四日或廿五日开始。入年界后,家家户户为欢度新年而忙碌。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送灶神。送灶神习俗起源甚早,周代即被列为"五把"之一。《礼记·曲礼下》云:"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茶五祀。"陈澔注:"五祀,则春祭户,夏祭灶,季夏祭中溜,秋祭门,冬祭行。"当时祭灶是在孟夏,即阴历四月。汉宣帝后把它改为腊月初八。到了宋代,又改为十二月廿四日,传承至今。先秦时期,灶神职司炊事。自汉始,成为天帝派往人间司察人们功过的神祗。《礼记·祭法》郑玄注:"(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同时,灶神还有赐富职司的传说。据《后汉书·明兴传》载:汉宣帝时,阴子方因腊日祭灶而"暴至巨富"。自此,祭把灶神便相传成俗。民间说,十二月廿四日灶神要上天奏玉帝,所以为其饯行,希望他在玉帝面前隐恶扬善,祈求玉帝庇佑下界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不过饯行也好,祭扫也好,仪式并不复杂。当日下午或晚上,由家庭主妇在灶台上摆上清茶、果品,焚香点烛,叩头祈祷,便完成了"送灶君"之大事。

"送灶君"一举,也表示"入年界"的开始。宁化、清流、石城、宁都等闽赣地区,把此日推迟为二十五日,不知是否忌"四"(客家话"四"是"死"的谐音)的缘故,或为了同入年界一致起来。闽赣一些地区把灶神作女神崇拜,俗称"灶君老母"、"灶君太太"。汉代曾对灶神的性别发生争论,据《太平御览》引《五经异义》载,郑玄以为"灶神祝融为老妇",许慎以为"非老妇也",并说"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博颊"。其后,灶神形象遂为男子。但宁化等地奉为女神,是否郑玄的影响,还是由于灶神司灶事,察小过,主饮食,是妇道之事,所以司灶之神亦是女的所然。宁化等地对灶神非常敬奉,凡过年、节,煮鸡、鸭,做米果,熟了之后,首先要敬奉灶神,家中有什么疑难的大小事,要祈灶神消灾弥化,或求教解决的办法。大扫除,搞卫生,也是入年界后的一件大事。当然也有在入年界之前开始打扫卫生的。客家人俗称"扫灰尘"或"扫洋灰",屋里屋外、"天上地下"、家什器具,无不打扫、洗刷一千二净,这种客家人爱卫生的美德源远流长。

做糕果,办年货,也是客家人入年界要办的大事之一。客家人过年无不蒸糕,称糖糕或年糕,可能是"糕"同"高"谐音,"年糕",寓意"年年高",图个吉利。米做的糕果种繁多,各地做法不一,有蒸的,有油炸的,但其形状基本是圆的,有团圆之意,意味着客家人历经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十分渴望长久的团圆。但是永定县抚市镇鹊坪村黄泥丘的客家人春节却不蒸糕,原因是他们的上祖于春节前发现刚出锅的整笼糖糕被窃,立即且喊且追,小偷知道不能得手,就把糕放在门槛下逃跑了,失主追贼心急,当跨出门槛时,一脚踩在热腾腾的糕上,造成伤残,此后,便不再蒸年糕了,而改成打糍粑。过年除做糕之外,普遍的要做豆腐、香肠、腊肉(这些一般在冬至后就开始做),购买鸡、鸭、鱼,以及柑桔、核饼、糖果等各种食品,还有鞭炮、蜡烛、神香等等。

入年界之后,一般不干重活,不食酸菜、霉豆腐,不食粥。主要是象征回避晦气,不再"穷酸"、"倒霉",期望来年有个好光景。2、除夕。除夕,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民间习惯称"大年三十"或"年三十",客家人称"年三十前",也称"过年"。严格说,除夕是一年最后一个夜晚,而大年三十,是最后一天,但民间没有如此区分。年三十这一天一家人主要事项是"上红"、贴门神、祭祀祖先、准备年饭、守岁等。

