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论坛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客家人,说客家话,也不乏一些专事客家话或客家文化的研究学者,初次来到这里,为这里的客家气息所感动,同时在阅读完大部分的文章之后,也为我们客家话的未来感到担忧。有历史责任感的 ...
先生对客家母语的忠诚让我感动,您对客家母语危机感也是十分敏锐的,的确是难得,像先生您这样对客家有着清醒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接触过十分多客家人,他们对客家和对客家母语危机的无知让人感到无可奈何。 其实,现今的方言都是古代汉语发展过来的。各种方言,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一些某些古代音类的特征。
有些是需要论证的:
知-----客家读 di1,dei1声母比较古老。
厚----闽西客家读同“抠”,声母比较古老。
我---客家韵母读ai,a,oi比较古老。
根-----闽西客家叫做 hang2其实就是 “茎”字,词汇源流非常古远。
荷----客家话 挑担子,叫做 khai1担子,这个字的声韵调都非常特别,通过论证,可以证实是这个字。那么也是很久远的。
有些客家话,把 男阴 叫做 脧,也是很久远,春秋时代。
头,客家叫做“头拿”,实际上是“头颅”。颅 的韵母很古老。
喜鹊,客家话叫做 a siak,不就是 “乌鹊”么? 曹操的 短歌行 里面就这么说。
.....
不一而足,以后专门做一个小主题,叫做:古色古香的客家话 :) Posted by hcb8188 at 2004-2-14 01:07
先生对客家母语的忠诚让我感动,您对客家母语危机感也是十分敏锐的,的确是难得,像先生您这样对客家有着清醒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接触过十分多客家人,他们对客家和对客家母语危机的无知让人感到无可奈何。
谢谢鼓励。:) ==根-----闽西客家叫做 hang2其实就是 “茎”字,词汇源流非常古远。==
我们那里对这个“根”字的念法似乎别同化了?即使我老母亲念来也是 guein,不知道hang2 音 是?
希望早日能看见您的“古色古香的客家话”
我定会悉心拜读ho zai yiu n ai ni ei yenjiu rinvin. zhen ei seiben xin ku yi kuen do di ge miongyai.
哎,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给自己的客家话注音。谁能帮我把这句话用准确的音标出来? 做量词的时候,闽西,赣南 叫做 一hang2
一~ 草,头发,鱼,牛,索
树根的 根,当然还是叫做gen的。 对了,为了预防我注音不准导致不能理解,我把上句话写在这里:
北京:好在 有 你 这样的 研究 人员。 真的 很(高)兴可以看到这个网页。
--------------------------------------------------------------------------------------------------------
严:大致的转写:
梅县:好得 有 像 你 an3样 个 研究 人员,真个 好 欢喜,可以看倒 gei 个 网页。
hao3det7 yiu1 tshiong56 ngi2 an3 ngiong56 gei ngian1giu56 ngin2 yan2. zen1 gei56 hao3 fon1 hi3,ko3yi1 kon56 dao3 gei3 gei56 miong3yap.
上杭:好在 有像 你 般尼 个 研究人员,真个好欢喜,可以看倒介只网页。
hou36 tsha36 yeu1 tshiong36 ngi2 bang1ni1 gei5 ngieng1jiu5 nging2vieng2,zen1gei5 hou3 fuong1xi36,kou3yi1 khuong5dou3 ga3 zak7 mong36yak8 你把这句话,先用汉字写出来。
然后,我用梅县与上杭两种注音。 Posted by yanxiuhong9 at 2004-2-14 01:24
做量词的时候,闽西,赣南 叫做 一hang2
一~ 草,头发,鱼,牛,索
树根的 根,当然还是叫做gen的。
哦,哈哈。这个我知道了。因为你前面说是茎,我就直接理解和根同义了。
作为量词确实是的。不过和牛搭配我没印象了。其他的都有的。 。。。果然是这样。我已经写上面了 另外有个问题:客家话在书面上表达是否有其可行性?能否用客家话写文章?如果客家话仅限于口头流传,是否最终会趋同普通话? 台湾客家开始注意使用客家话写作,不妨参看论坛相关帖子。 谢谢你的注音。我去看看。明天再来论坛。晚安 我非常之佩服你,如果每一个客家人都像你一样能认识到自己母语的危机,现在也不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你是我榜样,得向你学习 Posted by laiyuteng at 2004-2-15 15:53
我非常之佩服你,如果每一个客家人都像你一样能认识到自己母语的危机,现在也不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你是我榜样,得向你学习
真是不敢。我们一起共勉。我以为客家话的振兴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如何整合我们的力量,也是需要有人起来振臂一呼的,我看这里的严老师,年富力强,专业对口,著述颇多,很有威望。主持的论坛或也正是起了这样的功用,联络大家的力量,一起说本追源,确立我们客家的文化地位。虽然是个繁重的系统工程,但是我们对客家的前途应该满怀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