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10-3-1 08:32:27

CCTV说,沙县小食是客家的

CCTV说,沙县小食是客家的。过年看的CCTV4。
http://www.56.com/u63/v_NDY5MzYxNzI.html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10-3-1 08:43:31

我认为他们煮的牛杂细粉还是不错,带一点辣,但偏咸。
沙县小食的logo应该是这个柳叶饺,每间店都有。
http://pic3.nipic.com/20090529/1734900_234626073_2.jpg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0-3-1 08:46:52

与客家区(原先汀州府的明溪)相邻,有部分客家分布。主要是闽地内陆文化。

“沙县小吃”是一种经营模式,本来的小吃并不多,很多都是来源于福州(扁肉,拌面)。炖罐来自江西,薯粉饺子可能是当地的,客家区也有。90年代以来,政府资助农民出去经营小吃,遍地开花。

http://www.9654.com/m/a/shaxian.jpg

JGSR 发表于 2010-3-1 11:40:56

我在全国各地都见有“沙县小吃”,但没听到一个店内的沙县人说客家话.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10-3-1 15:07:58

回复 4# JGSR 的帖子

现在去沙县学厨艺的有很多外地人,所以他们都不会讲客家话。
在节目中他们是这么说的。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10-3-1 15:39:35

沙县小吃分以下几种:
小吃系列

馄饨系列
  馄饨又称扁肉,既可作点心,又可作菜肴,是沙县最普遍又最受欢迎的小吃。因馅料、汤料、吃法、调味等差异,有煮馄饨、炸馄饨、炝馄饨、三鲜馄饨、虾肉馄饨、馄饨面等24个品种,还具有皮薄馅多、馅肉脆嫩,有咬劲、清爽可口、形状小巧可爱等特点。1997年中国烹饪协会在杭州"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沙县庙门扁肉店制作的馄饨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豆腐系列
   到过沙县的人都知道沙县的豆腐好吃,福州西湖大酒店曾派厨师前来沙县宾馆学习豆腐菜的制作。沙县豆腐可以做成经济实惠、美味可口、老少咸宜的"豆腐宴",全套豆腐宴有"洪武豆腐"等18道菜,而且外观上颇具欣赏性,孔雀、燕子、熊猫、金鱼汇萃桌上,青松、翠竹、寒梅、花卉纷立盘中,充分体现了中烹饪技术的审美情趣,使人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得到艺术的感受。在1993年"全国第三届烹饪比赛苏州赛区比赛"中,沙县宾馆林霞制作的包心豆腐丸获银牌奖。
烧麦系列
  沙县烧卖皮薄个小,而且在面粉中掺了部分木薯粉,蒸熟后晶莹剔透、小巧玲珑,一眼望去便令人食欲大动,且使用时佐以天然调味品豆豉油,咸淡酸辣可由食用者自行掌握。高档的烧卖对馅极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是少不了的,旧时沙县著名的"烧卖锦"所做的烧卖只卖给西门至南门之间的富户,以至旧时民间有句讥笑人身份低下的的话"你不是吃烧卖的人"。2000年9月5号,由中国烹饪协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华名小吃第二届认定会"上,由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制作的"沙县烧卖"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除了咸烧麦,还有一种甜烧麦,那是沙县夏茂镇特有的一种烧麦,外皮和咸的是一样的,但馅是甜的,除了白糖,还有饼丁、紫菜、桔饼丁和研碎的花生等,饼丁要地产的“三元饼”才好。

芋头系列
   芋,浙江、上海一带称"芋奶",做菜宜烩、蒸、煮、炖、烤、炒等,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入口润滑并有清香,以芋头为主要原料的小吃有芋饺和芋泥饼。沙县芋饺外形比较独特,呈三角形,据说可以增加受热面积,使之成熟快而均匀。在2000年9月5日, 由中国烹饪协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华名小吃第二届认定会"上,由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制作的"沙县芋包"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牛杂系列
  "牛系列"是沙县夏茂镇的传统菜肴和小吃,有十几个品种,最有名的是炖牛腩、牛脚筋,最经济实惠的的是烫牛百叶、牛肚边,最早出名的是牛肉干,以及牛头碎肉、熟内脏,街边小吃有米浆灌牛肠、米浆灌牛肺和米浆牛血。同时,夏茂还有别有一番情趣的"游春牛"民俗,花鼓灯开道,一男一女风在春牛后,殿后的的是一对长方形的灯箱。

米粉系列
   沙县是产粮区,以大米作原料的小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将大木煮成饭,再制成品的为糍粑类,它是沙县最古老的小吃,围绕它们产生了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如立冬家家春糍,新房搬迁请酒,开席必吃糍,正月初二、祭祀土地公、清明扫墓必供;第二类是将米磨成浆,再通过油炸、蒸、煮等工序做成食品,这类小吃主要有油炸浆糍、米冻、泥鳅粉干、锅边糊等,其色、香、味俱全,令人见之食欲大开。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10-3-1 15:41:52