"上红"即是贴春联和贴红纸。在中国人的眼里,红色是吉祥的象征,红红火火,表示兴旺,所以大凡大件家具、农具和重要的物品都要贴上红纸,如床、桌、凳、饭甑以及农具,大大小小的东西,都得贴上一块红纸。此习由"过年"的传统相沿至今。贴春联的习俗由来已久。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辛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人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客家的偏僻山村,有的农户没有春联,也要在大门板上贴一大块红纸。广东梅州客家地区,到了年三十,一般人家都把用红漆写有姓氏堂号或姓氏的灯笼高挂在屋前。

贴门神。门神两字,在《礼记·丧服大记》中郑玄注道:"释菜,礼门神也。"传说黄帝时,有"神荼"、"郁垒"能捉鬼,而后就有人把他们绘画贴在大门两边抵御"凶鬼"。《荆楚岁时记》上说:"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在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到了唐代又出现秦叔宝、尉迟敬德二人为门神。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听到卧室外有抛砖掷瓦、鬼魅呼叫的声音,闹得官庭不得安宁,他很害怕,把此事告诉群臣,秦叔宝出班奏道:"臣愿和尉迟敬德全副武装立宫门外把守。"李世民准奏,当夜果然相安无事。为了免除秦、尉二人守夜之劳苦,于是把其二人绘画下来,贴在各层大门两边,栩栩如生,邪崇从此绝迹,因此后人把他们二人也当成门神沿袭下来。明代开始,门神中还增加了财神爷。

祭祀"社官"。"社官",俗称"社公"。客家人敬奉"社官",是当土地神崇拜的。《礼记·郊特祀》道;"社,土地之主。稷,五谷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以报功也。"县城一般建有土地庙,乡村只有社坛、神龛,而且一般都设置在"水口"、村口。民间认为土地神善良,乐于助人,是乡土的保护神,司乡土之事,立于水口、村口,便能守一方一村之乐土。一年中,除进行春祭、秋祭外,村中人家,凡有大小喜庆都要先孝敬他老人家。家养猪宰杀时,先要向他报告,在社坛上拿一块砖头回家,打"花纸"(猪血淋在砖头和纸上),谓"请社公回家食猪血",猪宰杀后,还要拿一块煮熟的猪头肉和猪尾巴以及"花纸"到社坛敬奉社官,并要烧香鸣炮,祈他庇佑六畜兴旺。过年过节更忘不了他老人家。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鸭,一般习惯上午捉鸡去社坛杀(若一家要杀几只鸡,只需拿一只即可),要烧香点烛放鞭炮。待鸡煮熟之后,还要将整只熟鸡回敬一次。所以每逢年三十这一天,社坛香火不断,热闹非常,大家都去感谢土地爷一年守上安民之功德,祈佑来年大吉大利。

祭拜祖宗,客家人素有尊宗爱祖的传统美德,他们敬祖宗过于敬神,信神敬神者,各有所崇,而敬祖者并无二义,一是出之于氏族传宗观念,二是认为先祖也是神,俗称神祖,有双重认识。家境好者,认为是先祖神灵庇佑,家境贫寒者,也不埋怨先祖,而自认为命运不佳,所以一年过去了,自然不能忘记祖宗。祭祀祖宗,既表孝心和谢意,宗祠和香火堂支祭拜,宗祠在本村的,先祭拜宗祠而后祭拜香火堂(即分支祖宗神堂)。供品一般是"三牲",如鸡、猪肉和鱼,前二者一定要有,都要煮熟,以及年糕、豆腐、果品等。供品上都要"贴红"。宁化等地客家人习惯在鸡上加一条鸡肠和一片"长命菜"。供品摆好后,烧香点烛放鞭炮,然后跪拜,祈祷。

