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客語在台灣中部的腳跡
節錄自土牛客家文化館:
http://hakka.shihkang.gov.tw/map.asp
大埔客語在台灣中部的腳跡
一、張達京是開發豐原地區的墾首,也是策劃八堡圳灌溉葫蘆墩水利工程系統,「六館業戶」的首腦。他是來自廣東省茶陽(今大埔縣)烏槎村,操大埔客語的移民,自彰化登台(今丁台)上岸,最後在神岡岸裡大社落腳。先後娶了六位平埔公主,派下子孫眾多,散居在神岡、豐原、翁子、石岡、潭子等地。他的大埔話,自是頭家話,也是主流派的話。
二、張達朝(張達京的弟弟)開墾潭子,在現頭家屋(今頭家厝)蓋了一座夥房收穀租,因而有大埔厝之地名,頭家在那兒住,在那兒收租,故名之「頭家屋」。因當年用了許多唐山大埔家鄉來的開墾人口,因此大埔客語在潭子頭家村附近,有一定程度的流通。
三、來自廣東省大埔縣的劉、吳、葉、黃、張、廖、謝、管、唐、連、朱等姓氏人,與豐順縣的陳、林、張、馬…等姓人,大埔移民與豐順移民的語言是相通的,也自彰化烏溪「登台」(今丁台)上岸,漸往烏日、南屯、台中市、大雅、神岡、潭子、豐原、石岡、東勢地區墾移,人口到達,語言也到達,當年整個內山線是大埔客語的天下,無庸置疑。
四、據新廣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陳炎正先生調查報告指出,民國四十幾年,他所調查大雅地區的公墓(當時大雅尚未開發),發現百分之五十以上墓碑刻的原鄉地是「茶陽」(大埔縣舊縣城名),而神岡(shin kong)的地名,則是原鄉大埔高陂當地的一個小地名叫「神岡下」的轉移命名;由此可知當年大埔客家移民人數之多。
五、墾首劉章職(劉啟成之子)是現任石岡鄉長劉宏基的祖先,他開墾東勢貢獻很大。墾首住的石岡以及開發的寮下(今東勢),有他帶來不少大埔的墾丁,而所雇用的手下,以頭家人的語言馬首是瞻,要找工作,要承租土地,勢必學會大埔客語才有更多的機會。
六、在石岡、東勢、新社等地,當時較大埔人慢到的四縣及饒平的家族為數亦不少,而漳州客如簡、蕭、呂、魏、游、江亦有少部分,然而由於各自客語不同,如林、賴、鍾、傅、徐、羅、張、邱、巫、劉、鄧、曾等姓人,分別是四縣及饒平。由於墾首的經濟力、掌控土地資源的優勢,漸漸把非主流派的語言蠶食消化。因而東勢地區不但是目前台中縣唯一使用大埔客語的地區,也是台灣僅存的大埔客語地區。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9-9-7 19:44 编辑 ] 發現百分之五十以上墓碑刻的原鄉地是「茶陽」(大埔縣舊縣城名),而神岡(shin kong)的地名,則是原鄉大埔高陂當地的一個小地名叫「神岡下」的轉移命名;由此可知當年大埔客家移民人數之多。
有空大埔人应到这两地去看看.
当时离乡背井的大埔人的心情是多沉重呀! 也是台灣僅存的大埔客語地區
好好地保护好呀! 1908年的台湾地图中 台中县的丰原市也是客家人区 讲的是梅州大浦客家话
如今已经被福佬人同化了
页:
[1]