沙县的小食可能比较多外来成分,但沙县的夏茂镇我认为保留的客家特色比较多。
沙县小食在夏茂。
想去夏茂看看。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0-3-1 18:02:40

语言是闽中方言,文化上与闽西大同小异。

level 发表于 2010-3-1 21:21:24

沙县是个多族群地区

沙县人族群探源 (来源:沙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沙县人族群来源,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闽越人、河洛人、河东人、江西人、闽北人、福州人、莆仙人、下府人、汀州(客家)人以及沙县城关人。

                      闽越人
                  闽江上游沙溪流域两岸,包括如今的沙县、三明、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等地古代属闽越王国,其中有从会稽(浙江一带)入闽的吴人,有从湖南武陵入闽的五溪人,被统称为闽越人,是沙县最早居住的先民。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兼并闽越王国后,徙闽越民于江淮。少数闽越人逃进沙溪流域深处,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延平县奉命在南乡沙源地置沙戍,为中央朝廷在闽中地域首设军政机构,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沙戍升为沙村县,夏茂地区属沙村县辖区。东晋、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大批流民、饥民大量涌入,为中原汉文化在闽中沙溪流域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垦政和城镇建设,闽越文化基本消失,汉文化成为主流。而深藏山林的曾经激烈反抗汉人政权的闽越先民在此阶段仍然被称作闽蛮、蛮僚、山越人。
                  
                      河洛人、河东人
                  从秦汉至宋代的1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原士民不断迁徙闽中沙县,其中有几次较为集中的迁徙,而零散的移居更是时时有之。从近现代沙县的居民结构来看,沙县夏茂地区固有的闽越先民已完全汉化,取而代之的是河洛人或河东人。所谓河东人,是直接从黄河河套以东的山西,今山西省西南部,即河东地区的汉人。所谓河洛人,是从河南中州,即河洛地区而来的汉人。即便是从两湖、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辗转而来的,也大多自称是河洛人或河东人。
                  
                      江西人
                  大约是宋元以及明清以来从江西行省迁徙而来的以江西为祖居地的中原汉族移民。他们大多是以任官、行商或逃荒至夏茂地区而定居下来。如沙县罗姓,近祖籍江西南昌。罗周文(罗吉)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9年)入闽,任沙县县尉。后代聚居在沙县西门坊罗家巷,而罗汝洪等罗氏家族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入从夏茂等地定居。人口增长快,居夏茂镇各姓之冠。又如夏茂洪姓,祖籍江西饶州府鄱阳(今波阳县)。洪茂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入闽,其子洪源于嘉定十年至十七年间(1217-1224年)从沙县城关移居北乡(夏茂)定居。
                  
                      闽北人
                  如同闽南人一样。历史上沙县与闽北诸县长期归属建州、延平府(南平)地区,从闽北地区的建瓯、南平、顺昌等地迁徙沙县的闽北人颇多。但由于沙县、闽北一带地理环境与闽南大有不同,皆是崇山峻岭、沟壑山涧,阻断了闽北的人际交往,造成语言、风俗等许多不同;所以,闽北人又比闽南人的族群更为宽泛。
                  
                      福州人
                  指福州地区的汉族移民族群。如夏茂林姓,林禄于晋建武元年(304年)入闽,之后,林禄后裔林放从福州、福清迁居沙阳(沙县)。林放裔孙林希元于宋代(960-1279年)迁居夏茂、儒元、李窠山堂、长阜村黄历、后垅等地。民国抗战期间(1937-1945年)为躲避战火,省政府、省属相关机构以及大批福州难民内迁,并开辟沙县至夏茂东溪航线,又有一批福州、闽清移民定居夏茂。
                  
                      莆仙人又称兴化人,指从莆田、仙游地区(古称兴化军)迁徙而来的汉族移民,大多是清代至今从莆田、仙游县迁居而来的。
                  
                      下府人
                  沙县人称闽南人是也。指从闽南地区迁徙夏茂从事林木和茶业生产和贸易而来的汉族移民。1958-1965年,有多批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的漳州、南靖、平和县等闽南籍村民定居沙县。
                  
                      汀州人
                  又称汀州客家人,指从汀州如今的龙岩地区迁徙而来的汉族移民族群。如沙县夏茂阙姓,清咸丰七年(1857年)从上杭县通贤村(今乡)迁入东街村沙坑自然村定居,全村阙姓居多。又如俞姓,祖籍河南省固始县。俞朝凤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随王潮(闽王王审知之兄)入闽,寓居汀州南门。后代于北宋年间(960-1127年)从汀州移居俞墩(古名,今儒元)、俞邦等地定居,今居俞邦村为多。
                  