食过年饭。年三十晚上食过年饭,是这一天的核心,一般家里都做好鸡、肉、鱼及其它菜肴。菜肴品种各地有所不同,但各地都有相沿成俗的必须菜。如广东梅州地区一定要一道酿豆腐。此道菜是广东客家名菜,被称为皇帝菜,所以一定要有。闽西地区一定有一道肉九,有团圆之意。宁化等地,有两道菜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红烧猪蹄堡,宁化人叫"腕子筒",是猪的腿跟下割下约1-3市斤重的一块,整个煮熟后,油炸成焦色,然后上佐料炖烂。食时不用刀截,用筷子扒开便可,味香肉烂,十分可口。另一道菜是"长命菜"。宁化人在准备祭祖和年饭中,白天,要把鸡、猪肉等整只、整块放进锅中煮,煮熟后,汤中投入萝卜和芥菜,芥菜不能切碎,要整片煮熟,食时也只能撕开而不用刀切,宁化人称之为"长命菜",取"长命"之意,一锅煮下,可以连食几餐。台湾客家人也相沿此习,只是用的菜不同而已。食过年饭,都是一家团聚,桌上要摆比实际人数更多的碗筷,以示还在增长,有的人家人口不足八个,但八仙桌上仍摆上九副餐具,并且无论会不会喝酒,都要斟上酒。

过年饭,原为家人的团圆饭,但也有相请"过年"的,主要是儿女亲家(本村的)和最要好的朋友,为了轮流请"过年",所以把本来是除夕的晚餐也就提前了,但一般是要在入年界之后才请。而无论年饭提前与否,除夕之夜总得意思一下,简单一点,形式还是要的。年饭之后,便是要发"压岁钱"了,大人给小孩发,有独立经济收入的儿孙也给长辈发,相互祝贺,全家人欢欢乐乐。

守岁。守岁是民间除夕的重要任务之一,此习古已有之,南北朝时,梁·徐君倩写下守岁诗《与内人共坐守岁》: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唐·杜甫也写了《杜住宅守岁》,诗云:

守岁阿咸家,椒盘已吹花。

客家人守岁主要是"点岁火"。"点岁火",即用特制的油灯点火。家里最少点三盏灯:一是厅堂、一是门口的"天灯"、一是灶台上的灶神灯。除此,村中较近的庙宇,家家户户都在神坛前的香案桌上点一盏,村中无庙宇的则在"香火厅"中点。所点的"岁火"都要不断添油,直到天亮。

家庭主妇把庙中或香火厅中的岁火移回家里,路上不能让它熄灭,到了家里还要继续点明。点"岁火",亦称"光年",有"一年中光明愿遂"之意。所以,家庭主妇要经常去观看灯盏里有没有油,是否"开花",有无熄灭等,若见到"灯花"就很高兴,认为是吉祥之兆,若灯火被风吹熄或被碰倒,主人就很惊恐,认为是不祥之兆。至于"守岁",就不一定到天亮,家中大人小孩坐在一起叙家常,想睡就睡。近年电视普及之后,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叙家常,直达午夜之后,接着迎新年,放鞭炮、焰火,稍事休息,便又要"开门"。"守岁"之因,也许就是席振起在《守岁》诗中所云: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遍从此夜惜年华。

"守岁"除爱惜生命、爱惜光明之外,还有辞旧迎新之意。客家人都在年三十笊好饭,留到初一吃。江西省南康县客家人除夕晚上灶膛留火种,作初一生火之用,寓有"不断烟火",年复一年延续之意。

3、大年初一。初一是春节正日,也"大年初一"。从这一日开始进入欢度春节的高潮。吃、喝、玩、乐、探亲访友,欢欢喜喜度过十天半月。客家人俗语说:"年到初一二,家家打斗叙。年到初三四,人客来来去。的到初五六,有酒又无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年到初十边,依旧同先般。年到十五六,食了余剩肉,耕个耕,读个读。"也有"有吃有吃聊(玩)到二十"之说。

初一,自午夜开始至早晨,鞭炮不熄,此伏彼起,十分热闹。午夜放鞭炮是辞旧迎新,接着便是"开门"、"迎财神"。时间不一,认真的事先要择好吉时,届时开门迎财神,一般的在凌晨或清早,"懒"一点的,天大亮才起床。各家起床最早的是主妇,她早起洗刷锅灶,烧水,摆好供品,然后才请男人起"开门"放鞭炮。闽西等地客家人的供品有讲究:上供时米中要插12双筷子、12根大蒜(闰年各加一),放黄纸钱、白纸钱、桔子、袖子等,有的还有银元,取"有财有食"之意。有的加插"岁饭花",取"来岁和花发"之意。宁化等地,旧时这天请男人起床不叫"爬起来"、"起床",而是叫"出首"。"首"在这里不指头,而是"窝"的土称,"出首"是"出窝"的意思,旧时挑担做生意的人也都是这种叫法,大概是"远走高飞"的意思。而"爬起来"、"起床"含有摔倒或休眠的意思,故认为不吉之言。这天早晨各地都呈现一派热烈、欢乐、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正如王安石《元日》所描述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开门"之后,便是早餐,有的吃素,有的吃荤。素餐:闽西客家素食主要有团圆场丸、红枣、花生、糯米甜饭,都是吉祥之物。也有用芹菜、萝卜丝等煮米茶吃。赣南南康县等地客家人也是素食。赣南信丰县客家人喜欢以富菜(芹菜)、豆腐下饭。拜祖回家后吃果子茶。荤餐:主要有鸡、肉、鱼等。宁化等地食荤者,一定幸慌贪渍都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5-27 14:01:26

RE:过年的忌讳:

http://www.hztb.com/html/hzgk_msfq6.asp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惠州亦是。不过,惠州民间至今习惯称春节为“过年”,这是一种比较原始和古老的称谓。

  春节古称“元旦”、“元朔”“新年”等,均有其历史渊源。甲骨文中的“年”字,形如果实丰收;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所以,“谷熟为年”,应该是年的初义。我们现代人“过年”的概念,应该从那时起就开始形成了。

  关于“过年欢庆”,中国民间还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相传“年”最早并不是一具时间单位,而是一头吃人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这天都要跑出来伤害人畜。人们极为害怕,第二年便早早准备好一堆肉堆于露天,并用竹子烧得爆开,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即把“年”吓得落荒而逃,人们一见,喜出望外,便围起火堆欢庆,并互相道贺。据说打这以后,就有了过年烧鞭炮(爆竹)和相互拜年(互相道贺)的春节习俗了。

  以上的传说不一定有科学根据。但是,人们依据这些传说,不断丰富过年的内容,形成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节俗。

  惠州的过年习俗归纳起来,大致有节前的准备,贴对联、门神与福字,送灶主阿公上天,拜神,吃团年饭,守岁,烧鞭炮,舞龙,舞狮,穿新衣,换新碗箸,初一吃斋、开年、送穷,过人日,互相拜年等等。这些节俗,基本上是中国传统习俗在惠州的体现,但也颇有一些惠州的地方特色。

(一)年前的准备

  年前的准备可分为四大类:一为扫尘清洁房屋用物;二是备新衣着;三是备食用之物;四是备新碗箸。

1、“扫尘”

  清洁衣物被帐,打扫屋顶屋角,洗净台凳桌椅的污垢,谓之“扫尘”。相传它始于古代人们除疫祛灾的一种迷信仪式。唐代盛行此俗。宋人是吴自牧所作的记录苏杭民间风俗的《梦梁录》云:“十二月尽,……士庶人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去年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惠州现代的扫尘,其实是一次家庭大清洁,像碗橱、衣柜、床等平时常用但又不常刷洗耳恭听的木制家具,这时都清出户外刷洗,晾干再搬回屋内。此外,堆东西的墙角、屋顶屋角、床底等卫生死角,都是要重点清扫的地方。关于此俗,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有一户人家平时很讲卫生,每逢年前都要反厨房的环境和用具扫得干干净净,灶王爷每年也恰在这时要上天堂禀报人间善恶,于是反这家人的事禀报给玉皇传旨,不许疫魔、灾星进入这家人家。从此,这家人一年四秀无灾无病,而邻居却灾祸不断,问为什么,这家人便把自己的事向大家一说,于是,各家仿效,就有了年前搞清洁卫生的习惯。这个传说说明扫尘之飞与人们去疫消灾的观点有关联。

2、备新衣

  惠州民间备新衣着不在乎有。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能购齐新衣着,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有些老年人,把去年穿过的旧衣,或作其它用途用过的粗布料,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自己缝制好一件旁襟衣服,这也称是一件新衣了。此习来由没有很详尽的记载,但和节前的“扫尘”是有联系的,应该是由其衍生而来,同有“祈新岁之安”之意。据惠州民间的说法,过年穿新衣,来年就有好运,不穿新衣,来年就不好了。