                      沙县人   
                  指从东晋沙县建县以来由上述各地人类族群长期融合逐渐形成的沙县人族群。东晋沙县建县之前,沙县地区人口以闽越土著民为多。当闽越土著民在遭遇中原汉人族群的强势侵入后,纷纷躲进深山,或改族属取汉姓。类似的情况,在南中国各个地域的情况基本类同。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沙县畲族人为631人,苗族人为233人。到了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沙县畲族人为846人,苗族人还是233人,在两次全国人口普查之间的8年之内,占沙县人口99.49%的汉族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2.72‰,而包含了畲、苗族人在内的0.51%的沙县少数民族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是30.83‰。(张卿子)

level 发表于 2010-3-1 21:22:53

说说沙县话

沙县话广义而言是指沙县境内的各乡镇方言,狭义而言是指凤岗镇包括际口、古县、琅口等地的城关方言。沙县话地域不广,用语人口不多,但历史却很悠久。

                  
                     
                  沙县话保留着许多古语,如:蒸饭的炊具叫饭甑、空心菜叫蕹菜、酒杯叫酒盅、眼睛叫目睭、晒太阳叫曝日头、怕人叫惊人、反正叫横竖,咸带鱼叫带鱼鲞,第三人称代词渠,就是朱熹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去邀他,就是去叫他,李白有诗“举杯邀明月”者即是。
                  
                     
                  沙县话也保留着许多古音,是做诗词的最好的检验。如国为阴平,古音则是仄声。再如学、压、璞、扑、泼、拍普通话都是平声字,但从沙县话里都可以辨别出它们是仄声字。毛泽东诗词“金沙水拍云崖暖”按格律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拍字正应仄声。
                  
                      沙县话还有特有的词汇,如地下叫脚兜,额头叫头空,嘴唇叫嘴筒皮。
                  
                     
                  沙县话词汇很丰富。如母鸡,下蛋的母鸡和未下过蛋的母鸡叫法有区别,前者叫鸡妈,后者叫鸡顺。而普通话只有母鸡和小母鸡之分,那么这小母鸡就有与未下过崽的,叫法不一,未下过崽的又能与小猪区分开来。姑娘出嫁和妇女再嫁是有区别的,姑娘的出嫁是还嫁(送嫁之义),偏重于归送;而妇女的再嫁是嫁,偏重于再婚。健康一词除了健康之外又有康健的说法。普通话的第一人称代词只有我(们),沙县话却有Wā和俺两种,Wā是不包括对方的我(们),而俺是包括对方的我(们)。
                  
                     
                  沙县话词汇也有不丰富的时候,如屁股,臀部叫屎窐,肛门也叫屎窐,二者没有区分开来。如打屎窐,即打屁股;屎窐入蛇,即肛门入蛇。脚和腿的区分也很笼统,如脚很长,是指脚板很长呢,还是指腿很长呢?二者都兼而有之。手也一样。
                  
                     
                  沙县话的语音比较轻柔,也许跟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来自生活,生活造就语言。沙县自古比较富庶,曾有“金沙县,铁南平,铜邵武”之说。特定的生活地域和人群习性,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沙县人性情柔弱,多尚礼仪,语言轻柔婉转。过去沙县人很少出门,于是也就没有锻炼出那种强悍刚烈的性格,语言自然也就在其中了。
                  
                     
                  沙县话声调,还有许多四声以外的声调,如鸭、茶、棋、糍、迷、迟、池、螺、箩、错、离、梨、黎、洪、红、仁、人、神、成、铁、雪、期、其、等字,它们可能像是入声。
                  
                     
                  沙县方言还有特有的发音,如答话的“嗯”字,不用舌音,闭口而音气从鼻子出。“不”字的口语和“黄”则开口音气从鼻子出,全不用唇舌。
                  
                     
                  沙县话还有特有的语法,如:这里很空气,“空气”名词用如形容词,可做谓语,这在普通话就是病句。沙县话把买不到东西说成买無(mó,没有),一个大学教师说闽南人讲买没有语法毛病:没有怎么可以做买的宾语呢。其实他有所不知:没有是做买的补语呢。沙县话的無,自然也是做买的补语的。
                  
                     
                  沙县话有发语词阿字,往往放在句子开头,用的频率很高,如,阿笔借我一下,阿脚太大,阿人很好。还有后缀的语义,表示完了的意思,翻成普通话就爱讲掉字。如,走了说成走掉了,吃完了说成吃掉了,烧了说成烧掉了。夏茂话还有特殊的语尾助词lōgō,相当于了吗。沙县人还爱讲“在的”,表示强调数量之多。如,这件衣服五百元在的,广场看花灯的有三千人在的。
                  