3、备食、用之物

  新年前备食用之物,按惠州的习惯首为备鸡。早在农历七月十四左右,名家各户便开始备养过年用鸡,一般是购进鸡苗,旧过还多有人家自己孵育。养月余后,雄鸡施行阉术,惠州习惯称为“阉鸡”,养到过年之时往往养成数斤重甚至十多斤重的大阉鸡,这就是惠州民间传统中过年的主要用鸡。惠州的传统对春节用鸡十分看重,视作“排场”的象征,民谚中说:“年三十晚(或年初二)才知道谁排场,”此中“排场”,即是指“看谁家的鸡大”,或“谁家的鸡多”。除鸡以外,过年准备的食物就多为一些干菜果品类,如鱿鱼、津丝、冬菇、花生、瓜子、红豆、腊肉、蛋、水果;还有糖饯食品如糖莲子、糖瓜条、糖莲藕;油炸食品如糖环、蛋散、米糕等。惠州民间过年习惯蒸大笼()、敛糕等,故年前各家各户多自己备好粘米和糯米,将其磨成米粉,这项工作劳动量大,工作繁琐,帮年前的准备工作中,这件事往往占了许多人的较多时间。由于春节有庆丰收及庆贺春至的意思,所以节前备食物的时间往往占上了十分大有的比重。一般人家,往往公倾一年之积蓄,竭尽财力、人力、物力,将过年所需的食物一一购齐。

  购备用之物,则主要是对联、门神、福字、年画、纸宝、蜡烛、鞭炮等。

4、备新碗箸

  这是惠州民间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惠州话谓“备新碗箸过新年”。惠州的习惯是,即使家中一点也不缺碗筷,也要购买一套。购新碗筷要讲究配套,即致同样的花纹釉色,碗、匙各一份然后再购买相应数量的筷子;购买的数量多为“十”。在惠州民间,“十”为吉祥数字,有“十足十”、“满”的意思。购新碗箸的意思,按惠州民间的说法大致有二:一是“添丁添碗”,以示子孙满门,寓“福”;二是“添新碗,置新箸,来年米谷停无住”,寓“财”。福、财二字,在惠州民间老百姓中,均是最为令人重视而又实惠的两个字。

(二)舞龙

  惠州民间习惯在春节喜庆之时舞龙,年前多要到元妙观“开眼”、抢青,而后正式舞龙,一般都舞至正月十冬腊月五日才结束,这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直至抗战时期皆甚行。

  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耍龙灯”的一种,是春节时的一项传统活动。舞龙始自何时,史载不详,但古人很久以前就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而对龙崇拜和信仰的历史则更为悠长。据记,我国汉代便有了龙舞,多为戏龙和舞龙。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梦梁录》中记曰:“草傅成龙,用青木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这就是一种舞龙。

  惠州民间的舞龙为典型的广东风格,疑从广佛地区或潮汕地区传入。所舞的龙由自己扎造。以竹料为主骨作架,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扎好的龙,龙头往往重达25公斤,龙身长13丈。舞龙时,由一人擎彩珠引路,一人舞龙头,十余人舞龙身龙尾。动作包括行龙、穿龙架、跳龙门、打龙饼、卧龙待后有“猎龙公”和“派龙贴”。惠州舞龙不仅在中秋和春节等喜庆活动中出现。按以前的习惯,凡扎造好新龙之日,以及自然灾害严重的时侯,都有舞龙的活动,前者为“成龙择吉”,后者自然是“驱邪去灾”了。

  据有关资料,惠州的舞龙活动,在明清时期及民国初年最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初年,更发展为一种综合性民间活动。除了舞龙外,往往伴以舞凤、舞狮、舞鳌鱼、舞杂水等。出龙时,按路程牌、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人)、鳌鱼、凤、狮、杂水(人扮的鱼虾蟹蚌等)为序,最后为龙。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一路鼓乐不断,龙飞凤舞,穿街过巷,观者如云。旧时在惠州古城内凡一出龙,都是满城轰动。有些老人,更是携孙带幼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意思是“望子成龙”,为惠州民间一俗。