                     
                  沙县话的读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同化,如放假之假与真假之假,普通话是有区别的,沙县话本来也有区别,可是近几十年来大家都读上声gǎ,很少有人再读阳平gá了。邀字也很少有人说了,都被叫字所替代。某些年青人甚至把下雪误读成下血,雪和血普通话读音一样,而沙县话却有明显的区别。
                  
                     
                  沙县话的词汇也在变化,五六十年代以前的男婚女嫁,说成吵亲和还亲,现在全被结婚所替代。这也成问题,女方出嫁的这一天,请柬和宴席上都把“于归之喜”说成结婚,而第二天男方也是结婚,这岂不成了结两次婚了吗?沙县话的赴宴是说去吃酒,于是有人说沙县话有语病,酒是液体的,怎么能吃呢?要说去喝酒才对。其实吃酒即是吃酒宴,涵盖了吃菜,而喝酒呢,是未必涵盖吃菜的。不过现在说吃酒的少了,而说喝酒的多了起来。
                  
                     
                  沙县境内的方言,各乡镇自成一体,即便同一乡镇过了一山,走出十里,都有一些的变化。各乡镇的词汇有时差别也很大,沙县话脸盆叫杉箩,夏茂话却叫铜盆;沙县话肥皂叫洋碱,夏茂话叫鬼子蜡。各乡镇的语音也如此,沙县话红红读hōnghong(第二字四声之外),南阳话读hānghang(音调与前同)。去的读音沙县话读kó,大洛话却读成ké。边境的话,也与邻县可通。城关话与梅列话相似,夏茂话与将乐话相似,湖源话与大田话相似。沙县话可以说品种繁多历史悠久了。
                  
                     
                  沙县人讲普通话,声母n、l、r不分,界于n、l之间,没有r。男女与蓝缕一样,农民与龙民一样,光荣读成光龙,热烈读成乐烈;zh、ch、sh与z、c、s不分,都界于它们之间,如知道与资道没有区别,迟到与词到,是与四也没有区别。沙县话的母没有g,所以en、eng不分,横与痕没有区别,都界于二者之间;in、ing、ian不分,界于in、ing之间,没有ian。感情同感琴,沙县读成沙信,签一签读成亲一亲,明天说成民tīn,吃面说成吃mìn,高兴说成高信,星星说成新新;an、ang不分,辉煌说成辉环,堂堂说成谈谈;uan、un不分,军人说成捐人,云彩说成元彩。群众变成全众。
                     
                  沙县人讲普通话也在日益准确进步,六十年代初,全国学雷锋,几乎大家都把雷锋读成luíhōng,邻居的小学生给我们正音,我们还不好意思读成léifēng。现在有了电视、广播等媒体,年青人的普通话要比老年人讲得好。但年青一代的沙县话却要比老一辈讲得差,甚至有的小孩都不会讲。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沙县人老老少少都会讲普通话,再偏僻的地方的老人至少也会听普通话。久而久之,沙县方言,这种古老的民间语言文化若干年后就有慢慢消失的危险。到时也许就有专业工作者专门去研究它,否则就像四川的巴人文字一样,已经无人能够去破译它了。(徐肇敏)

level 发表于 2010-3-1 21:29:42

在我看来,沙县小吃不能算作客家美食,至少我吃不出里面有客家的味道,沙县小吃只能算做地方小吃,它不是某一个族群的美食。沙县人多数来自中原,也许编剧把中原移民都理解成客家人了,而实际上闽语係族群也是中原移民。

我比较赞同兴宁阿哥的看法,夏茂镇的小吃也许能代表客家。

很明显,现在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多数做不出地道的沙县小吃,节目中很多的小吃在一般的沙县小吃店里看不到。

yanxiuhong 发表于 2010-3-2 00:57:28

沙县小吃 可取之处是营运模式,这是值得研究、发扬的。

有本土内涵的大概就是 沙县板鸭。可是正如level所言,这个在“沙县小吃店”并没有。

其他 吃牛不如连城,拌面、扁肉不如福州,炖罐各地都有。关键是整合为一个品牌,然后政府资助农民,经过十几年的琢磨,略有提高。

海底世界 发表于 2010-3-2 08:39:53

这几年来“沙县小吃店”越来越走下坡路了,倒是“客家厨房(坊)”及“客家风味”开始遍地开花,许多人开始转换了口味,就福州就有许多家,一条街上就有3、4家。年前去厦门,一个朋友请客也是在“客家厨房”,看来许多人都接受客家风味。也或许这也是一种品牌效应。

linqifeng 发表于 2010-3-2 10:43:05

“沙县小吃”店,档次有点低!总感觉卫生差。。。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10-3-3 11:37:22

如果“烧卖”源自于客家,那么“烧卖”的含义可能是“趁热卖”。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CCTV说,沙县小食是客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