  惠州民间传统的舞龙活动皆不是官办,多是一街一龙,由居民自发组织扎造和组织活动。在经济不甚发达,居民多属穷苦的状况下,组织起规模如此大的舞龙活动,是令人惊叹的。此俗在广东的佛山地区、潮汕地区均有表现,形式相近,但惠州民间舞龙的组织形式,舞龙时的“猎龙公”、“派龙贴”等,均颇有惠州地方特色。

(三)舞狮

  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在惠州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且延续至今,尚有方兴未艾之势。

  中国不是狮的产地,故舞狮应该是舶来品。相传汉代道教天师派鼻祖张天师居龙虎山,坐骑是虎,故汉代百姓是舞虎而不舞狮。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据说佛教文殊菩萨的做骑是狮,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影响,狮子受民间崇敬,所以舞狮便逐步代替舞虎。据记,南北朝以后,舞狮在民间日益盛行,盛唐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锣鼓伴舞。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就记曰:“西凉伎,假面胡子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明清以后,逐步分成南北两派,北派全身包裹,俨然真狮模样;南派以广东狮为主,一人舞狮头,一人舞弊狮尾,舞狮者往往着唐装、灯笼裤,人外露,主要显示武功。

惠州民间的舞狮当属广东狮,近现代在惠州流行的狮主要有4种,

一是“大头狗”,谓“大头狗狮”;
二是“麒麟”,谓“麒麟狮”;
三是扁鼻狮;
四是斗牛狮;

  这4种兽类与西域传入的狮子,在种类上已起了变化。已完全没有了狮的影子了。4种狮中,“大头狗”疑从开平、南雄、顺德、中山等地传入;“麒麟狮”属客家狮,而“斗牛”、“扁鼻”等狮种,以淡水、龙川等地居多。从一些资料看,惠州的土狮种应该是“大头狗”和“麒麟”。

  惠州民间舞狮活动亦和舞龙有相同特点,均是自己扎造,平时以街(村)为单位自发组织狮队。旧时在新狮扎造好后,往往到元妙观点睛,谓“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春节期间是舞狮活动最多的时候。除此外,一些大户在喜事及店铺的开张之日,为“驱邪保安”,经常也请狮往舞。

  惠州民间舞狮的特点是,狮爷携匣领路,继而是狮子,之后是锣鼓镲钹,持刀、棍、矛等冷兵器的武术队殿后。

  舞狮的传统动作有行进、瞌睡、抓痒、登高抢青、抢炮仗等。鼓点分快板、中板、慢板和煞板,多打七声鼓节奏。

  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往往就是狮队穿家过巷的时侯,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狮队则在家居中的门庭中舞耍,给户人带来吉祥好运,完后居民鞭炮相送。春节舞狮之习,往往也要延至正月十五方止。

蓝猫 发表于 2005-2-10 09:58:24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2-4-13 12:11
br>5.不许睡懒觉,不然田埂易崩.
<br>6.放鞭炮开门时不许马上接人家的鞭炮尾声,需停一会再放.
这两条有点怪。
放鞭炮,肯定要接龙,这样才有气氛吗。不是吗?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2-10 11:48:28

Posted by 蓝猫 at 2005-2-10 09:58
这两条有点怪。
放鞭炮,肯定要接龙,这样才有气氛吗。不是吗?

接着就放,当地认为抢了人家运气,还有挑战比赛的意思(看谁的鞭炮长)。

当然这些都是无聊的迷信。

seide 发表于 2005-2-25 19:49:13

在我们那年初一时一定要回到家里吃饭!

seide 发表于 2005-2-25 19:54:10

还有就是这天也不能扫地,不管地上有多脏!

客家发明人 发表于 2005-2-25 22:17:35

叶菊兰客家祖居在那里?

民间传闻叶菊兰被统战了,以至大家看不到台湾客家电视台?实情如何,请告知大家.:cool::jump::mad::cry::shy::z::(:D;):o: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年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